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收入的均衡和变化西方经济学教学PPT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48492153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3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民收入的均衡和变化西方经济学教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国民收入的均衡和变化西方经济学教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国民收入的均衡和变化西方经济学教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国民收入的均衡和变化西方经济学教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国民收入的均衡和变化西方经济学教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民收入的均衡和变化西方经济学教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民收入的均衡和变化西方经济学教学PPT(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六章 国民收入的均衡和变化本章将讨论现代国民收入理论的核心内容 ,即国民收入是怎样形成均衡以及均衡国民收 入是怎样变化的。1学习章节n第一节 两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均衡n第二节 两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变化n第三节 四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均衡n第四节 四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变化n第五节 支出的乘数作用 2第一节 二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均衡 一、国民收入均衡分析的前提条件二、国民收入均衡分析的两种方法:1.收入支出法:通过总支出和国民收 入之间的比较来分析国民收入的均衡。2.储蓄投资法:通过投资和储蓄之间 的比较来分析国民收入的均衡。两种分析方法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 3一、国民收入均衡分析的前提条件 当国

2、民收入既不增加也不减少时,我们称 为达到均衡状态,此时的国民收入被称为均衡的国民收 入(equilibrium national income)。国民收入均衡分析必须有三个前提:1.假定社会还存在着还没利用的社会资源。 2.假定影响国民收入的其它因素保持不变,国 民收入主要取决于社会资源利用率的变化。3.假定物价不变,国民收入的变化仅是由物品 和劳务数量的变化所引起。即所谓的国民收入均衡是实 际的国民收入均衡。第一节 二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均衡4二、用收入支出法分析国民收入的均衡 (一)、收入支出法:通过总支出和国民收入之间的比较 来分析国民收入的均衡。在两部门经济中, 总支出(AE)=C+I。

3、下表是表示总支出函数的支出表,相应可 得出总支出曲线。 5二部门经济总支出表 单位:10亿美元6二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均衡表 单位:10亿美元71. 希望的总支出国民收入n从上面的表和图形 可以看到,当国民收入 低于10000亿元时,这意 味着如果国民收入维持 在这个水平上,希望的 总支出大于国民收入。 这时会有两种可能:n第一,厂商和居民 无法花掉他们手中的钱 ,经济中普遍出现供不 应求的情况。厂商在追 求最大利润动机的支配 下,将扩大生产。因此 ,国民收入有扩大的趋 势。 二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均衡表单位:10亿美元81. 希望的总支出国民收入第二,厂商用 减少存货的方法来满 足额外的消费需求

4、和 投资需求,因而存货 减少,为使存货保持 在适当的水平上,厂 商将增加生产以增加 存货。因此国民收入 也存在扩大趋势。二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均衡表单位:10亿美元9上述两种情况表明:在任何国民收入水 平上,只要希望的总支出大于国民收入,国 民收入将增加。 小 结102.希望的总支出国民收入当Y10000亿美元时 ,假定Y=11250,AE=10850 亿美元。这意味着如果国 民收入继续保持在这个水 平上,就有400亿美元的商 品卖不出去。这时经济中 普遍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现 象,厂商的存货将被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厂商将 减少生产,国民收入有收 缩的趋势。所以在任何的国民收 入水平上,只要希望的

5、总 支出小于国民收入,国民 收入将减少二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均衡表单位:10亿美元113.希望的总支出=国民收入当Y=10000亿美元时, ,AE=10000亿美元,正好等 于国民收入。这时厂商和居 民正好买到他们想购买的产 品,经济中既没有短缺,也 没有过剩。厂商乐意保持现 状,而不增加产量。国民收 入处于均衡状态。因此,当希望的总支出 和国民收入相等时,国民收 入形成均衡。均衡的国民收 入在图像上表现为总支出曲 线和45。线相交时的国民收 入。 二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均衡表单位:10亿美元12二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均衡表 单位:10亿美元13两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均衡图像n两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均衡

6、AEOYAE451000100014三、 用储蓄投资法分析国民收入的均衡在两部门经济中,可支配收入和国民收入相差 折旧费和不分配利润收入,而折旧和不分配利润恰 好是厂商的储蓄。 国民收入消费居民储蓄厂商储蓄。与总支出函数的分析相似,可把短期消费函数 转换成消费支出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消费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一旦确定,储蓄 国民收入消费,也就随之确定。15总支出(AE)消费支出(C)投资支出(I)国民收入(GNP)消费(C)储蓄(S) 。所以:当AEGNP时,C+IC+S,即IS;当AEGNP时,C+IC+S,即IS;当AE=GNP时, C+IC+S,即IS。总支出与国民收入的均衡也意味着投资

7、量和储 蓄量的均衡。16表111二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均衡 17二部门国民收入的均衡ISOYS20040050010001500I18分析结论不论是用收入支出法,还是用储蓄投资法 分析国民收入的均衡,所得到的结果都是一致的, 因为:总支出(AE)消费支出(C)投资支出(I)国民收入(GNP)消费(C)储蓄(S) 。所以:当AEGNP时,C+IC+S,即IS;当AEGNP时,C+IC+S,即IS;当AE=GNP时, C+IC+S,即IS。总支出与国民收入的均衡也意味着投资量和储 蓄量的均衡。19二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均衡在图象上,当消费曲线确定 的时候,储蓄曲线也随之确 定。在任何国民收入水平上,储

8、 蓄曲线到横轴的垂直距离等 于消费曲线到45线的垂直距离。在总支出曲线与45度线相交 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投资曲 线和储蓄曲线也必定相交。C、IOYISCAE45y=1000100020注意:均衡的国民收入是总支出等于总供给的 国民收入,它不一定是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也 就是说,即使国民收入形成均衡,经济中仍有可 能存在闲置的社会资源。21练习1.在二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 入是( )和( )相等时的国民收入 。从图像上说,它时总支出曲线和45线 相交时的国民收入。 2.在二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 入也可以说是投资支出和储蓄相等时的 国民收入。从图像上说,它是( )和( )相交时的国民收入。

9、223.均衡的国民收入必然时充分就业的 国民收入。 4.在二部门经济中,如果投资支出大 于储蓄,总支出将小于总收入。 5.在二部门经济里,总支出曲线与45 线的交点和投资曲线与储蓄曲线的交点( ) A.不在一条垂直线上。 B.在一条垂 直线上。 C.重合。23第二节 二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变化1.用收入支出法分析国民收入的变化2.用储蓄投资法分析国民收入的变化24第二节 二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变化一、用收入支出法分析国民收入的变化。 总支出(AE)消费支出(C)投资支出(I)25(一)、当消费或投资至少有一项增加时Y当两者中至少有一项增加时 ,总支出函数会发生变化, 从AE上移到AE1。在这种情况

10、 下,如果国民收入还停留在 原来的水平(y)上,此时国民 收入总支出,于是国民收入有扩大的趋势,随国民收 入的增加,总支出也沿着总 支出曲线增加,直到点F为止 ,形成新的更高水平的均衡。AE1AE2AEAEO45y2yy1FE26(二)、当消费或投资中至少有一项减少时n当二者中至少有一项 减少时,总支出减少,总 支出曲线向下移动,如果 此时国民收入不变化的话 ,此时国民收入总支出 ,国民收入有缩小的趋势 。AE1AE2AEAEO45y2yy1FE G27结论: 因此,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消费或 投资的增加将导致国民收入的增加;反之,则 导致国民收入的减少。28二、用储蓄-投资法分析国民收入的变化

11、在两部门经济中,当投资量和储蓄量相等 时,或者当投资曲线与储蓄曲线相交时,就决 定了均衡的国民收入。29(一)当投资不变时n1.居民增加储蓄, 这样储蓄曲线将从S向上 移动到S1,并在与投资曲 线的交点上决定了均 衡的国民收入;n2.当储蓄减少时, 储蓄曲线将从曲线向 下移动到S2,从而在与 投资曲线的交点上决 定了均衡的国民收入。I SOE1E E2IYy1yy2S1S S230小 结1.假如其它条件不变,储蓄的增加将 导致国民收入的减少;储蓄的减少将导致 国民收入的增加。2.假如储蓄不变,研究投资的变化对 国民收入的影响,其结果和用收入支出 法得到的结果相同。31结 论概括收入支出法和储蓄

12、投资法的分析, 可以得到下述结论: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消费和投资的变化 将引起国民收入的同方向变化,储蓄的变化 将引起国民收入反方向的变化。32练习(选择)1.在总支出与国民收入不相等的时候,均 衡国民收入所以发生变化,是因为( ) A.居民的储蓄带来经济的收缩。 B.厂商的投资带来经济的扩张。 C.厂商因利润的变化而改变产量。 2.在二部门经济中,下述因素的变化将会 导致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化: ( ) A.消费支出或投资支出。 B.储蓄。 C.答案A和B.33第三节 四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均衡n主要内容:n一、用收入支出法分析国民收入的均衡n二、用漏出注入法分析国民收入均衡34一、用收入支出法分析

13、国民收入的均衡n四部门经济:存在居民、厂商、政府、国 际市场四个部门。n总支出(AE)=消费支出(C)+投资支出 (I)+政府支出(G)+净出(X-M)。35国民收入(原理)决定是一种短期的分析n短期内总支出各构成部分的变化趋势:n消费支出(C)n投资支出(I)n政府支出(G)n净出(X-M)进口出口36n假定:n 可支配的收入占国民收入的60% ,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和出口分别保持 在200、400和100单位美元的水平上,四 部门经济的总支出与国民收入存在着如 表163和图166所示的关系。37表16-3国民收入均衡(单位:10亿美元)国民收入( 可支配收入 占60)消费 支出投资 支出政府

14、 支出出 口进 口总支 出国民收 入的变 化1000620200400100301167711200400100451333800200400100651500885200400100851667960200400100 10518331024200400100 125 38表16-3国民收入均衡(单位:10亿美元)国民收入 (可支配 收入占60 )消费 支出投资 支出政府 支出出口进口总支 出国民收 入的变 化1000620200400100301290扩大1167711200400100451366扩大1333800200400100651435扩大15008852004001008515

15、00均衡16679602004001001051555收缩183310242004001001251599收缩39图166 四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均衡OYAE 45AE1500150040结论n与两部门的收入支出法的分析相似 ,当希望的总支出大于国民收入时,国民 收入将增加;小于国民收入时,国民收入 将减少;等于国民收入时,国民收入形成 均衡。41二、用漏出注入法分析国民收入均衡n注入和漏出是指国民收入流量的注入和漏出 。n在改进的两部门模型中,我们曾经介绍了漏 出与注入的概念:n(1)漏出(leakage):指家庭将其收入部 分用于储蓄,而没有全部用于消费。n(2) 注入(injection)

16、:指厂商获得了 追加的投资。n那么,在三部门模型和四部门模型中,哪些是漏出,哪些是注入?42分析在三部门模型中,除了储蓄之外,税收也 是漏出,因为它与储蓄一样,也是购买商品和 劳务之外的支出,是经济循环流动中的漏出。 除了追加投资之外,政府支出也是注入,是对 经济循环流动的注入。在四部门模型中,又增加了一项漏出 进口支出(有一部分国民收入因进口而从国内 流失出去)和一项注入出口收入(有一部 分国民收入因出口而注入到国内中来)。43四部门经济中的注入量和漏出量n在四部门经济中,n注入量(J)=投资量(I)+政府支出( G)+出口(X),他对国民收入流量起着扩 张作用;n漏出量(W)=储蓄量(S)+政府税收( T)+进口(M),他对国民收入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教育/培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