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1 (最新)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48512927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2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必修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1 (最新)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高中历史必修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1 (最新)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高中历史必修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1 (最新)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高中历史必修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1 (最新)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高中历史必修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1 (最新)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1 (最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1 (最新)(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农业经济 手工业经济 商业经济 基本结构农业:是农耕文明时代的最基本的经济形式 问题一、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 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经营方式问题二、这一特点对中国古代农业的影响:导致农业耕作技术没有出现革命性进步使小农经济易受封建地主经济的侵蚀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需要政府重视对水利事业的兴修 (一)农业经济1.(07山东)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 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 ,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重视农业的观念 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安土重 迁的思想A. B. C. D.基础练习3.(07广东)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商朝农耕 生产

2、的是2. (07广东)“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 或受之寒。”这句话反映了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 式 C.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D.商品经济的发达(二)手工业经济1、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特点:成就辉煌 长期领先2、古代中国手工业各部门发展概况:纺织业的发展冶炼业的进步陶瓷技术水平提高(三)商业经济v汉代商运活跃v唐代商旅往来频繁v宋元商人远涉海外v明代出现商帮 1、商业活动的活跃:2、“市”的兴起v从地域上看,我国古代市的发展经历了由 集中区域向周边逐渐扩散,包括向乡村渗 透的过程v从管理上说,我国古代市的发展经历了一 个由政府控制严密到一个逐渐放松的过程 v (0

3、7海南)唐朝政府规定,凡不是州治、县 治的地方,禁止设置商品交易市场。这表明 ( )vA.乡村地区没有设置市场的必要 v B.城市是商品交换的唯一场所vC.政府力图控制民间商业活动 vD.州治、县治具备设立市场的条件(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历代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探究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重农抑商业政策实施的经济前 提。 农业是古代具有决定性的生产部门,农业是国家税收 的主要来源,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 人民生计。 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有利于安定人心,保障国家安 全,维护政治稳定,“民众致力于农耕,则朴实而易驱 使,谨慎而遵从国法、积累私产而不愿意流徙”。

4、探究二重农抑商政策的主要表现限制商人的政治权利,堵塞仕途之门,不许其后代 做官。 利用税收制度惩罚商人,如西汉商人的算赋(人头 税)加倍。 对重要行业采取官营,如西汉推行盐铁官营政策, 不许商人染指与民生息息相关的生产和生活资料的 买卖经营。 从日常生活方面对商人进行限制,对其穿衣、乘车 、建房都有歧视性的规定。探究三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积极作用: 有利于农业人口的稳定,推动农业经济向前发展。 有利于加强对农民的剥削和控制,维护统治阶级的经济 基础和政治基础。 打击富商,发展官营商业,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消极作用:经济活力受到压抑,阻碍了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 式 的萌芽,在1516世纪开始的

5、巨大的社会转型中, 使中国明显落后于工业文明潮流的步伐。v (07海南)明代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 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 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这种农商并重 的言论( )vA.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v B.表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vC.表明政府十分重视商业 vD.代表了士大夫对商业的态度本专题教学指导意见的变化:v教学要求中增加了发展要求: 如:知道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点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列为发展要求。v阅读内容的变化:第一课 农业经济:未变第二课:取消“田庄手工业”为阅读内容第三课:取消“商人重利轻别离”为阅读内容第四课:取消“区域

6、经济政策的倾斜”为阅读内 容,把“工商业管理”列为阅读内容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840年的鸦片战争迫使中国向古老传统文 明告别、蹒跚地走向近代,西方列强的炮火使 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中国各政治派别积极奋起抗争,探索救国救民 道路的同时,另一些经济界的有识之士也企图 通过兴办实业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在他们推 动下中国出现了兴办民族工业的浪潮。(一)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1、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原因:列强的经济侵略 表现: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影响:(1)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06文综卷一)阅读下列材料:v材料一 今

7、中国虽与欧洲各国立约通商,开埠互市,然 只见彼帮商船源源而来。今日开海上某埠头,明日开内 地某口岸。一国争,诸国蚁附;一国至,诸国蜂从。滨 海七省,浸成洋商世界;沿江五省,又任洋泊纵横。 郑观应盛世危言v材料二 上海在鸦片战争前是清朝一千三百多个县中的 一个普通县城,1943年被辟为通商口岸。据上海县续 志记载,光绪年间,“上海介四通八达之交,海禁大 开,轮轨辐辏,竟成中国第一繁盛商埠”。v 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通商口岸的开放对近 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2、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与初步发展一是地主、官僚、商人(华侨)等投资近代企业二是部分传统的手工工场采用机器生产转化而来三是洋务运动时

8、期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兴起阶段:70年代甲午战前途径时间初步发展:时间甲午战后一战爆发原因 列强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自然经济 严重民族危机的刺激下,许多人呼吁“设厂自 救”“实业救国” 在严峻形势下,清政府鼓励民间设厂表现新建工矿企业多:如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 , 荣宗敬、荣德生创办的保兴面粉厂,周学熙创 办的新洋灰公司(二)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民国初年:兴办实业浪潮工业结构:轻工业为主,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资本比重:外国资本仍超过民族资本历史地位: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权重小,自然经济仍 占绝对优势分布地区:极不平衡,集中沿海,沿江一些城市主要因素辛亥革命推动;政府政策的激励;抵制日

9、货运动; 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特点与历史地位(07广东)下图所示是民国九年的一则报纸 广告。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实业救国的思潮 C.工人阶级的诞生 D.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2、抗战前夕:民族工业昙花一现3、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陷入绝境原因: 外国商品涌入外贸入超 国民政府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官僚资本的压迫 繁重的捐税负担 美国的经济侵略(三)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1、在夹缝中求生存2、在夹缝中求发展3、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 从经济领域看,它是一种代表历史潮流和趋势的新 经济因素,它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 从政治领域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为民

10、主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 从思想领域看,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西 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从而大大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v历史高考新在哪里呢v1、课标成为命题的新依据课标代替了大纲,课标主张广义的教育资源观,认为教材仅是众多教 学资源中的一种,在这一观念的影响下,新高考的考题开始突破教材的束 缚,大量的引用文物、报纸、诗词小说、历史文献、历史著作等历史资料 ,试题对课本的直接依赖大大减弱,课本与试题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若即 若离。试题的情景化趋势大大加强。v2、史学范式进一步更新v 传统的阶级斗争范式逐渐淡化,更多渗透的是文明史范式、整体史范 式和现代化范式。文明史范式

11、认为,人类社会发展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 的发展史,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相互交织、渗透和转化,共 同推动着人类文明从低级走向高级。整体史范式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 史就是人类横向整体发展的历史,因此,要重视人类间的交往,强调友好 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现代化范式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 史就是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的历史,其内容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 民主化进程,经济上的工业化进程,思想上的科学化、大众化进程。其中 ,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工业化是核心。v3、目标立意开始体现v 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高考侧重于知识立意,90年代以后的高考强调能 力立意,新课标下的高考侧重于目标立意,

12、强调对三维目标的考查。(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是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三次巨变之一。2、中共八大:理解主要矛盾的变化和主要任务的变化。3、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经济建设探索出现重大 失误。4、文革对经济破坏:(二)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转折含义:1、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2、停止阶级斗争为纲经济建设;3、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历史意义:1 、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2、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3、是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第三次历史性巨变。改革:从农村到城市农村改革的核心:是实行

1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改革的核心:增强企业活力:实行政企职责 分开,建立多种形式责任制;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浦东 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 对外开放区域不断扩大,形 成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观察和阅读下列材料,充分运用你所掌握的 历史知识,逐一概要指出这些材料反映了上 海外滩及其附近在160多年的不同时期中发 生了什么变化及其国内外背景,思考这一沦 桑巨变对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何启 示。2001年5月,中国政府向国际展览局申 办“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主题是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你能根据材料在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上,向

14、世界介绍 上海吗?请你提出你的创意,并说明理由。知识运用材料一 开埠之前 舳舻相接,帆樯栉比材料二 20世纪坚船利 炮庇护下的冒险家的乐园材料三 20世纪三四十年代 欧风美雨中万国建筑博览材料四 浦东开发开放前 宁要浦西一张床, 不要浦东一间房材料五 今天璀璨夺目 的东方明珠:两个世纪的 对话(三)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v历史性的跨越 :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v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实践 1、1992的十四大,明确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1993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将改革的目标与基本原则具体化,强调

15、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使市场 在国家宏观调控制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v3、1997年十五大,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对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进一步作出了探索:如强调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 同发展;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上;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非公 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v鸦片战争后 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 文化势力入侵中国、引起了中国社会的剧 烈变动、中国民众的物质生活、习俗观念 等都随之变化,无论是衣食住行、习俗风 尚、还是邮电通信、大众传媒等都出现了 新的特征。v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6、清晰地反映 现代化的进程与社会的进步 (一)衣食住行1、服饰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变化趋势拘谨、保守、呆板、 等级禁严(07山东)服饰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 体体现。图5到图7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 子帽式,你从中得到的确切信息是 A.朱元璋关心民众生活 B.朱元璋鼓励发展纺织业 C.明朝极力加强专制皇权 D.明朝百姓服饰都有统一规范知识运用近代服饰如男子服饰:长袍马褂仍流行,西装不断出现,中山 装综合中、西服饰特点,成为标准服装。女子服饰: 旗袍在吸取西方服饰长处基础上,进行改革与创新, 使宽松肥大向称身适体,短袍窄袖的方向发展,成为 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特征:中式与西式并存现代服饰特征:趋于单调受苏联影响,以列宁装和连衣裙为特征的服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