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近场测量报告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48507798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线近场测量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天线近场测量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天线近场测量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天线近场测量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天线近场测量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线近场测量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线近场测量报告(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号:*姓名:*报 告 框 架 天线测量的主要方法 近场扫描法 天线近场扫描系统组成 平面扫描法 柱面扫描法 球面扫描法 天线近场扫描法总结 天线近场测量技术总结 致谢天线测量主要方法天线远场测量技术01紧缩场测量技术02原理:在电磁环境与外界隔离的暗室中,将待测天线做为馈源,发送球面波,再经 高精度抛物面金属板的反射面反射,而在一定远距离处会形成近似平面波区域(静 区)。将扫描探头放置在静区内,可直接测量待测天线远场得到其远场特性。 优缺点:理想远场环境(暗室)下进行测量,能很好的模拟和控制各种电磁环境。 但是,暗室造价昂贵,一般情况下不会专门采用,对各机械系统的精度要求非常。03原理:探头

2、在天线辐射近场区域内采集天线近场区域辐射场的数据,再经近场 远场变换理论,由计算机处理得到天线的远场特性。 优缺点:不受远场测试中的距离效应和外界环境的影响,具有测试精度高、安全保 密、可以全天候工作等一系列优点,而且通过合适的软件及成熟的校准理论,有效 的补偿各种测量误差,其测量精度甚至可优于远场测量,也是当前高性能天线测量 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是,近场远场变换理论要求同时已知近场幅度和相位信息 ,而近场扫描技术中相位信息测量难度较大,对机械系统,测量间距,取样点数, 滤波等需要计算机仿真优化,以尽可能的减小测量误差。近场扫描法近场扫描法是用一个特性已知的探头,在离开待测天线几个波长(近场区)

3、的某一表面进行扫描,测量天线在该表面各离散点上辐射场的幅度和相位分布,然后基于严格的模式展开理论,确定天线的近场特性。最后,经近场-远场变换理论,由计算机编程进行变换以及误差校准处理,近似得到待测天线远场特性。根据扫描面几何形状,通常采用平面近场(PNF),柱面近场(CNF)和球面近场(SNF)。每一种都需将平动及转动的组合实现在理想曲面上的扫描。热漂移补偿、阻抗适配补偿、探头位置补偿、电缆扰动补偿、扫描截断补偿、采样补偿、探头与天线间多重反射补偿、系统相位补偿噪声与接收机范围补偿、环境散射补偿、随机误差、串扰与泄漏、组合不确定度补偿等。原理 :常用分类 :补偿技术 :1天线射频子系统组成:能

4、够向待测天线(AUT)提供射频功率的某种类型的信号源,能够检测探头接收信号的接收机,传输电缆等组成。为待测天线提供射频信号,经天线辐射,在空间传播。接收机检波系统尤为关键,探头接收到信号的幅度和相位经检波得到。滤波方式的选择也可改善系统误差。2数据采集、处理子系统组成:转台控制设备,计算机,数据生成、处理软件包等。工作原理:幅度和相位数据在测量表面的确定位置有规则地逐点进行采集,这是通过扫描探头对这些位置处场值的记录,计算机存储生成所测得的数据,再由计算机通过傅里叶变换实现近场远场数据转换,从而近似得到天线的远场特性,将测量数据导入matlab软件,按特定算法绘出天线相应远场的幅值和相位随位置

5、变化的波形图。这样可实现测量天线的方向图特性。扫描面区域、网格点的位置、机械全自动控制系统,探头与待测天线间多重反射,电子设备辐射,外界环境,电缆扰动等多种影响因素均需通过补偿技术对整个系统做进一步的改善。3扫描子系统组成:扫描架、探头、定位装置、可移动电缆等。工作原理:探头安装在扫描架上,扫描架的移动由计算机控制,其移动距离,旋转角度的控制精度非常高,从而保证扫描面近似为理想的平面、柱面或球面。通过对辐射场的幅度和相位数据在某些特定面上有规则的获取,给定面的几何形状,扫描网格节点处的数据以及参考天线(探头)的特性,将数据传输给数据采集处理系统,获得天线的近似远场。天线近场扫描系统主要组成平面

6、扫描法(PNF)矩形扫描是一种常用的PNF技术,如图1 所示,扫描的数据是在网格上特定的x,y点 处收集得到。探头放置在沿y轴的直线滑轨上 。y轴滑轨安放在沿x轴向的第二个滑轨上。适合于像碟状或相位阵列这样的高度定 向天线,这类天线几乎所有的接收和发射的 能量都会通过平面扫描区域。最简单的是将某扫描区域边缘之外的数 据设置为零,并观察计算出的远场变化大小 。当远场变化比较明显时,说明扫描区域内 测得的数据量过少,应适当的增加扫描点数 ,从而保证经变化得到的远场近似于待测天 线的远场。减小由边界截断带来的测量误差 。图1 矩形平面扫描示意图原理 :适用类型 :扫描区域 :柱面扫描法(CNF)典型

7、的柱面近场扫描设备是将待测天线安装于转台之上,扫描探头沿平行于转台转轴的直线方向上移动。通过合理地配置这些运动,准确的定位需要测量的网格点位置,保证探头能够在柱面特定的网格点处获取近场振幅和相位数据。柱面测量系统中,待测天线位于方位转台之上,其口径面边缘垂直于地面,探头沿垂线方向上进行扫描,位于方位转台之上的待测天线沿圆周运动。转动待测天线,垂直方向上扫描一次,一周之后,可完成整个柱面的扫描,该系统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二者的组合运动在柱面上形成了 相互关联的采样格点。图2 柱面扫描示意图安装 :原理 :球面扫描法(SNF)在 和 坐标系下采集数据。待测天线安 装定位于轴(横滚)转台上,该转台又

8、安装于另 一个轴(方位) 转台之上。这种技术能用于任何天线的测量,尤其适用于 那些不适合用平面和柱面测量的全向或近似全向天线 。但球面测量是对天线周围空间的完整测量,其最能 完整的体现天线的辐射特性,理论上的误差最小,测 量的精度最高,也是未来近场测量发展主要的趋势。导轨转动的精度及控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相对 于其他两种方法,其要求较高,实现的难度更大,并 且,测量得到的相位信息不太准确。图3 球面扫描示意图原理 :优点 :缺点 :总 结近场扫描法PNFCNFSNF对测量扇形束型天 线最有用,如手机 的基站天线,其辐 射方向图大部分限 制在小范围的高度 上。SNF方法中,测量 面的截断是非必要 的,因而,其用于 精确的确定任何类 型天线远处的旁瓣 。因为可覆盖宽泛 的角度范围大,其 专门用于测量近各 向同性天线,如移 动电话、手机的天 线,以及测量天线 的定向性。PNF方法对高度定 向天线效果最好。 其可用于定向天线 的增益测量,但其 对覆盖的方向图区 域的限制对直接测 量会带来困难。总 结近场测量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