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接班人计划的规范操作流程

上传人:nt****6 文档编号:48452162 上传时间:2018-07-1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65.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EO接班人计划的规范操作流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CEO接班人计划的规范操作流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CEO接班人计划的规范操作流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CEO接班人计划的规范操作流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CEO接班人计划的规范操作流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EO接班人计划的规范操作流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CEO 接班人计划的规范操作流程接班人计划的规范操作流程 文/交广企业管理咨询公司首席专家谭小芳 前言: 企业接班人计划(successionplanning) ,又称管理继承人计划,是指公司确定和持续追踪关 键岗位的高潜能人才,并对这些高潜能人才进行开发的过程。青岛啤酒、上海均瑶、创维集 团、物美集团、国美电器已经有太多中国企业经历过 CEO 突然空缺的阵痛。 著名企管专家谭小芳老师表示, 高潜能人才是指那些公司相信他们具有胜任高层管理位置潜 力的人。 企业接班人计划就是通过内部提升的方式来系统有效地获取组织人力资源, 它对公 司的持续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谭小芳老师认为,CEO 的继任对

2、于一个公司来说可能显 得尤为重要,国际上比较成熟的企业在确定 CEO 接班人时,都有其非常规范的操作流程: 1、由董事会负责对企业下一任 CEO 进行任命。由于产权明晰化,因而能够真正从企业长远 利益去考虑企业接班人问题,因此董事会将对下一任 CEO 的任命拥有决定权。其一般做法 是在董事会里成立一个小组, 成员不宜超过 5 人, 其职责是评价企业高层管理班子及其领导 开发工作。将现任 CEO 吸收入这一小组是十分必要的,但要保证他始终处于董事会监督之 下。 2、 董事会要制定 CEO 职位选择的详细标准。 董事会要做出企业今后 510 年内需要人才的 选择,就要制定 35 个特定的标准,这些

3、标准将勾勒出下一任 CEO 的特征。例如,在一个 重组特征明显的行业里(如电信),是否具有超凡的谈判技艺的 CEO 相当关键。 3、董事会对候选人进行选择并做出决定。董事会要开列一个候选人名单,不仅包括内部候 选人,还要有外部候选者,然后做出正确的决定。董事会可以通过对比、亲自与候选人见面 等方式,获得最佳人选。 4、董事会对候选人进行面谈。选择适当的 CEO 时,董事会至少要与候选人进行 4 个小时左 右的交流,以做出较佳的决定。有时董事会不得不利用整个周末来考察候选人,一个一个地面谈,然后集体做出抉择。 5、实行公开、公平竞争,确保选到最佳人选。比较成熟的企业的继任 CEO 是在上任前数月

4、 前才做出选择的,而且不将任何人排除在圈外,对所有的候选者实行公正、公开的竞争,就 极可能找到最佳的候选人。 6、对候选人进行全方位的评估,让其提供具有深度的、独立的评估。运用数据对候选人进行 全方位评估,并在交流与探讨之中帮助董事会和现任 CEO 真正了解候选人,从而吸纳聪慧 的人才加入。 7、不断充实企业的人才库。董事会要不断充实企业的人才库,选择一位合适的 CEO 仅仅是 其中的一小部分。CEO 的交接应在几年前便开始筹划,以保持企业人才库的持续性。大多 数成功的企业总是不断地补充自己的基因库, 一是通过提升本企业管理人员, 二是从企业外 部聘任管理者。此外,董事会和现任 CEO 要保持

5、连贯性的工作,确定企业的领导层。 著名企管专家谭小芳老师了解到, GE 公司和 IBM 公司一直是接班人计划的样板。 请看下面 的案例IBM 接班人计划被通俗地称为“长板凳计划” 。要求现有管理者必须确定自己的 岗位在未来 12 内由谁来接任,在 35 年又由谁来接任。IBM 能够保证每个重要的管理 岗位都有 2 个以上的替补人员。 “长板凳计划”是一个完善的系统,包括一个标准、两个序 列、三种方式和评委审定。一个标准即领导力模型,包括 4 个方面 11 项优秀素质。两个序 列即行动和专业两个序列。三种方式即案例培训、实践磨练和发掘“明日之星” 。评委审定 是接班人计划的最后一关, 评审委员会

6、由技术、 市场、 销售等方面的高层经理共同组成。 “明 日之星”只有在答辩完成,成绩通过后才有资格做正式的高级专业人员或高级经理人。 每年,“长板凳计划” 要在 IBM 全球 5000 多名管理人员中挑选近 300 人作为重点培养对象。 这 300 人的培养通常要经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训练各种的职业技能,培养专业能力;第 二阶段采用横向轮调的方式, 让培养对象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获得不同的经验; 第三阶段是 实施强业绩导向的考核, 使个人能力得到充分释放; 第四个阶段就是要求领导者将个人的成 功扩大到团队。 “长板凳计划”的精髓是开放性思维。培养接班人不能把宝押在某一个人身 上,而须面向整个团

7、队,但凡具备条件的人都要让他有机会站到接班人的位置上来。 GE 是 1896 年道琼斯成分股中惟一一家生存下来的公司。它的经久不衰与其炉火纯青的领 导人培养艺术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吉姆柯林斯在从优秀到卓越一书中写道:“100 多年 来,GE 公司最擅长的本领似乎就在于,它总能在合适的时候选择合适的人。 ”据统计,历 史上 GE 已经为世界 500 强培养了出了 170 多位 CEO,成为一个培养领导人的摇篮。 GE 在 100 多年的历史里共经历了七任主要领导,其中最著名的杰克韦尔奇后来在描述他 选择继任者的工作时, 认为这不仅是他职业生涯中最为重要的一件事, 而且是他面临过的最 困难也是最痛苦

8、的选择。 “整个过程几乎使我发疯,给我带来了无数个难以成眠的夜晚” 。从 1994 年春天挑选继任者的工作开始,他总共列出了 23 名候选人;4 年后,原来的 23 位缩减 为 8 位; 而在经过进一步的挑选后, 确定了最后的 3 位; 这 3 位候选人通过竞争, 最终杰夫 伊 梅尔特胜出,成为 GE 新的领导人。 “如果我下周乘坐飞机失事, 第二天一早就会有人接替我的位置。 ” 宝洁公司的前任 CEO 雷富礼曾如此对媒体表达。尽管病痛、灾难、刑罚这些情况发生的频率远比人们想象中高,但 并非所有 CEO 都能像雷富礼一样如此坦然地谈论此类话题。正是因为如此,2009 年宝洁公 司的前任 CEO

9、 雷富礼与继任 CEO 麦睿博之间顺利周密的交接计划, 被认为是一个接班人计 划的成功典范。 但是,也有一些 CEO 对接班人计划持天然的排斥心理,不愿意交权或者想象非正常事件的 发生。 比如, 甲骨文创始人及 CEO 拉里埃里森于 2005 年表示, 如果他“明天突然死亡” , 那么公司总裁萨弗拉卡兹将成为 CEO。不过,尽管去年甲骨文聘请了具有 CEO 经验的马 克赫德为公司联席总裁,而埃里森也没有即将退休的迹象。而在过去几年中,多名传闻中 的继任人选从甲骨文离职。 最近一段时间,一些著名公司的 CEO 在接班人计划上出现了麻烦。先是苹果公司的乔布斯 被要求公布继任者计划。今年 2 月份,

10、在中央工人养老基金资助下,部分苹果股东发表了一 份提议,要求苹果董事会披露书面版本的“接班人计划策略” , “提供确认 CEO 候选人的报 告以及评估每个候选人的标准” 。 根据该策略, 苹果董事会需要制定出一份紧急接班人计划, 每年审查其接班人计划并且“确认及培养内部候选人” 。但是苹果方面拒绝了这些提议,认 为公开透露这些潜在继任者的消息,将给竞争对手高价“挖角”提供便利,这并不符合股东 的最大利益。 近年来还有其他一些报告也显示,许多大企业并没有考虑好当 CEO 退休、辞职或因意外而 突然离职时的对策。麦肯锡的一项全球调查表明,虽然 84%的董事认为,CEO 继任计划越 来越重要, 但事

11、实上仅有半数的董事会确实拥有继任计划。 而来自中国企业的数据则更让人 不能乐观。调查显示,中国 90%以上的企业没有明确的接班人计划,缺乏科学的接班人培 养机制。根据调查显示,中国目前民营企业 500 强的当家人平均年龄为 46 岁。按照中国人 60 岁退休的惯例,未来 10 到 15 年,中国的家族企业将迎来一个交接班的高峰。另外一个 数据在更多普遍的意义上显示了这一问题未来 5 至 10 年,我国将有 300 万家民营企业 面临接班换代的问题。 下面我们来看看国内的案例联想集团在培养接班人方面的成功首先得益于柳传志的理 念。柳传志一直把培养接班人作为企业领导者最重要的使命。他采取“分槽喂马

12、”的“双保 险”方式,先是培养了杨元庆和郭为两个接班人,在将联想一拆为二,分别交给杨元庆和郭 为之后,柳传志又陆续物色到了联想投资总裁朱立南、融科智地总裁陈国栋、弘毅投资总裁 赵令欢等年轻人来各自负责一块相对独立的业务, 五大少帅各显其能, 已然形成了联想系强 大的接班人体系。在五大少帅中,赵令欢是典型的海归派,同时也是惟一一个不是从联想内 部提拔培养出来的后备力量。 方太集团的创始人茅理翔和儿子茅忠群的权力交接是业内比较成功的一个案例。 茅理翔的接 班理论是“带三年、帮三年、看三年” ,早在交班前的七八年,他就开始对儿子进行培训和 教育,使其尽早独当一面。此外,红豆在继承问题上也做得比较成功

13、。红豆的创始人周耀庭 很早就在为企业物色接班人, 他采用竞争上岗的模式去激励自己的儿子。 周耀庭曾多次毫不 避讳地讲:“如果有人比我的儿子更强,我就会让他管理企业。 ”这句话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 周海江的斗志,他辞去大学教师的工作,从一名普通的工人做起,逐渐成长为红豆集团的当 家人,并最终成为首位登上福布斯(亚洲版和欧洲版)封面的内地企业家。 一些国有企业的企业家在培养方面也有自己独特的办法。 东药集团前董事长陈刚在接受 中 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培养接班人的方式是让那些后备力量当他的秘书,这样能够 以“贴身”的方式学习到他为人处事的“真传” 。这位曾经因为在国企脱困方面做出成绩而 不止一次

14、受到过总理接见的企业家认为:“事业的一半是接班人。 ” 在著名企管专家谭小芳老师的企业后备 CEO 管理的讲座上,有不少学员问道这样的问题 企业接班人计划到底如何具体操作呢?我认为, 解决企业顶级人才问题, 首先是企业领导 人要高度重视;其次是要建立卓越企业领导人后备队。有远见的企业,应该通过高素质测评 等方法选拔出一批高潜力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后备队,并为每一个成员设计发展规划。比如, 我们举例子来说, 有的人做中层很好, 但他缺乏战略思维, 如果硬提拔到高层, 他可能很累。 因此,借助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发现有潜力者,可以避免浪费宝贵的资源。 谭老师建议企业采用的培养后备军的方法,包括基本的培训、请教练辅导、轮岗实践、行动 学习(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特殊岗位任职(如海外任职等)等形式。在实施过程中,定期对 后备队成员进行跟踪评估, 随时调整发展规划和培养方式, 以最有效的培养这些未来中国企 业的领导人! 谭小芳老师为后备 CEO 开发、开设了经营意识培养的系列课程,包括企业治理与战略 、 企业利润的来源:认识营销与客户 、 企业 CEO 领导力培训等经典课程,保证来自不 同事业系统的后备 CEO 形成对战略、经营、利润、成本、营销、客户、风险等企业经营要 素的认知,能站在经营者的角度去思考自己的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