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导论 第一章56页

上传人:e****s 文档编号:48519975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14.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遥感导论 第一章5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遥感导论 第一章5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遥感导论 第一章5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遥感导论 第一章56页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遥感导论 第一章56页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遥感导论 第一章56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遥感导论 第一章56页(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遥感概述主讲教师:孙晓芳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1遥感导论课程遥感导论教学主要内容第一章 遥感概述第二章 电磁辐射与地物光谱特征第三章 遥感成像原理与遥感图像特征第四章 遥感图像处理第五章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第六章 遥感数字图像计算机解译第七章 遥感应用第八章 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与全球定位系统综合应用2教学目的和要求从遥感原理和应用的角度,通过讲授基本理论与辐射传输 过程,分析各类遥感系统成像机理和数据特征,研究遥感 应用分析的方法与手段,通过课堂讲授和文献阅读,使同 学们系统掌握遥感应用分析的原理与方法,了解遥感学科 的新进展,增进对遥感应用中复杂科学问题的理解,提高 解决实际问题的

2、能力。3主要参考书目梅安新等,遥感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彭望禄等,遥感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陈述彭, 童庆禧, 郭华东, 遥感信息机理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98。 周成虎等, 遥感影像地学理解与分析,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9 。赵英时等,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汤国安等,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徐希孺,遥感物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参考资料中文期刊遥感学报中国图形图像学报遥感信息国土资源遥感遥感技术与应用5参考资料英文期刊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环境遥

3、感,英国遥感与 测量学会 I.J. Remote Sensing ,国际遥感杂志 ,英国遥感与摄影测量 学会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从具体应用领域可分为资源遥感、环境遥感、农业遥感、林业遥感、渔业遥 感、地质遥感、气象遥感、水文遥感、城市遥感、工程遥感及灾害遥感、军 事遥感等,还可以划分为更细的研究对象进行各种专题应用。31遥感的特点遥感的特点v空间特性:视域范围大,具有宏观特性。 v光谱特性:探测的波段从可见光向两侧延伸,扩大了地物特性的研究范围。 v时相特性:周期成像,有利于进行动态研究和环境监测。获取信息快,更新周期短. v多源性:多平台、多时相、

4、多波段(多尺度) v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 v获取信息的手段灵活 v经济性。 v应用广泛 v局限性:信息的提取方法不能满足遥感快速发展的要求.数据的挖掘技术不完善。32宏观性33时效性同一地区信息获取的重复周期性不同高度遥感平台其重复观测的周期不同34数据综合性和可比性地球表面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综合反映遥感的探测波段、成像方式、成像时间、数据记录等均可 按要求设计,使其获取的数据具有同一性或相似性,与传 统地面调查和考察相比较,遥感数据可以较大程度地排除 人为干扰。35经济性与传统信息获取手段相比,可大大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 间,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6遥感面临的问题一方面:EOS:

5、2000G/天NASA:5%左右的利用率另一方面:遥感应用需要的有效信息匮乏监控作物生长需要LAI,Ws, Wv等,但目前遥感 数据所提供的植被指数难以满足农学生态学模 型的需求。大气动力学模型需要下垫面的温度、反照率、 粗燥度等参数,但目前遥感所提供的参数难以 满足其需求。37供需矛盾遥感应用土地资源调查以TM卫星图像为主要信息源的基础上,建立 土地利用现状遥感分类系统。植被资源调查应用TM数字图像资料进行林业用地、农业用 地及草地现状调查。城市遥感调查利用SPOT、TM及高精度1KONOS等多片种与多 时相遥感数字信息,结合实地调查资料,进 行了土地利用和城市用地现状调查,了资源 现状调查

6、及综合评价,旅游资源调查等。38北京地区4米遥感影图 (美国SPACE IMAGE 公司的 IKONOS卫星)39北京地区1米遥感影象图 (同时也发布了导 弹基地的1米影象图)陈述彭先生指出,没有遥感,就提不出全球变化这样的科学问题。所以 遥感对地学本身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就象望远镜对天文学和物理学的推 动作用一样。404142 asymmetric Gaussians43 asymmetric Gaussiansasymmetric Gaussians4445 asymmetric GaussiansRemote Sensing!Remote Sensing!46遥感应用旅游资源调查应用TM数

7、字图像,结合已有资料,综合调查、圈绘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 地质矿产资源调查利用TM数字图像资料进行了系统的线性、环形构造解译。对成矿区进行了成矿预测,圈出了一批遥感找矿靶区。 海洋资源调查测绘考古调查环境监测和规划管理等 47利用气象卫星进行环境遥感监测气象卫星对地表特征环境遥感监测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从卫星上获取的晴空图像对于地貌特征、分析土地利用情况、农作生长、自然资源调查、城市热岛效应、环境污染等监测都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海水监测 全国植被动态监测 沙漠地貌48911事件前后世贸大厦遥感影像图Source: igett遥感发展历史遥感发展历史49航空遥感阶段1903年,莱特

8、兄弟发明飞机,创造了条件。1909年,意大利人首次利用飞机拍摄地面照片。一战中,航空照相技术用于获取军事情报。一战后,航空摄影用于地形测绘和森林调查与地质 调查。1930年,美国开始全国航空摄影测量。1937年,出现了彩色航空像片。501903, Wright Brothers 发明了飞机,使航空摄影 测量成为可能。Engine-powered flight on December 17,1903. It lasted 12 seconds and covered 120 ft. 51航天遥感阶段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 星;意义重大。70年代美国的陆地卫星法国的Spot卫星发展中

9、国家的情况:中国,印度,巴 西等。5221 世纪遥感技术体系的发展趋势(1)多分辨率传感器并存(时间、空间、光谱)(2)多波段、多角度及多极化遥感(3)RS、GPS与GIS 的有机结合构成集成系统中国中国遥感事业的发展遥感事业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于个别城市进行过航空摄影。20世纪50年代开始系统的航空摄影。20世纪70年代以来,航空摄影测绘已进入业务化 阶段。我国已经成功地研了多种传感器。其中,成 像光谱仪和微波传感器备受关注。在研制新型传 感器的同时,还注意到把其中几种传感器组合为 集成探测系统,如把航空摄影扫描、成像光谱仪 、合成孔径侧视雷达分别与激光高度计、GPS集成 ,可以同时获

10、得可见光波段、近红外波段或雷达 影像,及空间定位、高程数据等三维信息。54自1970年4月24日发射“东方红1号”人造卫星以后 ,相继发射了数十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卫星。太阳同步的“风云l号”(FY-lA,lE)和地球同步轨 道的“风云2号”(FY-2A,2B) 。1999年10月14日中国-巴西地球资源遥感卫星 CBERS-1的成功发射,“北斗1,2”定位导航卫星及“清华1号”小卫星的成 功发射。1986年我国建成了遥感卫星地面站,逐步形成了 接收美国Iandsat、法国SPOT、加拿大RADARSAT和 中国-巴西CBERS等7颗遥感卫星数据的能力。55Thank you for kind attention?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造价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