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经济委员会、劳动人事部、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

上传人:nt****6 文档编号:48452936 上传时间:2018-07-15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3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经济委员会、劳动人事部、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国家经济委员会、劳动人事部、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国家经济委员会、劳动人事部、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家经济委员会、劳动人事部、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经济委员会、劳动人事部、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当前页码:1http:/国家经济委员会、劳动人事部、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中国家经济委员会、劳动人事部、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中 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企业班组长培训工作的意见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企业班组长培训工作的意见【文 件 号】经职1986699号【颁布部门】劳动人事部(已变更)/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 (已变更)【颁布时间】1986-11-12【实施时间】1986-11-12【时 效 性】有效加强企业班组长培训,提高班组长素质,是企业班组长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 。“六五”期间,一些企业对班组长进行了文化、技术和班组工作基本知识等方 面的培训,对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物质消耗

2、、加强企业管理、建设“四有”职工 队伍起了积极作用。但是从全国范围看,现有多万班组长的素质,还很不 适应企业“抓管理、上等级全面提高素质”的需要,“七五”期间,应在认真总 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企业班组长的培训工作。一、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加强对现职班组长(包括工会小组 长和党、团组长)的培训工作企业特别是大中型骨干企业,要结合企业内部改革和劳动组织调整,把那些 责任心强、技术熟练、作风正派、能团结人的职工选拔为班组长;并且在摸清现 职班组长素质状况的基础上,根据班组建设的需要,紧紧围绕企业升级这个中心 工作,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现职班组长有计划地进行政治理论、 现

3、代化管理、民主管理、班组管理知识、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等方面的培训 。班组长既是优秀的劳动者,又是最基层的管理者,要把培养提高班组长的实际 管理能力作为一项主要任务,培训内容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培训形式要多样化 ,教学方法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要把知识的动用,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当前页码:2http:/,认真抓好。二、结合企业班组长岗位培训试点,逐步建立班组长培训考核制度(一)制定班组长岗位标准。班组长岗位标准是班组长任职的基本条件,也 是开展培训工作的依据,应包括思想政治、文化、技术业务、管理知识和操作技 能、实际工作能力等内容。班组长岗位标准要切实符合企业的实际要求。大中型企业可根据企

4、业生产发 展需要和行业要求,自行制定;小企业由主管局根据行业、企业特点制定;少数 有特殊要求的行业、工种可由主管部门统一制定。班组长岗位标准既要相对稳定,也要注意随着企业技术进步、设备更新和实 现管理现代化的要求,进行相应地调整和修订,不断充实新的内容。(二)依据企业班组长岗位标准和按需施教、学用结合的原则,确定培训内 容。培训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培训教材应在行业规划指导下,由办学单位根据 实际需要制定和编选。(三)把培训、考核同使用结合起来。企业新任班组长实行先培训后上岗的 制度;对在职的班组长也要根据企业生产发展和班组建设的需要,不断培训、提 高。企业班组长培训考评由企业工人技术业务考核组

5、织进行。要注意思想觉悟、 技术业务水平和实际管理能力的考察,引导班组长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班组建设中 去,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四)班组长参加培训期间,其工资、奖金和生活福利待遇不变。对于经过 培训、考评合格的班组长,可以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三、加强领导,分工负责,通力协作,搞好班组长培训的指导服务当前页码:3http:/各级经济综合部门和企业主管部门,负责综合研究和指导企业制定班组长培 训规划,落实和解决培训中的实际问题,把班组长培训考核制度作为加强企业管 理的一项内容,纳入厂长(经理)任期目标,认真检查,督促落实。各级劳动部门,负责综合研究和指导制定班组长的岗位标准,研究有关劳动 制度方面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各级职教部门,负责组织班组长培训教学计划、大纲、教材的制定和编写工 作,以及培训师资、交流经验等。各级工会组织要会同有关部门,积极运用工会的文化宫、俱乐部、电化教育 中心、技协培训中心、职工学校和干部学校等设施,承担班组长的培训任务,搞 好班组长的培训工作。加强企业班组长培训,逐步建立企业班组长岗位培训考核制度,涉及企业内 部职工教育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各级领导,特别是企业负责人应高度重视 ,结合企业的改革工作,统筹安排,认真抓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