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入学适应的调整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491959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X 页数:25 大小:176.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入学适应的调整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小学生入学适应的调整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小学生入学适应的调整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小学生入学适应的调整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小学生入学适应的调整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入学适应的调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入学适应的调整(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入学适应 的调整东胜区第六小学 黄蓉幼儿园与小学的区别:幼儿园:玩为主人际交往范围有限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小学:学习为主人际交往范围变广变深需要有较强自理能力一.小学生入学适应问题的基本类型(一)环境适应不良型由幼儿园升入小学,是儿童生活的一大转变。对儿童来 说,学校校园、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新的教育方式,一切 都是陌生的。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作息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 化。而且多数学生在家里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没 有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习惯,而且还不能自己照料自己日 常生活,包括按时吃饭,喝水,上厕所,整理书包,打扫 卫生等,与能力强的孩子相比较而言,就显的过于自卑, 很自然地会产生孤独

2、、无助、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情 绪。一.小学生入学适应问题的基本类型(二)学习技能欠缺型部分儿童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会听老师讲课、没 有基本的阅读能力、没有养成正确的握笔姿势、不能很好 的理解教师的要求,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不会学习的学 生。他们无论在听讲、做作业、制订学习计划、合理安排 学习时间、应考等方面总是不能得心应手,直接影响学生 在校的学习效果,这些儿童在起点上的差距将被逐渐扩大, 比其他人更可能发展成为学校中的学业落后者或问题儿童 。这类学生由于没有良好愉快的学习经历,对学习没有兴 趣,对未知领域没有好奇心,缺乏学习热情,学习动力明显不 足,严重影响学习质量。一.小学生入学适应

3、问题的基本类型(三)身心健康欠佳型部分学生本身身体素质低,经常生病,又因在学校生 活学习因“技”不如人,会感到心理压力大,他们又不善于 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家长教师通常也不能关注这些学生 的真实感受,不给表达的机会,总是给予压制、命令,时间 一长,这些孩子的心理困扰会躯体化,感到体力不支、头昏 脑涨、精力不足、思维迟钝等,这类学生的身心健康总体 水平较低,存在着较多的心理问题。再加上学习负担重,休 息不充足,确实出现身体问题,从而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 康发展。一.小学生入学适应问题的基本类型(四)人际关系不良型儿童入学后,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将成为他们学校生活 的主要人际环境,但由于儿童在家庭生活

4、中的中心地位,形 成了很强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很多 儿童没有谦让、合作的意识,他们不善于与小伙伴商量,造 成人际关系紧张,很不利于儿童的社会性的发展。二、小学生入学适应问题产生的原因(一)学生自身的人格特征的影响结合学者们研究总结了五种性格特质。 分别是:(1)外倾型(2)神经质或情绪不稳定型(3)开放型(4)随和型(5)尽责型二、小学生入学适应问题产生的原因(二) 家庭教育观念存在误区1.早教提早书写运算画 2.家长包办制人造低能儿二、小学生入学适应问题产生的原因(三)家长急功近利,孩子幼儿时期被动学习知识幼儿教育应该注重幼儿认知、情感、性格等方面的发展 ,应该关注幼儿身

5、体成长。但有的家长对幼儿的要求总是很 具体,要打好文化基础,要学会汉语拼音、要学会汉字、要学 会100以内的加减法、要背诵古诗词等,孩子在幼儿园里是否 开心的生活了一天,在游戏中让孩子学习交往、体验交往的 愉快,这往往不是家长所关注的。家长的这种急功近利的要 求使孩子被动的学习,导致孩子入学后学习兴趣不浓、学习 动机不足、学习习惯不良,给儿童入学适应带来问题。二、小学生入学适应问题产生的原因(四)儿童提前入学儿童年满6周岁就可以进入小学学习,这是中国对儿童 入学年龄的要求。但部分家长坚持让儿童提前入学,觉得 孩子在幼儿园已经学不到什么了,早点上学,将来学不好还 可以留级补救。三、加强小学生入学

6、适应性的策略(一)具体解决策略对症下药 不良反应一:有些孩子不愿意上学,每天进校门前都要抱着妈妈大哭 一场,拉着妈妈的衣角不愿放手。还有人找借口,说这里痛,那里不 舒服。原因生活中,有的家长喜欢拿老师吓唬孩子,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 话,“再不听话,就让老师收拾你!”,其实,这样很不利于孩子进步 。解决办法要让孩子热爱学校和老师。激发孩子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一般而言,孩子向往小学仅停留在表象:背新书包,穿校服,戴红领 巾等。这种入学的愿望虽幼稚但很可贵。家长应当保护这种积极性, 因势利导,让孩子感到上学是一件光荣的、值得骄傲的事。 三、加强小学生入学适应性的策略(一)具体解决策略对症下药 不良反应

7、二:面对一大群陌生的孩子,孩子成了个“闷葫芦”。怕和其 他孩子玩耍逗乐,完全是个“独行侠”。每天在学校,最热衷的是放学 。上学已有一两个星期,在班上还是一个朋友都没有。 原因现在的家庭大部分为独门独户,给小孩创造的社交活动很少, 这样一来孩子与其他小朋友的接触大受限制。当他们进入小学的集体 环境中,面对的同学和老师都是陌生人,难免会产生一种孤独感。解决办法为了让孩子在新环境中不怕生,家长要鼓励他们在住宅区 内和其他小朋友交往,多带他们参加集体活动,教导他们交往的本领 。目前有些家庭存在教育误区,把小孩困在家里学这学那,这是消极 的做法。父母要把小孩放出牢笼,让他们和邻居小孩多沟通。三、加强小学

8、生入学适应性的策略(一)具体解决策略对症下药 不良反应三: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有些孩子会在上课时站起来, 在教室后面走一圈,或者在自己的座位上玩书包。 原因教学内容改变了,幼儿园以教养为主,以游戏为主的学习形式 ,而到了小学后将被正规课程代替,是以学习为主。每节课的时间也 不一样,幼儿园一般是20分钟一节课,小学则是40分钟。孩子再也不 能像在幼儿园那样,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必须老老实实地坐着。解决办法现在家长可以训练孩子安静地坐一段时间,时间的长度可 以从20分钟慢慢过渡到40分钟。在这段时间内,可以让他看看书,画 画,也可以给他讲故事等等,让孩子习惯倾听,这对将来提高他的学 习能力至关重要

9、。三、加强小学生入学适应性的策略(一)具体解决策略对症下药 不良反应四:上课的时候,不积极主动,不愿出声,不举手,老师提 问也不回答。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 原因这是孩子思维懒惰的一种表现,不勤于思考。还有些孩子即使 会思考,但是怕回答错误,怕出丑,不敢回答。解决办法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给孩子提些“开放性问题”(即答 案不唯一的问题),激发孩子去思考。同时,家长也应积极鼓励孩子 主动提出问题,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的思维过程更复杂,更 有难度,长期如此,可以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但要注意提的问题要 符合孩子的生活经验。三、加强小学生入学适应性的策略(一)具体解决策略对症下药 不良反应五:孩

10、子一开始对功课有好奇心,可是好奇心过后,就会觉 得是种负担,要么不想做,要么很磨蹭,花大量时间在并不困难的功 课上。有些孩子对自己要求过高,比如写一个字,如果觉得不满意, 会反复擦掉重写。原因幼儿园里很少会布置作业,即使有,也很少是学习上的。而进 入小学后,就是要习惯回家有功课的生活。解决办法这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一开始就给孩子布置一个 固定的、安静的区域,让他做功课。应该保证让孩子在他同意的时间 和地点做功课。一段时间后,观察一下孩子做功课的习惯,看看有什 么问题,并及时做一些调整,找到能让孩子更安心做作业的时间、地 点和方式。三、加强小学生入学适应性的策略(一)具体解决策略对症下药 不良反

11、应六:孩子不知道老师到底布置了多少作业,交去的作业经常 会比布置的少或者多。 原因小学老师的语速普遍要比幼儿园的老师快,而且对于作业的布 置,不会一遍遍的重复,因此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孩子经常会漏记老师 布置的作业。并且小学每个班的人数也多,老师对于孩子的关注肯定 不如在幼儿园,而且不再像幼儿园里大家围成半圆坐,师生之间有一 定的距离。 解决办法 家长和孩子说话要注意语速,不能太慢,也不能太快,要 循序渐进地提高讲话的速度,现在起就开始训练孩子用笔记一些东西 ,比如早上起来给孩子布置任务的时候,可以让他记下来。另外要使 孩子养成善于提问题的习惯。 三、加强小学生入学适应性的策略(一)具体解决策略对

12、症下药 不良反应七:经常有学生会在下午的课里打瞌睡甚至睡着。孩子贪睡 ,不能按时起床,上课迟到。 原因作息时间上有很大的区别,孩子在幼儿园里习惯了天天有午睡 的生活,可是,小学就没有那么“舒服”了,小学没有午睡时间,中午 只有短暂的休息时间。小学早上上课时间比幼儿园要早。 解决办法现在家长就应开始试着在家里调整孩子的作息,慢慢减少 直至取消午睡时间。找到让孩子按时起床的方法,如用闹钟或轻音乐 提醒孩子、早锻炼、适当奖惩等,逐步让孩子适应早睡早起的生活, 让他养成按时起床、用餐、学习、游戏、就寝的习惯。 三、加强小学生入学适应性的策略(一)具体解决策略对症下药 不良反应八:有些孩子中午不吃饭,或

13、者吃从家里带来的零食;经常 丢三落四,比如上美术课时忘记带蜡笔。原因小学里对生活自理能力的要求也相应地提高。去幼儿园,父母 可以把孩子送到老师手里后离开,可是小学里一般规定校门口十米或 二十米内家长不能送孩子;每天要带去学校的东西也比幼儿园要多。解决办法家长要有意识培养孩子自己收拾东西的习惯,让孩子学会 整理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以便能带齐学习用品。出去时要让他自 己拿东西,家长切不可觉得会累着孩子而让孩子什么都不干。 三、加强小学生入学适应性的策略(一)具体解决策略对症下药 不良反应九:有时候家长有事不能送孩子上、下学,有些孩子就会不 去学校,老师和家长一起找才能找到,孩子回答说,自己找不到

14、路。原因孩子依赖心理很强烈,他认为什么事都有人带着他,他自己用 不着去记些什么,还有些孩子从来没一个人走过路,所以一旦独自一 人要去学校,就会产生恐惧感。解决办法认识上学的路线,进而能够自己上下学,是孩子小学生活 的目标之一。如果家与学校离得很近,那么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从家步 行到学校,边走边告诉孩子走哪条路可以到达学校或者回家,一定要 多走几次,这样孩子才记得住。平时让孩子一个人出去买报纸或者拿 牛奶,让他一个人走路也不会害怕。在带孩子认识路线的同时,家长 还要让孩子记住家里的地址或者是联系电话,以防万一,并加强安全 教育。三、加强小学生入学适应性的策略(二)具体解决策略家长对策问题 症状之一

15、:言语施压。“要读小学了,再也没有好日子了”“小学不像幼儿园,读书很辛 苦的哦”会让孩子在潜意识里对小学产生畏惧心理,产生不愿意 去上学的表现。点评无论这个新环境是好还是坏都会让孩子在心理上产生不信任感 ,导致孩子对入学产生恐惧。对策多多鼓励,让孩子意识到成为一个小学生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 情,相反是他长大的一种表现。让孩子对入学有一种憧憬和期待,减 少孩子对新环境的畏惧感。这样,孩子更容易适应学校的制度和学习 氛围。三、加强小学生入学适应性的策略(二)具体解决策略家长对策问题 症状之二:学习施压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纷纷提 前给孩子进行学科教育。点评低年级孩子的学习

16、压力并不大,家长也没有必要过度加压。因 为孩子也会有自尊心,家长要善于发掘孩子的优点,通过鼓励教育带 动其它薄弱方面的培养。不要给孩子太多学习上的压力,每个孩子情 况不一样,家长要区别对待。即使自己的孩子在最开始的学习有点不 适应,家长不要急躁,要弄清楚原因后再作判断。对策适当安排勿给压力。刚进入小学读书的孩子或多或少会有些不 适应的现象产生,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家长陪读会是一个不错的做 法。要注意的是,陪读不是监督。家长可以通过和孩子一道学习的这 种形式,让孩子学会怎么学习,如何合理地安排利用时间。 三、加强小学生入学适应性的策略(二)具体解决策略家长对策问题 症状之三:生活全包只要学习好,其余什么事情都可以别管的做法在如今的4-2-1家庭 中屡见不鲜。于是出现了带着保姆去上大学的事情。这对于孩子来说 绝非乐事。 点评家长的一手全包的做法实不可取。这样长久下去,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