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麦哨教案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8503277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麦哨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麦哨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麦哨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麦哨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麦哨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麦哨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组略读课文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组略读课文教案2424 麦哨麦哨主备人:邓 霓 虹(单位:港口中心小学)审核人:_张伟元、林惠芳_复核人:_一、教学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第八册第二十四课 二、教学目标: 1、认识“畔、兜、穗、裹、嚼、肺、腑、撩”八个生字,能准确认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村孩子纯朴自然、欢快的童年生活。 3、体会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丰富生动的语句,感受乡村孩子淳朴自然、欢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积累文中的优美语句。 五、教学准备: 、准备麦哨实物、茅茅针。 、教学挂图、课文录音,课件

2、。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聊天激趣1、同学们,你们去过农村吗?喜欢农村吗?为什么?(农村山美、水美、景美、人更美)知道农村小孩除了上学,双休日干什么吗?(让学生对乡村生活的情趣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有助于学生接下来理解课文的意境。 )2、每年春末夏初,麦子即将成熟之际,农村的小孩最喜欢玩的就是这个,认识吗?(出示麦哨实物,板书:麦哨)介绍麦哨:用麦秸做的哨子。把麦秸削孔,然后放在口中吹,能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二)初读课文1、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陈益,一同走进农村,去聆听麦哨那美妙的声音。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读顺,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次。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3、考考你们

3、,这些生字词都会读吗?湖畔 肚兜 嫩荚 麦穗儿 麦芒 擎起 包裹 嚼嚼 吮吮 直沁肺腑 撩起 你呼我应 此起彼落 茅茅针 麦秆似的 结出 黑白相间 乐谱 剥开 和着交流:多音字的分析(和、应、结、剥) ,形近字的比较(“俯”和“腑” ) 。发挥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说说自己容易写错读错的字,自己发现很特别、很有趣的字, (尽量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三)品读感悟1、 麦哨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散文,读起来很有情趣,很有味道,令人陶醉。课文几次写到麦哨的声音,你是怎么知道的?2、自由读课文前两个自然段和最后两个自然段,体会这两处描写麦哨的作用。A、麦哨的声音是怎样的?“呜卟,呜卟,呜

4、”指导读,理解省略号在这里的作用。B、 刚才只是说了麦哨的声音,谁能用几个词语来概括的说说麦哨发出的声音的特点吗?教师引导:A、首尾呼应。比较首尾两段的相同之处,理解一声呼,一声应你呼我应、忽高忽低此起彼落两组词语的意思。B、体会作者语言的优美。如:呜卟,呜卟,呜C、在朗读中体会两段间的不同之处,念好最后一句“传得很远、很远”体会那悠扬的麦哨声由近及远的在田野中荡漾开去。3、课文中有两个词语特别重要, (提示:这两个词是描写麦哨的)只要我们抓住并真正理解了这两个关键词,就可以说理解了整篇课文,到底是哪两个词语呢?学生快速地默读课文,到文中寻找。4、理解“欢快、柔美”的情态(1)教师板书“欢快、

5、柔美” ,然后问学生:“欢快、柔美”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是谁在什么环境下“欢快、柔美”地干什么?(2)学生“欢快、柔美”地自由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第一次感受人们的“欢快、柔美” 。(3)你平时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是“欢快、柔美”?5、领悟“欢快、柔美”的内涵(1)播放牧童短笛 ,师生一起齐读最后一自然段。(2)你喜欢这样的生活吗?找出你喜欢的部分,说说理由,朗读出感受。反馈交流:1“湖畔,到处是割草的孩子。白竹布衬衫小凉帽,绣花兜肚彩头巾。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 ”A、读一读,谈感受B、有感情朗读(读出一群欢

6、快、活泼、可爱的孩子)“男孩子跑到铺满青草的土坡上面,翻跟头,竖蜻蜓,还有摔跤比赛。 ”A、读一读,谈感受B、读出孩子们无拘无束与快乐“玩累了,喊渴了,不知是谁一声招呼,大家采集起从舌尖直沁肺腑!”A、读一读,谈理解B、如果你玩累了,喊渴了,你喝什么?C、齐读,读出天然、纯朴、无拘无束的快乐。(集中精力从描写孩子们的外表、游戏内容等极具有生活气息的内容入手,通过研究词句,结合自己生活体验,有感情朗读等多种方式感受孩子们生活的欢快。 )(3)孩子们的欢快与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有关,更离不开环境田园风光。再次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田园风光的句子,读一读,哪个地方又给你怎样的感受?(4)交流反馈:“金

7、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 ”A、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田园风光的美)B、作者又是如何表达这种的美?(从色彩、种类、样子等角度,采用比喻、排比的方式)“麦田换上了耀眼的浅黄色新装。每根麦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A、有感情地朗读B、那麦穗儿又在唱着什么样的歌?(5)乡村的生活为什么柔美、欢快呢?仅仅是因为乡村景色怡人吗?提示:请同学们展开想象,家里的老人、孩子、父母,以及邻居,他们和人们的“欢快、柔美”有关系吗?6、提升“欢快、柔美”的意境(

8、1)有一位诗人读了麦哨这篇课文之后,激动不已,将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用 28 个字概括成一首精美的小诗:碧湖,绿田,孩子;清风,炊烟,农家;青山,翠柳,稻花;夕阳西下,幸福人,乐开花。(2)引导学生反复吟诵,细细品味。7、拓展延伸。(1)课题是“麦哨” ,开头与结尾都写麦哨,但是中间部分都是写孩子们的欢乐,这合适吗?(2)读写结合:麦哨吹响的是_。(3)师(根据板书)引述:乡村的孩子们生活在田园之中,他们穿的是_,他们看的是_,他们玩的是_,他们口渴了,嚼的是_。他们是如此地贴近大自然,他们开心地、无拘无束地在田野中玩耍、嬉戏。他们的童年是幸福而又快乐的。(4)最后再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那欢快、柔美的麦哨声。 (出示最后一段,齐读)(五)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 2、摘录好词好句。板书设计: 湖畔 (欢快) 田野 幸福的童年 湖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