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48497083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密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解密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解密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解密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解密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密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密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解密现代文阅读 题答题技巧 能阅读 一般社会 科学类、 自然科学 类文章和 文学作品分析综合 C探究 F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 表现手法3.感受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评精 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4.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 ,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5、对作品表现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 向作出评价 6.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 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7.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8.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 解读鉴赏评价 D整体把握与确切理解 相结合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应对方略文章体式 含体裁样式语言表达 话题范围 宏观把握解读微观问题 相关

2、背景 从标题到注释的全部信息 思路脉络 情境基调 对于文学作品尤其重要细审题干锁定范围筛选整合归纳概括规范表述解文 解题链接方略 高考散文特点:从文章的体裁看,都是有文化内涵、有较高 文学品位的散文;从考点的设置看,始终紧扣对学生筛选、抽 象、概括、整合信息能力的全方位考查的要 求,贴近生活,富有人文性。答题的总体要求是对(准确切题)、全(全 面完整)、好(语句通顺)。 综观近几年高考卷出现的题型,大 致可以归为三类: 一是理解作者在文中的重要语句所要表达的含义,即 写什么; 二是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及其效果(作用 ),即怎么写和为什么这样写。后一类结合原文信息和 所学语文知识进行解

3、答。 三是审美鉴赏性试题,审美鉴赏性试题,属于文学评 论中的一种,是读者在选定的评论角度对作品作出的 观点和看法,阅读者的看法也就是短文赏析的中心论 点。这类题型要求能分辨出文章语句段的表现技法, 领悟其表达技巧,审视他的艺术效果,把握他的独特 风格,进而进行富有个性的鉴赏。一般来说题目只会 要求从某个方面(或主题、或构思、或艺术特点等) 来进行赏析。写作时只能紧扣一个方面,从某一角度 赏析,选准角度,不求面面俱到。 一、 对“理解作者在文中的重要语句所要表达 的含义”的题, 多用原文或整合原文语句作答 (一)答案表述的原则: 1、忠实于题干。题干包含了题目的要求和一些 答题的信息,题干中往往

4、隐含了表述的范围、角 度和表达方式。审清题干是做好阅读题的前提。 2、忠实于原文。“现代文阅读题的答案在原文 之中,不要凭空去想。”这教给我们做现代文阅 读题的一条基本原则,即答案在文中找。即使有 些题目找不出原词句组成答案,也要弄通语境,得 其要旨,不能自由生发,离“题”万里。 3、忠实于语言规则。阅读题答案表述要依据题 干要求和文中答案信息作答,做到要点全面,内 容精确,用词准确,语言简洁,字数不超过规定 数。 忠实于语言规则(1)要显:不能含蓄、笼统(2)要简:不要罗嗦、繁琐;要概括、简洁(3)要通:不要有语病(4)要选好句式:用判断句、陈述句,不用 省略句和问句 (二)、答案表述的技巧

5、摘取、整合、归纳。 1、摘取。题目答案就是原文的某一句话、某一个 词,我们只要原原本本把它移出来或裁出来,按 规定写进答题处就可以了。 2、整合。找出题目答案所在的语句后,由于语句 太长不合书写要求或语句含有不合题意的杂乱信 息,需要加以改造,这时要求根据题意,选出有 用的语言信息进行重新组合、表述。 3、归纳。有些阅读题答案在原文语句中找不到, 需要我们整体把握段前篇或全面理解上下文语境 才能悟出答案。这样的题目要求我们用自己的语 言把答案意旨表达出来。做这类题目,答案书写 要严格遵守第一点谈及的三原则,吃透答案的内 容要点,吃准表述的范围、角度和方式,用规范 的语句表达。 (三)如何在原文

6、中寻找语句答题 1 定区域。先确定题干中的语句在原文中 哪个段落,从而划定选择答案的有效区域 。 2 明方向。认真审读题目,弄清所问,找 准答题方向,再“瞻前顾后”结合上下文 (包括上下段落)进行分析,找出最切题 的语句作答。 把握关键句,领会文章主旨 。把握关键句:1、从内容上看,要抓住能揭示文章题意、主旨的语句, 抓住每一个段落中有概括段意作用的语句。2、从表达上,要注意文章中那些抒情和议论的语句。( 如以“可见”“因此”“所以”“由此可见”等作为语言标 志的语句。)3、从结构上看,要注意领起后文或收束前文的语句,表 示过渡的语句,有重要指示代词的语句,位于文、段开头或 结尾的领起性、总结

7、性语句等等。4、从修辞上看,要注意那些运用了比喻、反问、排比 、象征等手法的语句,以及语意比较含蓄的语句等。 过渡句除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外,还有一定的概 括性,在阅读时必须明确它所概括的具体内容。 连用问句一般用来抒发强烈的情感,在阅读时就 必须明确作者所抒发的何种情思 比喻句在论证或叙述中,能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 或使描写的景物更加的形象生动 如:2010年全国卷1波灯火第4题:文章最 后一段说:“我说不出喜欢煤油灯的理由,但 我知道灯火在我心中的意义。”综观全文,灯 火在作者心中具有什么样的意义?从答案来看,它的来源全都是原文,这类 题就提醒考生要找准并组合好。答案及解析参见五三458页。注

8、意: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二、 对“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及其效果(作用) ”题, 结合原文信息和所学语文知识进行解答。 此类题型的答题要点包括三个方面: 1用了什么方法。要辨明本语句所运用的 是哪一种修辞或表现手法。 2表达了什么内容。分析这种修辞或表现 手法在文句中是要表现什么内容, 要清楚 此种修辞或表现手法的一般表达效果。 3有何效果或作用。要清楚此种修辞或表 现手法的一般表达效果,并结合具体语句加 以说明 在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写作手法有渲染、 衬托、铺垫(设伏笔)、象征、对比、比 喻、拟人、引用、所用人称等;结构上采 用以小见大、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前后 照应等表现手法;语

9、言上采用正话反说、 俏皮幽默等技巧 例如:文章使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和比 喻的修辞手法(方法)。文章用乡村的品 格和城市作对比(内容),揭示了乡村生 活的本质,委婉的批评了城市缺乏乡村这 种平时品格的现实(作用)。纵观近年高考试题考生应注意以下“表达 技巧”的作用:第一、人称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 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 切感,便于感情交流。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地展现丰富 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 现实比较灵活自由。第二、叙述方式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 地进行记叙。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3

10、.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 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 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 做某些交代。5.平叙:(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 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第三、描写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再现自然 风光。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交代人 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 世界、性格特征。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 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 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 现人物。4.人物对话描写:刻画人物性格

11、,反映人物心 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 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第四、修辞格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 具体。2.比拟:色彩显明,描写形象,表意丰富。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 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 表意凝练,抒情酣畅。6.排比: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 析;长于抒情。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 ;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例如2009年全国卷2第4题 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表现 岳桦?这样写有什么

12、好处? 答:第一问(1)拟人(2)比喻 第二问(1)通过拟人手法,可以使岳桦 由谷底到峰顶、由平凡到卓越的过程更加生动 形象;(2)通过比喻的手法,可以使岳桦的 内在气质得以揭示和提升。 注意:遇到问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效果、作 用的题型,一定要把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结合 起来回答 三、对“审美鉴赏性试题”,要求我们 能分辨出文章语句段的表现技法,领悟 其表达技巧,审视它的艺术效果,把握 它的独特风格,进而进行富有个性的鉴 赏。一般来说题目只会要求从某个方面 (或主题、或构思、或艺术特点等)来 进行赏析。写作时只能紧扣一个方面, 从某一角度赏析,选准角度,不求面面 俱到。 具体鉴赏角度如下: 1、

13、从遣词造句的角度去鉴赏,包括用词、句式,如叠字 叠词、动词形容词量词的选用、整句散句、长句短句等。 2、从修辞的角度鉴赏,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引用、对偶、借代等,这些修辞手法本身具有典型的作用 。如比喻的作用是化此为彼,形象生动,想象力丰富;拟 人的作用是化物为人,亲切自然,人格化等。 3、从语言风格的角度鉴赏,自然淡雅,如朱自清,用工 笔写意蕴;平和冲淡,如周作人,用淡笔写浓情;.苍劲 雄健,如鲁迅,刚健之中见哲思;绚丽浓艳,如徐志摩, 用诗意写浓情;清婉隽永,如冰心,用婉笔抒写柔情;形 象含蓄,如茅盾,用形象表达主旨。 4、从语体的角度鉴赏,如:书面语与口语、普通用语与 专业术语

14、等 5、从情感的角度鉴赏,要善于体味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 露出来的感情,或含蓄,或直露;或奔放,或细腻等。善 于分析品味景中情、事中情、理中情等。 如:2010年江苏卷溜索第1题 文中划线部分描写了峡谷的险峻气势 ,请分析其表现特色。 从谋篇布局的技巧来看,我们可以思考:选材前 伸后延,写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剪裁别具匠心; 文章以参观鲁迅故居的游程为外部线索,以追寻 精神家园和赞颂鲁迅精神为内部线索,两条线索 互为表里,相互映衬;开头与结尾先抑后扬,前 后照应,思想和情感逐层推进。 从联想的巧妙运用来看,我们可以思考:山川的 壮美与我心中的“巨人形象”融合在一起;目睹 孩子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脑中出

15、现“勇士的雕像 ”;牧歌式的田园风光,使“我”联想到鲁迅所 想望的“好的故事”。三处联想都自然贴切,意 绪贯通,层层推进,有力开拓和升华了文章主题 。 从景物描写的特色来看,我们可以思考:移步换 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虚实结合。 小结 第一、调整心态冷静答题。要克服对阅读题的畏惧心 理,增强信心和恒心。现代文 阅读赋分一般都比较高,每分 要志在必得。第二、巧用信息整体把握。阅读过程本身就是获取信息的过程, 阅读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捕捉信息的多少。 试卷选文虽不及教材信息多,但也提供了 不可忽略的有用信息。比如做题时可先看 看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注释等内 容,同时特别要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

16、 题,从题目的选项中揣度出文章大概主旨 是什么。明确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后再整 体把握全文,对解题也就心中有数了。第三、确定区域圈点勾画。阅读大段现代文主要用精读的方法 ,需逐字逐句推敲揣摩,可以先看题目 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和哪些语 句有关。确定某一答题区域后,再仔细 弄懂这一段每一句的意思,进而理清段 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阅读时 反复琢磨题干,圈画与之相关的内容, 答题时就不需要再从头至尾搜寻,可节 省不少宝贵时间。第四、靠船下篙摘取原文。现代文阅读的答案就在原文中,不要凭 空去想。离开了原材料恐怕谁也答不准,答 不全。因此,准确解答阅读题最重要最有效 的方法是靠船下篙在原文中找答案。要坚信 ,大多数题目在文里是能够“抠”出答案的。 当然,找出的语句不一定能够直接使用,还 必须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加工,或摘取词语或 压缩主干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