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怨必有馀怨、信言不美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491415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3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和大怨必有馀怨、信言不美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和大怨必有馀怨、信言不美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和大怨必有馀怨、信言不美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和大怨必有馀怨、信言不美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和大怨必有馀怨、信言不美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和大怨必有馀怨、信言不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和大怨必有馀怨、信言不美(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传统文化地豆中学 林洁英 课前热身(复习朗读老子道德经名言) : l1、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l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l2、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l3、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l4、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l5、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l 以无事取天下。 爱的奉献 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 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 在没有心的沙漠,在没有爱的荒原, 死神也望而却步,幸福之花处处开遍 ,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 变成美好的人间。 爱的奉献 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 ,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 泉,在没有心的沙漠,在没有爱的 荒原,死神也望而却步,幸福之花 处处

2、开遍,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 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和大怨必有馀怨 信言不美道德经第79、81章学习目标:(1)能流利地朗读并能背诵第79章和第81章。 (2)在老师的指导下理解第79、81章的意思。 (3)能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第79、81章的教育意义。l第一环节:朗读天地 l第二环节:理解含义 l第三环节:质疑讨论 l第四环节:名言积累 l第五环节:背诵课文 l第一环节:朗读天地 l 进入朗读天地 l 第79章:和大怨,必有馀(y)怨,安 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q),而不责 於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ch)。天道 l无亲常与善人。l 第81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 不辩。辩者不善。

3、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wi)人己愈有,既以与 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 ,为(wi)而不争。l第二环节:理解文意 第79章的翻译:重大的仇 怨,纵使把它调解,也会有余怨 留在心中。这怎么能算是妥善的 方法呢?所以圣人就象借贷人虽 执有借据但只给予并不索要。有 德的人也是如此(只给予并不索 要)。无德的人只索取并不给予 。天道无私,只给有德的人。第81章翻译:真实的话听起来不好听, 听起来好听的话不真实;行为良善的人 不狡辩,狡辩的人不善良。真正有学问 的人,知道学海无涯,因为处处虚心向 别人请教。一知半解的人,以为自己什 么都知道,到处卖弄自己。圣人没有私 心,什

4、么都无保留,他尽量帮助别人, 自己反而很充足。他帮助别人越多,自 己得到的快乐也越多。圣人顺天而行, 只有贡献施与,不和人家争夺。l第三环节:讨论质疑 小组讨论: l1、重大的怨恨埋在心中挥洒不去,对自己 的身心是一种伤害,圣人说这不是一种妥 善的方法?那么怎样做才是最好的办法呢 ?(用原文回答) l2、圣人教我们怎样辨别信言?美言?善者 ?辩者?知者?博者?(用原文回答) l3、圣人什么也不保留,只是给予和帮助, 那他得到什么?他快乐吗?(用原文回答 ) l4、从古到今哪些人具有默默工作、无私奉 献的精神? l5、怎样做一个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人? 是以圣人执左契, 而不责於人。思考讨论问题1

5、:重大的怨恨埋在心中挥洒不去,对 自己的身心是一种伤害,圣人说这不是 一种妥善的方法?那么怎样做才是最好 的办法呢?(用原文回答)( )埋怨,( )理解 ( )仇恨,( )宽容 ( )计较,( )付出用“多”和“少”填空。少埋怨,多理解 少仇恨,多宽容 少计较,多付出“三少”和“三多”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 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 博者不知。思考讨论问题2:圣人教我们怎样辨别信言?美言 ?善者?辩者?知者?博者? (用原文回答)既以为人己愈有, 既以与人己愈多。思考讨论问题3:3、圣人什么也不保留,只是 给予和帮助,那他得到什么? 他快乐吗?(用原文回答)崇高的道德境界 完美的精神

6、情操想一想:l 4、从古到今哪些人 具有默默工作、无私奉 献的精神?2011年感动中国的人物 l1、传人郭明义,家中几乎一贫如 洗,却资助180多名特困生。 l2、大荔军人王伟,冲入泥石流救 了23条生命,却未接妻子最后的 电话。 l3、最美洗脚妹刘丽月薪2000- 3000元,资助37名贫困生。进入市场经济以来,一切“向钱看 ”的浪潮将每一个人都卷进去,凡事都 以金钱作为衡量标准。 l 如今天下不是很太平,国人却少 了忧患意识,人们崇高理想和远大抱 负已经大不如前,自私自利成了更多 人的唯一目标,可是人无远虑,必有 近忧,中国的强大昌盛需要更多具有 默默工作、无私奉献精神的人才能实 现。怎样

7、做一个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人? 心地善良 没有害人之心不自私自利 不斤斤计较做事认真负责 诚实有信助人为乐 不与人争夺心中有爱思考问题5:第四环节:名言积累第四环节:名言积累1、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2、有德司契,无德司彻。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4、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第五环节 背诵课文第79章: 和必有,安可以。是以圣人,而。有德,无德。天道常与。第81章:不美。不信。不辩。不善。 不博。不知。圣人。既以为人,既以与人。之道利而。之道:“为而”。老师寄语:同学们,我们青少年是中国未来的希望,传 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我们责任 重大,老师希望你们能融入到传统文化的学习潮 流中去,慢慢地领会传统文化的魅力。正所谓你好我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你读 我读大家读,才是真的读,在我们中华儿女的共 同努力下,一定能好好地把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下 去,一定能好好地把中华民族精神发扬光大。另外:祝大家学习进步、身体健康、天天快乐!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