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风险分析与管理

上传人:lizhe****0920 文档编号:48523168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7.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灾害风险分析与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灾害风险分析与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灾害风险分析与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灾害风险分析与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灾害风险分析与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灾害风险分析与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灾害风险分析与管理(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災害風險分析與管理洪鴻智 國立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 於銘傳大學都市規劃與防災學系 2005.10.27內容提要n風險是什麼?n災害風險知覺與態度n災害風險如何評估?n災害風險管理的方法n案例n結論與討論風險是什麼?風險是什麼?風險是什麼? 1/2 n相關用語n危險或危害(hazard):生命、財產或生態系統在特定條 件下會產生的傷害程度n風險(risk) :特定危害產生的機率或頻率,與其可能產 生之影響(如損失)的複合概念(如乘積)n風險評估(risk assessment) :包含風險估計與影響層 面的評估(evaluation)n風險管理(risk management) :接受或

2、改變風險的決 策過程風險是什麼? 2/2n風險的一般定義n報酬機率 = 風險n變異的幅度:變異幅度愈大,代表風險愈高n風險的個人化n專家估計之客觀風險與主觀風險知覺常存在巨 大之差異風險知覺與態度風險知覺與態度什麼是風險知覺? n風險知覺 (risk perception) :個人對於環 境可能危害個體健康、財產損失與其他相 關傷害的主觀風險判定n風險認知 (risk cognition):藉由經驗、價 值與信仰對環境或災害刺激進行紀錄、篩 選、凝聚成知識與記憶的過程n專家與一般民眾對於風險的看法,很少一 致風險知覺與人性 1/4n因缺乏量測工具、知識與足夠資訊,人們 總是以經驗法則(或習慣領

3、域) 的方式面對 風險n產生個體風險知覺差異與偏誤的原因n是不是熟悉?n對於記憶猶新的事務較注重,且願意投資更多的資 源於防護(例如在納莉風災後,基隆河沿岸居民, 對於購買災害保險之意願普遍較高)n高估容易致命之事件(如飛機失事、謀殺);低估高 風險事件(如糖尿病、雷擊等)風險知覺與人性 2/4n媒體報導n偏向災難、辛辣性新聞,而忽略真正嚴重的災害風 險源,導致民眾誤判、扭曲,甚至造成防救災資源 的錯誤配置n心存僥倖n認為災害不會發生在我的身上n眼不見為淨n忽視看不到或無法意識的災害風險源,導致無法正 確研判災害風險特性與災害發生的原因風險知覺與人性 3/4n過度自信n民眾的過度自信:對於不確

4、定事務的過度自信,及 過於相信直覺n專家的過度自信n忽略人為因素(非技術因素)可能嚴重影響災害風險的內 涵與災害損失程度n對於科技過於自信風險知覺與人性 4/4n對於累積性與慢性效應的察覺過慢n人們常較關心眼前問題的解決,而使用治標的方 法掩飾問題,而非根本解決問題,甚至只是將問 題延後n安全幻覺n對於安全訊息的誤判或產生安全幻覺(如建築堤 防可能造成居民對洪水災害的疏於防範),而導致 民眾或政府作出錯誤的決策n集體效應n忽略災害的效應常是社會集體行為的結果,而非 個人因素風險知覺與主觀風險的課題 1/3n資訊不確定的效應n風險資訊提供方式n會左右居民風險知覺的程度及可能採取的行動n情境思考n

5、社會常會對某些災害風險特別注重(如921地震後,對 於地震風險的強調),強調特定風險的防範,而忽略 環境可能面對之其他風險或所有風險的綜合效應n過度包裝的外部性n社會或媒體對某些環境風險或災害,常會誇大或過度渲 染其風險或發生機率,造成社會高估其風險,導致投資 過多資源於該風險之防範的現象稱之風險知覺與主觀風險的課題 2/3n盛名的災害n居民對某些災害不一定親身經歷,故對此類風險或 災害只是消費其資訊(如對於海嘯、禽流感等), 而非直接消費災害本身n高估具生命危害特性的風險n如飛機事故、謀殺、核電廠爆炸等風險知覺與主觀風險的課題 3/3n偏好確定,不喜不確定n反射效應(reflection e

6、ffects):個體的 風險偏好,會充分反映其所處的情境n當個體處在受損的情境中,較會成為風險追求 (risk-seeking)者,亦較會採取積極措施, 以改變現狀n當個體處於既得利益的情境,較會採取風險趨 避(risk-averse)態度,選擇能維持現狀的保 守策略 災害風險如何評估?災害風險如何評估?基本概念n災害風險的組成n危險源(hazards):天然危險源(如颱風等)、 化學藥品儲存、有害廢棄物等n管道(pathways) :危險源影響受體的途徑n受體(receptors) :可能包括資產、飲水、食物 、人類、生態系統等災害風險演進模型基本條件基本條件限制與不足限制與不足 1 1權力

7、權力 2 2資源資源 3 3基盤設施基盤設施 政治經濟條件不佳政治經濟條件不佳 1 1政治系統政治系統 2 2社會經濟系統社會經濟系統危險條件脆弱實質環境脆弱實質環境 1 1危險區位危險區位 2 2危險建物與公共設施危險建物與公共設施 3 3危險的土地使用條件危險的土地使用條件 脆弱非實質環境脆弱非實質環境 1 1窳漏的生活條件窳漏的生活條件 2 2缺乏社區組織缺乏社區組織 3 3邊陲族群邊陲族群( (如低所得如低所得) ) 4 4具特殊風險的社區或具特殊風險的社區或 群體群體 5 5缺乏防災措施缺乏防災措施暴露過程 缺乏缺乏 1 1地方性組織地方性組織 2 2人力資源人力資源 3 3訓練、防

8、救災與重建訓練、防救災與重建技術技術 4 4完善的產業環境完善的產業環境 5 5適當道德與美學規範適當道德與美學規範 社會經濟環境社會經濟環境 1 1都市與人口迅速擴展都市與人口迅速擴展 2 2地方財政困難地方財政困難 3 3山坡地濫墾與濫用山坡地濫墾與濫用 4 4水土保持不佳水土保持不佳災感度演進災感度演進災害風險演進模型風險形成風險形成 風險內涵風險內涵 1 1災害災害 2 2災感度災感度 3 3風險風險= = f f ( (危險危險, , 災災感度感度) )災害週期性危險 1 特定週期與地點之災特定週期與地點之災害害突發性危險 1 不特定地點、時間之不特定地點、時間之危險危險歷史、基本與

9、危險條件的界定與調查歷史、基本與危險條件的界定與調查暴露條件與內容的調查暴露條件與內容的調查人口人口開發開發社會社會 經濟經濟災感度分析災感度分析災害分析災害分析 ( (發生機率與損失評估發生機率與損失評估) ) 機機 率率 分分 配配估計災害風險估計災害風險風險評估步驟風險評估步驟歷史、基本與危險條件的界定與調查n界定與調查的重心n是否具有危險的實質條件?n是否具有弱勢的社會經濟、政治條件?n災害的歷史經驗與條件n公共設施與防救災設施的條件n社區組織與人力資源條件災感度分析n災感度 (vulnerability)n在特定災害事件下,特定區域內,暴露於災害影響範 圍內的人口、建物、生態系統、設

10、施、財產的潛在損 害與損失程度n分析方法n步驟1:界定分析之標的與時間範圍n步驟2:研擬災感度衡量的指標系統n步驟3:進行災感度的基本調查,可引用之方法包含: 田野調查、問卷分析、統計資料、相關文獻n步驟4:應用統計方法、數量化分析、質化研究等方法 ,進行災感度分析與評估災害分析 1/2n週期性災害分析n估計發生的機率n透過歷史資料的搜集n電腦模擬n損失與損害的估計n損害成本法:透過災害損失成本與其影響因素的關 係,建立危險函數,以藉之估計災害損害n歷史調查n電腦模擬災害分析 2/2n非週期性災害分析n機率分析n歷史資料蒐集n電腦模擬:如蒙地卡羅分析法n損失與損害估計n損害成本法:建立危險函數

11、n歷史調查n電腦模擬災害風險分析n目的n分析災害發生機率與損失的綜合效應n客觀風險與主觀風險的處理n決策科學與行為理論的重要研究課題n專家與一般民眾對於風險認知的差異,常會形成政策 推動的困境與環境的衝突n高損失低機率災害處理的難題n使災害保險的可保性降低n主觀風險佔重要之角色,亦是決定是否採取減災或風 險管理措施的關鍵因素災害風險管理災害風險管理 的方法的方法風險源的界定風險源的界定風險評估風險評估機率分配影響分配工具引入風險管理策略風險免除風險降低風險分擔風險轉移彈性 化災害風險管理程序圖估 計風險管理之基本前提n非滿足於現狀,否則無成功機會n所有的風險皆可降低、分攤或轉移,但幾 乎不可能

12、完全免除n必須體認不確定性永遠存在,亦不存在全 面或絕對性n法令的執行只是最低標準,而是需掌握風 險產生的過程與恢復風險管理方法n風險免除:指完全除去可能遭遇的災害風 險 n風險降低:透過控制風險發生的機率或影 響程度(或分布),降低災害風險 n風險分擔:將風險由不同的個體或群體分 擔(如購買災害保險),避免集中於特定 個體上n風險轉移:將風險轉移至其他個體或群體 ,而由其承擔(此方法是風險分擔的輔助 性策略,並非以鄰為壑)案案 例例地震災害風險分析與政策評估 1/3n目的n透過地震損失與風險評估工具的應用,分析規 劃區之地震風險n比較分析不同土地使用方案的地震風險與空間 分佈n分析步驟n步驟

13、1:擬定分析範圍n步驟2:研擬比較的土地使用規劃方案n例如以土地使用現況與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後兩個案 例,分別進行地震風險分析,再比較兩者潛在的地 震風險地震災害風險分析與政策評估 2/3n步驟3:設定評估之土地使用或規劃條件n依據前一步驟擬定的土地使用方案,設定或假設其 土地使用開發條件、土地使用種類、開發強度等n步驟4:應用HAZ-Taiwan系統或TELES( Taiwan Earthquake Losses Estimation System)系統進行風險分析nHAZ-Taiwan系統可進行下列分析:地震風險分析 、建物損壞機率估計、建物與重要設施損失估計、 人員傷亡估計、庇護所需求估計

14、地震災害風險分析與政策評估 3/3n步驟5:土地使用政策的評估n依據HAZ-Taiwan系統的估計成果,可以比較 不同土地使用方案的地震風險差異、分布特性 及不同土地使用別的地震風險n根據地震風險評估之成果,評估不同都市計畫 方案潛藏的地震風險特性與分布,做為土地使 用政策評估的基礎HAZ-TaiwanHAZ-Taiwan系統簡介系統簡介 地表震動地表震動大地災害大地災害一般建物一般建物基礎與容易損基礎與容易損 壞之設施壞之設施維生維生- -交通運交通運 輸系統輸系統維生維生- -公共公共 管線系統管線系統洪水洪水火災火災有害物質有害物質土石廢土石廢 棄物棄物人員傷人員傷 亡亡庇護庇護 所所經

15、濟經濟引發性實質損害引發性實質損害直接經濟直接經濟/ /社會損害社會損害直接實質損害直接實質損害間接經濟損失間接經濟損失實證案例n透過台北市士林區的模擬,進行土地使用 計畫的風險分析n評估步驟n步驟1:擬訂兩個土地使用計畫方案,包含現 況與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兩個方案n步驟2:應用HAZ-Taiwan系統分別分析兩個方 案的土地使用之地震風險n步驟3:比較分析兩個土地使用計畫方案的地 震風險台北市士林台北市士林 區土地使用區土地使用 現況現況( (或損失或損失- -資資 產價值比產價值比) )不同土地使用方案年預期損失之比較 平均總 損失各里 平均標準差平均年預期 損失風險效益a年損失風 險/效益

16、 比現況759.9615.2011.130.872,112.360.041%通盤 檢討1,875.1037.5011.210.794,979.630.016%單位:億元單位:億元a a:效益指建物的總資產價值:效益指建物的總資產價值結論與討論 1/2n環境風險與災感度分析,可達成下列目的n災害風險評估指標的建立n災歷史資料的搜集n評估土地使用計畫或都市的潛在風險特性與分 布n防減災政策評估n風險分析工具的研發,仍然是值得開發的 領域n複合型風險分析方法,具有後續研究潛力結論與討論 2/2n災害風險管理的政策工具設計與開發,為 重要的努力方向n專家與一般大眾對災害風險詮釋的差異n在風險評估需注意此差異造成的政策評估問題n在風險溝通(risk communication)具有重要 意義n風險與空間的問題n災害風險在空間分布具有差異性n都市規劃過程需考慮災害風險、土地使用行為 與空間分布三者的關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