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动物学 刘凌云-1动物的细胞和组织

上传人:lizhe****0001 文档编号:48517305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17.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动物学 刘凌云-1动物的细胞和组织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普通动物学 刘凌云-1动物的细胞和组织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普通动物学 刘凌云-1动物的细胞和组织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普通动物学 刘凌云-1动物的细胞和组织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普通动物学 刘凌云-1动物的细胞和组织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通动物学 刘凌云-1动物的细胞和组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动物学 刘凌云-1动物的细胞和组织(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v细胞的发现及细胞学说的建立 v英国学者罗伯特虎克(Robert Hooke)1665年在他的著作显微图谱中首次描述细胞的结构。因此细胞的发现就在1665年。 v18381839年,德国动物学家Schwann、植物学家Schleiden提出细胞学说:一切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细胞学说对生物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一章 动物的细胞和组织一、细胞 1.细胞概念:是一切有机体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由膜包围,能进行独立繁殖的最小原生质团 2. 一般特征 (1)大小: 0.5-100m (2)形态多样 (3)具细胞膜、细胞质和细 胞核 (4)能进行能量代谢和

2、物 质代谢,具有分裂、繁殖 和自我复制的能力,以 及协调生物整体生命活 动的机能。 3.化学组成 (1)元素组成在地球上存在的92种天然元素中,只有28种元素在生 物体内被发现 第一类元素:C、H、O和N,(最基本的元素)约占了生物体总质量的96% 第二类元素:S、P、Cl、Ca、K、Na和Mg,也是组成生命体的基本元素。 第三类元素:Fe、Cu、Co、Mn和Zn,是生物体内存在的主要少量元素。 第四类元素:Al、As、B、Br、Cr、F、Ga、I、Mo、 Se、Si等(2)分子组成无机物:水、无机盐有机物:糖类1%、脂类2-3%、蛋白质10- 20%、核酸1%v比 例:85-75%v存在方式

3、:结合水、游离水v功 能: 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良好溶剂,反应介质运输养料、废物参与某些化学反应维持体温、形态 水水无机盐v比 例: 1%v存在形式:多数离子状态存在少数以化合状态存在如ATP、DNA、RNA中的基团v功能: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血红蛋白中含铁维持细胞的形态、功能如血液中钙盐的作用维持酸碱平衡如血浆缓冲溶液HPO42-/H2PO4-,H2CO3/HCO3-调节渗透压细胞渗透吸水 蛋白质v组成单位:氨基酸(Aa)20种vAa分子通过肽腱形成肽链,肽 链再按一定的方式形成极其复 杂的化合物v肽链的不同结构是造成蛋白质 形态多样的原因, 且蛋白质具 有种的特异性v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

4、细胞生命 活动的基础核酸v组成单位:核苷酸v通过3,5-磷酸二酯键连接vRNA和DNA两种vDNA是遗传的物质基础 以 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 v生物的遗传、变异主要由核酸 来决定 糖 类 v化学式为CX(H2O)Yv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 v是细胞的主要能源、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 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单糖核糖、脱氧核糖(五碳糖) 葡萄糖(六碳糖)二糖蔗糖,麦芽糖乳糖多糖植物淀粉,纤维素糖元脂 类 v分类:真脂(即甘油脂)、磷脂和固醇v组成:由甘油和脂肪酸构成 v功能:膜的重要成分储存能量构成生物表面的保护层隔热层生物活性物质(VA, VD等)4.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真核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 细

5、胞核(1)细胞膜v包围在细胞表面 v厚度为70100 v三层结构:单位膜 v组成脂质:磷脂和胆固醇蛋白质多糖水和金属离子v特性: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v维持细胞内环境恒定,具有保护、转运、能量转换、 信息传递、运动和免疫等生物功能(2)细胞质v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 v组成:v基 质:无定形可流动的半透明胶状体(C代谢库) v内含物:细胞代谢物和外来物质v细胞器: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内 质 网高尔基体溶 酶 体 线 粒 体 中 心 体 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v封闭的膜系统,小管 和小胞构成相互连通 的网状结构v原核细胞无内质网v真核细胞有内质网v粗面内质网(rER)v

6、滑面内质网(sER)v增加C内膜面积,多 种重要酶系的附着点 ,将其合成的物质与 C质基质中物质分开 ,利于加工处理高尔基体Golgi-bodyv排列整齐的扁平膜囊 堆叠在一起,周围有 一些大小不一的囊泡 结构v极性细胞器形成面;成熟面v参与C的分泌活动,储 存、加工、浓缩和转 运分泌物出C或到C 内特定的部位的作用溶酶体 Lysosomev单层膜,由30-40种水解酶和膜基质组成囊泡状细胞器vC内消化,代谢物质的分解、清除的主要场所线粒体 mitochondrionv为棒状小粒v原核细胞不含线粒体,大多数动植物真核细胞都含有线粒体v由内,外膜和基质组成v含有多种酶系, 是进行生物代谢和能量转

7、换最重要的场所中心体 centrosomev位于细胞的中心部位, 细胞核附近一特化的 区域v由两个相互垂直的中 心粒组成,中心粒直径 0.2m,长0.4m, 由9组3联微管构成v在有丝分裂时有重要 作用 (3)细胞核 cell nucleusv组成核膜:双层膜,有核孔核质:核内的液态物质 核仁:RNA和蛋白质 染色质(体):DNA和蛋白质v功能:具有遗传信息的存储、复制和转录等功能5.动物细胞增殖v由上次分裂完成,到下次 分裂结束之间的时期,称 为细胞周期 分裂间期:两次分裂之间 的时期G1期:DNA合成前期S 期:DNA合成期G2期:DNA合成后期分裂期:M期, 染色体分离, 细胞分裂增殖

8、(一)细胞周期v细胞周期的生物学意义v 细胞周期的准确调控对生物的生存、繁殖、发育 和遗传均是十分重要的。v对简单生物而言,调控细胞周期主要是为了适应自 然环境,以便根据环境状况调节繁殖速度,以保证 物种的繁衍。v复杂生物的细胞则需面对来自自然环境和其他细胞 、组织的信号,并作出正确的应答,以保证组织、 器官和个体的形成、生长以及创伤愈合等过程能正 常进行。v细胞周期与多种人类疾病相关,最重要的莫过于与 肿瘤和癌症的关系。肿瘤和癌症的主要原因是细胞 周期失调后导致的细胞无限制增殖。 (二)细胞分裂种类 v无丝分裂:即直接分裂,一般是从核仁开始,延长横裂为二,接 着核延长,中间缢缩,分裂成两个核

9、;同时细胞质也随着拉长并 分裂,结果形成两个细胞。如原生动物(纤毛虫类)、高等动物胚 的胎膜、肌肉组织、神经细胞等。v有丝分裂 v减数分裂 蛙红细胞的无丝分裂有丝分裂:人为的划分为5个时期:前期、前 中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前期前期 染色质凝 缩,变粗变 短分裂极 确立与纺锤 体开始形成 核仁解体 核膜消失 。 前期两个中心体向两极移动 前中期:指由核膜解体到染色体排列 到赤道面这一阶段。纺锤体微管向细胞 内部侵入,与染色体的着丝点结合。 前中期 中期:指从染色体排列到赤道面上,到姊妹染色单 体开始分向两极的一段时间,纵向观动物染色体呈辐 射状排列。 后期:指姊妹染色单体分开并移向两极的时期

10、, 当子染色体到达两极后,标志这一时期结束。 后期姊妹染色单体分离 末期:是从子染色体到达两极,至形成两个 新细胞为止的时期。末期涉及子核的形成和 胞质分裂两个方面。 末期子核的形成:即染 色体解聚缩,核仁出现 和核膜重新形成。 胞质分裂是以形成收缩 环的方式完成。减 数 分 裂v特殊的有丝分裂v只发生在生殖细胞或性细胞的 形成过程中v分裂完成后子细胞的染色体数 目比母细胞的少一半v减数分裂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v减数分裂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有性生殖的动植物均有减数分 裂,其类型有合子减数分裂(少 数低等生物)、孢子减数分裂( 高等植物)和配子减数分裂(动物)3种。减数分裂的意义v

11、维持了各物种染色体的 恒定v形成生物个体的多样性 2n2nnn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有丝分裂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产生两个与母细胞染色体数相同的子细胞,体细胞 减数分裂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产生四个染色 体数数目减半的子细胞,生殖细胞v(一 )细胞连接(cell junctions) v动物细胞间的连接是细胞膜在相邻细胞之间分化而形成 特定的连接,称细胞连接。 v脊椎动物的细胞连接主要有3种类型: v1. 桥粒: 上皮细胞之间,如皮肤、子宫颈等处的上皮 细胞之间的连接方式,呈纽扣状的斑块结构,这种结构 就是桥粒。桥粒与细胞质溶胶中的中间纤维连接,间接 地连成相邻细胞的细胞骨架。 v

12、2. 紧密连接:是指相邻细胞之间的细胞膜紧密靠拢, 膜之间不留空隙。使细胞层成为一个完整的膜系统,完 全封闭了细胞之间的通道,防止物质从细胞之间通过。 例如,肠壁的上皮细胞之间就有紧密连接,阻止了肠内 与代谢无关的物质从细胞之间通过。 二、组织、器官、系统v组织定义:形态相同或类似,机能相同的细胞群,通 过细胞间质连接而成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 能的基本结构称为组织。其中混有非细胞形态的基质 或纤维等细胞间质。 v分类: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二)组织3. 间隙连接: 是动物细胞间最多的连接方式。是指两细胞之间存在间隙(很窄,24nm之间)。有一系列的通道贯穿在间隙之间,

13、细胞质通过细胞之间存在的间隙相通。只有离子和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间隙连接。1.上皮组织v一般特征细胞数量多,形态规则,种类单一 细胞间质少 有极性无血管 v分类被覆上皮腺上皮感觉上皮 肌上皮 生殖上皮 v功能:保护,分泌,排泄,吸收等非角质化的复层扁平上皮(食管HE, x400)_表层基底层被覆上皮v位于体表或各种内脏腔面v具有保护,吸收,分泌和排泄功能v根据细胞层次和表层细胞形状分类命名v单层上皮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v复层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变移上皮复层柱状上皮。 单层扁平上皮v表面看:细胞呈不规则多 边形,核椭圆形,位于细胞 中央.细胞边缘呈锯齿状 或波浪状,互

14、相嵌合 v垂直切面看:细胞核呈扁 平形,胞质很薄,只有含核 的部分略厚单层立方上皮v表面看, 细胞呈六角形或多角形v垂直切面看:细胞呈立方形,细胞核圆形,位于细胞中央。单层柱状上皮v表面看:细胞呈六角形或多角形v垂直切面看:细胞呈柱状,细胞核长圆 形,多位于细胞近基底部复层扁平上皮 v最厚的一种上皮v紧靠基膜的一层细胞 为立方形或矮柱状,此 层以上是数层多边形 细胞,再上为梭形细胞, 浅层为几层扁平细胞. 最表层已退化,并不 断脱落变移上皮 v表层细胞呈大立方形,胞质丰富,有的细胞含两个细胞核;中层细胞为多边形,有些呈倒置的梨形;基底细胞为矮柱状或立方形 v当膀胱缩小时,上皮变厚,细胞层数较多

15、,当膀胱充尿扩张时,上皮变薄,细胞层数减少 2.结缔组织v一般特征细胞少,种类多,间质丰富间质内常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淋巴管分布广v分类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软骨组织骨组织血液v功能支持.保护.营养.修复.物质运输疏松结缔组织v特点细胞种类多纤维少排列稀疏v组成v功能:保护疏松结缔组织 致密结缔组织 v特点: 纤维多,粗大,排列致密基质和细胞少v功能: 支持和连接脂肪组织 v组成:脂肪细胞,间有疏松结缔组织v特点:脂肪细胞多间质为脂类,细胞内有大量脂肪v功能:支持,保护,维持体温软骨组织v组成:软骨细胞,基质,纤维v分类:透明软骨纤维软骨弹性软骨v功能:保护支撑透 明 软 骨纤 维

16、 软 骨弹性软骨骨组织 v组成骨基质:钙化的细胞间质骨细胞:骨原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破骨细胞v分类松质骨密质骨v功能:保护,支持,运动血液v组成血 浆:90水,蛋白质,酶,激素,无机盐,代谢产物 血细胞 红细胞 350万550万个/ul白细胞 40001万个/ul有粒白 细胞 (粒细 胞) 中性粒细胞(50%70%) 嗜酸性粒细胞(0.5% 3%) 嗜碱性粒细胞(01%) 无粒白 细胞淋巴细胞(20%30%)单核细胞(3%8%)血小板 10万40万个/ul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人血涂片 瑞氏染色 x1000单核粒细胞淋巴细胞 血小板3.肌肉组织v组成 肌细胞,血管,神经v特点:细胞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