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培训学习之心得体会.doc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8491156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培训学习之心得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会计培训学习之心得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会计培训学习之心得体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会计培训学习之心得体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会计培训学习之心得体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培训学习之心得体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培训学习之心得体会.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会计培训学习之心得体会会计培训学习之心得体会北京培训学习之心得体会*镇财政所 罗富超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组织下,在县财政局的精心安排下,在镇党委政府的默许支持下,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登上了北去的飞机,飞到了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北京六环*)。通过这段时间(六天)的集中学习,顺利结业并有深刻体会如下:心得体会之一、不见雾霾不见沙,空气干燥绿化佳。地面清洁创卫好,人居环境顶瓜瓜。心得体会之二、1、8 月 31 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并重新颁布修订后的预算法,决定自 2015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2

2、、新预算法全面贯彻了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财税体制改革总体要求,以及近年来财政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同时也为进一步深化财税改革引领方向,在预算管理诸多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3、预算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一部重要法律,是财政领域的基本法律制度。新预算法的出台是国家法律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成果,更是财政制度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我国加快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心得体会之三、预算法修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原预算法自 1995 年施行以来 ,对于规范预算管理,推进依法理财,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

3、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的逐步建立,原预算法已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主要是对预算内容的完整性、预算编制的科学性、预算执行的规范性、预算监督的严肃性和预算活动的公开性等重大问题缺乏明确而严格的规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 ,强调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提出要完善立法、建立现代财政制度。预算是财政的核心 ,现代预算制度是现代财政制度的基础,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因此 ,修改预算法,是规范预算行为,推进预算管理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的迫切需要,是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必然要求,是依法治国、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保障。心得体

4、会之四新预算法的五个重大突破我国财政改革秉承公共财政的理念。在财政功能上,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财政的作用不“越位”、不“缺位”。在预算管理上,力争做到预算完整,公开透明,科学有序,执行有效,纪律严明。新预算法反映了上述现代预算管理的基本要素,是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健全透明预算制度。近年来,我国已经取消了预算外资金,所有财政收支全部纳入政府预算,接受人大审查监督。因此,新预算法删除了有关预算外资金的内容,并明确规定: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预算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同时对四本预算功能定位、编制原则及相

5、互关系作出规范。公开透明是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建设阳光政府、责任政府的需要。为巩固和扩大这一改革成果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新预算法增加规定,除涉及国家秘密的事项外,经本级人大或其常委会批准,预算、预算调整、决算、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及报表,应当在批准后 20 日内由政府财政部门向社会公开,并对本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的安排、执行情况以及举借债务的情况等重要事项作出说明。各部门预算、决算及报表应当在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批复后 20 日内由各部门向社会公开,并对其中的机关运行经费的安排、使用情况等重要事项作出说明。(二)改进预算控制方式,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原预算法规定预算审查的重点是收支平衡,同

6、时要求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完成上缴任务。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审核预算的重点由平衡状态、赤字规模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要求,新预算法增加规定 ,各级人大预算审查的重点是:预算安排是否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收支政策是否可行;重点支出和重大投资项目的预算安排是否适当;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性支出预算是否规范、适当等内容。为确保收入预算从约束性转向预期性,新预算法要求各级预算收入的编制,应当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财政政策相衔接;各级政府不得向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和单位下达收入指标。(三)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严控债务风险。原预算法规定,“地方各级预算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

7、字”。#但实际上,地方政府出于发展需要,采取多种方式融资,已经形成较大规模的地方政府债务。这些债务多数未纳入预算管理,脱离中央和同级人大监督,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为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按照疏堵结合、“开前门、堵后门、筑围墙”的改革思路,新预算法增加了允许地方政府举借债务的规定,同时从五个方面作出限制性规定:一是限制主体,经国务院批准的省级政府可以举借债务;二是限制用途 ,举借债务只能用于公益性资本支出,不得用于经常性支出;三是限制规模 ,举借债务的规模,由国务院报全国人大或者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省级政府在国务院下达的限额内举借的债务,列入本级预算调整方案,报本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四是限制方式,

8、举借债务只能采取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方式,不得采取其他方式筹措,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得为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债务以任何方式提供担保;五是控制风险,举借债务应当有偿还计划和稳定的偿还资金来源,国务院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机制以及责任追究制度。这样既坚持了从严控制地方政府债务的原则,又适应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从法律上解决了地方政府债务怎么借、怎么管、怎么还的问题,有利于把地方政府融资引导到阳光下,建立起规范合理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有利于人大和社会监督,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四)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国家实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中的

9、成功经验,对于缩小地区间财力差距、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新预算法增加规定:财政转移支付应当规范、公平 、公开,以均衡地区间基本财力、由下级政府统筹安排使用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体。建立健全专项转移支付定期评估和退出机制。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事项不得设立专项转移支付。除按照国务院规定应当由上下级政府共同承担的事项外,上级政府在安排专项转移支付时不得要求下级政府承担配套资金。上级政府应当提前下达转移支付预计数,地方各级政府应当将上级提前下达的预计数编入本级预算。这将有利于优化转移支付结构,提高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的科学性、公平性和

10、公开性,有利于减少“跑部钱进”现象和中央部门对地方事权的不适当干预,也有利于地方统筹安排预算,提高地方预算编报的完整性。(五)坚持厉行节约,硬化预算支出约束。针对现实中存在的奢侈浪费问题,为贯彻党中央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要求 ,推动建设廉洁政府,新预算法确定了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力而行、讲求绩效和收支平衡的原则 。同时强调,各级预算支出的编制,应当贯彻勤俭节约的原则,严格控制各部门、各单位的机关运行经费和楼堂馆所等基本建设支出。对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在预算之外或者超预算标准建设楼堂馆所的,责令改正,并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撤职、开除处分。现代预算管理的灵魂,是硬

11、化预算对政府支出的约束,而硬化预算支出约束的关键在于不能随意开财政收支的口子。为此,新预算法增加规定:在预算执行中,各级政府一般不制定新的增加财政收入或者支出的政策和措施,也不制定减少财政收入的政策和措施;必须作出并需要进行预算调整的,应当在预算调整方案中作出安排。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财政改革实践中较为成熟的制度。为体现这一改革成果,新预算法增加规定 ,国家实行国库集中收缴和集中支付制度,对政府全部收入和支出实行国库集中收付管理。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本级国库的管理和监督,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完善国库现金管理,合理调节国库资金余额。心得体会之五预算制度改革对中国深化经济改革具有深远意义。一方面 ,预算

12、能力是国家能力的重要支撑,预算是推进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因此 ,建设现代财政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加强预算制度建设。另一方面,行政体制改革,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提供公共服务型政府继续转变,也需要我国政府预算制度改革的配合。修改后的预算法规定,经国务院批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预算中必需的建设投资的部分资金,可以在国务院确定的限额内,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以举借债务的方式筹措。这是一个重大突破。原预算法第 28 条规定:“地方各级预算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字 。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然而,由于财税体制改革滞后,地方政府年度预算形式上平衡,不列

13、赤字,实际上大量的政府性债务在体外循环。预算法很大程度上被架空,甚至形同虚设。首先,中国已形成一个“以中央政府为核心,以地方政府为主体”的完整的隐性担保体系。这些担保或承诺并未被纳入政府预算收支,但却是一种隐性的预算外开支或责任;其次,地方政府通过各种形式的欠款、挂账和担保产生了巨大的非显性债务 。由于各级政府间偿债职责不清、事权界限不明,一旦累计的债务风险超过地方财政的承受能力,势必逐级向上转嫁偿债风险 ,直接危及中央财政安全 。因此,此次预算法修正明确强化人大立法和法律监督地位对于约束政府财政扩张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须加快实现以“全口径预算”为突破口的预算管理制度现代化。在政府一般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及社会保障预算之间形成统一和均衡,建立规范透明的资金往来渠道,同时尽可能把专项资金变为预算内资金,纳入公众的监督范畴。另一方面,必须尽快增加编制中期滚动预算和临时预算。目前我国只编制年度预算,容易使政府只考虑短期利益 ,不利于长远规划、科学配置和统筹调整财政资源与收支政策。2015 年 5 月 14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