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建筑设计》部分读书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450541 上传时间:2018-07-15 格式:PPTX 页数:8 大小:37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地建筑设计》部分读书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山地建筑设计》部分读书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山地建筑设计》部分读书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山地建筑设计》部分读书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山地建筑设计》部分读书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地建筑设计》部分读书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地建筑设计》部分读书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山地建筑形态特征 山地建筑形态特征-减少接地目的:减少破坏,保护地貌和生态系统手法:干栏、吊脚、悬挑具体案例:下部两点支在岩石上,上部用不锈钢拉杆使建筑悬挑,建筑几乎不占地 ;下部用独立钢柱将建筑架空,建筑接地面积极小;只用两片厚实石墙将受力传递到基础,其余部分悬挑伸展。 山地建筑形态特征-不定基面(山地建筑基本形态特征)定义:建筑的入口层面或与较大面积的室外活动空间发生联系的建筑层面;区分于“底面”(建筑与基地的接触层面)特性:不确定性,可能存在多个,手法:错层、吊脚、掉层应用:同一栋建筑设置不同标高的入口即数个基面;更方便地利用建筑“屋顶”作为入口或花园;方便功能空间和流线组织尤其是区分

2、不同性质的流线注意事项:标注建筑层面时应以某一基面作为主要基面,标注第一层,向上为第二层,第三层向下为负一层,负二层 山地建筑形态特征-山屋共融与地段环境的谐调:山位分为底部、中部、顶部;建筑位于底部或顶部多沿水平方向延伸;建筑位于中部多向竖直方向拓展;建筑跨越多个山位同时向水平和竖直方向发展高层建筑错落的点式比僵硬的板式更可取(减少遮挡)与整体山势的和谐:包括山地地形的起伏及走向趋势任何山地建筑都与自然山体相似,会表现出一定“势态”,或 平缓,或上升,或零碎,或整体 山地建筑接地形态地下式:整个形体位于地表内,对山体地表破坏减少,保护了自然植被地貌 和环境轮廓线优点节能,冬暖夏凉,在现代工程

3、技术下,可以采取自由的空间布局并获得良好的采光通风缺点对于地形条件复杂,生态环境稳定性差的地段应慎重 地表式:应用最为广泛,建筑底面与山体地表直接发生接触分为倾斜型和阶梯型 山地建筑接地形态倾斜型:适用于山体坡度较缓但局部高低变化多、地面崎岖不平的山地环境中手法将房屋勒脚提高到同一水平高度,勒脚高度随地形坡度和房屋进深而变特点既消化地面高差,又使建筑与山地环境协调;勒脚高度较大时,其内部空间还可被利用 阶梯型:分为错层、掉层、单元跌落和单元错迭错层同一建筑内部形成不同标高的地面,标高差通常处在一层之内特点丰富了空间组织,合理区分限定了不同性质的使用空间,主要依靠楼梯的设置和组织实现掉层山地地形

4、高差悬殊,建筑内部的接地面标高差达到一层或以上,分为纵向掉层、横向掉层和局部掉层特点形体丰富多变,可建立台阶状地面的共享空间 山地建筑接地形态阶梯型:跌落单元式建筑顺坡势跌落,呈阶梯状的布置,通常运用于住 宅特点单元横向联结错叠(台阶式)较适合住宅、旅馆等建筑,建筑与山地等高线正交特点单元上下错叠联结,垂直联系住宅通常在户外组织,公建通常在室内组织如厅式楼梯间注意事项避免上下层视线干扰 山地建筑接地形态架空式:底面与基地表面完全或局部脱开,以柱子或建筑局部支撑建筑荷载特点对地形变化适应能力强,对山体地表影响较小,利于保留原有植被 ,减少对原来水文状况的扰动,防潮防虫分为架空和吊脚架空建筑以支柱落地,建筑层面架于支柱之上,如干栏式民居吊脚一部分直接与山体地表发生接触,一部分与山体地表脱开名称源于我们传统“吊脚楼”民居特点平面布局不受地形限制,变化比较自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