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a第三版 测量系统分析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48427447 上传时间:2018-07-15 格式:PPT 页数:137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msa第三版 测量系统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7页
msa第三版 测量系统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7页
msa第三版 测量系统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7页
msa第三版 测量系统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7页
msa第三版 测量系统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msa第三版 测量系统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sa第三版 测量系统分析(1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测量系统分析Measurement Systems Analysis天马行空官方博客:http:/ ;QQ:1318241189;QQ群:175569632第九版:1999年2月1MSA版权所有第6版版 权 所 有 , 未 经 书 面 许 可 , 不 得 以 任 何 方 式 复 制。 第九版:1999年2月2MSA 测量系统分析(MSA)概述 MSA 和 QS-9000/TS16949的关系 MSA 3rd 新的变化 测量系统的统计特性 灵敏度 & APQP 偏倚、线形、稳定性 进行量具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GR&R) 计数型测量系统研究 MSA 技术总结 附件内容提要第九版:1999年2月3

2、MSAMSA 课程目的使参加培训的人员: 理解MSA在控制和改进过程中的重要性 第三版和第二版的主要区别 为测量不确定度建立量化的、可测量的和限制的指 标和/或作出专业、有水平的评估所需的信息 具备开展测量系统分析所需要的统计方法的实用知 识天马行空官方博客:http:/ ;QQ:1318241189;QQ群:175569632第九版:1999年2月4MSA第一章 测量系统分析概述第九版:1999年2月5MSAMSA定义测量系统灵敏度计量、校准 和追溯偏倚、线性 和稳定性GR&R测量系统 比较和分析工具决策基于数据数据质量(偏倚 和方差)天马行空官方博客:http:/ ;QQ:13182411

3、89;QQ群:175569632第九版:1999年2月6MSA 测量:赋值给具体事物以表示它们之间关于特定 特性的关系。 测量系统:用来对被测特性定量测量或定性评价 的仪器或量具、标准、操作、方法、夹具、软件 、人员、环境和假设的集合;是用来获得测量结 果的整个过程。 评估这一系统的首要步骤是理解这一过程并确定 其是否符合我们的要求什么是测量系统第九版:1999年2月7MSA测量系统的范例 如果要测量一个轴承孔的内径,那么这个测量系统应 包括: 被测量的零件 人员 测量仪器 仪器使用方法 进行测量的环境条件 作为测量活动的结果,我们产生一个数值,以此表示 这个轴承孔的内径第九版:1999年2月

4、8MSA什么是测量系统分析 测量系统分析(MSA) MSA用于分析测量系统对测量值的影响 强调仪器和人的影响 我们对测量系统作分析,以确定测量系统的统计 特性的量化值,并与认可的标准相比较第九版:1999年2月9MSAMSA总目标 测量的不确定度一个与测量结果有关的参数,其值分散的特性可 以合理地归结于被测对象。这些数据可表达为系列测量的统计分布、标准离 差、概率、百分率、实测值减去实际值;在控制 图或曲线图上的点等。第九版:1999年2月10MSA测量系统分析典型的准备包括: 分析的作业指导书 评价人和样件的数量 重复读数和测试次数 尺寸的关键性 零件构造 在日常工作使用测量仪器的 作业员

5、能代表整个工作范围的标准件 测量仪器的分辨率必须至少能 够读出特性的过程变差的1/10第九版:1999年2月11MSA持续改进的理念 与过程变差相关联,使测量系统分析对上述基本 问题的确定变得更有意义。 针对日益强调持续改进的全球化市场,仅仅用相 对于公差的百分比来表达测量误差是不够的,而 应该使用过程变差。第九版:1999年2月12MSA测量系统分析的数据利用 用测量系统所收集的数据用于: 控制过程 评估影响过程结果的变量及其相互关系 利用数据分析,增进对测量系统中因果关系和对过程的 影响的了解 把注意力放在测量系统上,以获得重复性和再现性第九版:1999年2月13MSA测量系统变差的影响

6、决策是基于测量数据,因此测量值的“质量”决定 了后续动作的质量。 测量系统变差的影响可分为:控制原理目的产品控制零件是否在规范之内?过程控制过程是否稳定和可接受?第九版:1999年2月14MSA测量系统变差的影响 对产品决策的影响(P16)下限上限目标第九版:1999年2月15MSA测量系统变差的影响 对过程决策的影响第九版:1999年2月16MSA基本问题评估测量系统,以确定: 是否具备足够的灵敏度?a.仪器是否具有足够的分辨力?b. 系统具有有效的分辨率? 是否具备不随时间变化的统计稳定性? 统计特性是否在期望范围内具备一致性,并为过程 分析或过程控制的接受?(满足测量的目的?)第九版:1

7、999年2月17MSA测量系统变差源测量过程的构成因子(S、W、I、P、E)及其相 互作用,产生了测量结果或数值的变差。测量值 变差环境(E)方法(P) (程序)仪器(I) (机器)工件(W)人员(P)标准(S)第九版:1999年2月18MSA环境如何影响测量数据 温度变化引起热涨冷缩,使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产生不 同的读数 光线不足妨碍正确读值 刺眼的光导致读值不正确 受时间影响的材料-如铝、塑料、玻璃 湿度 污染-如电磁、灰尘第九版:1999年2月19MSA测量仪器如何影响测量结果 测量仪器的精度必须小于规范值 测量仪器的种类,如尺,卡尺 测量仪器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偏倚和线性 重复性和再现性

8、 稳定性第九版:1999年2月20MSA材料、方法、人员如何影响测量结果 材料: 人员: 方法(程序):第九版:1999年2月21MSA测量值并不总是精确的 测量系统的变差影响每个测量值和根据这些测量 数据所作的判定 测量系统的误差可分为五类:偏倚、线性、稳定 性、重复性和再现性 在使用一个测量系统前必须知道其测量变差第九版:1999年2月22MSAMSA 应用 建立新量具的适用性和可接受性标准 把一个量具和另一个量具作比较 评估可疑的量具 量具维修前后的性能比较 计算测量系统变差 确定制造过程可接受性 绘制量具性能曲线(GPC)的必要信息第九版:1999年2月23MSA从哪里开始? 评估量测

9、系统的组成并尽可能控制量测系统的变差,以 确保量测系统在符合使用它的要求状态下 把我们的关注从测量过程变差扩展到测量系统统计特性 和测量不确定性上 使用SPC的基本原理第九版:1999年2月24MSA第二章 MSA 和 QS-9000/TS16949的关系第九版:1999年2月25MSA检验、测量和测试仪器的控制-4.11总则 - 4.11.1 所有检验、测量和测试设备,包括硬件和软件,都 必须确定其测量不确定度,并使其在可接受的范围 内第九版:1999年2月26MSA检验、测量和测试仪器的控制-4.11控制程序 - 4.11.2 确定准确度和精密度(所要求的) 对使用校准失效量具检验并接受的

10、产品必须重复检验 校准和测试时的“环境条件”必须加以评估,以评定其对 测量系统的影响 确保搬运、保护和储存 对测试用的硬件和软件作保护,以防止调整不当第九版:1999年2月27MSA检验、测量和测试仪器的控制-4.11检验、测量和测试仪器- 4.11.3 记录必须包括员工自备量具 在检查量具时,必须记录其条件和实际读数 如果有可疑的材料已被装运,应通知顾客 确认测量系统分析的方法被顾客所批准。注意:绝大多数人把MSA理解为单纯的GR&R。本课程将证明这种错误观念与要求相差很远第九版:1999年2月28MSA检验、测量和测试仪器的控制-4.11 测量系统分析 - 4.11.4 对客户批准的控制计

11、划中所确定的每一种检验、测 量和测试系统作统计分析 供应商应当把统计分析的范围从量具种类延伸到产 品族 分析方法和接受标准应符合客户批准的标准或MSA手 册的要求第九版:1999年2月29MSA实施 QS-9000的要求 - 4.11 标识所有检验、测量和测试设备(IMT),及其校准状态 确定量具(IMT)准确度和精密度 进行量具(IMT)的变差分析 (MSA) 当量具(IMT)被发现处于非校准状态时,对其以前测量的结果 作确认 确保所有量具(IMT)的搬运、保护、清洁、维护和存放 校准记录应包括个人量具 采用所有MSA手册中的标准第九版:1999年2月30MSATS16949:2002要求

12、测量系统分析7.6.1-为分析各种测量和试验设备系统测量结果存在的 变差,必须进行适当的统计研究。此要求必须适 用于在控制计划提及的测量系统。所用的分析方 法及接受准则,必须与顾客关于测量系统分析的 参考手册相一致。 第九版:1999年2月31MSA卓越品质管理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量具种类 最大限度地减少量具数量 根据产品族添置量具 根据MSA手册的要求,按产品族进行统计分析 只采用符合MSA要求的量具 不允许个人量具 用6过程分布计算MSA结果,而不是规范或公差值第九版:1999年2月32MSA三大汽车公司的要求 三大汽车公司对供应商实施MSA 3rd的要求: Big3 about MSA

13、3rd第九版:1999年2月33MSA第三章 MSA 3rd的主要变化第九版:1999年2月34MSAMSA 3rd的主要变化 系统地理解测量过程 测量开发和资源选择(第一章3、4节) 改变和扩展了偏倚和线性 新的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方法 复杂的测量系统分析实践 MSA与测量不确定度的比较 关于GRR标准差: 5.15 6第九版:1999年2月35MSA第四章 测量系统的统计特性第九版:1999年2月36MSA理想的测量系统 每次都能获得正确的测量值,每个测量值都与标准值一 致 有如下统计特性: “零”变差 “零”偏倚 对被测量产品错误分类为“零”概率第九版:1999年2月37MSA量测系统数据

14、 确定所需数据,如何在APQP中使用测量系统 值得花费时间和成本以确定测量系统的统计特性是否满足要求 测量系统的质量由其测量值的统计特性所决定: 偏倚:95%置信度下,0落在置信区间内(注意:不再是30%,系统需要做改进第九版:1999年2月109MSAR&R的应用当重复性比再现性大时:-量具需要维修-量具应重新设计来提高刚度-改进量具的加紧和定位点-存在过大的零件内变差第九版:1999年2月110MSAR&R的应用当再现性比重复性大时:-评价人需要更好的使用量具的培训-需要更好的操作定义-量具上的刻度不清楚-需要夹具来提高使用量具的一致性第九版:1999年2月111MSA第九章 计数型测量系

15、统研究第九版:1999年2月112MSA计数型测量系统一个计数型量具:-将每个零件与一个给定的限制相比较,如果满足 这个限制则接受这个零件-用于接受/拒收一组标准件-不能指出一个零件有多好或多坏,只能指出这个零件是接受或拒受(通过/不通过)第九版:1999年2月113MSA属性量具工作指南解析法(大样法):-对于计数型量具,用量具特性曲线(GPC)的概念来进 行测量系统分析,用于评价量具的重复性和偏倚 。-这种量具研究可用于单限值和双限值量具 。- 对于双限值量具,假定误差是线性一致的,只需检查 一个界限线性 。 第九版:1999年2月114MSA属性量具工作指南 一般地,计数型量具研究包括获得多个被选零件 的基准值。这些零件经过多次(m)评价,连同接 受总次数(a),逐个零件地记录,从这些结果就能 估计重复性和偏倚 。 第九版:1999年2月115MSA属性量具工作指南第一步骤 选取零件。最根本的是已知研究中所用零件的基准值。应尽可能按实际情况 等间隔选取八个零件,其最大和最小值应代表该过程范围 八个零件必须用量具测量m=20,并记录接受的次数(a) 。 第二步骤 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教育/培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