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鸡场饲养管理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8520439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5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准化鸡场饲养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标准化鸡场饲养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标准化鸡场饲养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标准化鸡场饲养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标准化鸡场饲养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标准化鸡场饲养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准化鸡场饲养管理(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标准化鸡场饲养管理姜兆俊(名扬) 手机:15054998585 QQ:464025046饲养管理要点 1、温度 2、湿度 3、通风 4、密度 5、光照1、温度 肉鸡不像蛋鸡那样比较容易适应环境温度 的变化。因此,在育雏期间,特别是在出 壳后第一周内要保持适当高的环境温度, 这也是育雏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育雏的 温度随供温方式不同而不同。进鸡前注意 运雏车到棚前,看一下棚内的温度与车上 的温度温差不能超过5度, 温度不合适时 做出相应的措施 ,温度高时通通风 温度 低时抓紧提温,温度合适时把鸡放入鸡棚 温度慢慢提到35-38。 学会看鸡视温 1、温度低时,鸡群会出现扎堆,靠近热 源,并发生尖厉叫

2、声。 2、温度高时,鸡群会出现张口呼吸,鸡 翅下垂,远离热源,饮水量增加,食欲降 低,活动减少等。 3、当育雏温度合适时,雏鸡活泼好动, 采食积极,饮水适量,过夜时均匀散开。供暖及设备应用包括暖风炉,温控探头,鼓风机,引 风机,暖风带,暖风炉控制器等!炉温控制器操作及要点 显示:室温温度、锅炉温度、室温上限、 室温下线 根据日龄的不断增加,要人工手动操作, 室温上限和下限,一直调到鸡群适应的温 度。 室温温度低于下限时,鼓风机自动启动, 前提是引风机、鼓风机都处于自动状态。炉温控制器操作及要点 炉温低于设定的温度,引风机自动启动。 室温温度低于下限与炉温同时低于设定温 度时,引风机先自动启动,

3、炉温到设定温 度后,鼓风机才能够启动。2、湿度 若舍内高温、低湿会造成干燥的环境,加 上供水不足,很容易使雏鸡脱水,羽毛发 干。湿度也不能过高,高温高湿易诱发多 种疾病,这是养禽业最忌讳的环境,也是 雏鸡球虫病爆发的最佳条件。地面垫料平 养时特别要防止高湿。湿度育雏笫一周应该保持稍高的湿度,一般相对 湿度为65,以后随日龄增加,要注意保 持鸡舍的干燥。要避免漏水,防止粪便、 垫料潮湿。第二周湿度控制在60,第三 周以后为55 。加湿设备加湿器3、通风 雏鸡的饲养密度大,排泄物多,育雏室容易潮湿 ,积聚氨气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因此,保温的 同时要注意通风,以排除潮气等。适当的通风可 以保持舍内空

4、气新鲜,夏季通风还有助于降温。 开放式育雏时维持舍温2125,尽量打开通 气孔和通风窗,加强通风。如在窗户上安装纱布 换气窗,既可使室内外空气对流,并以纱布过滤 空气,使室内空气清新,又可防止贼风,则效果 会更好。通风设备边窗环境控制器环境控制器 包括室温温度,首日温度、控制风机的风 机组1、2、3、4、5、6还有风机最小工作 量等等,四十多项! 常用的有目标温度,室温温度,风机循环 时间,风机最小工作量等。 我们主要掌握好,根据日龄,调节风机遇 高温温度,风机最小工作量,和风机循环 时间。4、密度密度是指每平方米面积所饲养的只数。密度 过大,雏鸡活动不开,采食、饮水困难, 空气污浊,不利于雏

5、鸡成长;而过稀则房 舍利用率低,多消耗能源,不经济。适当 的密度既可以保证高的成活率,又充分利 用育雏面积和设备,从而达到减少肉鸡活 动量,节约能源的目的。密度依品种、饲 养方式、季节的不同而异。按周龄确定的密度5、光照肉鸡的光照与蛋鸡不同,肉鸡的光照目的在于延长 采食时间,促进生长。肉鸡的光照制度主要有两 种: 一是每天光照23h,黑暗1h; 二是间歇光照,即在晚上采食时开灯,等采食完毕 后关灯,一般在晚上光照12h,然后黑暗24h 。 光照强度:头几天为便于雏鸡开食、熟悉环境,光 照强度可大一些,以后要小一些。1天为 20lx,414天为10lx,1535天后降到5lx。光照时间 按常理来

6、说,4-5天开始控光照,第一天 30min,第二天1h,第三天1.5h,第四天 2h,以后就是每天控灯2h,直到出栏前的 5-6天开始每天增加30min,直到全天光照 到出栏!管理不当引起的疾病 前期高温低湿,容易出现脱水。 温差超过3-5度,引起感冒,出现呼吸道 症状,后期h9,气囊炎等症状。 前期湿度低,会引起呼吸道等 通风不良,缺氧引起腹水。 温度不低,通风量过大,鸡受凉,易得法 氏囊等。总结 每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引起大肠杆菌, 以为大肠杆菌属于条件性致病菌。个人观点 个人认为:大部分疾病都是饲养管理不到 位引起的,除非大疫情外! 我认为,在诊断疾病是首先从管理找到病 因,在治疗是用药加改善管理!谢谢大家! 再见!有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指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