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厅长某年全区民政工作会议讲话稿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48422537 上传时间:2018-07-15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68.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政厅长某年全区民政工作会议讲话稿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民政厅长某年全区民政工作会议讲话稿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民政厅长某年全区民政工作会议讲话稿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民政厅长某年全区民政工作会议讲话稿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民政厅长某年全区民政工作会议讲话稿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政厅长某年全区民政工作会议讲话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政厅长某年全区民政工作会议讲话稿(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政厅长民政厅长 XXXX 年全区民政工作会议讲话年全区民政工作会议讲话 稿稿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九届十四次全委会议、XX 年全国民政工作会议精神,总结 XX 年民政工作,部署 XX 年主要任务。刚才,六个盟市作了典型发言,一会儿,白主席还要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攻坚克难、狠抓落实,XX 年民政工作取得显著成效XX 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民政部的大力指导支持下,全区各级民政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2、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克服经济下行压力,紧紧围绕自治区中心工作和民政重点工作部署,突出改革创新,强化政策创制,狠抓工作落实,圆满完成了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积极成效。(一)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兜底保障的作用进一步夯实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社会救助暂行办法 ,着力完善“8+1”社会救助体系。全区月均保障城镇低保对象 63.2 万人,保障标准达到月人均 497元,比上年提高 25 元,居全国第八位。补助水平达到月人均 387 元,居全国第七位。全区月均保障农村牧区低保对象 116.6 万人,保障标准达到月人均 288 元,比上年提高 19 元,居全国第七位。补助水平达到月人均 200 元,居全国

3、第六位,西部省份第一位。全区共保障五保对象 8.9 万人,其中:集中供养 1.55 万人,分散供养 7.35 万人。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达到年人均 7513 元和 3916 元,比上年分别提高 843 元和 273 元,分别位居全国第七位和第十四位。全区累计医疗救助 123.99 万人次,临时救助 10.05 万户,资助当年新考录的城乡低保家庭子女 2.15 万人。孤儿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达到每人每月 1232 元和 1008 元,城镇“三无”人员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达到每人每月 784 元和560 元, “三民”生活补贴标准提高了 200 元。全年共为 46.5 万名高龄老人发放高龄津贴 5.

4、6 亿元。投入资金 1.63 亿元,救助受灾群众 110 多万人。为 101.55 万户农村牧区低保、五保对象发放“一吨煤”取暖补贴 6.09 亿元,为 188.7 万户困难群众实施电价补贴 1.08 亿元。将 13.5 万户城镇困难居民纳入住房保障,为 14.1 万名农村牧区困难群众进行了危房改造,帮助 5.4 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救助流浪乞讨人员 4.62 万人次。全年共投入社会救助资金 82.69 亿元,300 多万救助对象和 278.8 万户困难家庭的基本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二)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养老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全区已建成各类养老机构 2421 所,总床位数22.2

5、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达 58 张,高于全国 28 张的平均水平,我区养老床位比例已居全国第一。11 个盟市和 39 个旗县(市、区)相继建成了“12349”便民为老服务中心,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覆盖城乡的多样化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全区 70.2%的老年人通过养老服务功能延伸到家庭实现居家养老,12%的老年人通过社区养老服务功能实现社区养老,4.2%的老年人通过入住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实现机构养老。(三)加强社会组织管理,社会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凸显持续开展了党政机关干部兼任社会组织职务行为的清理规范,已按规定办理兼职审批手续 5110人。通过清理规范,党政机关干部

6、兼职的比例下降了 45.4%,社会组织法人结构得到明显优化,社会组织自主办会、自律发展意识明显增强。坚持双重负责与直接登记相结合,降低准入门槛,简化办事程序,加强社会组织登记管理,社会组织 XX 年比XX 年净增 1224 个,直接登记社会组织 650 个,占新注册登记的 53%。支持和规范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安排 1400 多万元在全区范围购买居家养老、社区文体活动、社会组织孵化基地运营等 9个方面的服务,169 家社会组织承接了购买项目,近 2.9 万名独居、失能、半失能的老人和 243 个社会组织,134 个社区受益。在锡林郭勒盟、满洲里市、包头市昆区、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等 10

7、 个市、区建立了社会组织培育孵化基地,培育孵化社会组织近 210 家。(四)加强社会治理,基层管理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认真做好第九届嘎查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11069 个嘎查村和 1600 个社区居委会如期完成换届选举任务,实现了换届选举成功率 100%的目标。加强社区综合服务能力建设,全区社区居委会办公和服务场所面积 300 平方米以上的达到82%,社区基础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 95%以上。将农村牧区社区建设与“十个全覆盖”工程紧密结合,已建成城中村、城郊村、传统农村、中心村、牧区等五种类型的农村牧区社区建设试点 887 个。扎实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包头市土右旗“456”工作法、阿鲁科

8、尔沁旗村级事务契约化管理模式、通辽市开鲁县“532”工作法、包头市青山区“五步工作法” 、乌海市“三方例会直通车”等基层民主建设示范经验在全区广泛推广。积极推进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建设,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核心团队建设与“草原英才”工程社会工作优秀人才“百人计划”协调推进,8 个基层优秀社工团队获评自治区“草原英才”团队。部蒙人才支持、京蒙区域人才合作和“三区”计划等项目全面完成,社区和机构“三社联动”试点示范全面推开。(五)加强社会事务管理服务,社会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加强婚姻登记管理,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全区婚姻登记信息联网。建立完善了离婚信息通报制度和婚姻登记工作制度,提前完成了 1994 年

9、以来婚姻历史信息的录入工作任务,婚姻登记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大力实施惠民殡葬,为全区 2.88 万户困难家庭减免了基本殡葬费用 3150 万元,基本殡葬服务实现了全覆盖,减轻了困难群众的殡葬负担。积极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投入资金 450 万元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和智慧社区建设,实现了自治区、盟市、旗县区、苏木乡镇、社区五级联网,为推动数据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奠定了坚实基础。加强区划地名服务工程,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年度工作任务和蒙辽线、蒙宁线第三轮联检工作任务圆满完成。推进平安边界建设,一些边界纠纷得到妥善处理和管控。(六)加强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能力进一步增强深入开展

10、第九次双拥模范城(旗县区)创建活动,有效促进了拥军优属政策的落实。加强协调联络,为部队科研试验和演习训练提供全方位的保障,出色完成各项重大任务。积极开展双拥社区建设,建成双拥示范社区 54 个,丰富了双拥共建的内容。全年下拨优抚事业经费 50481 万元,各类优抚对象补助标准提高幅度为 14%-20%,对 XX 年纳入优抚保障范围的烈士老年子女和农村牧区籍老义务兵生活补助标准进行了调整,其中 60 周岁以上烈士老年子女生活补助标准在国家补助基础上提高了一倍,有效地保障了各类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精心组织安排自治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11、。认真解决退役士兵安置难问题,有 6 个盟市实现了安置遗留问题“清零”目标。加强退役士兵教育培训,有培训意愿退役士兵参加培训率达到100%, “双证”获取率达到 90%。认真做好军休安置工作,军休干部“两个待遇”较好落实。XX 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五年来,各级民政部门开拓进取、奋发有为,全区民政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十二五”时期,是全区民政事业创新发展的五年。五年来,争取民政部出台了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支持和促进 xx 民政事业发展的意见 ,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民政工作的意见 、 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意见 、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

12、工作的实施意见 、 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 、 xx 自治区关于推进农村牧区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 、 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意见 、 关于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的实施意见等 13 项重大民政政策,制定出台了xx自治区军人抚恤优待办法 、 xx 自治区社会救助办法 、 xx 自治区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办法 、 xx自治区养老机构设立许可与管理办法 、 xx 自治区居家养老服务管理办法 、 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办法 、 养老服务机构等级评定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从顶层设计上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民政事业发展的制度框架,使常规工作在改革中提升,使重点难点工作

13、在创新中突破,农牧区养老、社区建设等方面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十二五”时期,是民政事业投入和困难群众得实惠最为显著的五年。五年来,我区共争取国家民政事业资金 275.3 亿元,比“十一五”时期增加162.8 亿元,增幅达 144.7%。自治区财政共安排民政事业经费 126.9 亿元,比“十一五”时期的增加88 亿元,增幅为 226.2%。全区福利彩票销售额总计 196.7 亿元,是“十一五”销量的 2.6 倍,共筹集福彩公益金 59.7 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4 倍。全区城乡低保月保障标准较“十一五”末分别提高 220 元和 155 元,年均增幅 19.4%和 23.3%;农村牧区五保供养

14、标准较“十一五”末分别提高3417 元和 1385 元,年均增幅为 16.7%和 10.9%,农村牧区五保对象集中供养能力由“十一五”末的32%提高到 53%;养老机构总数比“十一五”末增加 1593 所,增长幅度达到 192%,养老床位总数比“十一五”末增加 17.1 万张,增长幅度达到336%;新增民办养老机构 155 家,新增床位数 3 万余张,吸引民间资本投入达 5.8 亿元。社区办公和活动场所面积为 300 平米以上社区达到 1745 个,占社区总数的 82%,比“十一五”末提高 39 个百分点。经过五年建设,全区建成 3 个自治区级储备库、12 个盟市级储备库、76 个旗县级储备库

15、,形成了“立足中心、覆盖全区、辐射西北”的救灾物资储备网络体系。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民政工作发展还不平衡,受地方财力和工作基础影响,地区之间、业务领域之间工作水平参差不齐;二是政策落实落实还不到位,中央和自治区有些政策在基层落实得不及时、不得力,没有充分发挥政策应有的效应;三是工作的精细化和规范化程度还不高,财政供养人员违规享受低保等事件在社会中产生了不良影响;四是民政管理服务机构存在安全隐患,一些服务机构设施落后、管理不严,导致发生一些安全事故和人员伤亡,造成不良影响。五是民政干部的思维理念与工作作风和形势任务要求相比还有很多不相符

16、合、不相适应的地方.这些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二、开拓进取、履责尽职,扎实做好 XX 年工作XX 年是落实“十三五”规划、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是持续深化改革、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完成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关键一年。全区各级民政部门要清醒认识新常态下经济下行压力与民生改善要求的矛盾、法治民政要求与民政制度滞后的矛盾、民政任务拓展与民政干部素质不高的矛盾、民政工作转型与基层经办能力较差的矛盾,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自治区九届十四次全委会议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做好保障基本民生、创新社会治理、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强化社会服务的各项工作,加强民政综合能力建设,深入推进民政事业改革发展,努力实现“十三五”发展的良好开局。(一)围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抓好底线民生一是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制定自治区“十三五”时期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规划,健全社会救助暂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