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招聘实习生的调研报告

上传人:nt****6 文档编号:48467008 上传时间:2018-07-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企业招聘实习生的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关于企业招聘实习生的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关于企业招聘实习生的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企业招聘实习生的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企业招聘实习生的调研报告(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关于企业招聘实习生的调研报告 实习,在实践中学习。对于学生而言,实习是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他们在这个阶段能更 实际地认识到象牙塔外的世界。对于企业而言,实习生岗位则提供更充足的 时间来对“新 手”进行观察和选择。即将毕业的学生宁愿逃课也要保住一个好的实习机会,而企业招聘 应届毕业生时也越来越在意他们的实习经历。 企业能提供些什么机会给这些稚嫩的学子呢?对实习生有些什么要求呢?学生的实习 状态又如何?企业 HR 和实习生都站在自己的立场有着不同的说法,通过本次调查的结果, 我们希望双方能彼此有更多的了解。 本次调查于 2013 年 1 月 1 日启动,至 1 月 23 日截止问卷回收,吸引了多

2、家企业和山东三 所大学以及 300 位个人(网络调查)参与。此外我们还和企业的相关 HR 进行面对面的访 谈。回收的 300 份网络问卷中,253 份来自工作经验小于 2 年的社会新鲜人,这个比例占 到所有个人反馈问卷的 84%,在以下的数据分析中我们将主要以这一部分个人作为重点来 进行 阐述。 在被调查的企业中,包括民营私企、国营、及外企三种类型,从个人问卷来看,仍然是来 自外商独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比较多,进一步来看参与调查的个人,学历和工作经验是本 次调查所关注的两个重要因素。 调查发现一,实习的是大多数。 如我们开篇所说,实习对企业和学生都很重要,那么多少企业提供实习的机会,而多少学 生

3、有过实习经历呢?这是我们本次调查关注的第一个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 255 家企业中,81%有实习生。且有 27 家企业设有专门提供给 实习生的岗位。学生方面(指工作经验小于 2 年的参与调查个人) ,有过实习经历的比例为 76%,也就是说基本上每 4 个人中有 3 个是实习过的。 调查发现二,后勤支持类职位较适合实习生。 企业中的实习机会都存在于那些部门呢?我们将企业中的职能部门进行归类,分为:行政/ 人事/财务部门、市场/销售/客服部门、生产部门、技术部门、其它部门,同时又将主要由 学生担任的促销员单列成一类。 调查结果如图 4,我们可以看出各部门实习机会与实际实习生参与的百分比

4、。市场/销售/客 服部门里的后勤支持类职位,是企业最愿意提供给实习生的岗位。大部分接受访谈的 HR 都认为,助理类职位是比较适合实习生的,此类职位对专业知识要求不高,能比较快地上 手。同时这类职位也可以让实习生较全面地了解到企业的一般事务流程,体会职场与校园 的差别。 另一个被 HR 广泛提及的是技术部门的实习生职位。技术部实习生与后勤支持或客户服务 相关部门的实习职位有比较明显的差别。技术部实习生的招聘目的通常为人才储备,这类 实习生也是最终被录用的几率最高的。出于同样的原因,虽然 39%的企业有在技术部实习 的学生,但是这类职位的实际数量相对较少,加上对任职者要求较高在技术部实习过的学 生

5、人数只占到 20%。 调查发现三,实习生在企业中的比重不大,且实习期多为 3 个月以下。 2008 年全国共有应届高校毕业生 559 万人,比上年增加了 64 万人,是近年来毕业生人数 最多的一年。为做好新一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国家人事部把大学生就业作为明年工作的 重点,教育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于 11 月 20 日也出台了多项举措。 “广泛开展毕业生技 能培训和就业见习”是其中之一。 那么实际情况如何呢?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在录用实习生的企业中,实习生所占员工总 体的比例绝大部分低于 5%,而其中低于 1%的企业比例高达 45%,接近一半。使用加权平均推算,实习生在所有参与调查的企业中占到

6、的比例约为 2%左右,也就是说通常一个千 人左右的中型企业,实习生不到 20 人。 另一方面,我们询问了实习生在一家企业中最长的实习期,最终反馈如图六所示。超过 60%的 实习生在企业中的实习在 3 个月以内,而 1-2 个月的寒暑假实习是占比例最高的,占到 26%。 在与 HR 的沟通中,我们发现企业对待寒暑假实习的学生与毕业前相对长期的实习生的策 略是有很大差别的。在寒暑假安排的实习一般是临时安排,对实习生不会有严格的出勤要 求,招聘要求也相对比较宽松。 调查发现四,企业为了储备人才,学生为了积累经验。 企业雇用实习生是有好处的,98%的 HR 都这么认为。比较常提到的有利之处包括:降低

7、企业的人力成本(实习生一般只需要提供少量的补贴) ,挑选储备人才(利用实习期对应届 毕业生进行考察) ,岗位设置灵活(临时性岗位,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增减) 。通过调查, 我们不难发现,对于 HR 而言,挑选储备人是企业雇用实习生时的主要目的。就这一调查 题目 77%的 HR 选择了“挑选储备人才” ,而“降低人力成本”和“岗位设置灵活”的选择 比例分别只有 19%和 11%,差别相当明显。 对于实习生而言,他们牺牲假期和减少听课去换实习机会是为什么,他们觉得实习能带来 什么好处呢?“积累工作经验”是学生们给出的最多的选择,1153 人选到了此项,占所有 受访者的 45%。与之相反,认为毫无帮

8、助或仅仅为了增加收入的学生分别是 44 人和 38 人, 均不足 2%。从这一发现我们也就不难了解到,只要有一个好的实习的机会,真的能从中 获得经验,学生们是不被眼前利益所诱导的。 那么,一个好的实习机会应该具备哪些因素呢?我们紧接着让同学们选择 3 个他们在选择 实习机会时最关注的因素。工作内容、专业相关度、实习待遇是被选到最多的,占总量的 比例分别为 78%、52%和 45%。而出勤时间和通勤距离这些因素是可以忽略的,实习公司 的品牌和是否可以被录用也太“虚”而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几年的“就业难”的确已经让 这些年轻人们变得更现实了。 调查发现五,实习生月薪多数低于 1200 元,明确工作职

9、责是关键。 积累经验固然重要,如果还能有些收入,能补贴一下交通费、餐费就更好了。虽然有不少 的企业 HR 在访谈中表示,企业基本上仅仅为实习生提供一些基本的交通或午餐补贴,甚 至有个别企业连补贴也不提供。但是,更多的企业认为,出于公平的原则,实习生为企业 提供了劳动,也应该获得相当的报酬,更何况很多的实习岗位本来就是预留的正式编制。 就数据来看,企业雇用实习生总体上还是比较“实惠”的。不分学历,超过 60%的实习生 的月薪不超过 1200 元。这个数据不论是出自企业 HR 还是受访个人,是比较一致的,如图 9。 在对企业 HR 的调查中,我们进一步询问了不同学历的薪资水平差异,主流薪资段如下表

10、 所示: 调查发现六,供大于求,实习期同样如此。企业挑选储备人才也谨慎。 HR 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人才难求啊!” ,即将毕业的学生们也为了寻找实习机会而 四处奔波。真的就这么难吗?就我们的调查来看,实习生的市场是供大于求的,HR 要比 学生轻松一些。 调查数据显示,超过 7 成的 HR 认为招聘实习生是比较容易的,招聘过程不会超过 2 周。 而,实习生们则仅有 23%的人可以在 2 周以内找到合适的实习机会,43%的人需要用将近 4 周的时间才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实习机会。 获得了难得的实习机会以后,又有多少人可以顺利转正呢?就这一问题,我们对 HR 进行 了调查,得到的反馈结果有些出乎意料

11、。255 家参与调查企业中的 93 家的实习生转正率在 20%以上。 在与这些企业 HR 的进一步沟通中,我们了解到除了前面提到的假期实习外,企业更重视 的是学生的毕业实习。 “我们也很忙的,毕业生招聘又有计划。当然要把实习生当正式的来 招咯。 ” 、 “我们对毕业实习的实习生招聘是很严格的,一般用人部门主管也都要参与,因为 这些岗位都是已经有编制的。如果实习期表现好的话,毕业后就可以直接转正,而不需要 试用了。 ” 、 “录用实习生的好处是,他们通常对企业的忠诚度很高。因为是我们给了他们认 识社会的第一印象,头开好了,他们会很踏实。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在留人方面,录用一 个实习生比招聘一个

12、应届毕业生有优势。 调查发现七,朋友介绍和学校推荐是最有效的实习安排渠道。 说了林林总总的实习生带给企业的帮助,以及学生对实习机会的需求,我们如何才能找到 一个有效的途径来架起企业与学生的桥梁呢? 企业和实习生们都说出了他们认为比较好的实习安排渠道。企业认为“学校推荐”是比较 好的方式,他们通常用这种方法来招聘实习生。但是学生却不喜欢, “学校推荐的(实习机 会)都不太好的,钱很少,而且大部分都比较无聊。 ”这是我们身边实习生的说法。 “熟人 介绍的会比较好,我同学去了好的大部分都是熟人介绍的,做得不要太差就毕业人家就要 了。 ” 另外,我们看到“网络招聘”也在招聘实习生中占有不小的比例。 “学校招聘会我们会去的, 但是那不是连续的也不经常有。所以我们会用网络招聘来做个补充,一直挂着,反正费用 不高,效果还挺不错的。 ”年轻的实习生们早已习惯了互联网带来的便捷生活,有事没事都 挂在网上,用网络来找工作当然也是驾轻就熟的事了。 企业给学生一个机会,其实也是给了自己一个机会,我们从实习生那里收获良多。现在他 们还很稚嫩、天真,但是他们乐于学习、快速成长。三年后的技术能手,八年后的管理精 英也许就是我们当年招进来的一个实习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