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生活和生活习俗的变迁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48476882 上传时间:2018-07-15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7.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质生活和生活习俗的变迁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物质生活和生活习俗的变迁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物质生活和生活习俗的变迁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物质生活和生活习俗的变迁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物质生活和生活习俗的变迁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质生活和生活习俗的变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生活和生活习俗的变迁(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四: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课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结构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逐步转型。作为社会转型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生活和习俗,在力度和深度上,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迁。导言清代官服等 级礼治规范从清代官服的差异中,你对我国古代 服饰有何感触?一、变化中的男女服饰(衣)一、变化中的男女服饰(衣)男子:男子:( (清代清代) )长袍马褂长袍马褂(鸦片战争后)鸦片战争后)西西 装装(辛亥革命后)辛亥革命后)西装、西装、中山装中山装女子女子:(:(清代清代) )旗袍旗袍(鸦片战争后)鸦片战争后)改良旗袍改良旗袍封闭开

2、放新中国服饰的变化: 50年代60年代中期:列宁装、连衣裙(布拉 吉);成为“干部服”的中山装成了流行时尚。 70年代:绿军装80年代以来:追求个性化和时装化 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并行变化:由穿长袍马褂到着西装带领结。 原因是:受西式服饰的影响礼义廉耻立法、 司法、 行政、 考试、 监督五 权分立三民 主义清末旗袍清末旗袍满族妇女衣着清末汉族妇女服饰民国以来旗袍的演变民国初年穿旗袍的妇女民国上袄下裙穿改良旗袍的妇女六七十年代的绿军装六七十年代的绿军装五十年代的连衣裙五十年代的连衣裙五十年代的列宁装五十年代的列宁装新中国成立 后的服装列宁装,因列宁在十月革 命前后常穿而得名,文革 时期的服装,以军

3、装和蓝、 黑、灰、黄的单色调为主 流。本是男装上衣,却 当时的中国演变出女装, 并成为革命“时装”。它的 外观是西服领、双排扣、 双襟中下方均带一个暗斜 口袋。它具有中西合璧的 鲜明特点。建国以后服装的变化的原因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中山装、列宁装迅速取代西装、旗袍, 成为共和国初期的主要服装样式。上述服装之所以流行,与其说这类服装代表美,不如说它们 是一种追求进步、保持革命激情与亢奋的醒目标志。在变革 时代,服装作为政治信仰的表述方式,在意识形态的规范和 整合过程中往往起着微妙的作用。通过服装的同一性,显示 出人民群众对共产党的拥戴,对革命的热爱。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国服装从封闭走向开放,逐渐

4、与国 际接轨。 当代服饰变化的另一原因是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观 念的更新和消费能力提升。70年代末的时尚碎花衣裳80年代的服饰男 子长 袍 马 褂西装中山装列宁装绿军装干部服现代服装女子旗装改良旗袍 上衣下裙列宁装绿军装干部服现代服装二、并行于世的中西餐(食)二、并行于世的中西餐(食)1 1)中国菜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国菜系的形成和发展l l菜系:四大菜系或八大菜系菜系:四大菜系或八大菜系四大菜系:粤菜、鲁菜、川菜、淮扬菜(徽菜) 八大菜系:粤菜、鲁菜、川菜、淮扬菜 、苏菜 、湘 菜 、浙菜 、闽菜 以辣、酸、麻脍炙人口重油重色,以烹制 山野海味而闻名以清香、鲜嫩、味纯而著名讲究鲜、嫩、爽、滑中国

5、传统八大菜系中国传统八大菜系香辣炒蟹符离集烧鸡金牌烧乳鸽清炸凤尾虾油重色浓,酸辣、香鲜、软嫩 。风味清鲜,浓而不腻,淡而 不薄,酥松脱骨而不失其形 ,滑嫩爽脆而不失其味。菜式小巧玲珑,菜 品鲜美滑嫩、脆软 。以汤菜清,味道淡著名中国传统八大菜系中国传统八大菜系清炖蟹粉 狮子球西湖醋鱼红煨鱼翅佛跳墙材料: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 。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思考:该诗描述近代以来社会生活哪些方面的变化?服饰的西化 该诗反映近代以来哪种观念?社会上的崇洋现象 中国传统八大菜系中国传统八大菜系一位美国美食家曾这样说:“日 本人用眼睛吃饭,料理的形式很 美;吃我们的

6、西餐,是用鼻子的 ,所以我们鼻子很大;只有你们 伟大的中国人才懂得用舌头吃饭 。1、营养不一样。 2、餐具不一样。 3、用餐环境不一样。二、并行于世的中西餐(食)二、并行于世的中西餐(食)1 1)中国菜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国菜系的形成和发展l l菜系:四大菜系或八大菜系菜系:四大菜系或八大菜系2 2)西餐的传入)西餐的传入l l原因和时间原因和时间l l对中国饮食的影响?对中国饮食的影响?l l中西餐的区别中西餐的区别四大菜系:粤菜、鲁菜、川菜、淮扬菜 八大菜系:粤菜、鲁菜、川菜、淮扬菜 、苏菜 、湘 菜 、浙菜 、闽菜 西餐传入的原因和过程(1)近代西风东渐(1)19世纪40年代后,开始出现西

7、餐馆(2)19世纪60年代前后,西餐馆陆续开办(3)19世纪七八十年代,成为一种时尚(2)受自然物产条件的限制(3)生活习俗的制约广州最老的西餐馆:太平馆中西餐的不同第一,饮食构成不同。第一,饮食构成不同。 西餐是以肉蛋乳为主,以蔬菜水果和谷类为辅,而中餐则是以谷物、西餐是以肉蛋乳为主,以蔬菜水果和谷类为辅,而中餐则是以谷物、 蔬菜为主,以肉蛋乳和水果为辅。蔬菜为主,以肉蛋乳和水果为辅。 第二,就餐工具不同。中餐用筷子,西餐用刀叉;中餐多用碗,西餐多用盘。第二,就餐工具不同。中餐用筷子,西餐用刀叉;中餐多用碗,西餐多用盘。 第三,烹调方法、炊灶具有别。中式菜肴的烹调方法多达第三,烹调方法、炊灶

8、具有别。中式菜肴的烹调方法多达5050多种,而西餐的常见烹调方法不多种,而西餐的常见烹调方法不 过十几种。过十几种。 第四,中西餐的最大文化差别:在中国人看来,几乎所有的食物都可入药;许多药物也是第四,中西餐的最大文化差别:在中国人看来,几乎所有的食物都可入药;许多药物也是 食物,除食用营养功能外,还可用来调理人体的某些不适。食物,除食用营养功能外,还可用来调理人体的某些不适。 饮食的变化中西餐并行于世中餐为主,西餐本土化二、并行于世的中西餐(食)二、并行于世的中西餐(食)三、居室建筑的演进(住)三、居室建筑的演进(住)2 2)演进过程:)演进过程:传统住宅(北京四合院)传统住宅(北京四合院)

9、中西合璧(上海的石库门)中西合璧(上海的石库门)完全欧化(花园、别墅、公寓)完全欧化(花园、别墅、公寓)1 1)原因:主要是外国人增多,外来文化的影响)原因:主要是外国人增多,外来文化的影响3 3)特点:演进突出表现在城市的上层和富贵人)特点:演进突出表现在城市的上层和富贵人 家,贫苦人民没有多大变化。家,贫苦人民没有多大变化。(1)中国传统民居北京四合院俯视图(1)中国传统民居四合院平面图陕西民居陕西民居江南水乡民居(2)中国传统民居福建土楼吊角楼四川羌族民居四川羌族民居云南瑞丽傣族民居上海滩老洋房 (3)完全欧化建筑上海法租界的老房子(3)完全欧化建筑上海外滩西洋建筑(3)完全欧化建筑袁世

10、凯的小楼(3)完全欧化建筑别墅(3)完全欧化建筑(4)中国现代建筑四、习俗风尚的变革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 改革开放改革开放(1 1)见面:)见面:(2 2)称谓:)称谓:(3 3)婚姻:)婚姻:(4 4)葬礼:)葬礼:跪拜、作揖鞠躬、握手大人、老爷先生、君厚葬文明、卫生、简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由恋爱因素:表现见面礼:跪拜、作揖跪拜、作揖 鞠躬、握手鞠躬、握手意义:礼节上的尊卑观念已为平等观念所取代意义:礼节上的尊卑观念已为平等观念所取代跪拜作揖清末中外官员握手致意清末传统婚礼婚礼的变迁当时结婚照不过是记录夫妻合影的影像. 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结婚照2

11、0年代的婚礼蒋介石与宋美龄的结婚照 蒋经国与蒋方良的结婚照 征婚广告1、女子须天足 2、女子须识字 3、男方不娶妾4、男死后女可再嫁5、男女双方意见不合可离婚征婚人蔡元培上书女学士周,现年28 岁,久寓北京,现执教鞭于 京师某女学校。家资及不动 产可达5万元之数。自悬牌 之日起,至民国8年1月止, 各学士如有与具有同等之 能力及资产者,每日午后4 时至6时,为会谈期,务请 应时驾临可也。 婚姻习俗的变化任弼时与陈琮英结婚照( 1926年3月上海)邓小平与卓琳的结婚照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成立后婚姻法婚姻法第一条 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 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男女婚姻 自由、

12、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 和子女合法权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第二条 禁止重婚、纳妾。禁止重婚、纳妾。禁止童养媳。禁 止干涉寡妇婚姻自由。禁止任何人藉婚姻关 系问题索取财物。第三条 结婚须男女双方本人完全自愿,结婚须男女双方本人完全自愿,不 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 以干涉。在那个阶级斗争,政治挂帅的时代,敢穿婚纱和西服的人不多, 否则要被说成向往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结婚是人性的需要也被 排在其次,取而代之的是革命的需要,工作的需要。 50年代60年代70年代90年代 现在的化 装技术可真 没得说,连最 亲的人也认 不出来。丧葬礼俗的变化丧葬礼俗

13、的变化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丧礼趋于简化,出现西式丧礼, 农村多为传统丧礼。 新中国成立后:土葬开始向火葬改革。 1956年,在中南海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期间,中央领 导默默地传阅着一份关于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实行火葬 的倡仪书。 当时,在这份倡仪书后面签名的有:毛泽东、 朱德、彭德怀、康生、刘少奇、周恩来、彭真、董必 武、邓小平水葬,是一种将死者遗体投于江河湖海的葬法。 天葬,是藏族人民的丧葬习俗天葬,是藏族人民的丧葬习俗, ,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土葬,是各个民族都实行过的葬法,汉族历行土葬 。迄今在某些少数民族和我国北方地区和落后的农村 地区仍然实行。火葬,在商代,一些边远

14、民族已经有火葬习俗。 后来,受佛教的影响,真正意义上的火葬慢慢盛行。 其他社会风俗:其他社会风俗:洋务运动时期,洋务运动时期,留美幼童不仅穿起西装,而且剪掉辫子,揭开了留美幼童不仅穿起西装,而且剪掉辫子,揭开了“ “ 断发易服断发易服” ”的序幕;的序幕;辛亥革命前辛亥革命前,有不少仁人志士、青年学生率先奋起剪掉象征清王朝有不少仁人志士、青年学生率先奋起剪掉象征清王朝 的辫子,表示反对封建专制的决心。的辫子,表示反对封建专制的决心。辛亥革命后,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剪辫令,几年里全国男子绝大部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剪辫令,几年里全国男子绝大部 分都剪掉了辫子;分都剪掉了辫子;戊戌变法时期的

15、维新派倡导戊戌变法时期的维新派倡导“ “断发易服断发易服” ”,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又倡,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又倡 导妇女导妇女“ “废止缠足废止缠足” ”,缠足的风俗在中国历史上历时一千余年,蔓延,缠足的风俗在中国历史上历时一千余年,蔓延 极广。极广。剪辫易服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下 令剪去辫子。材料: 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重,行动摇 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 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 容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 其势不能不去之。欧美百数十年前,人皆辫 发也,至近数十年,机器日新,兵事日精, 乃尽剪之,今既举国皆兵,断发之俗,万国 同风矣。且垂辫既易

16、污衣,而蓄发尤增多垢 ,衣污则观瞻不美,沐难则卫生非宜,梳刮 则费时甚多,若在外国,为外人指笑,儿童 牵弄,既缘国弱,尤遭戏侮,斥为豚尾,去 之无损,留之反劳。 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折辫子不适合近代 工业发展的需要。 清末排满,反清 革命兴起; 西方自由民主平 等思想影响; 不卫生,不美观.思考:剪辫的原因? 三寸金莲的古时美女这一时期,脚的形状大小成了评判女 子美与丑的重要标准,作为一个女人,是 否缠足,缠得如何,将会直接影响到她个 人的终身大事。当时社会都以女子大脚为 耻,小脚为荣 。中国的女子在长期男尊女 卑及苛刻的礼教下,已不认为自己具有独 立的人格,为了取悦于男人,她们心甘情 愿地争相缠足,并以小脚为荣、为尊。 迫令放足封建的旧中国,男尊女卑的思想在 人们的脑海里根深蒂固。女人们裹 小脚最为突出。几代女子不惜伤筋 动骨,也要裹成残疾的“三寸金莲 ”。维新变法时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