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第二学期力学复习建议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48496474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143 大小:1.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第二学期力学复习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143页
高一第二学期力学复习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143页
高一第二学期力学复习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143页
高一第二学期力学复习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143页
高一第二学期力学复习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1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第二学期力学复习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第二学期力学复习建议(1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第二学期力学复习建议1、曲线运动的特点: 轨迹是曲线;运动方向时刻在改变;是变速运 动;一定具有加速度,合外力不为零。2、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某点速度方向是曲线 在该点的切线方向。3、曲线运动的条件: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方向跟 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运运 动动 的的 合合 成成 与与 分分 解解1、合运动:物体实际的运动;2、特点:3、原则:运动的合成是惟一的,而运动的分解不是惟一 的,通常按运动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分解。分运动:物体同时参与合成的运动的运动。独立性、等时性、等效性、同体性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判判 断断 合合 运运 动动 的的 性性 质质判断两个不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合运

2、动的性质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匀变速运动还是变加速运动?合力的方向或加速度的方向与合 速度的方向是否同一直线合力或加速度是否恒定判断: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个匀速 直线运动与一个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dd专专 题题1 1: 小小 船船 渡渡 河河当v船 垂直于河岸v船v水tmin=v船 dvdv船v水v v船v船v水v船 v乙 = v丙ts0s0t0甲乙丙 例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为3m/s2 ,对于任意一秒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D A在这一秒末的速度比这一秒初的速度总是大 3m/s B物体在这一秒末的速度比这一秒初的速度总 是大3倍 C物体在这一秒末的速度一定

3、比前一秒末的速 度大3m/s D物体在这一秒末的速度一定比前一秒初的速 度大6m/s 复习目的:对位移、路程、时间、时刻和加速 度概念的理解 例3: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某时刻的 速度大小是8m/s,1s后速度大小为4m/s,求 此物体在这1s内通过的位移。6m或2m 复习目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学生考虑问题的全面性 例4: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作匀变速直 线运动,该公路每隔15m有一个电线杆,如 图所示。汽车通过AB两相邻电线杆用了2s ,通过BC两电线杆用了3s。求汽车通过A、 B、C三个电线杆时的速度。 复习目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ABC 例5:车从静止开始以1m/s2的加速

4、度前进, 车后相距25m处的某人同时开始以6m/s的速 度匀速前进追车,能否追上?若追不上, 人车之间最小距离是多少? 复习目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追击问 题,构建图景、建立过程。 例6:甲、乙两物体同时通地向同一方向作 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 (1)哪一个运动得快? (2)多长时间乙能追上甲? (3)乙追上甲时距出发点多远?t/sv/(ms2)1002204甲乙 例7:有一质点,从t=0开始从原点以初速度 为0出发,沿x轴运动,其v-t图象如图3所示 ,则( ) A. t=0.5s 时离原点最远 B. t=1s时离原点最远 C. t=1s时回到原点 D. t=2s时回到原点

5、复习目的:对速度-时间图像的物理意义的 理解图30.5v/ms-1t/s120例8: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 ,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如图所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 隔是相等的,由图可知( ) A在时刻以及时刻两木块速度相同。 B在时刻两木块速度相同。 C在时刻和时刻之间某瞬间两木块速度相同。 D在时刻和时刻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变化:若每曝光一次的时间间隔为T,每个小格长度为l,求上面物体 运动的加速度和某一点的瞬时速度。 复习目的: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第三课时:牛顿运动定律 1知识要点: 牛顿第一、第二、第三运动定律 深刻

6、理解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 2解决问题的方法 确定研究对象,分析物体受力,分析物体 运动状态变化,构建物体运动的整个过程 ,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和运动状态变化图 。 3复习与解决问题的载体 例1:用一根只能承受5104N拉力的纲绳吊起质量 为4103kg的货物,g取10m/s2,在吊起过程中, 货物上升的加速度最大不能超过 m/s2。0.25 复习目的:已知受力求运动 练习:质量m=1.0kg的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在 F1=4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恰好能沿水平面匀速滑 行;若突然将水平拉力F1改为与水平方向成 = 37仰角大小不变,并与木块运动方向在同一竖直 平面上,求木块的加速度。 已知cos37 =

7、 0.8, sin37 = 0.6,g = 10m/s2。 =0.4,a=0.48m/s2 若 = 53又如何? 例2:质量是40g的物体从36m高处由静止下落, 落地时速度为24m/s,则物体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的 平均阻力是多少?(g取10m/s2)0.08N 复习目的:已知运动求受力 练习:将0.1kg的小球以25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 抛出,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5m。g取10m/s2,空气 阻力大小不变。求: (1)小球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 (2)小球落回抛出点时的速度。 (1)0.25N(2) 5m/s 讨论 (1)小球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 (2)小球在18.75m处的速度大小; (3)画

8、出前4s的速度图象。 例3:如图所示,小车上固定着光滑的斜面 ,斜面的倾角为,小车沿水平方向以多大 的加速度运动时,物块相对斜面能保持相 对静止。gtan 复习目的:连接体有共同的加速度,掌握“隔离”或“整体” 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复习目的:分析运动状态,明确物理过程复习目的:分析运动状态,明确物理过程 例4一质量为M=4Kg、长度为L=3m的木 板,在F=8N、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下,以 v0=2.0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 动,某一时刻将质量为m=1.0Kg的小铁块( 可视为质点)轻轻放在木板的最右端,如 图所示. 不计铁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求二 者经过多长时间脱离. (g

9、取10m/s2)2sF 例5如图所示,质量为M=8kg的小车放在 光滑的水平面上,在小车右端施加一水平 恒力F=8N。当小车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 1.5m/s时,在小车最右端轻轻地放上一个大 小不计、质量为m=2kg的小物块,物块与小 车间的动摩擦因数=0.2,小车足够长。求 从小物块放上小车经过t=1.5s后,小物块的 位移。(g=10m/s2) 2.1mF 水平面mM 例6质量m=1kg的小滑块(可视为点)放在质量M=1kg 的长木板右端,木板放在光滑水平面上。木板与滑块之间 摩擦系数=0.1,木板长L =75cm。开始二者均静止。现用 水平恒力F沿板向右拉滑块,如图1-5所示。试求: (1

10、)为使滑块和木板以相同的速度一起滑动,力F应满 足什么条件?(2)用水平恒力F沿板方向向右拉滑块,要使滑块在 0.5s时间从木板右端滑出,力F应多大?F=8N (3)滑块刚刚从木板上滑出时,滑块和木板滑行的距离 各多大?取g=10m/s2。 木板滑行0.125m, 木块滑行0.875mLFmM图1-5第四课时:曲线运动和万有引力 一、知识要点 1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合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 同一直线上。 2曲线运动的特点:质点的路程始终大于位移的大小; 质点做曲线运动时,受到的合外力和相应的加速度一定不 为零,并总指向曲线内侧;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但 可以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3合运动与分

11、运动的关系: (1)独立性(不相干性):几个分运动独立进行,不互 相干扰; (2)等时性: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3)等效性:合运动是由各分运动共同产生的总运动效 果。合运动与各分运动的总效果可以相互替代。 4平抛物体的运动: (1)水平抛出(水平方向具有初速度)的物体只在重力 作用下的运动。 (2)平抛运动是加速度恒为重力加速度的匀变速曲线运 动,轨迹是抛物线。 (3)平抛运动的处理方法: 分解为:水平方向速度为v0的匀速直线运动。x=v0t 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vx=gt,y= 结果为:v= , tan= , s= 5.匀速圆周运动: (1)匀速圆周运动的特点:轨迹是圆,速率不变,运动

12、方向不断改变,是变加速运动。 (2)描述圆周运动快慢的几个物理量: 线速度v :大小为通过的弧长跟所用时间的比值, 方向为圆弧改点切线方向;v=s/t 角速度 :大小为半径转过的角度跟所用时间的比 值;=/t 周期T :演圆周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 转速n :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圈数;常用的是每分钟 转过多少转。 (3)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和转速的关系:v= , , v=R, T= ,=2 6. 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 (1)物体做圆周运动需要的向心力:F向心=m , v=R, v= . 提供的向心力由物体所受合力决定。 (2)向心加速度:a向心= = ,描述的是速 度方向变化的快慢,总是指向圆心,时

13、刻在变化,是一个 变加速度。 7离心运动: (1)离心现象: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合外力突然 消失或者不足以提供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的情况下,就做 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 (2)向心运动和离心运动产生的原因: 当Fn=mv2/R时,物体以半径R做匀速圆周运动; 当Fnmv2/R时,物体做向心运动,半径R减小; 当Fnmv2/R时,物体做离心运动,半径R增大; 当Fn=0时,即向心力消失,物体沿切线作直线运动。 8行星的运动 开普勒天文学三定律: (1)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 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对于每一个行星而言,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在相等 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14、 (3)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 二次方的比值相等。即: 9万有引力定律:F=G , G =6.6710-11Nm2/kg2 (1)物体的重力随离地面高度h的变化情况 :物体的重力近似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 。即:F= ,可见物体的重力随h的增 大而减小。 (2)重力加速度g随离地面高度h的变化情 况:g= ,可见物体的重力加速度 随h的增大而减小。 10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1)天体质量的计算:基本思路,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 (2)发现未知天体:天文观测的行星轨道与应用万有引力 定律计算出的轨道不相符,推测出有别的行星在对它作用 。(3)人造地球卫星运行速度、角速度、周期

15、与半径的 关系: G ,v2=G ,r越大,v越小; G ,2=G , r越大,越小; G , T2= ,r越大,T越大; 在地球表面:mg=G ,GM=Rg (4)地球同步卫星:运转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T=24h ),所有的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平面均在赤道平面内,且 轨道半径和环绕速度都相同。要求推导出轨道半径大小。 (5)宇宙速度: 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 :7.9km/s,是 地球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也是卫星绕地球做圆 周运动的最大速度。要求会推倒。 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11.2km/s。使 物体可以挣脱地球引力束缚,成为绕太阳运行的 人造行星(或飞到请他行星上去)的最小发射速 度。 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16.7k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