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办副主任“坚守纪律底线、培养高尚情操”专题研讨发言材料.doc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8490254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防办副主任“坚守纪律底线、培养高尚情操”专题研讨发言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防办副主任“坚守纪律底线、培养高尚情操”专题研讨发言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防办副主任“坚守纪律底线、培养高尚情操”专题研讨发言材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防办副主任“坚守纪律底线、培养高尚情操”专题研讨发言材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防办副主任“坚守纪律底线、培养高尚情操”专题研讨发言材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防办副主任“坚守纪律底线、培养高尚情操”专题研讨发言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防办副主任“坚守纪律底线、培养高尚情操”专题研讨发言材料.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防办副主任人防办副主任“坚守纪律底线、培养高坚守纪律底线、培养高 尚情操尚情操”专题研讨发言材料专题研讨发言材料人防办副主任“坚守纪律底线、培养高尚情操”专题研讨发言材料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靠什么管,凭什么治,就要靠严明的纪律”,“要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在中纪委六次全会上习总书记专门强调,“要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健全完善制度,深入开展纪律教育,狠抓执纪监督,养成纪律自觉,用纪律管住全体党员”。再一次旗帜鲜明的阐明了加强纪律建设这一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 ,特别是当前,改革步入深水区,党内反腐势头不减,严守党纪条规是顺应当前形势

2、和发展大势的必然选择。根据“两学一做 ”学习教育计划安排,我围绕“坚守纪律底线,培养高尚情操”和大家做个交流。一、要认清重要意义,强化坚守纪律底线的自觉性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先后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要“从严治党” 、“严明党的纪律”,深刻指出:“如果不严明党的纪律,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就会大大削弱,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就会大大削弱”,还引用毛主席的话说:“路线是王道 ,纪律是霸道,这两者都不可少”。这次学习教育把“学党章党纪”作为一个重要内容突出出来,既体现出党中央和习总书记对严明党的纪律的高度重视,也说明新形势下加强纪律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概括起来,就是“三个关乎”:一是关乎党的生死

3、存亡。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建党 90 多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从一大时的 13 名代表、53 名党员,发展到现在拥有 430 多万个党组织、8700 多万党员,却始终保持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靠的是什么?用小平同志的话说:“一靠理想,二靠纪律”。翻开党的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一部不断加强和完善党的纪律建设的历史,也是一部不断与违反党纪法规的错误倾向作斗争的历史。党的初创时期,一大就初步制定了党的纪律,二大专门把纪律单列为一章并对政治纪律 、组织纪律和保密纪律作出基本要求,五大选举产生第一个党内维护和执行纪律的专门机关-中央监察

4、委员会。尽管还不够完善,但对党的发展壮大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1945 年4 月党的七大总结多年来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把维持执行党的纪律列入党章的“总纲”,首次系统地阐述了党的纪律的特征、要求及其重要性,这些都对巩固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取得八年抗战的胜利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建国初期,党中央作出关于成立中央及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决定,1956 年八大通过的党章 首次对党的纪检机构的产生、纪检机关的任务与职权、党纪处分作出明确规定,党的纪律建设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 。遗憾的是,“文革”时期的九大和十大,两次通过的党章都取消了关于纪律检查机关的条款,给党的建设造成严重影响 。党的十一届

5、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深刻汲取“文革”教训,特别是着眼长期执政需要,更加注重加强党的纪律建设,从严治党、从严执纪的力度持续加大,党纪党规日趋完善 ,为确保党的集中统一、巩固执政地位提供了坚强保证。正反经验教训证明 ,纪律是党的重要武器,什么时候严明了,党的建设形势就好;什么时候削弱了,党的事业就会受到损害。前苏联解体后,许多资深的政界人士、专家学者都反思过一个问题,苏员数量在 20 万时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200 万时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而近 2000 万时苏共却垮台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党的纪律被动摇,高层领导带头践踏法纪、恶化党群关系,党员纪律观念特别是政治纪律严重丢失,谁都可以为所

6、欲为、言所欲言 ,导致党内离心离德、分崩离析,连续执政 70 多年的大党老党瞬间轰然倒塌。”在十八届中纪委二次全会上,习总书记语重心长地告诫全党,新的历史条件下,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纪律问题解决不好,最终必然亡党亡国。对此,我们每名党员都应当有所触动、警醒反思。二是关乎党和党员形象。习总书记说:要严肃党的纪律 ,从严教育管理党员。我们常说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这面旗帜到底在人防建设发展中是依然迎风飘扬还是已折倒地?这面旗帜在我们身边同志心目中是明亮如初还是已黯淡无光?纪律是一道硬杠杠,容不得任何人去碰触去挑战 ,我们党员更应如此,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仅仅体现

7、在冲锋陷阵上,有时候行有所止更能体现一名党员的先进性。尤其是党员,一言一行更是备受群众关注,一名党员在社会上做了好事,人们会翘起大拇指称赞“共产党员真好”;相反如果在社会上做了不光彩的事,人们就会同声批评“这哪像共产党员”。共产党员违法乱纪,不仅给人民群众造成危害,而且还辜负了人民群众的厚爱和希望,使人民群众对我党的执纪水平产生怀疑。近年来,个别党员干部一些不雅举动被人拍照传上了互联网,单看是个人行为,跟党没有关系,但由于党员身份特殊,再被别有用心的人进行恶意炒作,就变成了政治事件,影响的就不是个人,而是整个单位甚至是党的形象,党员形象和党的声誉受到践踏。三是关乎个人成长进步。我们常说,纪律是

8、铁、谁碰谁流血,纪律是钢、谁碰谁受伤。去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接受信访举报 281.3 万件(次),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3.6 万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1.4 万人,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 5.4 万余人。这些人不仅给党和国家造成损失,对个人和家庭也是重大伤害。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原院长贾永祥,因贪污受贿被判处无期徒刑 ,他在总结自己的惨痛教训时说:“担任领导之后 ,再也没遇到过一次令我紧张的上级谈话,再也没有听到过一句同级领导的忠告,再也没有收到过一封来自群众的批评信。”重庆市北碚区区委原书记雷政富因不雅视频被曝光而落马,事发后,他乡下 75 岁的老母亲知道

9、了非常生气也非常痛心,见人就一遍遍地说:“如果可以重新再来的话,我宁可儿子没有走出大山,宁可儿子在老家种地、在外面打工。”黑格尔说“秩序是自由的第一条件”。纪律不仅是一种尺度,也应该是一种角度,从这边看也许是禁忌、是束缚、甚至是痛苦,从另一边看未尝不是自由、快乐或者幸福。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别人用政治前途甚至生命换来的深刻教训,我们应该铭记不忘,深思慎行 ,切不可放纵自我,为一己之私,行一时之乐,把纪律抛于脑后。二、要时刻保持警醒,强化坚守纪律底线的紧迫感论语中讲:“吾日三省吾身”,我们共产党人强调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说的都是要经常“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对于严明党的纪律这

10、个关乎根本、关乎全局、关乎长远的重大问题 ,每名党员都应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的胸怀,认真查找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真正醒醒脑、提提神 ,震撼洗礼思想灵魂。具体要破除以下五种不良心态:一是要自觉破除侥幸心理。西安碑林有一块碑上面刻着:勿谓一念可欺也,勿谓一言可轻也,勿谓一时可逞也,勿谓一事可忽也。说的是不能忽视一个不良的念头,不能去投一时之机,不能忽视一件小事。而我们生活中有的人却抱有一种侥幸心理,干坏事时认为“反正别人看不见”、“干一次就不干了”。还有的认为只要自己手法巧妙,伪装得巧妙,事情办得隐蔽,能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就会“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做了违法违纪的事情也不会被发现。党纪国法是条“

11、高压线”,谁碰谁“触电”。无论什么人、什么职务,只有遵守法纪的义务,决无违反法纪的权利。正如陈毅同志说的 ,“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触犯党纪国法的人,最终都逃脱不了应有的惩罚。二是要自觉破除攀比心理。贪欲是一切祸患之源。翻翻贪欲者的人生档案,这些人开始大体上还能做到清心寡欲。但面对种种诱惑,便横攀竖比 ,心旌摇荡,贪欲之心与日俱增,最终成为贪欲的俘虏。大贪官李真临死前自白:“我看到个别领导干部吃、穿、用极为豪奢 ,心里很不平衡。我也有一定权力,他们能弄到钱 ,我就不能干?”正是在这种攀比心理的支配下,李真开始疯狂地敛取钱财 。攀比是违法违纪人员一个普遍的心态,他们总认为,别人能捞为什么自己不

12、可以捞?似乎不捞就会吃亏。其实他们没有看到 ,许多贪官污吏看起来活得很潇洒,其实整天在惊恐中度日,生怕东窗事发 。李真曾对新华社记者说 ,自己在第一次接受纪检人员传讯后,看到夜光杯再也不色彩华丽了,连看到墙上挂的虎豹图也会恶梦连绵,夜不能寐。如果像李真那样只比活得潇洒的一面,而不比终将付出代价的一面,就会助长自己的贪欲,在违法违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攀”上“断头台”,“比 ”上“不归路”。因此,在攀比的问题上,我们每个党员一定要保持清醒,做到“横不攀竖不比,老老实实管自己”。三是要自觉破除吃亏心理。现在谁守纪律谁吃亏的思想在我们部分人员中颇有市场,在他们看来,别人捞了一把,自己不捞吃亏;别

13、人玩的心惊肉跳,自己不玩,吃亏;别人经常在外花天酒地,自己没有,也吃亏。应当承认,老老实实守纪律,有时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但这决不是一种损失和吃亏。以触犯党纪国法为代价的“便宜”,那不是便宜,是损害党的健康肌体的毒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都在大力纠“四风”正风气 ,但是有的人还是按照“惯例”顶风违纪,不收敛不收手,认为不拿就浪费 、不卡就吃亏。有一篇文章提出“三个看一看”,我与大家分享一下:第一是到贫困地区看一看,才知道老百姓有的连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第二是到监狱里去看一看,有的人总是计较自己职务多高,住房该多大,进了监狱一视同仁,八个人一间;第三是去火葬场看一看,人生前无论多么风光、多么富有

14、,最后都是一无所有 ,赤条条来,赤条条去。作为党员一定要挡得住诱惑、耐得住清贫、经得起考验,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四是要自觉破除放纵心理。放纵自己就会贪图享乐,就会产生腐败。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有七情六欲,共产党人也不例外。但人一旦放纵自己的欲望,就会变贪得无厌。一些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往往是从放纵自己、贪图安逸、追求享受开始的。有人认为 ,好不容易干上了一官半职,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应该好好地放松一下自己 ,享受享受一下人生了;也有人认为,人生在世,吃喝玩乐,别跟自已过不去,该潇洒时就潇洒,该放纵时就放纵。在这种错误的人生观支配下,有的人讲排场、摆阔气、赶时髦、挥霍浪费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15、;有的甚至为了权 、财、色铤而走险,沦为阶下囚。走私集团头目赖昌星有句“名言”,“我不怕管我的人官大,就怕当官的没有爱好”。一个人如果被欲望支配,成为欲望的奴隶,十有八九要走上邪路,最终尝尽苦果 。古人说:“广厦千间,人只要卧榻三尺;良田万顷,人只能日食三餐”。清朝一代廉吏于成龙,65 岁受命任两江总督,赴任时只带一名随从,租驴车入城,不住装修一新的府第,拒收礼品,不吃接风宴,以自己的廉洁和政绩赢得了康熙的信任和百姓的爱戴。于成龙死后,人们清理他的遗物时发现 ,他的柳条箱里只有官袍一身,靴一双及换洗内衣一套,此外就是数十册书籍。出殡那天,江宁城数万百姓步行二十多里相送 ,哭声震天,竟淹没了江涛

16、的声音。我们要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除非分之想,严守为官之德,坚持党员干部应有的操守。五是要自觉破除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指一个人立场不坚定,容易受到社会部分群体的影响,特别是看到别人因此得到好处时,极易去模仿的心理状态。有这样一则幽默故事:一位石油大亨死后到天堂去参加会议,一进会议室发现已经座无虚席。于是他灵机一动,大喊一声:“地狱里发现石油了!”这一喊导致天堂里的人们纷纷向地狱跑去。很快,天堂里就只剩下那位大亨了。这时,大亨心想,大家都跑了过去 ,莫非地狱里真的发现石油了?于是他也急匆匆地向地狱跑去。但地狱并没有一滴石油,有的只是受苦。有一位落马官员在反省中写到:“我本来不想收红包,看到身边的好多同志都收了,就以为没事 ,也跟着收了。”这些人说到底是自己思想深处有着阴暗的东西,认为“羊随大群不挨打、人随大流不挨罚”,别人做了,自己也可以做,看到别人违纪占了“便宜”,就跟着去做。然而违反纪律的事并不因为别人做了自己跟着去做,就变的合法了,不管干的人有多少,它都是错误的。作为党员绝不能跟着违纪现象跑,应当做严守和捍卫纪律规矩的“中流砥柱”。三、要注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