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九年级物理模拟题及答案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48435425 上传时间:2018-07-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九年级物理模拟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1九年级物理模拟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1九年级物理模拟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1九年级物理模拟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1九年级物理模拟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九年级物理模拟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九年级物理模拟题及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拟试题模拟试题(答题时间:100 分钟)第一卷 选择题部分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所给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所选的正确答案填 写在后面的答题卡中。每题 1.5 分,共 27 分) 1. 在图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2. 下图是一些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 ) A. 酒精温度计 B. 乙醚温度计 C. 水温度计 D. 水银温度计3. 开发新能源是本世纪人类关注的热点之一,除了开发新能源,我们还应该从节约身边 的能源做起,下图中符合节约能源且安全的做法是( )4. 下列运动物体中,平均速度有可能是 20m/s 的是( )

2、 A. 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B. 正在快速爬行的蚂蚁 C. 正在进行比赛的短跑运动员 D. 在高空中正常飞行的波音 747 客机 5. 光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你认为下面 的介绍不符合实际的是( )A. 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B. 照像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之外C. 借助放大镜看世界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D. 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6. “大树底下好乘凉” ,炎热的夏天,人们总是喜欢聚集在大树下乘凉,其主要原因是( ) A. 大树能吸收太阳的辐射热 B. 大树下宽敞通风 C.

3、大树能遮住阳光,大树下通风较好,树叶里的水分蒸发要吸热,使周围的空气温度降低。 D. 大树易于将热量传到地上 7. 在影视剧的拍摄中,常见一些房屋道具倒塌或重物落下,不会将演员砸成重伤,这些重 物是用( ) A. 密度比实物大的材料做的 B. 密度比实物小的材料做的 C. 密度与实物相同的材料做成 D. 密度与实物相近的材料做成 8. 下列措施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 下雪后往马路上撒炉渣 B. 自行车的轮胎表面做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C. 体操运动员做单杠表演前抓些氧化镁粉末在手上搓 D. 台球运动员在打台球前,在球杆上抹些滑石粉 9. 中国有古诗云:“墙内开花墙外香,一杯醇酒香满堂。

4、”根据你掌握的自然知识和物 理知识判断,这里说的是( ) A.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 气体分子的扩散现象 C. 漫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 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 10. 下列关于物质分类合理的是( ) A. 铅笔芯、橡胶、铁是导体 B. 塑料、干木棒、陶瓷是绝缘体 C. 铁、冰、玻璃是晶体 D. 蜡、食盐、水银是非晶体 11. 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总结了许多科学的研究方法:等效替代法、控制变 量法、实验推理法和建立理想模型法等。下列研究方法中,运用了建立理想模型法的是( ) A. 引入“合力”的概念 B. 将撬棒抽象为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C. 用“水压”类比“电压” D.

5、 保持电阻不变观察电流随电压的变化 12. 下列四组连线中,完全正确的是( )13. 在研究物质结构时,使用了“原子”的概念;在研究磁现象时,使用了“磁感线” 的概念;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使用了“参照物”的概念;在研究生物结构时,使用了“细 胞”的概念。其中是根据客观假想但实际不存在的是( )A. 原子 B. 磁感线 C. 参照物 D. 细胞 14. 小红在学习中收集了一些与机械能有关的实例,如图所示,其中机械能增大的是( )15. 如下图是 2003 年 3 月 21 日伊位克战争期间,一架正从“林肯”号航母跑道上起飞 的大黄蜂战斗机,该战机在起飞时,机尾后面放着一个宽大的挡板,关于该挡板的作

6、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增大气体对飞机的作用 B. 增大飞机对气体的作用 C. 减小飞机对甲板的冲击力 D. 防止飞机掉入大海16. 如图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没有拉动。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 绳拉牛的力与牛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B. 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C. 绳拉牛的力小于牛拉绳的力 D. 绳拉牛的力小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 17. 小明同学做电学实验,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 R3电阻的大小,依次记录的电压表和电 流表的读数如下表示,分析表格中实验数据,可推断小明实验时所用的电路可能是图中的哪个?( ) 18. 把标有“220V40W”和“220V25W”的甲、乙

7、两盏灯串联接在 220V 的电源上(设 灯丝电阻不变) ,则下列分析正确的( )A. 两盏灯的总功率等于 65W B. 甲灯两端的电压大于乙灯两端的电压C. 两盏灯的总功率小于 25W D. 乙灯消耗的功率小于甲灯消耗的功率 第二卷 非选择题部分 二. 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5 分) 1. 果农常用保鲜袋包水果,目的之一是减少水果中的水分的 。夏天人们 喜欢吃冰棒,是因为冰棒熔化时需要 热,使人感到凉爽。 2. 如图所示,请根据图中物理现象的分析来回答问题: a 图说明被跳水运动员压弯了的跳板具有 ; b 图中所示的情景中你的认识是 ; c 图中,上瓶内装有空气,下瓶内装有红棕色的二氧化

8、氮气体,将上下两瓶间的玻璃 板抽掉,过一段时间后,两瓶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均匀. 这个现象说明 ;d 是法国人居纽于 1769 年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蒸汽驱动的三轮车. 现在你看到的这幅 漫画,据说是牛顿所设计的蒸汽汽车原理图,使汽车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3. 今天,小明是学校的升旗手,他将一面国旗在国歌声中匀速升到旗杆顶端。请问: (1)旗杆顶端装有定滑轮,利用它来升国旗,目的是改变 ; (2)国旗匀速上升过程中 能会逐渐增大;4. 全日制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课本中有唐朝时期莆田诗人胡令能写的一首诗。垂钓小儿不 敢答话,因为他知道,声音可能会吓跑将要上钩的小鱼。此事表明_和_ 可以传声。

9、 5. 普通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一架普通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 40cm,当被拍 照的人到镜头的距离大于 cm 时,底片上会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 像。 6. 一辆汽车不小心陷进了泥潭中,司机按下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安装滑轮,均可将 汽车从泥潭中拉出,如果汽车的动力仍小于阻力 1000N,则甲图人匀速拉动汽车的拉力至 少为 ,其中比较省力的是 图。 (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7. 下图是一个电表的表盘。也许你没有学过这种电表的用法,但根据所学的其他电表的读 数方法,你也能知道,它的示数是_,单位是_。8. 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将滑片移至图示位置时,灯泡恰能正常发光。现将滑动变阻 器的滑片

10、向左移动,电流表的指针将 _ (填“向左偏” 、 “向右偏”或“不动”)滑动变阻器的两端电压将 _ (填“变大” 、 “变小”或“不变”) 。9. 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图甲中的电路连线完成。要求:灯泡 L1与 L2并联;用电流表 测 L1中的电流。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指针如图乙所示,则通过 L1的电流为 A。10. 下列给出的三幅图,分别主要运用了什么光学知识?答:A 。 B 。 C 。 11. 一普通照明用的家用白炽灯正常工作时的电压是 V,若它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约为 0.18A,则它正常工作时的电阻约为 。 12. 汞、橡胶、金刚石这些物质中,适宜用做冲击钻钻头的是. 汞的温度降低到 26

11、9时会出现超导现象,在超导情况下用汞作为大电流的传输导线时,汞导线 (填“会”或“不会” )消耗电能. 三. 作图与实验题(共 32 分) 1. 根据图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分别作出相应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 (2 分) 2. 如图所示,在两个磁极附近的小磁针静止在图示位置,在图中标出磁体的极性,并画 出磁感线的方向。 (2 分)3. 小明和小华合作做“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1)实验时,小明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你认为这样做的好处是 _ 。 (1 分)(2)小华将四个重力均为 0.5N 的钩码挂在杠杆左端后,又将弹簧测力计钩在杠杆 A 处的细线上(如图所示) 。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

12、衡,且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最小,则小华应 沿_ 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在此情况下,小华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4.2N。小明和小华对实验数据分析后得到的结论是: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动力动力臂 = 阻力阻 力臂。你认为他们这样就得出结论是否合理?_; 简述理由: _。 (3 分)4. 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结合相关知识,可以推得 F浮=液V排液g,从而看出 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有些爱思考的同学进一步提出,除上述两个因素外,浮力的大小是否还与别的什么因 素有关?其中,一个比较具体的问题是:物体所受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形状有关?针对 这个问题,若提供下列器材由你选

13、择,你将选择哪些器材、怎样进行探究? 供选择的器材有:弹簧测力计,三个形状不同的小石块,橡皮泥,烧杯、细线和水。 (1)你选择的器材是: 。 (1 分) (2)你的探究方案(即实验步骤)是: 。 (3 分) (3)你如何根据探究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获得的数据得出结论: 。 (2 分) 5. 某校的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研究发现了苹果的甜度和其电阻有一定关系,并初步得到 了一种鉴别苹果甜度的方法。以下是该研究小组的研究过程和成果。请你在划线处完成填 空,或根据提问做出问答。 (1)苹果电阻的测量。 我们知道干燥的苹果表面覆盖有一层绝缘的蜡质物。可研究小组在探索中意外发现苹 果的柄和苹果底部向内凹进的

14、部分竟然是导电的,好象两个天然的电极。请用笔线代替导 线,在图中完成测量苹果电阻的实验电路。 (2 分)(2)探究影响苹果电阻的因素。 有同学在研究中提出:苹果的电阻不仅与苹果的甜度有关,还可能与苹果的不规则形 状有关。为此,他们共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方案,经过讨论选择了一种方案进行实验。你 认为实验小组选择了哪一种方案,为什么?(A)对同一苹果外围进行不同程度的切削,并测出加相同电压下的电流; (B)选择相同甜度不同形状的苹果进行测量,并测出加相同电压下的电流; 该小组所选的方案为: ,选择的原因是: 。 (2 分)该小组用他们所选的正确方案进行了正确的实验操作,发现,每次给苹果加 16V 的电 压后,测出的电流表的示数都为 145A,则通过分析他们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