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痈病中医护理方案 课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485343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2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肠痈病中医护理方案 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肠痈病中医护理方案 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肠痈病中医护理方案 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肠痈病中医护理方案 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肠痈病中医护理方案 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肠痈病中医护理方案 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肠痈病中医护理方案 课件(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肠痈病(急性阑尾炎)中医护理方案2016年10月一、常见证候要点v1、湿热内蕴,气滞血瘀证v主症:上腹部和脐周疼痛,继而逐渐转移至 右下腹且痛处固定,呈持续隐痛,时有轻度 阵发性加剧,局部压痛拒按,一般无反跳痛 及腹肌紧张。伴有轻度发热、恶心欲吐、嗳 气纳呆,大便秘结、小便清或黄。舌苔腻, 脉弦滑或稍数一、常见证候要点2、积热不散,肉腐成脓证v主症:腹痛及右下腹压痛加剧,拒按,反跳 痛明显,范围稍扩大,但仍局限于右下腹部 ,腹肌紧张加重,右下腹可扪及肿块。伴高 热不退,恶心呕吐,纳呆,便秘或腹泻,小 便短赤。舌苔黄腻而厚或黄燥,脉洪数或滑 数。一、常见证候要点v3、阳明腑实,热盛伤津证v主症:

2、腹痛剧烈,扩展到全腹,腹肌紧张 更甚,全腹压痛、反跳痛、拒按、腹胀; 高热持续,时有谵语,恶心呕吐,大便次 数增多、似痢不爽、臭秽,小便频数似淋 ;甚则腹部膨胀,转侧闻水声,时时汗出 ,身皮甲错,两目凹陷,口干而臭。舌质 红,苔黄燥,脉细数。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v(一)、转移性右下腹疼痛v1、评估腹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肌紧张程度、腹 部包快等情况。v2、观察患者神志、血压、体温、呼吸等变化,并做好记录 。v3、禁用热敷和灌肠,禁服缓泻剂,在未确诊前忌滥用止痛 药。v4、症状缓解后可下床活动,慎起居,防外感风寒。v5、遵医嘱耳穴压豆阑尾、大肠胃。v6、遵医嘱指压穴位,腹痛剧烈时可指压阑

3、尾(当犊鼻下5寸 。胫骨前缘旁开一横指)、天枢(位于脐旁两寸)等穴。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v(二)恶心 呕吐v遵医嘱补液抗炎等治疗。v急性发作时指导,卧床休息,呕吐剧烈时遵医嘱行对症 处理。v出现恶心呕吐者及时清理呕吐物,指导患者采取正确体 位,以防止发生窒息,可按揉双侧内关、合谷、足三里 等穴,以降血压止吐。4、呕吐停止后协助患者用温开水 或淡盐水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v5、指压内关(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桡侧屈 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中脘(在脐上4寸,腹中 线上,仰卧取穴)。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v(三)高热v 1、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出汗较多者及时 擦干皮肤,保持皮肤和床单位

4、清洁、干燥。v 2、按压配曲池(屈肘,横纹尽处,即肱骨 外上髁内缘凹陷处)。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v(一)术后一般护理v指导禁食水,完善术前准备。v(5)术后按中医外科一般护理常规和手术后护理 常规进行。v(6)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以防术后发生头痛,6 小时后可改为半卧位。v(7)鼓励患者术后第1天下床活动,以预防肠粘连 ,同时可增进血液循环,加速伤口愈合。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v(二)用药护理:v中药汤剂一般少量多次温服,并观察腹痛是 否减轻,体温是否下降;服用通里攻下药时, 应注意大便情况。泻下太过者应报告医师处 理,并鼓励患者多饮水。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v(三)、饮食护理:v(1)术后肠蠕动

5、恢复后遵医嘱循序渐进从流 质到半流质到软食再到普食进食,忌暴饮暴 食及食后作胀。v(2)瘀滞化热者,宜进食流质或半流质。v(3)热毒炽盛,呕吐频繁者,暂禁食。v(4)恢复期可进食高蛋白、新鲜蔬菜及水果 ,忌辛辣、肥厚、烟酒、生冷等刺激性品。 (四)、情志护理:v(1)关心体贴患者,使其身心舒畅。v(2)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安慰患者,使之 情绪稳定,情志畅达,配合治疗。(五)、并发症护理:v(1)腹腔脓肿的预防和护理:术前应密切观察病 人的腹部症状和体征变化,尤其加强对非手术治疗 病人的观察和随访,为治疗提供依据;术后密切观 察病人的体温变化,妥善固定引流管,确保有效引 流,防止因引流不畅而致积

6、液或脓肿;遵医嘱应用 足量、敏感的抗菌药,以控制感染、促进脓肿局限 和吸收;若术后5-7天病人体温下降后又升高,且伴 腹痛、腹胀、腹肌紧张或腹部包块等,常提示腹腔 感染或脓肿,应协助医师处理,必要时遵医嘱做好 手术切开引流的准备。(五)、并发症护理:v(2)切口感染的预防和护理:切口部位渗液较多 时,应及时通知医生更换敷料,保持切口敷料清洁 和干燥;遵医嘱合理应用抗菌药,对化脓、坏疽或 穿孔的阑尾炎病人,应根据脓液或渗液细菌培养和 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应用敏感抗菌药;加强观察,注 意观察手术切口情况,若术后2-3天,切口部位出现 红肿、压痛、波动感,且伴体温升高,应考虑切口 感染;应配合医师做好穿

7、刺抽出脓液,或拆除缝线 放出脓液及放置引流条等,定期伤口换药,及时更 换被渗液浸湿的敷料,保持敷料清洁、干燥。(六)特色技术v1、指压穴位v(1)腹痛甚时可指压阑尾(当犊鼻下5寸。胫骨前缘旁开一 横指)、天枢(位于脐旁两寸)等穴。v(2)伴发热者配曲池(屈肘,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 缘凹陷处)。v(3)伴恶心、呕吐配内关(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 在桡侧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中脘(在脐上4寸 ,腹中线上,仰卧取穴)。v2、艾灸穴位,术后第一天艾灸足三里,每日一次,时间为5 -7时,每次30分钟,防止烫伤。v3、耳穴压豆,取耳穴腹点、腹痛点、阑尾点。四、健康指导v1、拆线一般在术后

8、7日,如未拆线而出院,要注意保护 切口,防止感染及撞伤。一般l0日后才能沐浴。术后2周 一般可恢复正常工作及生活,但1个月内避免从事使腹内 压增加的活动,以免切口裂开。v2、出院后如有切口渗液、红肿、疼痛或出现腹胀、腹痛 、呕吐及几日未解大便,应及时去医院就诊。v3、饮食有节,食后忌暴急奔走。对于手术中发现有较重 的腹膜炎的患者,由于以后有可能产生粘连性肠梗阻, 因此要嘱其半年内不吃或少吃易引起腹胀的食物,如豆 制品、山芋等。v4、慎起居、防外感,舒情志,劳逸有度。五、护理难点v患者对不良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难以纠正v解决思路:v1.加强对伤口护理人员的专科培训,建立医 护合作的伤口治疗护理模式,培养伤口护理 的专科护士。v2.,帮助患者形成良好的日常起居、饮食行 为。提供健康教育处方,评价健康教育及康 复指导的有效性。六、护理效果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