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石症的治疗与护理PPT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48487532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3.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胆石症的治疗与护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胆石症的治疗与护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胆石症的治疗与护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胆石症的治疗与护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胆石症的治疗与护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胆石症的治疗与护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胆石症的治疗与护理PPT(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胆石症的治疗与护理Inner Mongolia Tianjiao Hospital胆石症胆石症治疗 护理诊断临床 表现病因胆 管、胆 囊 的 生 理 功 能 v1、胆管的生理功能输送胆汁至胆囊及十二指肠,毛细胆管在调节 流量和成分方面有重要作用。v2、胆囊的生理功能包括浓缩、储存、排出汁胆和分泌的功能。胆 汁的成份与作用v胆汁中含有磷脂、胆固醇、钠、钾、钙、磷酸盐 和碳酸盐等,以及少量蛋白质等成分。在正常情 况下,胆汁中各种成分的含量保持着相对的稳定v胆汁有两大作用: v一是作为消化液,帮助脂肪在肠内的消化和吸收 v二是将某些代谢产物从肝脏排出Company Logo病因v胆囊结石与多种因素有

2、关。任何影响 胆固醇与胆汁酸浓度比例改变和造成 胆汁淤滞的因素都能导致结石形成。 Company Logo如爱静不爱动、肥胖症 、妊娠后期的病人,因 体力活动减少,腹壁松 弛,内脏下垂,长期压 迫胆管,使胆汁排泄不 畅,胆囊肌张力减退, 致胆汁逐渐淤积、浓缩 、沉积而形成结石。不食早餐,喜食 甜食、高脂肪类 食物及长期服用 某些药物,如安 妥明、雌激素等 ,均可导致胆汁 成分改变。胆汁 易浓缩,胆固醇 呈饱和状态,相 互沉积而形成结 石。有不良卫生习惯,感 染肠道寄生虫者。进 入胆道或胆囊内的蛔 虫其死亡后的虫体或 虫卵皆可形成结石。胆道系统解剖Company Logo胆石症Company L

3、ogo胆结石Inner Mongolia Tianjiao Hospital1.胆固醇结石:以胆固醇为主要成分,单发的或多发。X光不显影。胆固醇结石占50%。80%在胆囊中形成。胆结石分类 按所含的成分可分为三类2.胆色素结实:易碎,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X光不显影。占发病人群的37%。75%分布在胆管中。胆结石Inner Mongolia Tianjiao Hospital胆结石分类 按所含的成分可分为三类3.混合性结石:由胆红素,胆固醇 ,钙盐等多种成份混合而成。根据 所含成份,呈现的颜色也不同,含 钙较多,X光检查常显影。占全部发 病人群的6%左右。60%在胆囊内, 40%在胆管内。 另

4、外一种黑结石,黑色、圆形,占 6%左右。Inner Mongolia Tianjiao Hospital胆结石one胆囊结石:多为胆固醇或胆固醇为主的混 合性结石。胆囊结石占全部胆石的50%左 右。胆石的分布按结石所在部位可分为三种Inner Mongolia Tianjiao Hospital胆结石two肝外胆管结石:大多数是胆色素结石或以 胆色素为主的混合性结石,这种结石多为 原发性结石,另有一小部分是胆囊排至胆 总管内的胆固醇结石。占全部胆石的20% -30%。其中多数在胆总管下端。胆石的分布按结石所在部位可分为三种Inner Mongolia Tianjiao Hospital胆结石t

5、hree肝内胆管结石:是原发性胆管结石,在 我国较多见,占全部胆石的20%-30% ,多胆色素结石或胆色素为主的混合性 结石。左肝管多于右肝管,也可分布在 两侧肝小胆管内,它的形成与胆道感染 有关。胆石的分布按结石所在部位可分为三种临床表现v疼痛:胆绞痛,可向右肩胛部和背部放射,上腹部隐痛,常被误诊为“胃病”v黄疸:如果胆石位于胆总管开口或胆总管开口壶腹区,易致梗阻性黄疸v发热:提示合并胆道感染(Charcot症)Company Logo胆绞痛v病人常在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或睡眠中体位改变时,由于胆囊收缩或结石移位加上迷走神经兴奋,结石嵌顿在胆囊壶腹部或颈部,胆囊排空受阻,胆囊内压力升高,胆囊

6、强力收缩而引起绞痛。 胆道系统常用的影像检查Company Logo无创性B超(首选)CTMRI MRCP胆道系统常用的影像检查Company Logo有创性Percuteni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Endoscopic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胆石症的治疗v手术治疗: v胆囊切除+胆道探查+T管引流+肝叶切除 v胆肠吻合v内镜治疗: vERCP+EST+ENBDCompany LogoInner Mongolia Tianjiao Hospital胆石症的治疗Textt胆石症的治疗目前最为先进的治疗:三镜联合

7、治疗。即:腹腔镜、胆道镜、ERCP(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ST(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腹腔镜Inner Mongolia Tianjiao Hospital胆石症的治疗Textt胆石症的治疗胆道镜Inner Mongolia Tianjiao Hospital胆石症的治疗Textt胆石症的治疗ERCP(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ST(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胆石症的治疗v手术治疗的原则:v 取尽结石v 解除梗阻v 去除病灶v 通畅引流Company Logo胆石症的治疗v肝胆管残余结石的防治原则:v “手术治疗为基础”v “内镜治疗为中心”v “药物治疗为辅助Comp

8、any Logo胆石症的治疗v胆囊切除适应症 v1)结石直径超过3cmv2)合并需要腹部的手术v3)伴有胆囊息肉超过1cm v4)胆囊壁钙化或瓷化胆囊Company Logo胆石症的治疗v胆囊切除适应症 v5)儿童胆囊结石v6)合并糖尿病v7)有心肺功能障碍v8)发现胆囊结石10年以上Company Logo胆石症的治疗vERCP+EST+ENBD适应症:v1)胆管结石(肝外)v2)胆囊切除后胆管残余结石v3)急性胆源性重症胰腺炎v4)化脓性胆管炎v5)十二指肠乳头癌v6) 胆管癌或胰头癌引起的梗阻性黄疸Company Logo术前护理v1、心理护理:术前向患者介绍手术目的、方法及 手术效果,

9、消除病人的紧张、恐惧、焦虑心理、 配合术前的各种治疗、检查及护理 v 2、指导病人戒烟、戒酒,尽量少吃酸辣多渣食 物,饮食少量多餐,多吃富含维生素、营养易消 化的食物Company Logo术前护理v3、术前的常规检查、备皮 v4、术前准备: v(1)术前一天了解病人无过敏史的基础上,做好 过敏试验,按需准备交叉配血 v(2)术前晚流食,术晨禁食水Company Logo术后护理v1、患者返回病房,协助将患者安顿于床上给予去 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苏 醒后根据病情改变卧位。 v2、予吸氧、心电监理护,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如 有异常立即通知医师。v3、妥善固定引流管,观察引流液颜

10、色、性质、量 ,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受压、脱落。Company Logo术后护理v4、术后612h后可协助病人翻身,24小时鼓励病 人早下床活动,增加肠蠕动,促进肠蠕动的恢复 v5、肠道功能未恢复时应禁食,少量饮水,肛门排 气后可进清淡流质,以后由半流质逐渐转为低脂 饮食,避免油腻食物及饱餐。 v6、腹胀、肩背酸痛可能与二氧化碳残留有关,只 要多活动,会渐渐消失。Company Logo术后护理v7、观察腹部体征,有无腹膜刺激征等。v8、按医嘱输液使用抗生素,止血药和维生素K, 注意电解质平衡及营养的补充。Company LogoT管的作用v1、引流胆汁,减轻胆道压力v2、引流残余结石,使胆道内

11、残余结石排出v3、预防术后胆漏,支撑胆道,防止狭窄v4、经T管窦道处理胆道残余结石Company LogoT管拔管指征v若T管引流出的胆汁色泽正常,且引流量逐渐减少 ,可在术后10日左右,试行夹管12日,夹管期 间应注意观察病情,病人若无发热、腹痛、黄疸 等症状,可经T管做胆道造影,如造影无异常发现 ,在持续开放T管24小时充分引流造影剂后,再 次夹管23日,病人仍无不适时即可拔管。Company LogoERCP+EST+ENBD术后并发症v1)解剖特点:ERCP过程中损伤(刺激)胰管v2)与造影剂注射速度过快造成胰管内压力增高v3)反复多次胰管显影, 胰管开口充血水肿v4)胰管原有炎症或狭

12、窄v5)胆汁返流入胰管Company LogoERCP+EST+ENBD术后并发症v观察要点、护理重点:v 1 妥善固定引流管,观察引流管情况;v 2 禁食、禁饮;v 3 监测血、尿胰酶指标直至正常;v 4 应用抗生素、制酸、抑制胰酶分泌药物;v 5 监测血象、密切观察腹痛、发热、黄疸及生命体征情况 Company Logo出院指导v1、指导患者出院后应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饮食 习惯,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告知患者应低 脂、高维生素饮食,多饮水,避免剧烈活动。v2、如有发热、呕吐、腹痛、腹胀及黄疸染等情况 应及时复诊。Company Logo送给实习同学的祝福语:你们以后的路还很长,希望你们认真 的,努力的朝自己的梦想进发。不要 因为一次的失败而放弃,因为只有相 信自己,鼓励自己才会做的更好,走 的更远。预祝你们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