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第6讲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446100 上传时间:2018-07-15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19.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第6讲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第6讲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第6讲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第6讲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第6讲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第6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第6讲(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编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第六讲 隋唐五代时期的政治制度霍 红 伟第六讲 隋唐五代时期的政治制度一、王朝更替与制度演进 二、皇权与中枢决策 三、中央与地方行政体制 四、监察与法律制度 五、军事制度 六、科举与学校 七、五代略论主要内容霍 红 伟一、王朝更替与制度演进 1、王朝政权的更替一、王朝更替与制度演进 1、王朝政权的更替一、王朝更替与制度演进 2、政治制度的演进秦建立了郡县制的君主体制,是君主、官僚集团、编户齐 民构成的官僚帝国。皇帝要拥有对管理层的人事控制权, 官僚体系需要流动性。魏晋南北朝的门阀政治是一种变形的贵族政治,实现了身 份地位的世袭化,但是难以恢复到西周时的宗法制度。在 同

2、皇权的斗争中,门阀制度难以战胜官僚体制。所以经过 魏晋南北朝的演变,到隋唐时期又出现了强大的皇权和大 一统的帝国。隋朝的制度在继承北周的基础上,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在 创新之中逐渐稳固。而唐初基本上是继承。尤其是科举制 的推行,逐渐削弱了士族的力量,保证了官僚群体的更新 和帝国的活力。使得大一统的帝国模式在新的基础上重新 焕发了生机。一、王朝更替与制度演进 2、政治制度的演进一、王朝更替与制度演进 3、隋代的制度创新一、王朝更替与制度演进 3、隋代的制度创新一、王朝更替与制度演进 3、隋代的制度创新科举制科举制科举制是始于隋的一种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隋炀 帝以十科举人,有文才秀美科,即进士科

3、。后减为四科 ,仍保留进士科。以考策论为主,在中央政府考试。汉 代察举也有考试,但以推荐为主,考试为辅。科举也要 地方推荐,考试是取舍的主要手段。从此开始了以考试 作为人才取舍主要标志的科举时代。据说,隋炀帝曾说,就是跟士大夫们比文才,他也应该 做皇帝。有几个比他诗做得好的大臣,被他借故杀掉了 。一、王朝更替与制度演进 3、隋代的制度创新府兵制府兵制完善府兵制,使寓兵于农的府兵体制制度化。整顿律法整顿律法制定开皇律,将死刑终审权收归中央。唐代的贞 观律、永徽律实际都是开皇律的修订。恢复礼制恢复礼制恢复礼制。隋唐是南朝和北齐礼仪的复合体。一、王朝更替与制度演进 3、隋代的制度创新隋文帝不怜百姓而

4、惜仓库,比至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隋文帝不怜百姓而惜仓库,比至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炀帝恃此富饶,所以奢华无道,遂至灭亡炀帝恃此富饶,所以奢华无道,遂至灭亡 贞观政要贞观政要卷卷8 8辨兴亡辨兴亡帝以诸蕃酋长毕集洛阳,帝以诸蕃酋长毕集洛阳,于端门街盛陈百戏,戏场周围五千步,于端门街盛陈百戏,戏场周围五千步,执丝竹者万八千人,声闻数十里,自昏达旦,灯火光烛天地;终月执丝竹者万八千人,声闻数十里,自昏达旦,灯火光烛天地;终月而罢,所费巨万。自是岁以为常。诸蕃请入丰都市交易,帝许之。而罢,所费巨万。自是岁以为常。诸蕃请入丰都市交易,帝许之。先命整饰店肆,檐宇如一,盛设帷帐,珍货充积,

5、人物华盛,卖菜先命整饰店肆,檐宇如一,盛设帷帐,珍货充积,人物华盛,卖菜者亦藉以龙须席。胡客或过酒食店,悉令邀延就坐,醉饱而散,不者亦藉以龙须席。胡客或过酒食店,悉令邀延就坐,醉饱而散,不取其直,绐之曰:取其直,绐之曰:“ “中国丰饶,酒食例不取直!中国丰饶,酒食例不取直!” ”胡客皆惊叹。其黠胡客皆惊叹。其黠者颇觉之,见以缯帛缠树,曰:者颇觉之,见以缯帛缠树,曰:“ “中国亦有贫者,衣不盖形,何如以中国亦有贫者,衣不盖形,何如以此物与之,缠树何为?此物与之,缠树何为?” ”市人惭不能答。市人惭不能答。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卷卷181181炀帝大业六年正月炀帝大业六年正月 一、王朝更替与制度演进 3

6、、隋代的制度创新炀帝炀帝登基之初,即建洛邑,登基之初,即建洛邑, 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导洛至河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导洛至河 及淮,又引沁水达河,北通涿及淮,又引沁水达河,北通涿 郡,筑长城东西千余里,皆征郡,筑长城东西千余里,皆征 百余万人。丁男不充,以妇人百余万人。丁男不充,以妇人 兼役,而死者大半。及亲征吐兼役,而死者大半。及亲征吐 谷浑,驻军青海,遇雨雪,士谷浑,驻军青海,遇雨雪,士 卒死者十二三。又三驾东征辽卒死者十二三。又三驾东征辽 泽,皆兴百余万众,馈运者倍泽,皆兴百余万众,馈运者倍 之。又逆征数年之赋,穷侈极之。又逆征数年之赋,穷侈极 奢。举天下之人十分九为盗贼奢。举天下之人十分九为

7、盗贼 ,身丧国灭,实自取之!,身丧国灭,实自取之!通典通典 食货典食货典扬州观音寺扬州观音寺 鉴鉴 楼楼一、王朝更替与制度演进 3、隋代的制度创新皇帝的职权皇帝的职权拥有立法、司法、行政方面的最高权力。拥有立法、司法、行政方面的最高权力。 法律的制定,由皇帝核准并颁行。正式法律外,皇帝制敕具法律的制定,由皇帝核准并颁行。正式法律外,皇帝制敕具 有法律效力。有法律效力。 皇帝有诛杀和大赦之权。死刑终审权有皇帝掌握。皇帝有诛杀和大赦之权。死刑终审权有皇帝掌握。 皇帝是行政首脑。三省长官对皇帝负责。经常通过常朝朝议皇帝是行政首脑。三省长官对皇帝负责。经常通过常朝朝议 ,入阁议政和在延英殿召对等形式,

8、和朝臣议政、决策。,入阁议政和在延英殿召对等形式,和朝臣议政、决策。二、皇权与中枢决策 1、皇权加强二、皇权与中枢决策 2、皇权的争夺武德九年(武德九年(626626)六月初四)六月初四 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六月三日,六月三日,李世民李世民密奏建成、元吉淫乱后宫,密奏建成、元吉淫乱后宫,高高 祖省之愕然,报曰:祖省之愕然,报曰:“ “明日当勘问,汝宜早参。明日当勘问,汝宜早参。” ”四日,太四日,太 宗将左右九人至宗将左右九人至玄武门玄武门 建成、元吉行至临湖殿,觉变建成、元吉行至临湖殿,觉变 ,即回马,将东归宫府。太宗随而呼之,元吉马上张弓,即回马,将东归宫府。太宗随而呼之,元吉马上张弓,

9、再三不彀。太宗乃射之,建成应弦而毙,元吉中流矢而走再三不彀。太宗乃射之,建成应弦而毙,元吉中流矢而走 ,尉迟敬德杀之。,尉迟敬德杀之。旧唐书旧唐书卷六四卷六四李建成传李建成传长子长子李建成李建成 太子太子589589626626次子次子李世民李世民秦王秦王598598649649三子三子李玄霸李玄霸早夭早夭四子四子李元吉李元吉齐王齐王603603626626朕年十八便为经纶王业,北剪刘武朕年十八便为经纶王业,北剪刘武 周,西平薛举,东擒窦建德、王世周,西平薛举,东擒窦建德、王世 充,二十四而天下定,二十九而居充,二十四而天下定,二十九而居 大位,四夷降伏,海内乂安大位,四夷降伏,海内乂安 。贞

10、观政要贞观政要卷卷一一灾祥灾祥窦皇后四子窦皇后四子唐太宗唐太宗二、皇权与中枢决策 2、皇权的争夺唐代之长安,其宫在城北,故北军为卫 宫之武力。唐代历次中央政治革命之成 败,悉决于玄武门即宫城北门军事之胜 负。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玄武门唐长安城图二、皇权与中枢决策 2、皇权的争夺武则天则天皇后武氏,讳则天皇后武氏,讳曌曌,并州,并州 文水人也。文水人也。则天年十四则天年十四 时,太宗闻其美容止,召入时,太宗闻其美容止,召入 宫,立为才人。及太宗崩,宫,立为才人。及太宗崩, 遂为尼,居感业寺。大帝于遂为尼,居感业寺。大帝于 寺见之,复召入宫,拜昭仪寺见之,复召入宫,拜昭仪 。时皇后王氏、良娣萧

11、氏频。时皇后王氏、良娣萧氏频 与武昭仪争宠,互谗毁之,与武昭仪争宠,互谗毁之, 帝皆不纳。进号宸妃。永徽帝皆不纳。进号宸妃。永徽 六年(六年(655655),废王皇后而立),废王皇后而立 武宸妃为皇后。武宸妃为皇后。 旧唐书旧唐书卷六卷六则天则天 皇后本纪皇后本纪二、皇权与中枢决策 2、皇权的争夺705705年年中宗复位,皇后韦氏与皇女安乐公主干政,武中宗复位,皇后韦氏与皇女安乐公主干政,武氏家族武三思、崇训(安乐公主之夫)父子用氏家族武三思、崇训(安乐公主之夫)父子用事,朝政混乱。事,朝政混乱。707707年年 皇太子重俊发动政变诛武氏父子,随后被中宗皇太子重俊发动政变诛武氏父子,随后被中宗

12、镇压。镇压。710710年年 韦后与安乐公主毒死中宗,立其少子重茂,韦韦后与安乐公主毒死中宗,立其少子重茂,韦后临朝称制。临淄郡王李隆基(睿宗李旦第三后临朝称制。临淄郡王李隆基(睿宗李旦第三子)与太平公主(则天女、睿宗妹)发动政变子)与太平公主(则天女、睿宗妹)发动政变诛杀韦后、安乐诛杀韦后、安乐 公主及其党羽,拥立睿宗复公主及其党羽,拥立睿宗复 位,位,隆基立为太子。隆基立为太子。712712年年 睿宗传位于隆基,是为玄宗。睿宗传位于隆基,是为玄宗。 713713年年太平公主发动政变,被玄宗挫败。太平公主发动政变,被玄宗挫败。 二、皇权与中枢决策 2、皇权的争夺肃宗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

13、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昭宗哀帝德宗德宗以左右神策、天威等军委宦者主之,置护军以左右神策、天威等军委宦者主之,置护军中尉、中护军,分提禁兵。是以威柄下迁,政在宦中尉、中护军,分提禁兵。是以威柄下迁,政在宦 人,举手伸缩,便有轻重。人,举手伸缩,便有轻重。故昏君蔽于所昵,英故昏君蔽于所昵,英主祸生所忽。玄宗以迁崩,宪、敬以弑殒,文主祸生所忽。玄宗以迁崩,宪、敬以弑殒,文(宗)(宗) 以忧偾,至昭以忧偾,至昭(宗)(宗)而天下亡矣!而天下亡矣!新唐书新唐书 宦者传序宦者传序泥制宦官头像泥制宦官头像吐鲁番唐墓出土吐鲁番唐墓出土被宦官拥立的皇帝穆宗 文宗 武宗 宣宗 懿宗 僖宗 昭宗被宦官杀害的皇帝宪宗 敬

14、宗二、皇权与中枢决策 3、皇权与宦官东汉之衰,宦官最名骄横,然皆假人主之权东汉之衰,宦官最名骄横,然皆假人主之权,依凭城社,以浊乱天下,未有能劫胁天子,依凭城社,以浊乱天下,未有能劫胁天子如制婴儿。废置在手,东西出其意,使天子如制婴儿。废置在手,东西出其意,使天子畏之若乘虎狼而挟蛇虺,如唐世者也。所以畏之若乘虎狼而挟蛇虺,如唐世者也。所以然者非他,汉不握兵,唐握兵故也!然者非他,汉不握兵,唐握兵故也!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卷卷263263东汉及前明,宦官之祸烈矣,然犹窃主权以东汉及前明,宦官之祸烈矣,然犹窃主权以肆虐天下。至唐则宦官之权反在人主之上,肆虐天下。至唐则宦官之权反在人主之上,立君弑君废君有同儿戏,实古来未有之变也立君弑君废君有同儿戏,实古来未有之变也。推原祸始,总由于使之掌禁兵管枢密,所。推原祸始,总由于使之掌禁兵管枢密,所谓倒持太阿而授之以柄,及其势已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