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重阳节的传说》课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512558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9.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重阳节的传说》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重阳节的传说》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重阳节的传说》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重阳节的传说》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重阳节的传说》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重阳节的传说》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重阳节的传说》课件(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在我们国家,有很多节日都 跟民间美丽的传说有关。你能说 出几个呢? 清明节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为中 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约在每年的阳历月 日前后。古有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之说 ,相传起于春秋时期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 充饥”一事,后逐渐清明寒食合二为一。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王维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 “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 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

2、民间 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 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 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 步步高的吉祥之意 妻、拜、瓶、 侵、袭、睦、 鹤、掷、勤、 妻子 拜师 一瓶 侵袭 勤学苦练字词集锦想一想,课文讲了一 件什么事?桓景是怎样铲 除瘟模、为民除害的? 课文讲述了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由来 ,反映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赞扬 了桓景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讲古时候,汝河一 带瘟魔为害,疫病流行,死了

3、不少人。 第二部分(第5-8自然段)江桓景除掉了瘟魔 ,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疫的侵袭了。 第三部分(第9自然段)讲重阳节的一些习俗。桓景为民 除害的决 心异常坚 定。 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哪一句话概括 了桓景为什么要拜师学艺。桓景病好后,一心想 除掉瘟魔,让乡亲们 不再受害。 还能从哪里看出桓景下定决 心要为民除害? 他一路走,一路打听,翻过了一座 山又一座山,蹚过了一条河又一条河, 磨破了一双鞋又一双鞋,终于见到了费 长房。 终于 终于 坚定的信念支持着他终于见到了费 长房,同时支持着他每天勤学苦练, 终于练成了一身好武艺。 思考:桓景是怎样铲除妖魔的, 你有什么感受?(1)到了瘟魔出来

4、那天,桓景分给乡亲们每人 一片茱萸叶,叫大家带在身边,又让每人喝了一 口菊花酒,然后领着大家登上了附近的一座高山 。 (2)桓景手持宝剑从山上直冲下来,和瘟魔展 开了搏斗。瘟魔见势不妙,转身就逃。桓景对准 他的后背嗖地掷出宝剑,哧的一声就把他扎死了 。 桓景按照师父的办 法去做,做好了斩 妖除魔的准备 桓景奋勇除魔 ,毫不畏惧 习俗课文小结 这篇课文向人们介绍了重阳节 的由来;古时候在汝河边的一个村庄里 出现了瘟魔,村庄里流行起了瘟疫,一 个叫桓景的小伙子,历经千辛万苦上山 拜师学艺,在练就了一身武艺后,让家 乡的人们登上高处,带上茱萸,喝了菊 花酒避瘟魔,并将瘟魔杀死了。以后大 家就把这一天叫做“重阳节”。1.你喜欢桓景吗?说说为什 么。可以用上 “因为所以”。2.把重阳节的传说讲给家长 或别的小朋友听。 课后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