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颅横断层CT基本知识与常见疾病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497305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1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头颅横断层CT基本知识与常见疾病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头颅横断层CT基本知识与常见疾病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头颅横断层CT基本知识与常见疾病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头颅横断层CT基本知识与常见疾病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头颅横断层CT基本知识与常见疾病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头颅横断层CT基本知识与常见疾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头颅横断层CT基本知识与常见疾病(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头颅横断层头颅横断层CTCT基本知识基本知识 与常见疾与常见疾病病李光乾李光乾杭州杭州市儿童医院市儿童医院 根据研究目的,沿某一方向所作的具有一根据研究目的,沿某一方向所作的具有一 定厚度的扫描,即断层图像。定厚度的扫描,即断层图像。包括横断位包括横断位 、矢状位、冠状位、矢状位、冠状位 横断位:横断位:水平面。水平面。 矢状位矢状位:将人体纵切为左、右两部分将人体纵切为左、右两部分。 冠状位:冠状位:额状面。额状面。颅脑断层常用基线颅脑断层常用基线n nReidReid基基线线线线(RBLRBL):):为为外耳道中点外耳道中点至眶下至眶下缘缘的的连线连线 。 头头部横断部横断层标层标 本的制

2、作多以此本的制作多以此线为线为 准,准,冠状断冠状断层标层标 本本 的制作基的制作基线线与此与此线线垂直。垂直。n n眶耳眶耳线线线线(OMLOML)或眦耳)或眦耳线线线线(CMLCML):):为为外耳道中点外耳道中点与与 外眦的外眦的连线连线 。颅脑轴颅脑轴 位位扫扫描(横断描(横断层扫层扫 描)多以此描)多以此线线 为为基基线线。n n上眶耳上眶耳线线线线(SMLSML):):为为外耳道中点外耳道中点与眶上与眶上缘缘中点至的中点至的 连线连线 。经该线经该线 的平面的平面约约与与颅颅底平面一致,有利底平面一致,有利 于于显显示示 颅颅后后窝结窝结 构及减少构及减少颅颅骨骨伪伪影。影。 Re

3、id基线(RBL):为眶下缘至外耳道中点的连线,为头部断层标本制作的常用基线。外耳道外耳道眶上缘眶下缘 上眶耳线( SML ) :为眶上缘至外耳道中点的连线,通过该线 的断层面约与颅底平面一致。上眶耳线 SML眶耳线 OMLReid基线 RBL头部断层常用基线红色线:代表红色线:代表 “ “CML”CML”或或“ “OML”OML”绿色线:代表绿色线:代表 “ “RBL”RBL”蓝色线:代表:蓝色线:代表: “ “SML”SML”CTCT窗口技术窗口技术 脑组织窗(本课件内容)、骨窗脑组织窗(本课件内容)、骨窗 人体各人体各组织结组织结 构不同,构不同,对对X X线线衰减各异,形成不衰减各异,

4、形成不 同的同的CTCT值值,因此可以利用,因此可以利用CTCT值值来来鉴别组织鉴别组织 的性的性 质质。 空气空气对对X X线线的吸收的吸收为为0 0,故空气的,故空气的CTCT值为值为 -1000-1000; 骨骨组织组织 的的X X线线衰减是水的衰减是水的2 24 4倍,倍,CTCT值为值为 +1000+1000 ;水的;水的CTCT值为值为 0 0。组织组织 平扫平扫CTCT值值 组织组织 平扫平扫CTCT值值 脑脑 25254545 灰质灰质 35356060 白质白质 25253535 基底节基底节 35354545 脑室脑室 0 01212 肺肺 -500-500 -900 -9

5、00 甲状腺甲状腺 1001010010 肝肝 40407070 脾脾 50507070 胰胰 40406060 肾肾 40406060 主动脉主动脉 353550 50 肌肉肌肉 35355050 淋巴结淋巴结 45104510 脂肪脂肪 -80-80 -120 -120 前列腺前列腺 30307575 骨骨 15015010001000 椎间盘椎间盘 5050110110 子宫子宫 40408080 精囊精囊 30307575 水水 0 0 空气空气 -1000-1000 静脉血液静脉血液 555555 凝固血液凝固血液 8010 8010 正常人体组织的CT值(Hu )颅脑颅脑颅脑颅脑

6、CTCT适适应应应应 症症 颅内肿瘤:脑膜瘤,神经胶质瘤颅内肿瘤:脑膜瘤,神经胶质瘤 脑血管病: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病: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脑损伤:脑挫裂伤,血肿颅脑损伤:脑挫裂伤,血肿 颅内炎性病变:脑炎,脑脓肿颅内炎性病变:脑炎,脑脓肿 脑寄生虫病:脑囊虫病脑寄生虫病:脑囊虫病 先天性畸形与新生儿病: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先天性畸形与新生儿病: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CTCT读读片原片原则则 扫描位置与层次的判断扫描位置与层次的判断 了解人体横断层解剖,观察扫描位置是否正确。了解人体横断层解剖,观察扫描位置是否正确。 异常影像的观察异常影像的观察 病变影像的部位、大

7、小、数目、边缘、密度、内部结构病变影像的部位、大小、数目、边缘、密度、内部结构 、与周围的关系等,如为复查则需对病变进行动态描述、与周围的关系等,如为复查则需对病变进行动态描述 。 分析与判断分析与判断 诊断的基础是首先了解正常影像解剖,并对各种疾病的诊断的基础是首先了解正常影像解剖,并对各种疾病的 病理变化有深入的了解,再结合临床做出正确判断。病理变化有深入的了解,再结合临床做出正确判断。正常头颅 CT 常常规扫规扫 描描 以以OMOM线为线为 基基线线,层层后后10cm10cm,层层距距10cm10cm 自自颅颅底至底至顶顶部分部分为为9 91111层层面面一、颅底层面眦耳线层面面n n颅

8、前窝底部:颅前窝底部: 眼眶,眼球,筛窦,蝶窦,前床突,等。眼眶,眼球,筛窦,蝶窦,前床突,等。n n颅中窝:颅中窝: 前界:蝶骨。前界:蝶骨。 后界:颞骨岩部(岩骨)。后界:颞骨岩部(岩骨)。 内缘:海绵窦及垂体窝。内缘:海绵窦及垂体窝。 外缘:颞骨,窝内为颞叶,其内侧为海马回。外缘:颞骨,窝内为颞叶,其内侧为海马回。n n颅后窝:颅后窝: 前缘前缘: :岩骨。岩骨。 后缘:枕骨。后缘:枕骨。 鞍背后方:脑桥前池,向两侧延伸为脑桥小脑角池鞍背后方:脑桥前池,向两侧延伸为脑桥小脑角池 。 第四脑室:第四脑室:位于颅后窝中线上,后面紧邻小脑蚓部位于颅后窝中线上,后面紧邻小脑蚓部 ,其两侧为小脑扁

9、桃体。,其两侧为小脑扁桃体。 延髓、脑桥:延髓、脑桥:位于第四脑室前。位于第四脑室前。眼球眼球筛窦筛窦蝶窦蝶窦颞极颞极延髓延髓内枕骨粗隆内枕骨粗隆外耳道外耳道颧弓颧弓第四脑室第四脑室眼眶外侧壁眼眶外侧壁小脑溪小脑溪小脑半球小脑半球小脑扁桃体小脑扁桃体鼓室鼓室乳突气房乳突气房岩骨岩骨桥小脑角池桥小脑角池颅 底 层 面 眦 耳 线 层 面面颈内动脉颈内动脉 ( (破裂孔破裂孔) )蝶 窦 层 面眼球眼球晶状体晶状体颞叶极部颞叶极部 颈内动脉颈内动脉桥小脑角池桥小脑角池亨氏暗区亨氏暗区第四脑室第四脑室小脑半球小脑半球桥脑桥脑内直肌内直肌蝶 窦 顶 部 层 面筛窦筛窦桥脑桥脑小脑中脚小脑中脚小脑蚓小脑

10、蚓小脑半球小脑半球第四脑室第四脑室海绵海绵窦窦颞叶颞叶桥小脑角池桥小脑角池蝶窦蝶窦乙状窦乙状窦基底动脉基底动脉视神经视神经 小脑延髓池小脑延髓池蝶 鞍 垂 体 层 面直回直回 鸡冠鸡冠 桥前池桥前池侧脑室下角侧脑室下角 视神经管视神经管 前床突前床突 海绵窦海绵窦 鞍背鞍背 第四脑室第四脑室 乳突气房乳突气房 小脑半球小脑半球 枕骨内嵴枕骨内嵴 桥脑桥脑垂体窝垂体窝 小脑蚓部小脑蚓部 二、鞍上池层面二、鞍上池层面n n颅前窝:颞叶。颅前窝:颞叶。n n鞍上池:鞍上池: 在垂体窝上方,位于两侧颅中窝之间,前界为额叶直回在垂体窝上方,位于两侧颅中窝之间,前界为额叶直回 ,侧方为颞叶海马,呈五角星形

11、或六角行星。其前角连,侧方为颞叶海马,呈五角星形或六角行星。其前角连 于纵裂池,两外侧角连于外侧裂池,两后外侧角延续于于纵裂池,两外侧角连于外侧裂池,两后外侧角延续于 环池,(第六个角(后面)位于后缘中央,是角间池)环池,(第六个角(后面)位于后缘中央,是角间池) 。 鞍上池边缘为大脑动脉环,池内前部常可见鞍上池边缘为大脑动脉环,池内前部常可见“ “V V” ” 字型视交叉。字型视交叉。n n颅后窝:四脑室或四叠体池。颅后窝:四脑室或四叠体池。鞍 上 池 层 面额叶直回额叶直回纵裂池纵裂池 四叠体池四叠体池中脑中脑 基底动脉基底动脉 侧脑室下角侧脑室下角 外侧裂池外侧裂池 大脑中动脉大脑中动脉

12、 枕叶枕叶颞叶颞叶 海马海马 环池环池 鞍上池鞍上池 鞍 上 池 层 面中脑大脑脚中脑大脑脚 外侧裂池外侧裂池额叶直回额叶直回四叠体池四叠体池 海马海马 环池环池枕叶枕叶 脚间池脚间池 颞叶颞叶侧脑室下角侧脑室下角 小脑蚓小脑蚓 下丘下丘三、第三脑室下部层面三、第三脑室下部层面n n显显显显示示侧脑侧脑侧脑侧脑 室前角的下部室前角的下部 前方:前方:额额叶叶 外外侧侧:尾状核:尾状核头头部部 后方中后方中线处线处 :第三:第三脑脑室,其两室,其两侧连侧连 接丘接丘脑脑n n颅颅颅颅后后窝窝窝窝:“ “Y”Y”字形或字形或“ “V”V”字形的小字形的小脑脑幕,幕下幕,幕下结结构构 在内在内侧侧(

13、小(小脑脑上蚓部),幕上上蚓部),幕上结结构在外构在外侧侧(枕叶)(枕叶) 。n n四叠体池:四叠体池:位于小位于小脑脑蚓部前方。蚓部前方。 第 三 脑 室 下 部 层 面额叶额叶纵隔裂纵隔裂侧脑室前角侧脑室前角第三脑室第三脑室上丘上丘四叠体池四叠体池松果体松果体 ( (钙钙 化化) )外侧裂池外侧裂池枕叶枕叶丘脑丘脑岛叶岛叶侧脑室后角侧脑室后角尾状核头尾状核头第三脑室下部层面四、第三脑室上部层面四、第三脑室上部层面n n基底核、丘脑。基底核、丘脑。n n内囊前脚(前肢):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内囊前脚(前肢):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n n内囊膝部和后脚(后肢):位于豆状核(由外侧的壳内囊膝部和后脚(后肢):位于豆状核(由外侧的壳 核和内侧的苍白球组成)及丘脑之间。核和内侧的苍白球组成)及丘脑之间。n n壳核的外侧:外囊,屏状核,最外囊,岛壳核的外侧:外囊,屏状核,最外囊,岛 叶(脑岛)叶(脑岛) 。n n四叠体池:两侧枕叶之间,池内有松果体,向前与第四叠体池:两侧枕叶之间,池内有松果体,向前与第 三脑室连接。三脑室连接。基本概念基本概念n n基底节(基底核):基底节(基底核):埋藏在两侧大脑半球深部的埋藏在两侧大脑半球深部的 灰质核团,是组成椎体外系的主要结构。灰质核团,是组成椎体外系的主要结构。基 底 节纹状体杏仁核屏状核豆状核尾状核苍白球壳核旧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