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核心竞争策略之动态发展方法

上传人:lizhe****0920 文档编号:48515466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25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核心竞争策略之动态发展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企业核心竞争策略之动态发展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企业核心竞争策略之动态发展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企业核心竞争策略之动态发展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企业核心竞争策略之动态发展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核心竞争策略之动态发展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核心竞争策略之动态发展方法(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立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研究所企业核心竞争策略之动态发展方法黄子贤 刘志明*国立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研究所摘要q 目前企业之经营环境变化快速,传统的策略规划方法 往往耗时过久,无法及时根据环境的变化来进行策略 的修正。 q 本论文发展出一套动态之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方法, 可以随时检视环境的变化和企业内部能力的变化,来 动态地调整企业竞争策略。 q 主要的方法是透过企业外在环境的分析,找出该产业 中之关键成功因素(Key Success Factors, KSFs) ,再转换为企业之关键需求因素(Key Demand Factors, KDFs)。另外透过企业内部环境之分析, 可找出企业之核心竞争力(

2、Enterprise Core Competence, ECCs)。再比较KDFs和ECCs的差异,可 找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缺口。*国立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研究所摘要q然后与竞争者比较,进行企业竞争优劣 势分析,藉以订出企业之策略方向,进 而拟定策略主题,以进行策略展开,最 后完成核心竞争策略。 q这些策略可再结合类似平衡计分卡之工 具,来拟订具体之策略衡量系统和行动 方案,以落实策略之执行。*国立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研究所*国立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研究所1.外在环境之分析q外在环境分析之目的主要在探索外在竞争环境 中潜藏的机会与威胁,以作为外在需求之具体 呈现。其中包含以下几项: 1.五力分析:五力分析

3、主要目的在探讨产业所面 临环境中之可能机会与潜在威胁,次要目的在 突显产业面对外在机会与威胁所呈现出之优势 与劣势。其中五力包括产业中竞争强度、购买 者与供货商之议价能力、潜在竞争者与替代品 之威胁。*国立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研究所1.外在环境之分析2.产业现况 产业现况旨在探讨产业市场概况、成长率、市占率 与产业内竞争程度,以作为产业SWOT分析之基础 。 3.产业特色 产业特色旨在探讨悠关产业内产品、生产、顾 客 等独立之特色,亦可作为产业SWOT分析之基础。 4.产业趋势 产业趋势旨在探讨未来产业发展趋势,为产SWOT分 析重要基础,另可为持续性竞争优势策略之检核 依据。*国立清华大学工业工

4、程研究所1.外在环境之分析5.产业SWOT分析 接着可进行产业SWOT分析,亦即优势、劣势、机会 与威胁分析,以作为产业关键成功因素分析之基 础。如下页图示。 6.产业关键成功因素(KSF)分析 产业KSF分析主要目的在探讨直接影响产业成长与获利能力之 关键因素。Aaker(1995)认为KSF为提供企业成功基础的资 产(包括有形与无形)与技能,因此不同产业间可能存在不 同的KSF。 Aaker进一步将其分为两类,一为策略必备者,即拥之并不一 定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但一旦失去必产生严重竞争劣势 ;另一为策略强势者,即拥有之必为企业带来关键性的竞 争优势。*国立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研究所产业SWOT

5、分析機會劣勢優勢威脅*国立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研究所1.外在环境之分析6.本研究将产业KSF定义为满足外在竞争环境需求所 必备的成功因子,其焦点着重于如何掌握机会、 降低威胁、弥补劣势等所需之技能,包含财务因 子、顾客价值因子、内部流程因子与学习成长因 子等构面。 其中又依产业现况之优势与劣势将KSF转换成企业所需之必备 性KSF与竞争性KSF。 1)必备性EKSF 关键成功因素中若为目前产业优势所能配合与满足者,将被 转换为企业必备性关键成功因素,简称ENKSF。换言之 ,ENKSF为产业内竞争者所必需具备的KSF,ENKSF虽不一定 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但无法具备时将严重影响在产业中 的生存与

6、发展机会。*国立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研究所1.外在环境之分析2)竞争性EKSF 关键成功因素中若为目前产业优势所无 法配合或满足者,甚至为产业劣势所在 者,将被转换为企业竞争性关键成功 因素,简称ECKSF。 换言之,ECKSF为现况产业环境中所无法 配合或满足者,产业内竞争者若能强化 优势或弥补劣势与之配合,则必为企业 带来强烈的竞争优势,提升获利。*国立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研究所1.外在环境之分析7.企业关键需求因素(EKDF)分析 KSF定义为满足外在竞争环境需求所必备的成 功因子,较偏向外在环境之需求面分析,而 EKDF即在呈现因应外在环境需求,企业内部 所需具备的技能与技术,较偏向内部供给面

7、 之分析。 换言之,EKDF即为保证KSF被落实与满足所需 的内部资源与能力。又EKDF延续ENKSF与 ECKSF之分类,亦区分为ENKDF与ECKDF两类 。其中ENKDF为企业必备之需求因子,ENCDF 为企业竞争优势之需求因子。*国立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研究所2.内部环境分析q 内部环境分析主要目的在探讨企业内部之资源、能力与核心竞争力(Hitt,1999),并进一步充份了解与掌握 企业内部之优势与劣势。 1. 核心资源为止业创造价值的基本后盾,为直接影响企业 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之一。Barney(1991)指出,核心资源应具有以下几点特色: 1)价值性(valuable) 即有助于企业执行

8、策略时之效率与效能。 2)稀少性(rare) 即竞争环境中少数具有绝对优势之资源。换言之,相 对于竞争者拥有较多之关键性资源。 3)不易模仿性(imperfectly replicable) 即具有专属性、模楜性、复杂性与不替代性等特性, 使得竞争者无法轻易模仿,一般较偏向无形之资源。*国立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研究所2.内部环境分析2. 针对核心能力之探讨,Leonard(1992)曾提出四 个构面加以分析: 1)员工知识与技能 2)实体技术系统 3)管理系统 4)价值观与规范 前三者较偏向外显技能,对创造价值有立即性的 影响;而后者较偏向内隐的技能,对组织文化 与永续成长有密切关系。*国立清华大

9、学工业工程研究所2.内部环境分析3. 核心资源与能力的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基本核心 力量,但若无法有效建立在外在环境需求上, 不但无法提升企业竞争力,反而徒增资源浪费 ,加速淘汰命运。因此核心资源与能力建立在 外在环境需求的基本理念,实为企业竞争力 的基本诉求。 又核心竞争力之发展步骤建构如图所示:E K D F展 開 績 效 評 估 指 標目 標 設 定績 效 評 估核 心競 爭 力*国立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研究所2.内部环境分析3.Neccessary; C:Critical) 首先,基于核心资源与能力必需建立在外在环境需求之 理念,本研究拟以EKDF(其中又分ENKDF、ECKDF)作为 企业

10、资源与能力之评估构面,并藉此作为各构面绩 效评估指标展开。 其次,针对各评估构面之需求订定各绩效评估指针之 目标设定。并作为内部满足程度之基准。 再者,以各构面所展开之绩效评估指标,进行内部绩 效评估,以确实掌握企业内部在各项需求构面上所 展现之满足能力,其结果以内部满足程度示之。 值得留意的是,此处并非诊断企业内部之综合绩效, 而是单独探讨各需求构面之满足程度,以利最后核心 竞争力之分析。*国立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研究所2.内部环境分析3. 最后,那些满足EKDF的核心资源与能力,即为企业的核 心竞争力。至于核心竞争力强度定义为满足程 度优势程度,亦即满足与超越程度皆愈高者, 其核心竞争力强度即

11、愈大。*国立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研究所3.缺口分析q缺口分析(Gap)即内部供给与外在需求间 之落差分析,主要目的在探讨现行企业 核心能力无法满足外在环境需求之劣势 所在,并进一步作为提升或创造核心竞 争力的参考方向。 q本研究建议以雷达图作为缺口分析工具 ,其中外在环境需求以ENKDF与ECKDF呈 现,内部企业核心能力之配合或满足程 度以上述绩效评估结果(110)为依据, 如下图所示。*国立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研究所3.缺口分析q以ENKDF、ECKDF为雷达图各轴之构面,并以等 级10作为理想目标,后再将各构面之企业 核心能力满足程度(110)绘入雷达图中,以比 较企业核心能力在各项企业关键成功

12、因子之能 力缺口。如此将清础呈现企业当务之急所应弥 补之核心能力缺口 q特别是核心竞争强度严重落后的ENKDF构面, 即满足程度与因优势程度皆严重落后之构面, 因其为企业必备性之基本能力,缺乏时企业之 生存将严重受到威胁。*国立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研究所3.缺口分析q针对核心能力缺口进行缺口追踪。 缺口追踪将有效协助企业诊断内部核心 劣势根源,以进一步作为改善或创造核 心竞争力的基础。本趼究建议采用鱼骨 图或树形图作有系统且结构性的分析方 法,以确实追踪核心问题根源。*国立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研究所3.缺口分析KDF绩效指 标内部满足 程度 (1)优势程 度 (2)核心竞争 强度 (1)(2 )缺口

13、改 善 顺 位 EKDFENK D FECK D F*国立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研究所3.缺口分析:雷达图*国立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研究所4.企业核心竞争优势与劣势分析q目的在厘清企业内部之核心竞争优势与劣势, 并藉以开发或创造外在环境的机会,或尽量避 免威胁以创造价值,为竞争策略拟定前之重要 课题。 q核心竞争力虽已满足外在环境之需求,但若无 法超越产业中其它竞争者的核心竞争力,不足 以构成竞争优势。 q至于竞争优势可透过竞争评估加以探讨, 即企业与其它竞争者在EKDF上之相对优势,建 议可采标竿方式进行,所得结果以优势 程度呈现,如表中所示。唯标竿企业之绩效 表现有时较难掌握与得知,可弹性运用之。*

14、国立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研究所4.企业核心竞争优势与劣势分析q核心竞争优势需同时符合两项诉求 :一为满足ECKDF之需求;另一为超越产 业中其它竞争者。如下图所示。 q无法满足ENKDF且劣于竞争者之核心能力 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劣势。其为企业 在拟定竞争策略时所应避免或进行改善 的焦点,如下图所示。 q核心能力、核心竞争力与核心竞争优势 间之内涵描述如下图所示。*国立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研究所4.企业核心竞争优势与劣势分析核心 競爭力核心 能力核心 競爭 優 勢滿足KDF優於競爭者且 滿足ECKDF核心 能力核心 競爭 劣 勢無法滿足ENKDF 且劣於競爭者*国立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研究所4.企业核心竞争优

15、势与劣势分析核心競 爭優勢*国立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研究所5.策略方向之检视qGeorge(2001)将策略之发展分为维持现 状、向上垂直整合、向下垂直整合、水 平整整合、产品延伸、市场延伸、多角 化等方向, q本研究进一步将其归类为维持现状策略 、成长策略与退出策略三大方向,并藉 以勾划企业未来策略规划方向。其中建 议以产业吸引力与企业竞争力 两构面作为企业策略方向检视之参考, 如图所示。*国立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研究所5.策略方向之检视企業核心競爭優勢產業吸引力高中低弱中高*国立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研究所5.策略方向之检视q当产业吸引力高且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强 时,则策略主题之拟定,原则上应以成 长型策

16、略为方向; q相对地,当产业吸引力与企业核心竞争 优势皆为中度时,则策略主题之拟定, 原则上应以维持现状策略为方向; q最后,当产业吸引力与企业核心竞争优 势皆为弱势时,则策略主题之拟定,原 则上以退出策略为方向。*国立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研究所5.策略方向之检视q本模型主要目的在帮助企业厘清是否弥补劣势 缺口,或持续提升、创造核心竞争优势。 q若企业采行退出策略,则劣势缺口之弥补 则无意义; q若企业采维持现状策略,则劣势缺口之弥 补则势在必行,否则无法继续维持现有地位; 相对地,若采行成长策略,则除弥补劣势 缺口外,更需审慎检视是否有进一步提升核心 竞争优势之必要,以扩大市占率或提高营业额 以提升利益。*国立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研究所6.是否提升或弥补核心竞争优、劣势q透过上述策略方向之检视,企业大抵上可以决 定是否弥补核心竞争劣势,或持续提升核心竞 争优势。 q尤其核心竞争劣势为企业无法满足外在必备性 关键需求之所在,在成长或维持现状 策略方向下,若无法适切地加以弥补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