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保健]痢疾_2762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48478139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3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保健]痢疾_2762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医学保健]痢疾_2762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医学保健]痢疾_2762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医学保健]痢疾_2762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医学保健]痢疾_2762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保健]痢疾_276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保健]痢疾_2762(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PPT课件 浏览免费 下载后可以编辑修改。 http:/ http:/ http:/ http:/ http:/ /痢痢 疾疾痢 疾【概说】【病因病机】【诊查要点】【辨证论治】【预防调护】【结语】【临证备要】【复习参考题】【概说】一、概念二、沿革三、讨论范围一、概念痢疾是以大便次数增多,腹痛,里急后 重,痢下赤白粘冻为主症的疾病,是夏 秋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 二、沿革内经称为“肠澼”、“赤沃” 。难经称为”大瘕泄” 。伤寒论、金匮要略将痢疾与泄 泻统称为“下利” 。晋、南北朝方书称“滞下”、“重下” 。济生方首创“痢疾”病名。 名词解释肠澼:指痢疾,肠中积滞,排出时澼澼有声, 故名。大瘕

2、泄:即痢疾,难经“大瘕泄者,里急后 重,数至圊而不能便”滞下:即痢疾,就排便阻滞不畅而言。重下:即痢疾,就排便时肛门处疼痛而言。蛊痢:下痢脓血,间杂瘀黑有片,谓之蛊痢。疫痢:指痢疾之传染性强而病情严重者,多因 疫毒过盛,壅滞肠道,气血受损所致。三、讨论范围本篇所讨论的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细菌性 痢疾,阿米巴痢疾。部分炎症性肠病(急性血吸虫感染,血 吸虫肉芽肿,肠结核,慢性非特异性溃 疡性结肠炎,克隆氏病,过敏性结肠炎 ,肠癌等)表现为类似痢疾的临床表现 者,可参考本篇内容辨治。 【病因病机】一、病因二、病机一、病因外感时邪 饮食不节 (洁)二、病机发病机理为湿热或寒湿与食滞交阻大肠 ,传导失司,气

3、血壅滞,脂络受损,滞 下脓血。 本病病位在肠,与脾胃密切相关,可涉 及肾。 病理性质有寒、热、虚、实之分。 湿热疫毒深重可致疫毒痢、噤口痢。 【诊查要点】一、诊断依据二、病证鉴别三、相关检查一、诊断依据以腹痛,里急后重,大便次数增多,排赤白脓 血便为主证。 急性痢疾起病突然,病程短,可伴恶寒、发热 等;慢性痢疾起病缓慢,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疫毒痢病情严重而病势凶险,以儿童为多见 ,起病急骤,在腹痛、腹泻尚末出现之时,即 有高热神疲,四肢厥冷,面色青灰,呼吸浅表 ,神昏惊厥,而痢下、呕吐并不一定严重。 有传染性的痢疾者,多伴有饮食不洁史;急性 多发生在夏秋之交,慢性四季皆可发生。 二、病证鉴别

4、与泄泻鉴别共同点: 1、好发于夏秋季节; 2、病在肠胃; 3、缘由外邪和饮食; 4、大便均稀而便次增多。不同点: 痢疾:三大主症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脓血。其 腹痛与里急后重同时出现,便后痛不减。 泄泻: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甚则如水样。其 腹痛与肠鸣脘胀同时出现,便后痛减。 三、相关检查血常规检查大便常规及培养必要时可行X线钡剂、结肠镜检查。 【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二、治疗原则三、证治分类一、辨证要点辨实痢、虚痢 识寒痢、热痢 辨伤气,伤血 二、治疗原则暴痢-清肠化湿解毒,调气行血导滞。 久痢-调补脾胃,兼以清肠。 此外,对于古今医家提出的有关治疗痢 疾之禁忌,如忌过早补涩,忌峻下攻伐 ,

5、忌分利小便等,均可供临床用药之时 ,结合具体病情,参考借鉴。 三、证治分类湿热痢 疫毒痢 寒湿痢 阴虚痢 虚寒痢 休息痢 湿热痢症状 主证:腹部疼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脓血,粘稠 如胶冻,腥臭。 兼证:肛门灼热,小便短赤。 舌脉:舌苔黄腻,脉滑数。 证机概要:湿热蕴结,熏灼肠道,气血瘀滞。 治法:清热导滞,调气行血。 代表方:芍药汤加减。 疫毒痢 症状 主证:起病急骤,大便频频,痢下鲜紫脓血,腹痛 剧烈,后重感特著。 兼证:壮热口渴,头痛烦躁,恶心呕吐,甚者神昏 惊厥。 舌脉:舌质红绛,舌苔黄燥,脉滑数或微欲绝。 证机概要:疫邪热毒,壅盛肠道,燔灼气血。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除积。 代表方:白

6、头翁汤合芍药汤加减。 寒湿痢 症状 主证:腹痛拘急,痢下赤白粘冻,白多赤少,或为 纯白冻,里急后重。 兼证:口淡乏味,脘胀腹满,头身困重。 舌脉:舌质或淡,舌苔白腻,脉濡缓。 证机概要:寒湿客肠,气血凝滞,传导失司。 治法:温中燥湿,调气和血。 代表方:不换金正气散加减。 阴虚痢 症状 主证:痢下赤白,日久不愈,脓血粘稠,或下鲜血 ,脐下灼痛,虚坐努责。 兼证:食少,心烦口干,至夜转剧。 舌脉:舌红绛少津,苔腻或花剥,脉细数。 证机概要:阴津血热,脉络受损,大肠失职。 治法:坚阴泄热,扶正止痢。 代表方:黄连阿胶汤合驻车丸加减。 虚寒痢 症状 主证:腹部隐痛,缠绵不已,喜按喜温,痢下赤白 清稀

7、,无腥臭,或为白冻,甚则滑脱不禁。 兼证:肛门坠胀,便后更甚,形寒畏冷,四肢不温 ,食少神疲,腰膝酸软。 舌脉: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而弱。 证机概要:脾肾阳虚,寒湿内生,阻滞肠腑。 治法:温补脾肾,收涩固脱。 代表方: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休息痢 症状 主证:下痢时发时止,迁延不愈,常因饮食不当、 受凉、劳累而发,发时大便次数增多,夹有赤白粘 冻。 兼证:腹胀食少,倦怠嗜卧。 舌脉:舌质淡苔腻,脉濡软或虚数。 证机概要:病久正伤,邪恋肠腑,传导不利。 治法:温中清肠,调气化滞。 代表方:连理汤加减。 【预防调护】一、对于具有传染性的细菌性及阿米巴痢疾, 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以控制痢疾的传 播

8、和流行;如搞好水、粪的管理,饮食管理, 消灭苍蝇等。 二、在痢疾流行季节,可适当食用生蒜瓣,每 次13瓣,每日23次;或将大蒜瓣放入菜食 之中食用;亦可用马齿苋、绿豆适量,煎汤饮 用;对防止感染亦有一定作用。 三、痢疾患者,须适当禁食,待病情稳定后, 予清淡饮食为宜,忌食油腻荤腥之品。 【结语】一、痢疾是以痢下赤白脓血,腹痛,里 急后重为临床特征。 二、要病因是外感时邪疫毒,内伤饮食 不洁;病位在肠,与脾胃有密切关系; 病机为湿热疫毒寒湿结于肠腑,气血壅 滞,脂膜血络受损,化为脓血,大肠传 导失司,发为痢疾。 【结语】三、暴痢多为实证,久痢多数虚证。实 证以湿热痢多见,亦见于寒湿痢;而疫 毒痢

9、,因病势凶险,应及早救治;虚证 又有阴虚痢和虚寒痢不同,若下痢不能 进食,或入口即吐,又称噤口痢;对于 日久迁延不愈的休息痢,因病情缠绵, 往往形成虚实夹杂之势,宜采取综合措 施,内外同治。 【结语】四、痢疾的治疗,以初痢宜通,久痢宜 涩,热痢宜清,寒痢宜温,寒热虚实夹 杂者宜通涩兼施、温清并用,同时可配 合外治灌肠之法,提高疗效。对其具传 染性的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应重 在预防,控制传播。 【临证备要】一、湿热痢初起有明显表证者,当先解 表,或解表清里并施。 二、暴痢宜通调清化,忌兜涩分利,以 免留邪;久痢宜扶正固涩,不可漫投攻 伐,以免苦燥伤阴、寒凉伤阳,影响脾 气。 【临证备要】三、

10、正确估价病情预后。 四、慢性病例因反复发作,较难台愈, 可在内服中药基础上,服用中药保留灌 肠,中药复方可用黄连、黄柏、白头翁 、大黄等煎成100ml,保留灌肠,适用于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细菌性痢疾。 亦可用中成药锡类散保留灌肠治疗溃疡 性结肠炎。 【临证备要】五、疫毒痢若发生厥脱,若下痢无度, 饮食不进,肢冷脉微,当急用独参汤或 参附汤等以益气固阳。【临证备要】六、若下痢而不能进食,或下痢呕恶不能食者, 称为噤口痢,主要是胃失和降,气机升降失常。 实者,多由湿热、疫毒蕴结而成,症见下痢,胸闷, 呕恶不食,口气秽臭,舌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泄热 和胃,苦辛通降,方用开噤散加减,陈皮、黄连、大

11、 黄、荷叶蒂等,开噤升清,或加玉枢丹,少量冲服, 或用姜汁炒黄连同煎,频频呷服,反复使用,以开噤 为度。 虚者以脾胃素虚或久痢胃虚气逆而致,症见下痢频频 ,呕恶不食入即吐,舌淡,脉弱,治宜健脾和胃,方 用六君子汤加石菖蒲、姜汁,以醒脾开胃;而胃气衰 败所致噤口痢,实属危象,应积极图治。 【复习思考题】应当怎样理解“无积不成痢,“痢先当头 下”和“痢无止法”的说法?何谓“逆流挽舟法”,其适应证和代表方 剂是什么?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的病理改变是肾脏体积可较正常增大,病变主要累及肾小球。病理类型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光镜下通常为弥漫性肾小球病变,以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增生为主要表现,急性期可伴有

12、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病变严重时,增生和浸润的细胞可压迫毛细血管袢使毛细血管腔变窄、甚至闭塞,并损害肾小球滤过膜,可出现血尿、蛋白尿及管型尿等;并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因而对水和各种溶质(包括含氮代谢产物、无机盐)的排泄减少,发生水钠潴留,继而引起细胞外液容量增加,因此临床上有水肿、尿少、全身循环充血状态如呼吸困难、肝大、静脉压增高等。肾小管病变多不明显,但肾间质可有水肿及灶状炎性细胞浸润。 急性肾小球肾炎治疗:本病治疗以休息及对症为主,少数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例应予透析,待其自然恢复。不宜用激素及细胞毒素药物。 一、一般治疗 肉眼血尿消失、水肿消退及血压恢复正常前应卧床休息。予低盐(3g/d)

13、饮食,尤其有水肿及高血压时。肾功能正常者蛋白质入量应保持正常(每日每公斤体重1g),但氮质血症时应限制蛋白质摄入,并予高质量蛋白(富含必需氨基酸的动物蛋白)。仅明显少尿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例才限制液体入量。 二、治疗感染灶 首选青霉素(过敏者更换为对革兰氏阳性菌高度敏感的大环内酯类、头孢第一代抗生素)800万单位静脉滴注,1014天,但其必需性现有争议。反复发作的慢性扁桃体炎,待肾炎病情稳定后(尿蛋白小于(+),尿沉渣红细胞少于10个/高倍视野)可作扁桃体摘除,术前、后两周需注射青霉素。 三、对症治疗 利尿、消肿、降血压。常用噻嗪类利尿剂(如双氢氯噻嗪25mg,每日23次),必要时才予利尿剂如呋

14、塞米2060mg/d, 注射或分次口服。利尿后高血压值仍不满意时,可加用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啶2040mg/d, 分次口服或血管扩张药如肼酞嗪25mg,每日3次。但保钾利尿药(如氨苯蝶啶及安体舒通)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少尿时应慎用,以防诱发高血钾。 慢性肾炎 图书四、中医药治疗 本病多属实证。根据辨证可分为风寒、风热、湿热,分别予以宣肺利尿,凉血解毒等疗法。本病恢复期脉证表现不很明确,辨证不易掌握,仍以清热利湿为主,佐以养阴,但不可温补。 五、透析治疗 少数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有透析指征时,应及时给予透析(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皆可)。由于本病具有自愈倾向,肾功能多可逐渐恢复,一般不需要长期维持透析。 ,它有力地推进了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有效(df肺25s血液f369血小板t5172 红血球gdf55m 白血球fd2)手段在20世纪才开始出现。20世纪医学发展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科学的进步。各学科专业间交叉融合,这形成现代医学的特点之一。 综合医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