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工作思路.doc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8549417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工作思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区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工作思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区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工作思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区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工作思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区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工作思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工作思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工作思路.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区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工作思路区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工作思路2014 年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工作进展情况及 2015 年改革工作思路区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专项小组2015 年 4 月 15 日2014 年,区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专项小组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改革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全区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各项改革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撑。现将改革工作进展情况和 2015 年改革工作思路汇报如下:一、改革工作进展情况一是深入推进财税和金融改革。2014 年 3 月,出台了*区债务管理暂行办法 ,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建立

2、结转结余资金定期清理机制,盘活财政存量, 加大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和民生财政支出比例;开展税收稽查活动,在大力整顿街道沿街商铺房产税及园区土地使用税的基础上,重点对各类专业市场 、建安装潢等行业进行专项整治,促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启动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采用零基预算、绩效预算、滚动预算等方式编制 2015 年度部门预算,实行公开制度;明确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支出范围和重点 ,避免交叉重复,科学编制全口径预算,保证社会保险基金结余的保值增值;实施“营改增”全面扩围,铁路运输和邮政业率先试点;完成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把一些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及部分

3、高档消费品纳入征税范围 ,并调整现有部分品目的征税范围和税率,鼓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发展的个人所得税递延纳税优惠政策,扩大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适用范围,实施排污费改税;加强财政引导资金与银行、担保公司、创投等金融、社会资本联动,提高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出台了*区企业过桥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区重点中小企业助保金贷款管理试行办法 ,努力缓解全区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推进“惠农通”工程、“易贷卡”业务、金桥便企循环贷款。截止到 2014 年底,设立惠农服务点584 个,金额为 3.8 亿元;共计发行“易贷卡”3217 张,授信 1774 户,累计授信金额 2.1 亿元;已办理金桥便企

4、循环贷款最高额循环抵押贷款 38.8 亿元,为企业节省办贷费用近千万元;与农行探索对的整体金融服务。推行“信用村+农户+村干部担保”模式,实施“信用文化进村、袖珍银行进村、信贷支持进村”三个进村,为西二铺乡沟西村量身定做特色金融服务;引导*农商银行支持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社 12 户,贷款金额 4800 万元;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8 户,贷款金额 3.7 亿元;试行农村“信贷+保险”模式,部分果树、林木、种植大户共贷款 224 万元,省担保集团为草源牧业有限公司提供 2000 万元的贷款担保;增加区融通担保公司资本 4424 万元,目前公司注册资本已达 19570万元,以满足企业贷款担保需求

5、及其抗风险能力;出台了*区农村金融改革实施方案,快速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逐步完善了农村的支付体系、保险体系,优化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研究制定了*区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工业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企业挂牌上市。二是建立健全区域经济发展机制。建立完善目标绩效考核体系,创新工作推进机制;开展“百日攻坚”活动,推进“3111”、“2112”工程,突出农业“三区”建设,*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康居工程、人民路东延、中山路、迎宾大道,*市循环经济示范园经七路、纬七路、纬十一路东延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成效初显,10 家新型乡村工业园新增核心区建设用地近千亩、新建标准化厂房11 万平方米,园区承载能力不断增

6、强,县域经济活力不断被激发。创新项目建设推进工作机制,优化区级重点项目库建设,实行项目“腾退机制”,超额完成省“861”、市“5161”和区重点调度项目建设任务。研究落实省委、省政府“新十条”,抢抓发展机遇。积极推进*经济开发区与*经济开发区合作共建。围绕主导产业,强化七大产业招商中心工作 ,加强与沿*市工业园区、行业协会、商会合作 ,组团式承接产业转移。三是不断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全面清理规范财税优惠政策 65 项,涉及企业 100 多家;加快建设*农业大学*北综合试验站、*区电子商务青年创业园、循环园区科技孵化器研发中心,建立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激发中小企业的创业活力;设立科技创新与应用

7、工作专项资金,引进培育新型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创新;推进企业注册登记制度改革,启动实施注册资本认缴制、企业年报制度,落实“先照后证”制度;探索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形式,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创新商贸流通业管理服务机制,出台*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商贸流通产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互联网+”,*区被省商务厅等八部门评为 2014 年*省电子商务示范县(市、区) ,四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成立区行政复议委员会和案件审理中心,依法办结行政复议案件 35 件;出台*市*区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方案,推行机构、人员实名制管理,完成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和分类改革;

8、引入竞争机制,强化预算管理, 统筹安排财政预算 4966 万元用于环卫人员工资和小街巷绿化支出;开展区级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工作,行政审批事项清减率达30%;全面落实“两集中、两到位”制度,规范了权力运行,创优了发展环境,行政审批效率提高 35%;启动公车制度改革工作,完成参改车辆和人员数量的核定。五是突出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全区立足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全国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扎实开展农村综合改革创新,2014 年,全区联合体已发展到 30家,经营土地面积 31 万亩,带动农户 8.8 万户,全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达到 285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178 家,家庭农场发展

9、到 635 家。三大经营主体的发展,促进了农业规模化经营,三大主体规模经营土地占全区耕地面积的 28%。探索农村基础设施管护长效机制,巩固农村环境整治成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人地挂钩 ”试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二、2015 年改革工作思路2015 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区的开局之年,区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将创新工作机制,加强组织协调,全面推进改革任务,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深入推进财税和金融改革1、继续研究完善政府采购、预算科目、会计处理等具体政策。2、结合推进事业单位分类、行业协会商会脱钩等相关改革,增加政府购买服务事项,实现“费随事转”

10、并杜绝削减性冗员 。3、健全还贷准备金制度,落实偿债资金;加强对债务的动态监测,实行风险提示通报和约谈制度,研究制定风险处置预案,努力防控风险。4 、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为突破,积极开展林权、蔬菜大棚等担保方式创新,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实现全区所有行政村“金融服务点 ”全覆盖,建立和完善普惠金融服务机制。5、推进政府投融资平台改组改制,多方引入社会资本,逐步使政府平台公司步入市场化、资本化、多元化运作的良性循环轨道。6、建立完善征信体系 ,加大非信贷信息采集工作力度,搭建农村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深化金融生态环境建设。7、加强优质企业上市培育,力争年内实现辖区企业上市新突破。二是完善

11、区域经济发展机制1、 实现“百日攻坚”活动常态化、长效化,持之以恒发展工业经济,争取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少于 70 家。2、 围绕“一城、一镇、多点”完成纺织产业城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完善产业配套,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集聚。3、 开展“2112”工程招商攻坚年活动,围绕已建成标准化厂房,加大项目招商入驻力度,着力打造“2112”工程升级版。谋划建设 10 个专业园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4、 实施项目建设提升年活动,继续落实包保机制,突出一线工作帮扶,加快推进项目建设。5、 围绕主导产业,研究制定招商引资新政策,夯实招商责任,量化招商目标 ,实行精准招商,强化招大引链。6、 培育新能源产业,

12、努力打造“全国风光互补新能源第一基地”。7、 进一步简政放权,理顺园区管委会与所在乡镇街道及职能部门的关系。加快园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落实“一站式”服务 。推进园区信息化平台建设,培育行来协会等中介机构。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建设。推动朱仙庄、汴河、*等乡村工业园错位发展。8、 研究出台我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考核管理办法;9、 加快打造开放型经济,实现与*经济开发区实质性合作共建。三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1、 加快对区属企业国有资产的整合重组,推进区属国有企业进行股权多元化改革、股份化改造和上市 ,促进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2、 实现企业国有资产的证券

13、化和由管资产向管资本的监管方式的转变。3 、 加快推进集体企业和供销社系统改制。4、 推进政府投融资平台改组改制,创新投融资模式,积极引入“ppp”合作方式。5 、 创新重点建设领域投融资机制,制定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投资的具体办法和实施细则。三是完善现代市场体系1 、 组建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制定公共资源交易目录、制度、规则和服务标准。2、 建立完善商事登记后续监管和部门信息互联共享机制。3、 完善工业用地出让机制和工业项目用地退出机制。4、 与邮储银行 、*农商行等 2 家金融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推广“银政担”和“银政保”信贷风险分担模式。5 、 出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建立信贷风险防范化解长

14、效机制,增加并合理使用政府风险补偿基金。6、 加快政府投融资平台改组改制,积极引入“ppp”合作方式。7、 将服务业发展指标纳入目标绩效考核,出台区服务业发展规划和促进物流业发展实施意见,加快城东、朱仙庄等 6 个服务业集聚区建设 ,全面启动*区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8 、 制定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加大科技创新和科技扶持力度。创新农村信息化平台建设,积极探索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9、出台关于促进商务经济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规范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制定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打造青年电子商务产业园 。四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1、 探索建立建设用地总量控制新机制,优化用地结构。 2、启动实施新型

15、城镇化试点,着力推进“555 工程”。争取开展“多规合一”试点,加速符离、朱仙庄、祁县 、夹沟、时村等小城镇建设。3、出台镇村集体建设用地、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办法,严控镇村违法建房和小产权房建设,推动乡镇综合开发。4、加快推进符离镇当县建进程。加快建设人民路*大桥,完成人民路北延工程的征地、拆迁、清表、建设等工作。启动老镇区开发改造工程,统筹推进道路、污水处理、给排水、电力、亮化、绿地、广场和环卫设施建设 。5、启动 2015 年 8 个美好乡村建设 ,巩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成果。6、完善城管工作职能,推进环卫 、市政体制改革。五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1、 突出“三区”建设,加快推进现代农林业 ,争取

16、入选国家农业改革与建设实验区。2、 积极发展培育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3、 大力培育职业农民,启动青年农民工技能和知识培训试点。4、 建立区土地流转产权交易中心 ,完善乡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制定土地流转经营权证抵押办法。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确权颁证工作,探索建立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落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5、 引导金融机构开展农业设施、设备和农产品预期收益权等抵押贷款。6、 全面落实“双包”定点帮扶制度,实施精准扶贫,完成年度扶贫工作任务。7、 推动水利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制定农田水利设施建管体制改革方案。8、 推进老海寺国有林场改革试点。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完成确权发证,筹建区林权管理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