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因病机--中医药学理论课件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48521820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96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病因病机--中医药学理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中医病因病机--中医药学理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中医病因病机--中医药学理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中医病因病机--中医药学理论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中医病因病机--中医药学理论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病因病机--中医药学理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病因病机--中医药学理论课件(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章 病因病机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 1.了解病因的概念及范畴了解病因的概念及范畴 2. 2. 掌握六淫、疫疠、七情的概念及致病特点掌握六淫、疫疠、七情的概念及致病特点 3. 3. 理解痰饮、瘀血的概念及证候特点理解痰饮、瘀血的概念及证候特点 4. 4.了解饮食、劳逸、外伤、医源因素的含义、了解饮食、劳逸、外伤、医源因素的含义、 形成及致病特点形成及致病特点 5. 5.掌握邪、正概念,理解邪正相争、阴阳失调掌握邪、正概念,理解邪正相争、阴阳失调 等基本病机等基本病机 第1节 病因 病因就是导致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分以病因就是导致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分以 下几个方面:下几个方面: 外感病因

2、:六淫、疫疠外感病因:六淫、疫疠 。 内伤病因:七情、饮食劳逸、内生五邪内伤病因:七情、饮食劳逸、内生五邪 。 病理产物性病因:痰饮、瘀血、结石病理产物性病因:痰饮、瘀血、结石 。 其他病因:外伤、寄生虫、医源因素、先其他病因:外伤、寄生虫、医源因素、先 天因素等。天因素等。 一、外感病因 ( (一一) )六淫六淫 六淫的概念六淫的概念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 病邪的统称。病邪的统称。 六气的概念六气的概念风、寒、暑、湿燥、火自然界六种正常的风、寒、暑、湿燥、火自然界六种正常的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 (1)(1)外感性外感性 (

3、2)(2)季节性季节性 (3)(3)地域性地域性 (4)(4)相兼性相兼性 (5)(5)转化性转化性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 1. 风风 风是春天的主气,但四季皆有。因此风是春天的主气,但四季皆有。因此 风邪为病,春季多见,其他季节也可发生风邪为病,春季多见,其他季节也可发生 。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如下。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如下。 (1)(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2)(2)风性善行数变风性善行数变 (3)(3)风性主动风性主动 (4)(4)风为百病之长风为百病之长 2. 寒 寒是冬季的主气,其他季节亦可有之。寒是冬季的主气,其他季节亦可有之。 寒邪

4、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2)(2)寒性凝滞,主痛寒性凝滞,主痛 (3)(3)寒性收引寒性收引 3. 暑 暑是夏季的主气,为火热之气所化生。暑是夏季的主气,为火热之气所化生。 暑邪致病,有严格的季节性,纯属外感暑邪致病,有严格的季节性,纯属外感 。 (1)(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2)(2)暑性升散,耗气伤津暑性升散,耗气伤津 (3)(3)暑多挟湿暑多挟湿 4. 湿 湿为长夏的主气,故长夏多湿病。但气候湿为长夏的主气,故长夏多湿病。但气候 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水中作业都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水中作

5、业都 可导致湿邪外袭,因此,四季均可发病可导致湿邪外袭,因此,四季均可发病 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1)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2)(2)湿性重浊湿性重浊 (3)(3)湿性黏滞湿性黏滞 (4)(4)湿性趋下湿性趋下5. 燥 燥是秋季的主气。秋季气候干燥,水分滋燥是秋季的主气。秋季气候干燥,水分滋 润减少,故秋季多燥病。润减少,故秋季多燥病。 燥邪为病,有温燥、凉燥之分。初秋病为燥邪为病,有温燥、凉燥之分。初秋病为 温燥;深秋则病为凉燥。温燥;深秋则病为凉燥。 (1)(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2)(2)燥易

6、伤肺燥易伤肺 6. 火 温、热、火同性,为阳盛之气。温、热、火同性,为阳盛之气。 区别:温为热之渐,热为火之渐,火为热区别:温为热之渐,热为火之渐,火为热 之极。之极。 火旺于夏季,无明显的季节性,也不受季火旺于夏季,无明显的季节性,也不受季 节气候的限制。节气候的限制。 五气化火:风、寒、暑、湿、燥诸邪,均五气化火:风、寒、暑、湿、燥诸邪,均 能在病理变化过程中化热成火。能在病理变化过程中化热成火。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1)火为阳邪,其性炎上火为阳邪,其性炎上 (2)(2)火易伤津耗气火易伤津耗气 (3)(3)火易生风动血火易生风动血 (4)(4)火易致肿疡火易致肿疡 (二)疠气 1

7、 1疠气的概念疠气的概念 疠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疠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 性的外感病邪。性的外感病邪。 有有“ “瘟疫瘟疫” ”、“ “疫毒疫毒” ”、“ “戾气戾气” ”、“ “异气异气” ”、“ “毒气毒气” ” 、“ “乖戾之气乖戾之气” ”等名称。等名称。 疠气引起的一类疾病,总称为疠气引起的一类疾病,总称为“ “疫疠疫疠” ”、“ “疫疫 病病” ”、“ “瘟病瘟病” ”、或、或“ “瘟瘟( (温温) )疫病疫病” ”。 疠气不同于六淫之气,而是六淫邪气之外疠气不同于六淫之气,而是六淫邪气之外 的一种特异的致病因素。的一种特异的致病因素。2. 疠气的致病特点 (I)(I)传染性强,易于

8、流行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2)(2)发病急骤,病情危重发病急骤,病情危重 (3)(3)特异性强,症状相似特异性强,症状相似 (4) (4) 疠气传播途径各异:空气疠气传播途径各异:空气 、消化道、消化道 、肌、肌 表接触而传染表接触而传染 (5)(5)病后多有免疫性病后多有免疫性 3.疠气发生与流行的因素 (1)(1)气候因素:自然气候的反常变化。气候因素:自然气候的反常变化。 (2)(2)环境污染:环境卫生不良,如空气、水环境污染:环境卫生不良,如空气、水 源、饮食物等受到污染源、饮食物等受到污染 。 (3)(3)预防失时:没有及时做好预防隔离及治预防失时:没有及时做好预防隔离及治 疗工作。

9、疗工作。 (4)(4)社会因素社会因素 :社会、经济、文化有关。:社会、经济、文化有关。二、内伤病因 ( (一一) )七情七情 1. 1. 七情的概念七情的概念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 化。化。 七情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也是人七情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也是人 的精神活动的外在表现,一般不会使人致病。的精神活动的外在表现,一般不会使人致病。 突然强烈或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本身的突然强烈或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本身的 正常生理活动所能调节的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正常生理活动所能调节的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 ,

10、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2. 七情与脏腑气血的关系 情志活动是五脏功能的反应,而脏腑功能活动主情志活动是五脏功能的反应,而脏腑功能活动主 要依赖气的温煦、推动和血的濡养。要依赖气的温煦、推动和血的濡养。 不同的情志的变化,对脏腑有不同的影响,不同的情志的变化,对脏腑有不同的影响, 肝在肝在 志为怒,志为怒, 心在志为喜,心在志为喜, 肺在志为忧,肺在志为忧, 肾在志为肾在志为 恐恐五志五志 脏腑气血的变化,也会影响情志的变化,如脏腑气血的变化,也会影响情志的变化,如素素 问调经论问调经论 :“ “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

11、”。灵枢灵枢 本神本神:“ “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 则笑不休。则笑不休。” ”3. 七情致病的特点 (1)(1)七情致病,损伤五脏七情致病,损伤五脏 : :“ “怒伤肝怒伤肝” ”、“ “喜伤心喜伤心 ” ”、“ “思伤脾思伤脾” ”、“ “忧伤肺忧伤肺” ”、“ “恐伤肾恐伤肾” ”。临床上。临床上 主要以影响心、肝、脾为多见。主要以影响心、肝、脾为多见。 (2)(2)七情致病影响脏腑气机七情致病影响脏腑气机 :“ “怒则气上怒则气上” ”、“ “ 喜则气缓喜则气缓” ”、“ “悲则气消悲则气消” ”、“ “恐则气下恐则气下” ”、“ “惊惊

12、则气乱则气乱” ”、“ “思则气结思则气结” ”。 (3)(3)七情的变化影响病情转归七情的变化影响病情转归 。(二)饮食失宜 饮食失宜致病,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饮食失宜致病,主要有以下三个方 : 1. 1. 饮食不节饮食不节 。 2. 2. 饮食不洁饮食不洁 。 3. 3. 饮食偏嗜饮食偏嗜 。( (三三) )劳逸劳逸失度失度 1. 1. 过度劳累:劳力过度、劳神过度和房劳过度过度劳累:劳力过度、劳神过度和房劳过度 2. 2. 过度安逸过度安逸 (四)内生五邪 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所产生的病理反映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所产生的病理反映 临床表现与风、寒、湿、燥、火等六淫致临床表现与风、寒、湿、燥、火等六淫

13、致 病特点和症状相类似病特点和症状相类似 发病原因,不是外来之邪,而是机体内在发病原因,不是外来之邪,而是机体内在 的某些病理状态即内风、内寒、内湿、内的某些病理状态即内风、内寒、内湿、内 燥、内热燥、内热. .三、病理产物性病因 ( (一一) )痰饮痰饮 1. 1. 痰饮的概念痰饮的概念 痰和饮都是水液代谢障碍所痰和饮都是水液代谢障碍所 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以较稠厚的称为痰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以较稠厚的称为痰 清稀的称为饮。清稀的称为饮。 痰分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二类痰分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二类 。 饮证分为饮证分为“ “痰饮痰饮” ”、“ “悬饮悬饮” ”、“ “溢饮溢饮” ”、“ “支饮支饮

14、” ”等等 四饮四饮 水谷脏腑:肺、脾、肾、肝 、三焦、膀胱 构成生理 物质: 血、津液。生理代谢产物:尿、汗、致病因素:外感、内伤病理代谢产物:水、湿、痰、饮2.痰饮形成原因3.痰饮的病证特点 痰饮致病,阻滞气机升降,影响气血运行痰饮致病,阻滞气机升降,影响气血运行 ,多有苔滑腻、脉滑或弦等体征。由于痰,多有苔滑腻、脉滑或弦等体征。由于痰 饮阻滞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饮阻滞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 大体可归纳为大体可归纳为咳、喘、悸、眩、呕、满、咳、喘、悸、眩、呕、满、 肿、痛肿、痛八大症状。八大症状。(1)痰的病证特点 痰滞在肺痰滞在肺肺气闭阻肺气闭阻喘咳咯痰喘咳咯痰 痰阻于心痰阻于心心血不畅心血不畅胸闷心悸胸闷心悸 痰迷心窍痰迷心窍蒙蔽神明蒙蔽神明昏迷、痴呆昏迷、痴呆 痰火扰心痰火扰心神明躁动神明躁动癫狂癫狂 痰停于胃痰停于胃胃失和降胃失和降恶心呕吐、胃脘痞满恶心呕吐、胃脘痞满 痰在经络筋骨肌肉痰在经络筋骨肌肉痰核、肢体麻木、或半身痰核、肢体麻木、或半身 不遂、阴疽流注、关节肿胀屈伸不利不遂、阴疽流注、关节肿胀屈伸不利 痰浊上犯痰浊上犯阻碍清阳阻碍清阳眩晕、昏冒眩晕、昏冒 痰气凝结于咽喉痰气凝结于咽喉咽中梗阻(梅核气)咽中梗阻(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