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良种繁育技术教程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48512646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4.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蜂良种繁育技术教程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中蜂良种繁育技术教程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中蜂良种繁育技术教程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中蜂良种繁育技术教程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中蜂良种繁育技术教程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蜂良种繁育技术教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蜂良种繁育技术教程(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良中蜂高效繁育技术任 勤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多媒体教学课件 1目 录123456中华蜜蜂遗传资源介绍品种退化原因及预防措施品种引进及良种繁育中蜂病敌害防治技术中蜂人工育王技术中蜂特殊饲养管理技术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多媒体教学课件 2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多媒体教学课件 一、中华蜜蜂遗传资源3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多媒体教学课件 中国东方蜜蜂(以下简称为中蜂)遗传资源包括:北方中蜂、华南中蜂、华中中蜂、云贵高原中蜂、长白山中蜂、海南中蜂、滇南中蜂、西藏中蜂。中蜂是我国土生土长的蜂种资源、在引进西方蜜蜂之前,中国饲养的只有中蜂,传统饲养时间超过2000年,收铺野生中蜂蜂蜜的历史更悠久。中蜂在中国历史

2、上经济地位较高,其产品成为官方贡品、礼品、商品等,流通于国内外,经久不衰。分类经济地位4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多媒体教学课件 经济类型分布蜂蜜高产型:主要有长白山中蜂、云贵高原中蜂抗病型(囊状病):主要有阿坝中蜂、华南中蜂耐热型:主要有海南中蜂、华南中蜂、华中中蜂抗寒型:主要有西藏中蜂、长白山中蜂、北方中蜂西藏云南海南广西四川贵州广东福建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浙江中蜂集中饲养区中西蜂混合饲养区5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多媒体教学课件 数量变化20世纪初期20世纪50年代20世纪60年代20世纪70年代20世纪90年代蜜蜂饲养量:20万群蜜蜂饲养量:100多 万群。蜜蜂饲养量:由于中 蜂蜜价格的增长,群

3、 数也逐年增长,数量 又达到200多万群。蜜蜂饲养量:30-40 万群。蜜蜂饲养量:初期有 200多万群,后来由 于受到囊状病的危害 数量又下降到100多 万群。6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多媒体教学课件 规模与分布:截止2008年,北方中蜂约有30万群,主要分布在河南、陕西、宁夏、四川、北京、山西等地。生物学特性:耐寒、分蜂性弱、温顺、盗性强,可维持群势7-8框;易感病,蜂王有效产卵在盛期为700余粒,部分可达到800-900粒,最高的达1030粒。形态特征:蜂王多呈黑色,少数棕红色;雄蜂体色为黑色;工蜂体色以黑色为主,体长11-12mm。生产性能:蜂蜜产量因产地蜜源条件和饲养管理水平而异。转地的

4、年群均产蜜20-35kg,最高的达50kg;定地传统饲养,年均产蜜4-6kg。7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多媒体教学课件 规模与分布:截止2006年,华南中蜂约有70万群,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福建、浙江、台湾等地。生物学特性:群势维持能力弱,一般3-4框蜂,最大的可到8框左右;喜分蜂;易蜇人;盗性强;易飞逃;易感病。日均产卵量500-700粒,最高日产卵量1200粒左右。形态特征:蜂王基本呈黑灰色,腹节有灰黄色环带;雄蜂体色为黑色;工蜂为黄黑相间。生产性能:蜂蜜的产量因饲养方式的不同差异很大。定地饲养年均产蜜量10-18kg,转地饲养的年均可达15-30kg。8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多媒体教学课件

5、规模与分布:截止2008年,华中中蜂约有50万群,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以及重庆、四川、贵州的部分地区。生物学特性:易飞逃,特别是受人为干扰或敌害侵袭时;耐寒;采集能力强;温顺,易于管理;盗性弱,防盗能力差。流蜜期可维持6-8框的群势。形态特征:蜂王基本呈黑灰色,少数呈棕红色;雄蜂体色为黑色;工蜂多呈黑色腹节背板有明显的黄环。生产性能:采用现代饲养群均年产蜜量可达到20-40kg,传统饲养群年均产蜜量为5-20kg。9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多媒体教学课件 规模与分布:截止2008年,云贵高原中蜂约有62万群,中心产区在云贵高原,主要分布在贵州西部、云南东部部和四川西南部的高海拔地

6、区。生物学特性:产卵力强,最高产卵量1000粒以上;盗性强;分蜂性弱;抗病力强;可维持7-8框以上的群势。形态特征:蜂王多呈棕红色或黑褐色;雄蜂体色为黑色;工蜂体色偏黑,个体大,体长可到13mm。生产性能:因饲养管理和蜜源不同产量由较大差别。定地结合小转地,年均可产30kg左右,最高可达60kg。10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多媒体教学课件 规模与分布:截止2008年,长白山中蜂约有1.9万群。主要分布在吉林长白山及辽宁东部部分地区。其中吉林占85%,辽宁占15%。生物学特性:蜂王有效日产卵量为960粒左右;抗寒;可维持的群势达12框以上。形态特征:蜂王多呈棕红色或黑褐色;雄蜂体色为黑色;工蜂体色为

7、黄会灰色和黑灰色。生产性能:传统饲养的中蜂群年均取蜜10-20kg,活框饲养的年群均可取蜜20-40kg。11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多媒体教学课件 规模与分布:截止2006年,海南中蜂约有2万群,处于濒临灭绝状态。主要分布在海南岛。生物学特性:群势较小,一般3-4框,性情交尾温顺,育王期较凶;易遭受巢虫侵害;易飞逃;采集能力较差;易感染囊状病。形态特征:蜂王体色黑色;雄蜂体色呈黑色;工蜂体色呈灰黄色,各腹节背板上有黑色环带。生产性能:活框饲养的蜂年均产蜜量为15-25kg。12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多媒体教学课件 规模与分布:截止2008年,阿坝中蜂约有3.3万群,主要分布在四川北部的阿坝,甘孜两

8、州。青海东部和甘肃东南部也有分布。生物学特性:耐寒;分蜂性弱;能维持强群;采集力强;性情温顺,适宜高寒地区饲养,群势一般为5-8框。形态特征:蜂王呈棕红色或黑色;雄蜂体色为黑色;工蜂多呈黑色,足及腹节腹板呈黄色。生产性能:受气候、蜜源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年群均产蜜量为10-25kg。13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多媒体教学课件 规模与分布:截止2008年,滇南中蜂约有20万群,饲养管理模式多为传统模式,数量稳定。主要分布在云南南部的德宏傣族景颇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地。生物学特性:产卵力弱,盛产期日产卵量为500粒左右;分蜂性弱;可维持4-6框以上的群势;耐热不耐寒;采集力较差。形态特征:蜂王多

9、呈棕红色或黑褐色;雄蜂体色为黑色;工蜂体色黑黄相间,体长可到9-11mm。生产性能:传统饲养的中蜂群年均取蜜5kg,活框饲养的年群均可取蜜10kg。14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多媒体教学课件 二、品种退化原因及预防措施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多媒体教学课件 蜂种退化是指某一优良蜂种经过多年饲养和数代繁殖后,其优良性状在使用过程中不能保持该下来,使该蜂种的经济性状在养蜂生产中失去了过去拥有的使用价值,或者能够使用,但是收不到预期的效果。主要表现出繁殖力下降,生产能力低,蜂群的采集力降低,生产量下降;抗病能力减弱;抗逆性差等。退化表现15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多媒体教学课件 种性混杂:如育王时不加控制的随机

10、交尾是造成种性混杂的主要原因。近亲繁殖:如一个蜂场连续使用1-2个蜂群培育蜂王。不科学的繁育技术:如在选种、人工育王等环节上出现的问题。不当的饲养管理:针对不同的优良蜂种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技术。不良的自然条件:只有在自然条件符合蜂群的发展时,才能发挥其优良性状。退化原因16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多媒体教学课件 择优选留扩繁:注重选种,从种性混杂的蜂群中选择表现优良的蜂群,通过扩繁得到改良。防止近亲繁殖:用不同的蜂群培育蜂王或者引进优良蜂王。科学繁育:在选种、育王、蜂王交配上注重科学性。科学饲养管理:采用符合本品种习性的饲养管理方式。适宜的自然环境:所养蜂种必须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预防措施17阳光

11、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多媒体教学课件 三、品种引进及良种繁育184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多媒体教学课件 品种引进5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多媒体教学课件 四、饲养管理技术5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多媒体教学课件 6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多媒体教学课件 五、人工育王技术6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多媒体教学课件 7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多媒体教学课件 六、病敌害防治技术7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多媒体教学课件 囊状幼虫病欧洲幼虫腐臭病胡蜂巢虫(绵虫、蜡螟)病害敌害7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多媒体教学课件 病源:蜂房蜜蜂链球菌症状:发病初期出现“花子”,接着即可在脾面上出现“尖头”,抽出后可见不甚明显的囊状。体色由珍珠白变黄,继而

12、变褐、黑褐色。封盖的病虫房盖下陷、穿孔。虫尸干后不翘,无臭,无黏性,成干片状,易清除。 囊状幼虫病 7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多媒体教学课件 流行病学:此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早春(2-3月份)及秋季(11-12月份)为该病的高发期。夏季常常能够自愈。发生诱因:温度低,温差大,蜂群保温差,易发病,特别是早春;食物缺少,蜂群中幼虫多,造成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囊状幼虫病 7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多媒体教学课件 防治方法:此病目前没有特效药可以治疗,重在预防。蜂具消毒:蜂场可以用5%的漂白粉或者10-20%石灰乳定期喷洒消毒;蜂箱可以用火烤的方法消毒;巢脾用5%的漂白粉浸泡12小时消毒,其他蜂具可以用

13、开水煮来消毒。饲养管理:选育抗病品种;囚王断子或者换王断子,切断传染源;加强保温,减少箱内温度变化幅度,群内留足饲料,特别是蛋白质饲料,需要时可以给蜂群饲喂维生素、氨基酸提高蜂群的体质;合并弱群、弃囊状幼虫病 7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多媒体教学课件 子换脾,隔离治疗;避开病区饲养;紧脾清巢,对患病严重的巢脾可以烧毁掩埋处理,对染病较轻的巢脾,可用镊子将病虫清除,然后用75%酒精消毒处理。对于轻度感染的蜂群在紧脾后,用稀糖水喷脾防治或者奖励饲喂来减少病原预防。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方法见下表。囊状幼虫病 7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多媒体教学课件 囊状幼虫病 名称用量方法兽用病毒灵0.5g配成50的糖水药液

14、500ml,加入少量维生素C进行饲喂预防,连续2-3次。囊立克0.5g配成50的糖水药液500ml,加入少量维生素C进行饲喂预防,连续2-3次。复方板兰根颗粒冲剂10g配成50的糖水药液500ml,加入少量维生素C进行饲喂预防,连续2-3次。半枝莲干草20g煎熬,配成50的糖水药液500ml,加入少量维生素C进行饲喂,连续2-3次。注:抗生素类药物对此病无效,应禁止使用;本用量限为10框蜂 。 7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多媒体教学课件 病源:蜂房蜜蜂球菌症状:患欧洲幼虫腐臭病的幼虫12日龄的传染病,多在34日龄未封盖时死亡。病虫失去珍珠般的光泽成为水湿状、浮肿、发黄,体节逐渐消失,腐烂的尸体稍有黏

15、性但不能拉成丝状,具有酸臭味。虫尸干燥后变为深褐色,易取出或被工蜂消除,巢脾有插花子脾。欧洲幼虫腐臭病 7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多媒体教学课件 流行病学:此病一般有两个高发期,春季(2-3月份)及秋季(8-10月份),基本都与蜂群的两个繁殖期相吻合。发生诱因:幼虫多,哺育任务重,病害易发生;保温不良、饲料不足;弱群,蜂少于脾也是造成此病流行的重要诱因。欧洲幼虫腐臭病 7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多媒体教学课件 防治方法:加强饲养管理及中西药结合的方法预防。蜂具消毒:蜂场可以用5%的漂白粉或者10-20%石灰乳定期喷洒消毒;蜂箱可以用火烤的方法消毒;巢脾用5%的漂白粉浸泡12小时消毒,其他蜂具可以用开水

16、煮来消毒。饲养管理:维持强群,保持蜂群有充足的蜂蜜和蜂粮。春季对弱群进行合并,做到蜂多于脾。彻底清除患病群的重病巢脾,同时补充蛋白饲料;囚王断子或者换王断子,切断传染源等。欧洲幼虫腐臭病 7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多媒体教学课件 名称用量方法磺胺类药物0.25g配成50的糖水药液500ml,重病群可连续饲喂2-3次。轻病群可隔日饲喂2-3次。为防止对产品造成污染可将药物加到自制的花粉饼饲喂蜂群。具体方法:取相同剂量药物掺入花粉中做成花粉饼,一群蜂2-3次饲喂完为止。抗生素药物0.25g配成50的糖水药液500ml,重病群可连续饲喂2-3次。轻病群可隔日饲喂2-3次。为防止对产品造成污染可将药物加到自制的花粉饼饲喂蜂群。具体方法:取相同剂量药物掺入花粉中做成花粉饼,一群蜂2-3次饲喂完为止。注:本用量限为10框蜂。 欧洲幼虫腐臭病 7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多媒体教学课件 危害:夏末秋初是蜡螟危害最为严重的时期。蜡螟白天躲在黑暗处,晚上潜入蜂箱,产卵在箱底蜡屑或箱缝等处。卵孵化成幼虫,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