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怒触不周山[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518774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6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共工怒触不周山[1]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共工怒触不周山[1]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共工怒触不周山[1]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共工怒触不周山[1]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共工怒触不周山[1]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共工怒触不周山[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共工怒触不周山[1](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淮南子作品简介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是西 汉宗室淮南王刘安招致宾客,在他主持下编写的。 刘安有心在天下一旦发生变乱时取得政治主动,积 极制作战争装备,集聚金钱,贿赂汉王朝的地方实 力派。又日夜研究军事地图,暗中进行作战部署。 淮南国贵族违法的事件逐渐有所败露,在朝廷予以 追查时,刘安终于发起叛乱。然而叛乱迅速被汉王 朝成功平定。刘安被判定“大逆不道,谋反”罪,自 杀。淮南国被废除。汉武帝在这里设立了九江郡。 该书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综合了诸子百家学说 中的精华部分,对后世研究秦汉时期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 的作用 资料注解据传说,颛顼(zhuan xu)是黄帝的 孙子,号高阳氏,居

2、子帝五(今河南濮 阳附近)。他聪明敏慧,有智谋,在民 众中有很高的威信。他统治的地盘也大 了很多,北到现在的河北一带,南到南 岭以南,西到现在的甘肃一带,东到东 海中的一些岛屿,都是他统治的地城。 古代历史书上描写说,颛顼视察所到之 处,都受到部落民众的热情接待。但是颛顼也办过不合情理的事情。有这么 一条律令就是他定的:规定妇女在路上和男子 相遇,必须避让一旁;如果不这样做,就被拉 到十字路口打一顿。这条法律虽然是传说, 但是说明了在颛顼那个时期,由于生产方式 的变化,男子成了氏族中的主导力量,妇女 的地位已经低于男子,父系氏族社会取代了 母系氏族社会,男子在社会上的权威已经确 立。与颛顼同时

3、,有个部落领袖,叫做共工 氏。传说他是二人首蛇身,长着满头的赤发 ,他的坐骑是两条龙。 据说共工氏姓姜,是炎帝的后 代。他的部落在现在今天的河南 北部。他对农耕很重视,尤其对 水利工作更是抓紧,发明了筑堤 蓄水的办法。那个时候,人类主 要从事农业生产,水的利用是至 关重要的。共工氏是神农氏以后 ,又一个为发展农业生产做出过 贡献的人。 共工有个儿子叫后土,对农业也很精 通。他们为了发展农业生产,把水利的 事办好,就一起考察了部落的土地情况 ,发现有的地方地势太高,田地浇水很 费力;有的地方地势太低,容易被淹。由 于这些原因,非常不利于农业生产。因 此共工氏制订了一个计划,把土地的高 处的土运去

4、垫高低地,认为挖下洼地垫 高可以扩大耕种面积,高地去平,利于 水利灌溉,对发展农业生产大有好处。 颛顼部不赞成共工氏的做法。颛顼 认为,在部族中至高无上的权威是自 己,整个部族应当只听从他一个人的 号令,共工氏是不能自作主张的。他 用这样做会让上天发怒为理由,反对 共工氏实行他的计划。于是,颛顼与 共工氏之间发生了一场十分激烈的斗 争,表面上是对治土、治水的争论, 实际上是对部族领导权的争夺。 要说这两个人比起来,力气上,共 工氏要强:论机智,他却不如颛顼。 颛顼利用鬼神的说法,煽动部落民众 ,叫他们不要相信共工氏。当时的人 对自然知识缺少了解,对鬼神之事都 极为相信,不少人上了颛顼的当,认

5、为共工氏一平整土地,真的会触怒鬼 神,引来灾难,因此颛顼得到了多数 民众的支持。 共工氏不能得到民众的理解和 支持,但他坚信自己的计划是正 确的,坚决不肯妥协。为了天下 人民的利益,他决心不惜牺牲自 己,用生命去殉自己的事业。他 来到不周山(今昆仑山),想把不 周山的峰顶撞下来,来表示自己 的坚强决心。 “五帝”指的是黄帝和他以 后的颛顼、帝喾、尧、舜这五 个部落联盟领袖,他们被古代 的历史学家尊称为 “五帝”。何谓“五帝”?“不周山”释义 不,表否定;周,周全,完整 ;山,高与地平面的自然隆起。 不周山,就是不完整的山。这山 一有名字,就不完整。共工氏怒 触不周山,怒触的时候,这山就 叫不周

6、了。 昔者( )共工与颛顼争 为帝,怒而触( )不周之山 ,天柱折,地维绝( )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 );地不满( )东南。故水 潦尘埃归( )焉( ) 。 字词疏释:从前 碰、撞绳子;断 于此(兼词) 塌陷 流向 这里 【课文翻译】 从前共工与颛顼争做帝王,(共 工在大战中惨败,)愤怒地撞击不周 山,支撑天的柱子折断了,系着地的 绳子也断了。天向西北方向倾斜,所 以日、月、星辰都向这里移动;地向 东南方向塌陷,所以江湖流水的泥沙 都向东南角这里流去。共工怒触不周山原因:二雄 相斗争帝经过:败后 怒触不周山结果:星辰 移位,地倾共工氏英勇的行为得到了人 们的尊敬。在他死后,人们奉 他

7、为水师 (司水利之神),他的 儿子后土也被人们奉为社神( 即土地神),后来人们发誓时 说“苍天后土在上”,谈的就 是他,由此可见人们对他们的 敬重。 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 述“共工与颛顼争为帝”的战 争场景。你如何看待这场战争?这是一场正义的战争,共工用自己的 牺牲唤醒了人民追求光明的觉悟;这是一场邪恶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 灾难;无论正义与邪恶,它只是古代人民征 服大自然的信念。问题探究: 1.了解文章的内容之后,在你的心目 中,共工是一个怎样的人? 2、“怒而触不周之山 ”中的“怒”字表 现了共工怎样的性格特点?如何理 解结尾含义?3、夸父和共工共同的特点是什么?4、请归纳这篇神话的主题

8、思想1.了解文章的内容之后,在你的 心目中,共工是一个怎样的人?问题探究:正面: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权 威,愿意牺牲自己来改造山河, 具 有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反面:性格暴躁、偏激任性、不 计后果2、“怒而触不周之山 ”中的“怒”字表现了 共工怎样的性格特点?如何理解结尾含义 ?“怒”字表现了共工的豪气、 勇敢;也反映出他性格的暴 躁、刚烈。如何理解结尾含义?远古的人类显然还不能解释日月星辰 运动变化的原因,于是共工怒触不 周山这个神话故事通过大胆的想象 和夸张的手法,来解释“天倾西北”“地 不满东南”的现象。神奇的传说中带有 现实主义的色彩。3、夸父和共工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1)夸父和共工都很勇敢、坚强 ,敢于挑战权威。 (2)夸父和共工愿意牺牲自己来 改造山河。夸父死后弃其杖,化为 桃林,为后人止渴;共工为了广大 人民的利益,兴修水利,发展农耕 ,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都是神话传说中的华夏民 族的英雄。主题思想 共工怒触不周山反映了远古部 落间的斗争,塑造了一位勇敢、坚 强、颇具挑战精神的共工形象,从 神话角度向人们解释了天倾西北, 河向东南流的自然现象的原因。从 侧面反映了远古劳动人民探索自然 、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