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标、教材解读与使用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450095 上传时间:2018-07-15 格式:PPT 页数:106 大小:2.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课标、教材解读与使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初中历史课标、教材解读与使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初中历史课标、教材解读与使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初中历史课标、教材解读与使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初中历史课标、教材解读与使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课标、教材解读与使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课标、教材解读与使用(10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历史课标、教材解读与使用使用原则1.以2011版新课标为主 2.以2014年山西省考试说明及中考为教学(复习)方向 3.新课标增加内容而教材未涉及的内容不要补充 4.注意新课标中表述变化的内容 5.教材中出现而新课标未涉及内容淡化处理 6.多角度突出主干知识点 7.区分行为动词,确定教学层次 8.突出特点:点线结合;时序性;横纵向联系 9.让细节和史料为历史说话洋务运动工业化近代化近代民族 资本主义一五计划英美日苏教育明治维新中国西方背景、目的富国强兵 中国西方2014历史中考三大变化一.题型 选择、简答、材料解析(一)(二)、探究四种题型 二.探究题 探究题更符合探究的本质,更开放。 形

2、式:不再是知识梳理,考查归类、板块、知识结构等。 内容:观点论证;多角度激发思维;评分标准按层次赋分。 三.体现新课标 点线结合;时序性;横纵向联系;新增、删减不考;新旧课 标重合点注意表述变化行为动词基础识记:“列举”、“知道”、“了解”、“说出”、“讲述”、“简述”、“复述” 等。思维提升:“认识”、“概述”、“理解”、“说明”、“阐明”、“分析”、“评价”、“比较”、“探讨”等。新课标 七年级一、内容解读二、重点分析三、教法建议中国古代史一、内容解读1.时序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2.增删内容增加的内容删减的内容文景之治东汉安史之

3、乱五代十国宋朝重文轻武清朝前期的兴盛农政全书李自成起义及满族元谋人尧舜禹传说禅让制世袭制九章算术水经注资治通鉴3.表述变化例1.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 外交流中的作用丝绸之路的路线图、图片和绘画 例2.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 政治发展特别是政局统一稳定 经济发展主要是手工 业技术和城市商业发展开明、和睦的民族政策开放 和兼容的对外政策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及 隋代的繁荣为唐朝经济发展奠定基础隋末农民战争的 冲击劳动人民的辛勤与智慧的结晶等。二、重点分析1.历史特征 史前时代中华文明的孕育和诞生 夏商周时代国家的产生和璀璨的青铜文明 春秋战国社会急剧变化 秦汉时期国家大一

4、统局面的形成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国家的分裂和民族的交融 隋唐时期经济繁盛与社会开放 宋元时期经济、文化发达和科技领先 明清时期国力鼎盛和衰微初显2.主干知识 史前时期:北京人、河姆渡人、半坡人夏商西周:分封制、青铜器、甲骨文 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秦始皇、汉武帝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北魏孝文帝改革 隋唐时期:隋炀帝、唐太宗、唐玄宗 宋元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 、民族关系发展 明清时期:专制皇权、中外交往、民族团结铁农具、牛耕思 想经 济商鞅变法百家争鸣国家分裂与国家统一民族交融与民族战争思想解放与思想专制对外开放与闭关自守经济文化昌盛与科技创新三、教法建议1.课时内综合 2.单元内综合 3.

5、中古史综合 4.跨学段综合 5.小切口综合 注:有综合的意义与价值春秋争霸形势图战国形势图课时内综合统一 分裂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青铜器、甲骨文分封制内容、影响争霸兼并经济:牛耕、铁农具、土地、地主政治:商鞅变法(内容、影响)思想:百家争鸣(主张、影响)秦朝单元内综合中古史综合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奠基时期魏晋南北朝 时期第一次民族大融合 时期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进一步发展巩固时 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和:秦修灵渠,与越族交往 汉昭君出塞 张骞使西域 战:秦筑长城 汉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 管:西域都护和:北魏孝文帝改革 战:五胡内迁、政权并立、 淝水之战和:文成公主、金城公主

6、入藏 管:北庭、安息都护府和:宋辽、宋金、宋夏议和回族形成 战:澶渊之战、岳飞抗金、 文天祥抗元 管:西藏、台湾战:平定新疆叛乱 管:册封班禅达赖、驻藏大臣 伊犁将军 土尔扈特第二次民族大融合 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时期国家统一 民族交融四.探究题(共21分)19.隋唐、宋元、明清是中国古代的三个重要历史时期,某校七年级(3)班的同学在进行期末复习时,分工合作,完成以下探究任务,请你也参与进来。任务一 搜集史实(15分)(1)将下列相关史实填入表格中对应的位置(只填序号)。(9分)行省制的创立 市舶司 鉴真东渡 回族的形成 马可波罗来华 设置宣政院管理西藏文成公主入藏 科举制

7、的创立 遣唐使(2)根据上表分别归纳隋唐、宋元的历史阶段特征。(4分)(3)今年云南、新疆乌鲁木齐连续发生“分子”暴力恐怖袭击事件,如果要谴责这种分裂新疆的暴力袭击,你可以引用的史实有哪些?(2分)时期制度创新民族交融对外交往隋唐宋元任务二 论证观点(4分)(4)郑和七下西洋之后,中国四百年间没有进行大规模的航海活动,所以有人用“郑和之后,再无郑和”一语评价郑和下西洋,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任务三 感悟历史(2分)(5)从以上探究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大跨度综合图一 中国故宫 图二 巴黎圣母院 图三 四川都江堰 图四 美国田纳西水利工程(1)图一、图二所示的建筑在建筑特点或建筑材料上有何不同

8、?(2分)(2)图三、图四所示的水利建筑工程有何共同之处?(2分)小切口综合板块一 中国古代史 主题题内容历历史史实实与历历史史识识检测检测目标标ABC中华文明起源知道以北京人的特征及以其为代表的早期人类的情况了解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表现知道炎帝、黄帝传说国家产产生社会变变革知道夏朝建立的标志;了解夏、商、西周的建立与灭亡了解西周的分封制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知道春秋争霸、战国七雄的史实,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释读春 秋战国形势图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统统一国家的建立知道秦的统一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与作用, 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知道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

9、义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知道张骞通西域,认识丝绸 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政 权权 分 立 和 民 族 融 合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初步了解人口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及其意义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了解隋唐科举制的内容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知道武则天知道唐玄宗和“开元盛世”通过文成公主入藏,了解唐与吐蕃的交往知道玄奘西行、鉴真东渡,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经济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知道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知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说明民族关系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了解明清

10、两朝的建立及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概述郑和下西洋了解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列举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分析“闭关锁国”政策,了解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编制中国古代主要朝代顺序表科学技术知道司母戊鼎等青铜器知道祖冲之的成就知道张仲景、华佗和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知道天工开物等了解都江堰、大运河、长城、北京城等建筑成就,体会中国古代劳 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了解“四大发明”,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思想文化知道甲骨文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产生了解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了解史记了解古代

11、书法艺术等一、内容变化二、重点分析三、教法建议新课标 八年级中国近代史一、内容解读1.时序19世纪40 60年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两半社会完全形成19011919年:中国两半社会的深化阶段19191927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和国民革命运动时期1927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371945年:全国性抗战时期1945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2.增删内容删减内容(1)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2)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3)知道詹天佑、侯德榜等近代科学技术方面的重要人物及其成就。(4)了解

12、魏源、严复等人的主要思想。(5)黄埔军校的创建。新增内容(1)知道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的史实。(2)知道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3)知道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4)知道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史实;了解北洋军阀混战的黑暗局面。(5)了解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史实。(6)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7)知道遵义会议,认识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8)认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9)知道解放区的土地改革。(10)知道茅盾、齐白石的主要成就。3.表述变化例1.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例2.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二、重点分析1.历史线索

13、(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2)中华民族对外反帝反封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3)努力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2.主干知识解放战争教育新式学堂 教育新体制社会生活剪辫、易服、废缠足 、改礼仪五四运动中共成立屈辱 八国联军侵华 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 鸦片战争甲午 中日战争日本 侵华战争抗争虎门销烟太平军抗击 洋枪队邓世昌 黄海捐躯义和团运动政治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经济洋务运动近代民族工业 发展思想新文化 运动第二次 国共合作抗日战争第一次 国共合作北伐战争中国近代史近代化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 (19191949)秋收起义井冈山道路十年内战南昌起义红军长征18401949年侵略与反抗近代化

14、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三、教法建议1.课时内综合 2.单元内综合 3.中近史综合 4.跨学段综合 5.课内外综合 注:有综合的意义与价值课时内综合单元内综合马关条约南京条约辛丑条约五口通商内地设厂严禁反帝英国日本列强中近史综合时时期西方的冲击击中国的反应应工业革命鸦片战争(18401842年)林则徐等人开眼看世界,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社会生活的变变迁1.近代交通与通讯火车、轮船、铁路、电报 等传入中国,密切人们的联系2.近代新闻出版业申报、商务印书馆 有利于人们获 取信息,传播思想文化3.近代社会习俗辛亥革命后,剪辫、易服、废缠 足、改礼仪等改变人们观 念民族资资本主义义的曲折发发展1.

15、洋务运动至清末:民族工业产 生并初步发展2.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进 入“黄金时代”3. 一战后至新中国成立前:民族工业日益萎缩近代文艺艺1.文学:鲁迅宣传新文化2.绘画:徐悲鸿3.音乐:聂耳义勇军进 行曲冼星海黄河大合唱宣传抗日救亡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太平军抗击洋枪队洋务运动:创办军 事和民用工业,刺激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第二次工业革命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戊戌变法:爱国救亡的改革,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八国联军 侵华战 争(19001901年)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结束封建帝制,传播民主共和思想新文化运动: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传播民主、科学及马克思主义思想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16、巴黎和会(1919年)五四运动: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华盛顿会议(19211922年)中共成立:开始领导 新民主主义革命北伐战争:国共实现 第一次合作,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 治日本侵华战 争(19311945年)国共实现 了第二次合作,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赢 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二战后美国扶蒋(19451949年)解放战争:结束国民党22年统治,最终赢 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大跨度综合教育培养人才,人才推动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面对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中日两国分别走上了教育近代化的道路。日本近代教育中国近代教育1872年,颁布学制,规定6岁以上 的适龄儿童都必须入学接受教育18621898年兴办 洋务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