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麦的均势体系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476507 上传时间:2018-07-15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俾斯麦的均势体系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俾斯麦的均势体系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俾斯麦的均势体系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俾斯麦的均势体系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俾斯麦的均势体系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俾斯麦的均势体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俾斯麦的均势体系(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7讲 俾斯麦的均势体系18711890n概要n一、三皇联盟及其瓦解n二、俾斯麦同盟体系的建立n三、三皇同盟的解体和俾斯麦体系的危机n四、俾斯麦体系的调整和加强n五、德国外交“新路线”和俾斯麦体系的瓦解概要n普法战争和德国统一之后,德法矛盾是焦点。n法国的目标是寻找反德同盟,推翻法兰克福和约 强加给它的屈辱。n俾斯麦的目标是孤立法国,所以精心建构了一个同盟 体系。其主要任务是:联合俄奥,拉拢英国,防止任 何大国与法国结盟。其中,英、俄两国的选择尤其重 要。但是俾斯麦的同盟体系面临着难以解决的问题。 1890年俾斯麦下台,德国出台的外交“新路线”导致法 俄结盟,孤立法国的目标化为泡影,俾斯麦体系

2、瓦解 。一、三皇联盟及其瓦解n俾斯麦首先争取的是俄奥两国,因此德奥俄合作最先 开始。n1三皇联盟n2近东危机与柏林会议1三皇联盟n(1)德俄关系的基础n(2)德奥关系的基础n(3)俄奥关系的基础n(4)三皇联盟的成立(1)德俄关系的基础n德皇威廉一世与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是舅甥关系n俄一直在德国统一问题上持中立立场n1871年俾斯麦支持并帮助取消了1856年巴黎条约关于黑海中立化的规定,恢复了俄在黑海的利益。 (2)德奥关系的基础n普奥战争之后,由于俾斯麦力排众议,宽容对待战败 的奥地利,为德奥和解创造了条件。而奥地利看到德 国统一,德俄友好,逐渐接受现实,开始谋求与德国 改善关系。(3)俄奥关系

3、的基础n俄奥关系在克里米亚战争之后关系更加紧张,都希望 与德国接近,遏制对方。但是俾斯麦对俄友好政策, 使奥只好接受现实,准备与俄谅解,避免陷入孤立。 而俄罗斯也不希望给德国一个过于自由的空间,也愿 意和奥谅解,牵制德国。(4)三皇联盟的成立n1873年6月,俄奥两国在维也纳郊区兴勃隆达成了一个 政治协定,即兴勃隆协定,规定两国今后就彼此 的分歧展开磋商,确定合作方针。这个协定深受俾斯 麦欢迎,10月德国也加入该协定,由此形成三皇联盟 。这个联盟是个政治联合体,比较松散。2近东危机与柏林会议虽然俾斯麦促成了俄奥接近,但是东方问题困扰着俄 奥关系,威胁着三皇联盟的稳定性。n(1)近东危机n(2)

4、柏林会议n(3)会议的影响(1)近东危机n1875年7月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起义,塞尔维亚和门 的内哥罗予以支持。土耳其进行镇压。n1877年3月,英、俄、德、奥、法、意五国介入,要求 土耳其实施改革,确保和平。土拒绝,俄对土宣战。 78年4月俄土签圣斯蒂法诺条约,土承认塞尔维亚 、门的内哥罗、罗马尼亚独立,波、黑两省实行改革 ;俄取得部分土领土;两海峡对俄开放。(2)柏林会议1878年6月7月n英、奥对俄土条约不满,反对俄获得太多领土。因此 问题的核心是英奥俄围绕东方问题的矛盾。于是召开 柏林会议(英、德、俄、奥、法、意、土)。经过俾 斯麦协调,英俄都做了一些让步,最后达成柏林条 约:(1)

5、俄放弃建立大保加利亚的计划;(2)由 奥占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两省;(3)俄保留一些 土的领土,土承认塞、门、罗的独立;(4)海峡对一 切外国军舰关闭。 (3)影响n近东危机的实质是英奥俄在近东的利益分配问题。柏 林会议的协调避免了一场战争,但是俄的目标受到遏 制,对俾斯麦和奥十分不满,俄德奥三皇联盟受到威 胁。n柏林会议与1815年维也纳会议、1919年巴黎和会并称 为1920世纪初国际关系史上三大国际会议。柏林会 议的特点是:不是大国战争之后的会议,而是为了防 止大国战争的会议。二、俾斯麦同盟体系的建立n近东危机和柏林会议使俄德奥三皇联盟分崩离析。俾 斯麦在英、俄、奥之间的中庸协调并不成

6、功。为了继 续控制欧洲局势,俾斯麦开始采取正式结盟政策,由 此揭开了19世纪后半叶欧洲国家在和平时期缔结秘密 同盟条约的历史。1德奥同盟(1879) (Dual Alliance) n秘密条约。n俾斯麦希望与奥结盟,迫使俄放弃反德立场。1879年 10月双方签订德奥同盟条约,规定,如果一方受 到俄罗斯攻击,另一方就全力支援;如果一方受到其 他国家攻击,则另一方采取中立。但是如果俄国支持 该进攻国,则缔约国双方合作作战。有效期5年。2三皇同盟(1881)(Dreikaiserbund)n秘密条约。n德奥接近使俄罗斯担心被孤立,于是主动表示愿意与 德奥订立一个条约。1881年6月,三国签三皇同盟条

7、 约,有效期3年。规定:缔约国之一与第四国交战时 ,其他两国采取中立;(2)土耳其欧洲部分发生领土 变更,需经过三国一致同意;(3)承认海峡封闭原则 。n三皇同盟使德奥俄再度合作,俾斯麦重新控制了欧洲 局势。3德奥意三国同盟(1882)(Triple Alliance)n秘密条约。n意大利扩张,与法矛盾,寻求与德奥结盟。1882年5月 在维也纳订立同盟条约。有效期5年。规定:缔约国不 参加敌对同盟;意大利在遭到法国进攻时,德奥提供 援助;德遭到法国进攻时,意大利提供援助;缔约国 遭到两个以上非缔约国进攻时,其余缔约国协同作战 ;如遭到一个非缔约国进攻时,其他缔约国中立。n同盟的潜在对手是法、俄

8、。n1887年该条约的续订。4德奥罗同盟(1883)n1883年10月。新独立的罗马尼亚担心俄威胁,寻求奥 支持,俾斯麦撮合成为三国同盟。n至此,俾斯麦在5年之内建立起一个包括了德、奥、意 、俄、罗在内的同盟体系,德国处在这个同盟体系的 核心位置。三、三皇同盟的解体和俾斯麦体系的危机n为了控制保加利亚公国,1886年俄罗斯策动了保加利 亚的政变,派出特使直接统治保加利亚。英、奥两国 支持保加利亚的抵制力量,使俄失去了对保加利亚的 控制。俄奥关系再次恶化,俄把奥看作在巴尔干扩张 的主要障碍,奥则认识到,三皇同盟不足以遏制俄扩 张野心。由此, 1887年三皇同盟没有续订。四、俾斯麦体系的调整和加强

9、n三皇同盟条约没有续签,使俾斯麦再次考虑采取外交 行动,来达到牵制法、俄,阻止法俄接近的战略目的 。于是调整政策,继续加强同盟体系。这次调整的关 键是争取英国的加盟和德俄关系的加强。1两次地中海协定n俾斯麦十分重视英国的作用,试图让英和意、奥两国 接近,达到牵制法、俄两国的战略目标。当时英国的 主要竞争对手是法、俄两国,所以乐意牵制法、俄两 国,但是看穿俾斯麦的意图,不愿意与法、俄两国发 生直接冲突。n在俾斯麦的努力下,1887年3月和12月,英、意、奥 分别达成两次地中海协定,规定三国共同维持地 中海、黑海和近东的现状。协定只是声明相互支持, 但是没有明确的承诺和义务。从表明上看,俾斯麦似

10、乎达到了联合英国牵制法、俄的目的,但是英国没有 明确承诺任何义务。英德合作十分有限。2再保险条约1887( Reinsurance Treaty)n秘密条约。有效期3年。n由于三皇同盟条约没有续订,俾斯麦担心法俄接近, 希望与俄加强合作。俄也希望获得德在巴尔干问题上 的支持。1887年6月双方签订再保险条约,规定, 如果缔约一方与第三国交战,另一方保持善意中立, 但是德国进攻法国、俄国进攻奥国除外。德国支持俄 国在巴尔干已有的权利。n德奥意三国同盟确保的是,如果法国进攻德国,奥保 持中立;这个条约保证的是,如果法国进攻德国,俄 罗斯保持中立。所以称“再保险条约”。3潜在的问题和危机n在争取英国

11、和俄国方面,俾斯麦的政策虽然收到了一 定效果,但他的同盟体系中包含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 题,使这个体系难以长久维持。这些问题是:n(1)英国的均势政策n(2)德奥关系的不稳定性n(3)德国政策的连续性问题(1)英国的均势政策n英国名为“光辉孤立”(splendid isolation)的均势政策, 使得英国难以被依靠。(1896年英国财政部长福斯特 在议会演说中提出“光辉孤立”这个术语,用以概括英 国19世纪后半期(1815年之后)英国外交特点,即英 国不加入军事同盟,不用固定的军事义务束缚自己。 但是不是中立。其本质仍然是大陆均势政策,可以牵 制大陆各强国,为英国的海外霸权扩张创造条件。) (

12、2)俄奥关系的不稳定性n因为德奥同盟关系是确定的,有明确义务的,一旦俄 奥关系出现问题,德国难以作出选择(同盟的困境 牵连entrapment);而一旦德俄关系出现问题,俄 必然会向法国靠拢(同盟的困境抛弃 abandonment)。(3)德国政策的连续性问题n在复杂的大国关系中,联合奥、意、拉拢英、俄,孤 立法国的外交政策,是一件及其困难的任务,这在很 大程度上依赖俾斯麦个人的战略构想和外交能力。这 就是一种脆弱性。一旦俾斯麦离职、死亡,这个体系 就面临危机。n俾斯麦的个性,使得他和德国皇帝以及其他人的关系 比较紧张。1888年德皇威廉二世上台,俾斯麦与新皇 帝不和,经常发生政见冲突。189

13、0年3月的一次冲突使 俾斯麦辞职,德国外交政策失去连续性和稳定性,俾 斯麦体系就解体了。 疑问和思考n是否存在其他威胁俾斯麦体系的因素?五、德国外交“新路线”和俾斯麦体系的瓦解n1890年俾斯麦辞职后,德皇威廉二世推出外交“新路线 ”,在大国关系方面,就是加强与英国和奥、意的关系 ,轻视德俄关系。这个致命错误把俄国推向法国,直 接导致俾斯麦体系的解体。n1. 与英、奥、意的关系n2. 对俄政策的失败1. 与英、奥、意的关系n德国新政府把争取英国看作“新路线”的关键。但是英 国坚持均势政策,不愿意过度卷入德国的同盟体系, 甚至希望俄法关系来平衡德国。拉拢英国的政策失败 。 n1891年续订三国同

14、盟条约,加强了德奥意关系。2. 对俄政策的失败n(1)对德俄经济关系的轻视n(2)对德俄政治关系的忽视n(3)法俄同盟(1)对德俄经济关系的轻视n俾斯麦忽视了经济关系对政治关系的影响。 n70年代,德俄经济互补,俄国向德国出口农产品,德 国向俄国出口工业品。随着俄国工业的发展,俄国从 1876年起提高了进口工业品的关税。而由于欧洲农业 危机,德国于1879年开始限制俄国农产品向德国的出 口。1887年,沙皇禁止外国人,主要是德国人在俄国 西部购买和继承地产,德国立即采取报复措施,拒绝 向俄国提供贷款。这给法国资本提供了绝好机会,法 国开始向德国输出资本,给予俄国大宗贷款。(2)对德俄政治关系的忽视n1890年再保险条约期满,俄再三提出续订,但是 德国政府决定不再续订。理由是它无益于保护德国利 益,不能保证德国免遭法国进攻。这推动俄国倒向法 国。(3)法俄同盟n德国拒绝续订再保险条约,与英、奥、意的接近 ,迫使俄国接近法国。法国求之不得。 1891年8月法 俄签订军事协定。俄法同盟标志俾斯麦体系的解体。n至此形成两个军事同盟,一个是德奥意,一个是法俄 。英国还是不结盟。作业n俾斯麦体系瓦解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理 解个体决策者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