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井法施工技术及应用 第四组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523060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X 页数:39 大小:2.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沉井法施工技术及应用   第四组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沉井法施工技术及应用   第四组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沉井法施工技术及应用   第四组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沉井法施工技术及应用   第四组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沉井法施工技术及应用   第四组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沉井法施工技术及应用 第四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沉井法施工技术及应用 第四组(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沉井法施工技术及其应用1小组成员: 胡锦伟、李建威、朱鹏、史贵林、陈智华、 雷惠 明主要内容一、概述 二、结构 三、施工技术 四、沉井的应用一、概述1、定义沉井不同断面形状(如圆形,矩形,多 边形等)的井筒,按边排土边下沉的方式 使其沉入地下,即沉井。也叫做开口沉 箱。一、概述2、特点将位于地下一定深度的建筑物 或建筑物基础,先在地表制作成一个沉井 ,然后在井壁的围护下通过从井内不断挖 土,使沉井在自重作用下逐渐下沉,达到 预定设计标高后,再进行封底,构筑内部 结构。技术上比较稳妥可靠,挖土量少, 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比较小,沉井基础埋 置较深,稳定性好,能支承较大的荷载。一、概述 优点1、埋

2、置深度可以很大,整体性强、稳定性好,有较 大的承载面积,能承受较大的垂直荷载和水平荷 载。2、沉井既是基础,又是施工时的挡土和挡水结构物 ,下沉过程中无需设置坑壁支撑或板桩围壁,简化 了施工。3、沉井施工时对邻近建筑物影响较小。 缺点1、施工期较长。2、施工技术要求高。3、施工中易发生流砂造成沉井倾斜或下沉困难等。一、概述3、适用范围 沉井基础广泛应用于工程用地 与环境条件受限或者买埋深较大的地下构 筑物。在市政工程中,常用于桥梁、烟 囱、水塔等的基础工程,以及水泵房、地 下油库、水池竖井等深井构筑物和盾构或 顶管的工作井。一、概述3、适用范围 沉井基础广泛应用于工程用地 与环境条件受限或者买

3、埋深较大的地下构 筑物。在市政工程中,常用于桥梁、烟 囱、水塔等的基础工程,以及水泵房、地 下油库、水池竖井等深井构筑物和盾构或 顶管的工作井。一、概述3、适用范围 沉井基础广泛应用于工程用地 与环境条件受限或者买埋深较大的地下构 筑物。在市政工程中,常用于桥梁、烟 囱、水塔等的基础工程,以及水泵房、地 下油库、水池竖井等深井构筑物和盾构或 顶管的工作井。二、结构 1、 类型(1) 按下沉环境可分为陆地沉井和浮式沉井(用于 深水中的施工);(2)按沉井构造形式可分为独立沉井(多用于独立 深基础或独立深井构筑物)和连续沉井(多用于隧 道工程);(3)按沉井平面形式可分为圆形、圆端形、正方 形、矩

4、形和多边形等,也可分为单孔沉井和多孔沉 井;(4)按沉井制作材料可分为混凝土、钢筋混凝土、 钢、砖、石以及组合式沉井等。二、结构 2、构造沉井主要由刃脚、井壁、内隔 墙、取土井、凹槽、封底、顶板等部分组 成。二、构造1)、刃脚刃脚是井壁下端一般做成刀刃形状的 部分,如下图所示。二、构造作用:减小沉井的下沉阻力,使之能在自重作用 下切土下沉 施工注意事项:一般采用不低于C20的钢筋混凝 土制成。当沉井下沉较深且土质较坚硬时,刃 脚面常以型钢(角钢或槽钢)加强。刃脚的底 面宽度可为100-200mm。在坚硬地基上也可做 成尖角。刃脚斜面与水平面的交角一般应不小 于45o。刃脚的高度应视井壁的厚度确

5、定,并 应考虑便于拔出垫木和挖土。二、构造2)、井壁井壁即沉井的外壁,是沉井承 担其自重及井外水土压力的主要部分。 施工注意事项:井壁厚度应根据结构强度、 施工下沉需要的重力、便于取土和清基等 因素而定。设计时通常先假定井壁厚度再 进行承载力验算,井壁厚度一般为0.8- 1.5m。但钢筋混凝土薄壁沉井及钢模薄壁 浮式沉井的壁厚不受此限。二、构造钢筋混凝土井壁中一般应配置两 层竖向钢筋及水平钢筋,并且还要有靠自重 作用能顺利下沉的足够重量。井壁外侧的形式如下图所示。二、构造 3)、内隔墙内隔墙为沉井的分隔墙。 作用:加强沉井刚度、缩小外壁计算跨度,同时 又将沉井分为多个取土井,便于掌握挖土位置

6、以控制下沉的方向。 施工注意事项:内隔墙的间距一般不大于5-6m, 厚度一般为0.5-1.0m。考虑到内隔墙既要对刃 脚悬臂起支撑作用,又不宜受到土的支撑,妨 碍沉井下沉,因此,一般要求内隔墙底面高出刃脚底面0.5-1.0m。但当沉井穿越极软弱的土 层时,为防止沉井“突沉”,也可将内隔墙底 面做成与刃脚底面平齐。二、构造注意:在较大型沉井中,如由于使用要求, 不能使用内隔墙,则可在沉井底部增设底 梁,并构成框架以增加沉井在施工下沉阶 段和使用阶段的整体刚度。二、构造 4)、取土井 施工注意事项:取土井在平面上应沿沉井的中轴 线对称布置,以利于沉井均匀下沉,并便于校 正倾斜和偏移。取土井大小由取

7、土方法而定, 采用挖土斗取土时,应能保证挖土斗的自由升降,其最小边长不宜小于2.5m 。在沉井下沉 完毕并封底后,如作基础用,则取土井可填以 素混凝土、片石混凝土或填砌片石;在无冰冻 地区也可以采用粗砂或砂砾填料;当作用在墩 台上的外力不大时,也可采用空心沉井。但在 砂砾填心和空心沉井的顶面均须设置钢筋混凝 土盖板,盖板厚度应由计算确定。二、构造 5)、凹槽作用:沉井内设凹槽是为了使封底混凝土嵌 入井壁,形成整体,将传至沉井壁上的力 更好地传递至封底混凝土底面。同时,当遇到意外困难,还可在凹槽 处浇筑钢筋混凝土盖板,将沉井改为沉 箱。 施工注意事项:凹槽水平方向深约0.15- 0.25m,高约

8、1.0m,其底面距刃脚底面一般大 于1.5m。二、构造 6)、封底施工注意事项:沉井下沉到设计标高,基底经校 验能满足设计要求后,当井中的水能被排干, 即渗水量上升速度小于或等于6mm/min时,排 干水后用C15或C20普通混凝土浇筑;当井中的渗水量上升速度大于6mm/min时 ,宜采用导管法浇筑C20水下混凝土封底。封 底混凝土的厚度按其承载力条件计算确定,一 般其顶面应高出凹槽顶面0.5m。二、构造 7)、顶板施工注意事项:以混凝土填心的沉井可用素 混凝土顶板;空心或以其它松散料填心的 沉井需用钢筋混凝土顶板,其厚度一般为 1.0-2.0m,配筋由承载力计算和构造要求确 定。排水下沉的沉

9、井,其顶面在地面或水 位以下时,应在井壁顶部设置挡土防水 墙。三、施工工艺1、设计原则沉井平面尺寸及其形状与高度,应根 据墩台的底面尺寸、地基承载力及施工要 求确定。力求结构简单对称,受力合理, 施工方便。具体要求为:(1) 沉井棱角处宜做成圆角或钝角,可使 沉井在平面框架受力状态下较少应力集中 ,减少井壁摩阻面积和便于吸泥(不至于 形成死角);三、施工工艺(2)沉井的长短边之比越小越好,以保证下 沉时的稳定性;(3)为了便于沉井制作和井内挖土出土,一 般沉井应分节制作,每节高度不宜大于5m, 且不宜小于3m。沉井底节高度除应满足拆 除支撑时沉井的纵向抗弯要求之外,在松 软土层中下沉的沉井,底

10、节高度不宜大于 0.8b(b为沉井宽度)三、施工工艺2、施工方法一般可分为制作和下沉两个过 程。根据不同情况和条件(如沉井高度、 地基承载力、施工机械设备等),沉井可 采取一次制作(灌筑),一次下沉;分段制 作、接高,一次下沉;或制作与下沉交替 进行。也有在陆上制作,浮运至水中沉放 地点后下沉和接高的浮式沉井施工。 二十一世纪地下室最优施工无需基础支护 的沉井工艺_标清.flv三、施工工艺 施工步骤(1)场地平整(或筑岛)、铺垫木,制作底节沉井 ;(2)拆模,刃脚下一边填塞砂,一边对称抽拔出垫 木;(3)均匀开挖下沉沉井,底节沉井下沉完毕; (4) 接筑第二节沉井,继续开挖下沉并接筑下一节 井

11、壁; (5)下沉至设计标高;(6)沉井封底处理;(7)施工井内设施和封顶等。三、施工工艺三、施工工艺沉井制作: 1)井壁外侧应做到光滑 2)沉井制作高度应保证稳定性、有足够的下沉系 数 3)第一节沉井的灌筑高度为1.5-2.0m地面以上沉 井的高度不超过6-7m 沉井顶面露出地面尚有 0.8-2m时,停止下沉,并在强度达70%后方可 灌筑第二节 4)沉井的实际尺寸与设计尺寸的偏差,不得超过 国家标准地基和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 1202)中的规定数值。三、施工工艺沉井下沉:沉井下沉分为排水挖土下 沉、不排水挖土下沉和中心岛式下沉。1)、排水挖土下沉:在土质的透水性很低或渗水量 不大的

12、稳定土层,排水不会产生流砂。三、施工工艺 优点:是挖土方法简单,容易控制,下沉较 均衡且易纠偏,达设计标高后又能直接检 验基底土的平衡,并可采用干封底,以加 快工程进度,保证质量,节省材料,所以 应优先采用。三、施工工艺人工挖土小型机械吊运劳动强度大,机械 化程度低,工作效率 差,且施工速度慢抓斗 挖土汽车运输机械化程度 很高,劳动强 度低,施工速 度比较快三、施工工艺2)不排水(或灌水)挖土下沉 当沉井穿过有较厚的砂性土或粉 砂层,且含水量很大(含水量w3040 )在 动水压力作用下产生流砂。三、施工工艺3)中心岛式下沉为了减少内外应力差值,可采用“中心岛 式”开挖方式。先沿井壁内侧挖槽,槽

13、内充满 泥浆,随着槽的挖深,沉井在槽内下沉,而中 心部位的土体暂不挖除形成“中心岛” 当沉井到设计标高后,将槽内的泥浆置换固化 再在井底部位压密注浆封闭,最后挖除“中心 岛”部分的土体。该类开挖方式适用于面积较 大的圆形沉井,需用两台设备对称均衡挖土。三、施工工艺中心岛式下沉三、施工工艺 施工中的问题:突然下沉、涌砂、倾斜和偏移、沉不下去。 防止措施:防止突然下沉的方法有:适当加大下沉系数;控制挖土深度,即锅底不 要挖得太深;结构上合理分隔,设置一定数量的底梁;采用泥浆套法或壁后压气法(见沉井基础),以 减小摩擦力等措施。涌砂的处理方法是:向井内灌水,使井内水位恒大于井外地下水 位。三、施工工

14、艺倾斜和偏移的防止方法:下沉时应均匀对称挖土,以防止沉井 偏斜。若发生偏斜,可调整挖土先后次序 和方法;采取偏心压重,部分壁外冲水等 措施。三、施工工艺防止沉不下去的方法:沉井设计和施工时通常用下沉系数(沉井 施工阶段自重与阻止下沉的井壁四周土的摩擦 力、刃脚踏面阻力等的比值)估算沉井能否顺 利下沉,一般要求下沉系数为1.101.25。当下沉系数不满足时,要采取上述减小摩 擦力的方法,以及增加重量等措施。如在下沉 中发生重量不够时,也可采用壁外冲水和井内 抽水、加压重、接高井壁等措施四、沉井应用(1)江河上的结构物:桥梁墩台基础、挡水坝 ; (2)取水构筑物:取水泵房、污水泵站; (3)重型结构物基础:烟囱、重型设备基础; (4)地下工程:地下厂房、仓储(油、气、 水、煤)库房;地下车道、地下车站及矿用竖 井; (5)临近建筑物的深基础: (6)地下工作井:盾构或顶管工作井、房屋纠 偏工作井等。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