美国工程担保模式对我国工程担保的启示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553084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5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国工程担保模式对我国工程担保的启示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美国工程担保模式对我国工程担保的启示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美国工程担保模式对我国工程担保的启示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美国工程担保模式对我国工程担保的启示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美国工程担保模式对我国工程担保的启示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国工程担保模式对我国工程担保的启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国工程担保模式对我国工程担保的启示(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国工程担保模式对 我国工程担保问题的 启示工程担保是控制工程建设履约风险的一 种国际惯例。工程担保最早起源于美国,于1894年提 出,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美国现在是世 界上唯一具有成熟的现代注册公司制保证担 保的国家,其业务量占全球保证市场的2/3。我国工程担保的概念于1999年才提出, 只有11年的发展经历,各方面都存在许多问 题。目录 我国工程担保的背景及重要性 工程担保的介绍 美国工程担保模式 我国工程担保的发展历程及问题 美式担保对我国工程担保的启示 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的比较我国工程担保的背景 建筑行业本身具有投资大、工期长、环节 多等特点,再加上我国目前处于建设高峰 期,建设

2、规模大,复杂程度高,于是工程 风险管理对整个项目及其重要。 我国建筑市场的发育尚不完善,市场主体 的信誉观念和履约意识还较为薄弱。业主是惹不起,承包商是靠不住压价 要求垫资 拖欠工程款拖欠农民工工资 偷工减料 以次充好工程担保的重要性 1、规范市场竞争,促使市场“优胜劣汰” 2、有利于健全市场诚信机制 3、有利于加强建筑业的风险管理,规范市 场主体行为。 4、有利于建筑企业资金周转,降低交易成 本 5、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抑制腐败行 为工程担保的介绍 1、工程担保的涵义工程担保(Construction Guarantee)是指担保人(银 行、担保公司、保险公司、其他金融机构、商业团体 、同业

3、)应工程合同一方(即被担保人或称委托人)的要 求向另一方(即权利人或称受益人)做出书面承诺,保 证如果被担保人无法完成其与权利人签订的合同中规 定应由被担保人履行的义务,则由担保人代为履约或 做出其他形式的补偿。担保人受益人委托人合同要约追偿投保索赔出具担保工程担保的介绍 2、工程担保的种类 投标保证担保(Tender Guarantee) 履约保证担保(Performance Guarantee) 业主支付担保(Employer Payment Bond) 预付款保证担保(Advance Payment Guarantee)此外还有工程维修保证担保,完工保证担 保,分包保证担保,工程抵押,工

4、程留置,保 证金 ,保留金,反担保等等。工程担保的介绍递交标书签订合同竣工验收保修结束工程担保的主要品种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质量缺陷责任期投标担保业主支付担保预付款担保履约担保 (多数履约担保包括质量缺陷责任期)付款担保(一般与履约担保期限相同)保留金担保维修担保工程担保的介绍 3、保函的种类 按担保责任分:一般责任、连带责任 按保函金额分:全额(高保额)、比例(低 保额) 按索赔条件分: 有条件、无条件 按保证人分:银行、保险公司、担保公司 按保证内容分:即各种产品美国工程担保模式 在国际上,工程保证担保大体有三种模式:日本模式由一家具有同等或更高资信水平 的承包商作为担保人;欧洲模式由银行充

5、当担保人,出具银行保 函;美国模式由保险公司或专门的担保公司充 当担保人开具担保书。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工程担保不宜采用日 本模式,欧洲模式可作为补充模式,美国模式 则是现阶段我国工程担保比较理想的模式。美式工程担保 美国采用的是高保额有条件担保,是现在 比较流行的一种有条件保函。 其特点是: 1、 承包商违约后,保证人在保函所规定的担保 总额内将对承包商尚未履行的全部合同责任负 责,但同时也继承了承包商的合同权利; 2、保证人有权自行选择代为履行合同的方式, 包括:提供技术、经济和管理上的支持,由原 承包商继续履约;引入新的承包商;将未完工 程另外发包并向业主支付因此增加的合同金额 ;向业主直

6、接赔付一笔业主能接受的赔偿金以 买回保函。 3、鼓励担保公司的积极行动。美式工程担保 美国法律禁止商业银行从事工程担保业务,专业化 的担保公司是工程担保市场的承保主体。 美国保证担保公司的特点: 1、一般具有金融机构的身份,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 来提供担保服务; 2、人员一般都是从事担保业务、法律、工程管理等 方面的专家; 3、必须经美国财政部评估、批准,每年都要进行复 核; 4、提供的每笔保证担保业务金额不得超过其注册资 本。美式工程担保担保行业协 会SAA担保代理人 协会NASBP政府相 关机构社会评价机构 A.M.Best再保险 公司美国建筑师 协会AIA担保代理担保公司理赔顾问投保人受益

7、人委托/代理合同投保/咨询索赔索赔委托/代理 或咨询承保/追偿担保理赔核心层外围层评价再保美国担保市场组织模式担保协议美式工程担保 在美国,无论是承包商、分包商,还是设 计咨询商、设备供应商等,如果没有取得 相应的工程担保,或者没有购买相应的工 程保险,几乎无法从建筑市场获得工程合 同。这不仅是美国法律强制推行的结果, 也是工程建设各方普遍遵循的惯例。我国工程担保的发展历程1、1980年代海外承包买教训,世行项目做示范 2、1990年代市场秩序待规范,担保工具成焦点 1998年我国成立第一家工程担保公司长安保证担保 公司; 3、1999年以来担保推行成热点、立法规范渐开展 1999年,建设部将

8、建立工程担保作为工程风险管理制 度的重要改革内容 2002年,建设部召开全国建设工作会议,要求工程担 保制度在“十五”期间取得重大进展;我国工程担保的发展历程 2004年8月6日建设部下发了关于在房地产开发 项目中试行建设工程合同保证担保的若干规定(试 行)(137号文)的通知,第一次对建设工程担 保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规定。第一个工程担保的规 范性文件。 2005年5月建设部出台了工程担保合同示范文 本(试行),分别就投标保函、业主支付 保函、承包商履约保函等10种合同示范文 本发出试行的通知,具有了可操作性。 2005年10月,选择深圳、厦门等七个城市作为工 程担保试点城市。我国工程担保的问

9、题 法律体系尚不完善 缺乏公正、透明、完整的信息披露机制, 工程担保成本较高 工程担保的知识传播和人才储备匮乏 市场对实行工程担保的认识不够,积极性 不高 担保主体的发展尚不成熟,质量和数量上 都不能满足市场需要 工程担保的发展尚不平衡美式担保对我国工程担保的启示 1、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和合同条款美国国会颁布的法律法规如米勒法案 对工程担保有着明确的规定;我国虽然也 建立了以合同法、民法为基本法 ,以担保法为核心的担保法律体系,但仍 待完善,个人建议应该针对性的建立法律 法规,比如工程担保法。美式担保对我国工程担保的启示 2、建立健全建筑市场信用体系美国在实践中探索出以担保机构的信用 评级管理为

10、基础,以科学的信息采集及披露 制度和严厉的违约惩罚机制为保障的健全的 市场信用体系值得我国学习。 3、推行有效地行业自律及业务指导美SAA,NASBP,SIO,AIA,CPA,A.M.Best 等社会评价机构和政府机构各司其职,有着 专业化的分工和完善的行业协会组织。美式担保对我国工程担保的启示 4、政府加强监管担保机构比如在美国经营工程保证担保业务的保险 公司需要在州保险主管部门注册,准入时要接 受主管部门的严格审核,在经营期间仍要接受 其监管;另外美国财政部金融管理服务局( Financial Management Service) 每年都会公 布一批可以向联邦政府提供工程担保服务的担 保

11、公司、保险公司及其业务规模,如果没有达 到政府部门公布的业务规模下限,则此公司不 能开展相关业务。美式担保对我国工程担保的启示 5、强制担保范围美国规定对公共工程采取强制担保,对非公共工程 采取非强制担保,并且在米勒法案中详细地规定了 强制工程担保的工程规模、范围和金额,我国应该借鉴 其做法,在法规中明确强制担保的工程规模、范围和金 额。 6、保函类型的选择在美国的发展历程中,当工程担保市场发育不成熟 时,采用低保额无条件保函,而当工程担保市场发育成 熟时,采用高保额有条件担保。我国在目前可以考虑采 用低保额无条件与高保额有条件并存的保函模式,并在 有些地区以低保额无条件为主。待市场发育成熟时

12、,再 考虑逐步过渡到高保额有条件为主的担保模式。美式担保对我国工程担保的启示 7、保证担保方式工程担保的常用方式是担保公司担保、 银行担保和同业担保。在工程担保发展初期 ,通常是三种方式结合使用;担保市场发育 成熟时,多采用以担保公司为主,银行担保 和同业担保为辅的方式。由于我国的法律法 规、各项配套措施还不健全,而且担保公司 的实力远比不上银行,因此,现阶段应以银 行担保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担保公司为主的 方式。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的比较 相同点 运作方式极其相似,两者都要遵循国家 的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在管理组织、会 计、索赔及提交程序等都是相似的; 两者都是避免工程风险的重要形式,相 辅相成; 保证担保具备保险的基本特征。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的比较 不同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