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导向审计技术

上传人:lizhe****0920 文档编号:48523365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目标导向审计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目标导向审计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目标导向审计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目标导向审计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目标导向审计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标导向审计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目标导向审计技术(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n讲授方式:教师讲解,案例分析n课时安排:3课时n参考法规:n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n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n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n审计证据第一节审计目标与目标导向审计n目标导向审计流程:是指项目审计工作以 审计目标为起点,通过特定的审计程序, 搜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实现审计 目标的系统过程一.审计目标的演变n以查错纠弊为主(1844年20世纪初期)n以判断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为主,查错防弊的功能 已经退居第二位(20世纪初期30年代)n验证财务报表的真实公允与查错纠弊并重 (20世纪30年代至今)不同时时期审计审计 目标标之比较较 阶阶 段时时 期特 征功

2、能第一阶段:1844年20世纪初 期以查错 防弊为审计 目标。 审计 的功能主要是防护性,判定有无技术错 误和舞弊行为。 (详细审计 阶段)第二阶段:20世纪初期-30年代以判断财务 状况和偿债 能力为 主要审计 目标。查错 防 弊目标依然存在,但已退 居第二位。 审计 的功能从防护性发展到公证性,但只限 于对资产负债 表所有项目余额的可靠 性和真实性的审查 。 (资产负债 表审计阶 段)第三阶段:20世纪30年代后以验证财务报 表的公允性为主 要审计 目标。审计 由静 态审计发 展到动态审计 ,并增加了管理审计 的内 容。 审计 目标不再局限于查错 防弊和为社会提供 公证,而是向管理领域有所

3、深入和发展 。 (财务报 表审计阶 段)n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 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下列方面发表 审计意见:n1.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 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n2.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 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 流量。二.财务报表的审计目标n注册会计师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审计工作,能够对财 务报表整体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n由于审计中存在的固有限制影响注册会计师发现重大错报 的能力,注册会计师不能对财务报表整体不存在重大错报 获取绝对保证。导致固有限制的因素主要包括: (1)选择性测试方法的运用; (2)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性;

4、 (3)大多数审计证据是说服性而非结论性的; (4)为形成审计意见而实施的审计工作涉及大量判断; (5)某些特殊性质的交易和事项可能影响审计证据的说服力。n审计工作不能对财务报表整体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担保。n审计意见不是对被审计单位未来生存能力或管理层经营效 率、效果提供的保证。第二节 认定与审计目标认定是指管理层对财务报表各组成要素 的确认、计量、列报作出的明确或隐含 的表达 。包括:对所审计期间的各类交易和事项运用的 认定 ;对期末账户余额运用的认定 ;对 表达与披露运用的认定 1. 对所审计期间的各类交易和 事项运用的认定n注册会计师对所审计期间的各类交易和事项运用的 认定通常分为下列类

5、别:n(1)发生: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 关;n(2)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n(3)准确性: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 记录;n(4)截止: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n(5) 分类: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与恰当的帐户。2.对期末帐户余额运用的认定 n(1)存在: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存 在的;n(2)权利和义务:记录的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 或控制,记录的负债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 偿还义务;n(3)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 者权益均已记录;n(4)计价或分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 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

6、的计价 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 3.对列报与披露运用的认定 n(1)发生及权利和义务:披露的交易、事项和 其他情况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n(2)完整性:所有应当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的披 露均已包括;n(3)分类和可理解性: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 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n(4)准确性和计价: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 允披露,且金额恰当。管理当局的认定报表反映“固定资产”1000万元,表明:n1000万元实际是有的存在n实际只有1000万元完整n账面价值只值1000万元估计n这1000万元是我的权利n已按规定在报表上揭示披露第三节 审计证据的搜集技术n审计证据(audit evidence)是

7、指注册 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支持审计意 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会计记录中 的信息和其他信息。按外形特征分类n()实物证据 概念 采用的审计程序 实现的审计 目标n()书面证据 n 概念 B 审计程序 C实现的审计目标n()口头证据 n 概念 证明力 C采用的审计程序 D实现的审计目标n()环境证据 概念 内容 C证明力 D采用的审计程序 E实现的审计目标按审计证据的来源分类 n审计证据按来源可分为亲历证据、外部 证据和内部证据 n1亲历证据n亲历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亲自获取的各 种审计证据。n如注册会计师自己编制的各种审计工作 底稿,各种计算表、分析表等。此种审 计证据有着较强的证明力 n

8、2外部证据n外部证据是由被审计单位以外的组织机构或人 士所编制的书面证据。它通常比内部证据具有 较强的证明力。n外部证据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由被审计单位以 外的机构或人士编制并由其直接递交注册会计 师的外部证据。比如,应收账款的函证回函; 保险公司的证明等。二是由被审计单位以外的 机构或人士编制,但由被审计单位转交给注册 会计师的书面证据。例如,购货发票、应收票 据等。一般情况下,前者的证明力强于后者。 n3内部证据n内部证据是由被审计单位内部机构或职员编制 和提供的书面证据。如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记录 、管理层声明书等。n通常情况下,在外部流转并获得其他单位或个 人认可的内部证据在具有较强的证明力

9、,如销 售发票。只在内部流转的书面证据,其可靠程 度取决于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健全有效与否 。n内部证据主要包括:n(1)会计记录 ; (2)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声 明书 ; (3)其他书面文件审计证据的特性n 和指充分性 适当性1、审计证据的充分性n充分性是对审计证据数量的衡量。主要与注册会 计师确定的样本量有关。n审计证据的数量必须足以支持审计人员的审计意 见,是审计人员形成审计意见所需审计证据的最 低数量要求 n 注册会计师所需获取的审计证据的数量受错报风险的 影响。错报风险越大,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多。n注册会计师所需获取的审计证据的数量也受审计证据质 量的影响。审计证据质量越高,需要的审

10、计证据可能越 少。 n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 险,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审计程序,评 估重大错报风险,并根据评估结果设计 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控制检查风 险。n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 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n检查风险是指某一认定存在错报,该错 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但注 册会计师没有发现这种错报的可能性。2、审计证据的适当性n审计证据的适当性是对审计证据质量的 衡量,即审计证据在支持各类交易、账 户余额、列报(包括披露)的相关认定 ,或发现其中存在错报方面具有相关性 和可靠性。n包括 和相关性可靠性.n在确定审计证据的 时,注册会计 师应当考虑:n(1)特定的审计

11、程序可能只为某些认定 提供相关的审计证据,而与其他认定无 关;n(2)针对同一项认定可以从不同来源获 取审计证据或获取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 ;n(3)只与特定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并不 能替代与其他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相关性n审计证据得可靠性是指证据得可信程度 审计证据 的可靠性的受其来源和性质的影响,并取决于获 取审计证据的具体环境。n注册会计师通常按照下列原则考虑审计证据 的可靠性:n(1)从外部独立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其他来源获取 的审计证据更可靠;n(2)内部控制有效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比内部控制薄 弱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更可靠;n(3)直接获取的审计证据比间接获取或推论得出的审计 证据更

12、可靠;n(4)以文件记录形式(无论是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 存在的审计证据比口头形式的审计证据更可靠;n(5)从原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传真或复印件获取的审 计证据更可靠。可靠性3、充分性与适当性的关系n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的关系n获取证据时应考虑审计成本n重要的审计证据不能以审计成本的高低或获取 审计证据的难易程度作为减少审计证据的理由n尽管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相关,但如果 审计证据的质量存在缺陷,注册会计师仅靠获 取更多的审计证据可能亦无法弥补其质量上的 缺陷。搜集审计证据的程序n包括:总体程序和具体方法n总体程序(后面章节中介绍)有:n风险评估程序;n控制测试(必要时或决定测试时);n实

13、质性程序。具体程序有:n(1)检查记录或文件;n(2)检查有形资产;n(3)观察;n(4)询问;n(5)函证;n(6)重新计算;n(7)重新执行;n(8)分析程序。 n检查记录或文件 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 位内部或外部生成的,以纸质、电子或其他介 质形式存在的记录或文件进行审查。n检查有形资产 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资产实物进 行审查。n检查有形资产可为其存在性提供可靠的审计证 据,但不一定能够为权利和义务或计价认定提 供可靠的审计证据 n观察 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实地查看被审计单 位的经营场所、实物资产和有关业务活动及其 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等,以获取审计证据的方 法n询问 是指注册会计师以书面或

14、口头方式 ,向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的知情人员 获取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并对答复 进行评价的过程n函证 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获取影响财务 报表认定的账户余额或其他信息,以被 审计单位的名义向第三方发出函证,来 获取和评价审计证据的方法n重新计算 是指注册会计师以人工方式 或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对记录或 文件的数字准确性进行核对n 重新执行 是指注册会计师以人工方式 或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重新独立 执行作为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组成部分 的程序或控制。n分析程序 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研究不同 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 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作出评 价。n检查记录或文件主要用于书面

15、证据n检查有形资产主要提供实物证据n观察-实物证据,环境证据n询问口头证据n函证-书面证据n重新计算-书面证据n重新执行 -书面证据n分析程序书面证据审计程序与证据、认定的关系n认定审计目标审计程序审计证据n例如应收账款: 对所审计期间的各类交易和事项运用的认定:n发生-函证n完整性检查书面文件或资料n准确性-检查书面文件或资料n截止-检查书面文件或资料n分类-检查书面文件或资料n对期末账户余额运用的认定 n存在-函证n完整性-检查书面文件或资料n估价和分摊-重新计算n权利和义务-检查书面文件或资料n对列报运用的认定n发生及权利和义务-检查书面文件或资料n完整性-检查书面文件或资料n分类和可理解性-检查书面文件或资料n准确性和计价-重新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