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初中,语文,课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484097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初中,语文,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初中,语文,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初中,语文,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初中,语文,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初中,语文,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初中,语文,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初中,语文,课件(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入学考试成绩发布,一位20多岁的考生数学零分,作文也只写了三句带感慨的新诗:“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成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按说,这位考生铁定无法录取。不过问题是他碰上了一位慧眼识货的主考官。这位主考官就是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先生。闻先生从这三句杂感诗中发现了这位青年身上潜伏的才气,一锤定音破格录取。果不其然,这位青年没有辜负闻先生的期望,很快就发表了一首又一首的新诗,并于1933年出版了轰动一时的诗集烙印。他,就是后来享誉诗坛的臧克家。闻一多臧克家知遇相惜 亦师亦友臧克家和闻一多臧克家于1930年起在青岛大学学习期间 ,是闻一多先生的高足,经常出入于闻

2、 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向老师请教;闻 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1932年回清华任 教后写信给臧克家说:“得一知己,可 以无憾,在青岛得到你一个人已经够了 。”可见相知之深。1933年臧克家准备 出版诗集烙印,因当时名不见经传 ,书店不愿出版他的诗集。闻一多联络 王统照等人,替他出资印行烙印, 又在大型杂志上撰文介绍。40年代,两 人多有书信往来。闻一多先生遇难后, 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写我的先生闻 一多以示悼念。检查预习给下列字词注音:地壳 仰之弥高 兀兀穷年校补 锲而不舍 沥尽心血赫然 炯炯目光 群蚁排衙函寄 目不窥园 迥乎不同漂白 警报迭起 气冲斗牛qiomwjioqil hjingy h

3、nkujing piodidu目不窥园:诗兴不作:一反既往:窥,从小孔或缝隙里偷偷地看。 眼睛从不暗中看一看家里的园圃 ,即专心致志。“作”,起的意思。诗兴不作,不是 不做诗,而是写诗的兴致不起、不 发。既,已经。既往,过去。与过去 完全不一样。词语积累:衰微:赫然:潜心贯注:慷慨淋漓:(国家、民族等)衰落,不兴旺。形容令人惊讶的事物突然呈现的样 子。用心专注而深刻。形容情绪、语调十分激动,说 话十分畅快。文章是从两个方面来写闻一 多先生的说和做的,哪两个 方面?找出过渡部分。默读课文,并思考:两部分之间用了七、八、九三个段落过 渡。第七段承接上文小结,第八、九段开启 下文。这样连缀紧密,脉络

4、清楚,过渡自然 ,把两个方面的情况简明地并列提出,给读 者以深刻印象。第一部分(1-7)记述闻先生作为 学者方面的“说”和“做”。 第二部分(8-20)记述闻一多先生 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 。学者闻一多l作为学者的闻一多他是怎样说的?怎样做 的?l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有哪些主要成就?三部著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 古典新义“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做了再说,做了不说。闻一多先生是一位闻一多先生是一位 的的 学者,我的依据是学者,我的依据是 。感知课文战士闻一多l作为民主战士的闻一多是怎样说的、怎 样做的?l课文记叙了作为革命者的闻一多的

5、哪三 件事?说了就做,言行一致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 参加游行示威感知课文闻一多先生是一位闻一多先生是一位 的的 革革 命家,我的依据是命家,我的依据是 。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救国热情澎湃执著的救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给我们的启示品读赏析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 “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等。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 “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 的初级阶段。

6、”“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 漂白了的四壁。” “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 主人。”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 本来是叙述语言,无非是讲闻一多正 在研究古代典籍,但作者不用“研究” 一词,而精心地选用了“钻探”,这个 比喻,既形象,又深刻。并且句式也变 成“向钻探”,叙述由静态变成动 态,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观的介绍,而 且是热情的称赞了 “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 沥尽心血” “几年辛苦,凝结而成 唐诗杂论的硕果”等。 以整齐的句式,饱含深情地赞美闻一多 治学之勤之钻;“凝结”表现治学成果 来之不易。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 趣正浓。” “诗兴不作”是

7、文言说法。“作” ,起。“诗兴不作”就是写诗的兴致 减少了。20年代,闻一多写了许多爱 国诗篇。从20年代末起,转入对我国 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 的文化药方。” “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是比喻 的说法,表现闻一多为探索救国道 路而苦读的目的。自20年代末起, 闻先生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 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 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望闻问切”是比拟的说法,把我们 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第2句就全句而 言也是比拟),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 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 是走出了第一步。 “深宵灯

8、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 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它”指深夜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 ,本来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则不然, 他在一盏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 研究,成绩斐然。“漂白了的四壁”引 自闻一多诗静夜,这首诗表现了诗 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课文 中引用“漂白了的四壁”,意在表现闻 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适的 情景,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脉 相承。 “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 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 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 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 语言生动形象,富于感情和诗意: 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运用成

9、语或四字短语:使结构整齐,有 节奏感。 运用对句: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 ,富于音乐美。这灯光,这灯光漂白了的四壁; 这贤良的桌椅,朋友似的亲密; 这古书的纸香一阵阵的袭来; 要好的茶杯贞女一般的洁白; 受哺的小儿唼呷在母亲怀里, 鼾声报道我大儿康健的消息 这神秘的静夜,这浑圆的和平, 我喉咙里颤动着感谢的歌声。 但是歌声马上又变成了诅咒, 静夜!我不能,不能受你的贿赂。 谁希罕你这墙内尺方的和平! 我的世界还有更辽阔的边境。 这四墙既隔不断战争的喧嚣, 你有什么方法禁止我的心跳?最好是让这口里塞满了沙泥, 如其他只会唱着个人的休戚! 最好是让这头颅给田鼠掘洞, 让这一团血肉也去喂着尸虫; 如果只是为了一杯酒,一本诗, 静夜里钟摆摇来的一片闲适, 就听不见了你们四邻的呻吟, 看不见寡妇孤儿抖颤的身影, 战壕里的痉挛,疯人咬着病榻, 和各种惨剧在生活的磨子下。 幸福!我如今不能受你的私贿, 我的世界不在这尺方的墙内。 听!又是一阵炮声,死神在咆哮。 静夜!你如何能禁止我的心跳? 静 夜闻一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