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地质学教学课件PPT石油和天然气运移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48421941 上传时间:2018-07-15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6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能源地质学教学课件PPT石油和天然气运移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能源地质学教学课件PPT石油和天然气运移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能源地质学教学课件PPT石油和天然气运移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能源地质学教学课件PPT石油和天然气运移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能源地质学教学课件PPT石油和天然气运移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能源地质学教学课件PPT石油和天然气运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源地质学教学课件PPT石油和天然气运移(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能源地质学主讲人:杜振川第二篇 石油和天然气地质学能源地质学课件第四章、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第二篇 石油和天然气地质学油气的运移:石油和天然气在地壳内的任何游动。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是它们在生油层中生成之后就开始的,所以,油气运移是油气生成过程的继续。在生油岩中生成的、呈分散状态的油气,经过初次运移进入储集层中,在储集层中又经过二次运移,进入具有封闭条件的地方聚集起来而形成油气藏。已经形成的油气藏,可以由于圈闭条件的改变或其他原因而遭到破坏,使得油气重新运移;并可能在新的圈闭中再聚集,造成一个新油气藏的再形成;或者是流失地表,遭到完全破坏。总之,油气运移是和油气藏的形成、破坏、再形成连系在起的。

2、能源地质学课件第四章、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第二篇 石油和天然气地质学油气的运移:石油和天然气在地壳内的任何游动。油气运移聚集过程示意图能源地质学课件第四章、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第二篇 石油和天然气地质学油气运移研究的内容:油气在运移当中的物理状态、运移方式、促使油气运移的动力因素、油气在生油层中进行初次运移的机理;油气在储集层中所进行的二次运移过程,以及运移的时期、方向、规模等等。能源地质学课件第四章、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初次远移:将油气从烃源层向储集层的运移,即在烃源层中生成的石油和天然气,自生油层向储集层中的运移。第一节 与油气运移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一、初次运移和二次运移 油气的初次运移 能源地

3、质学课件第四章、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二次运移:将油气进入储集层以后的一切运移。第一节 与油气运移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一、初次运移和二次运移 油气的二次运移 能源地质学课件第四章、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第一节 与油气运移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二、油气运移的基本方式 渗滤 渗滤是一种机械运动方式,液体在渗滤过程中遵守能量守恒定律,它总是由机械能高的地方向机械能低的地方流动;渗滤是一种整体流动方式,在流动中表现出一定的相态,在达到吸附平衡以后各种组分的浓度基本不改变。渗滤可以用达西定律来描述 :Q=KS(p2p1)/(Lu)即:单位时间内液体通过岩石的流量(Q)与通过岩石的截面积(S)、岩石的渗透率(K)及液体

4、压力差(p2p1)成正比,而与液体的粘度(u)和液体通过岩石的长度(L)成反比。 渗滤与扩散 能源地质学课件第四章、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第一节 与油气运移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二、油气运移的基本方式 渗滤与扩散 扩散:是分子布朗运动产生的传递过程:这种运动可引起流体(气体、液体)的分子不断进行再分配,扩散的结果是使浓度梯度达到均衡。 能源地质学课件第四章、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第一节 与油气运移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三、岩石的润湿性 润湿性:是指流体附着固体的性质,是一种吸附作用。润湿流体:易附着在岩石上的流体称;非润湿流体:不易附着在岩石上的流体。在多种互不混溶的流体共存于岩石孔隙中时,润湿流体又称润湿相

5、,非润湿流体又称非润湿相。能源地质学课件第四章、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第一节 与油气运移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三、岩石的润湿性 例如,在油水两相共存的孔隙中,如果水易附着在岩石上,这时我们称水为润湿相,油为非润湿相,岩石具亲水性;反之,如果油易附着在岩石上,这时我们称油为润湿相,水为非湿润相,岩石具亲油性。孔隙亲水介质 孔隙亲油介质 能源地质学课件第四章、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第一节 与油气运移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四、油气运移临界饱和度 油(气)运移的临界饱和度:把油(气)水同时存在时,油(气)相运移所需的最小饱和度。对于一定的岩石,当岩石中存在多相流体时,由于不同流体之间以及流体与岩石之间的相互作用,存在

6、最低的含水饱和度、含油饱和度或含气饱和度,各种流体饱和度低于此值时,它们的有效渗透率为0,即不发生流动。 能源地质学课件第四章、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第一节 与油气运移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五、地层压力、折算压力和测压面地层压力:地下多孔介质中流体的压力,亦可称为地层流体压力或孔隙流体压力。为直观反映地层压力的大小,工程上常使用水压头的概念 式中 h水压头,mp地层压力,Papw水的密度,kgm3g重力加速度。mS2能源地质学课件第四章、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第一节 与油气运移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五、地层压力、折算压力和测压面测压面:同一层位各点水压头顶面的连线。测压面是一个想像的面,用来反映横向上水压头的

7、变化。在静水条件下,测压面是水平的;在动水条件下,测压面是倾斜的。折算压力:指测点相对于某一基准面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由测压面到折算基准面的水柱高度所产生的压力。能源地质学课件第四章、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第二节 石油和天然气的初次运移一、油气初次运移的相态1、水溶相运移:油气被水溶解成分子溶液,水作为油气运移的载体进行运移。 2、游离相运移:即游离油相和游离气相,包括分散状和连续状油(气)相。 3、油溶气相、气溶油相运移 :石油与烃类气体有互溶性,天然气可溶解于石油中,呈油相形式运移(油溶气相),石油也可溶于天然气中呈气相方式运移(气溶油相)。 能源地质学课件第四章、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第二节 石

8、油和天然气的初次运移一、油气初次运移的相态1)决定油气在地下进行初次运移相态的因素:油气在地下究竟呈什么相态进行初次运移,取决于烃源层的岩石类型和组构特点、地层温度和压力、埋藏深度、孔隙度大小及孔隙水多少、有机质类型及其生烃量和生烃性质等多种因素。因此,不同地区、不同岩性、不同深度情况下油气运移的相态是不同的。 油气初次运移相态演化能源地质学课件一、油气初次运移的相态2)油气在地下进行初次运移相态的相态演化:对于泥质烃源岩来讲,在低成熟阶段,埋深较浅,孔隙度较大,地层水较多,生烃量较少且胶质、沥青质含量高,这时油气的初次运移以水溶相运移最有可能,水作为载体。在某些适合大量形成生物化学气的环境中

9、,所生成的生物甲烷气除呈水溶相运移外,也可以游离相运移。随着埋深的增加,进入生油高峰阶段,由于油气的大量生成,孔隙水不足以溶解掉所生成的油气,这时油气主要呈游离相运移,其中所生成的气体多溶于油中,呈油溶气相运移;在生凝析气阶段则主要以气溶油相运移,气作为石油的载体;在过成熟阶段,烃源岩大量生气,这时,天然气则呈游离气相运移。油气初次运移相态演化能源地质学课件第四章、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第二节 石油和天然气的初次运移一、油气初次运移的相态2)油气在地下进行初次运移相态的相态演化:碳酸盐岩由于其易固结的成岩特点,岩石中缺少水来源,压实作用很弱,因此,其所生油气多是在具备排烃动力后以游离相排出。油气初

10、次运移相态演化能源地质学课件第二节 石油和天然气的初次运移一、油气初次运移的相态油气初次运移相态演化油气初次运移过程的可 能相态(Tissot,1978 ) 能源地质学课件第四章、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第二节 石油和天然气的初次运移二、油气初次运移的主要动力和运移方向油气要从烃源岩中运移出来,必须存在驱动力。目前一般认为:烃类从其烃源岩层中排出的原因是由于烃源岩存在剩余压力。剩余压力:是指岩层的实际压力超过对应的静水柱压力的部分。由于不同点的剩余压力不同,从而驱动孔隙流体(包括由、气、水)沿剩余压力变小的方向运移。能源地质学课件二、油气初次运移的主要动力和运移方向压实导致孔隙水排出,孔隙度减少,岩

11、石体密度增加。1、剩余压力的主要原因: 1、压实作用:对于一套地层,当其中的流体压力为静水压力时(压实平衡)。如果在之上又新沉积了一个体密度为 、厚度为Lo的薄沉积层,新沉积物的负荷会使下伏地层进一步压实,此时颗粒要重新紧缩排列,孔隙体积要缩小。就在这些变化的瞬间,孔隙流体就要承受部分上覆负荷压力,结果使孔隙流体产生了超过静水压力的剩余压力。正是在剩余压力作用下,孔隙流体得以排出,当排出一定量后,孔隙流体压力又恢复为静水压力。随着上覆地层的不断增加,孔隙流体压力持续出现瞬间剩余压力与正常压力的交替变化,从而不断把孔隙中的流体排出,孔隙体积不断减小。能源地质学课件二、油气初次运移的主要动力和运移

12、方向压实导致孔隙水排出,孔隙度减少,岩石体密度增加。1、剩余压力的主要原因: 1、压实作用:对于厚度均等新沉积物,其剩余压力为:新沉积物的密度;地层水的密度;g重力加速度;L0新沉积物的沉积层的厚度。垂向剩余压力梯度为:在这种情况下,压实流体的流动方向为垂直向上的。能源地质学课件二、油气初次运移的主要动力和运移方向压实导致孔隙水排出,孔隙度减少,岩石体密度增加。1、剩余压力的主要原因: 1、压实作用:当新沉积层横向厚度有变化时,则剩余压力横向上也有变化 ,例如楔状沉积物,压实流体不仅在垂向上由深部向浅部运移,同时在横向上也发生由比较厚点向比较薄的点运移。这种厚度变化现象常出现在由盆地中心向盆地

13、边缘的过渡带。因此,压实流体常常是从盆地中心向盆地边缘运移。在楔状沉积物负荷下压实流体的排出方向 能源地质学课件二、油气初次运移的主要动力和运移方向压实导致孔隙水排出,孔隙度减少,岩石体密度增加。1、剩余压力的主要原因: 1、压实作用:在砂、泥岩互层剖面中,由于压实使泥岩孔隙度减小得比砂岩快,即在相同负荷下泥岩比砂岩排出流体多,这样泥岩孔隙流体所产生的瞬间剩余压力比砂岩的大,因此,流体的运移方向是由页岩到砂岩。砂、泥岩互层剖面中压实流体运移的方向 能源地质学课件二、油气初次运移的主要动力和运移方向压实导致孔隙水排出,孔隙度减少,岩石体密度增加。1、剩余压力的主要原因: 1、压实作用:总之,对于

14、一个碎屑岩沉积盆地,从微观上看,压实流体总是由泥岩向砂岩运移。从宏观上看,压实流体总是由深部向浅部、由盆地中心向盆地边缘运移。能源地质学课件二、油气初次运移的主要动力和运移方向1、剩余压力的主要原因: 2、欠压实作用:欠压实作用:泥质岩类在压实过程中,由于压实流体排出受阻或来不及排出,孔隙体积不能随上覆负荷增加而减小,导致孔隙流体承受了部分上覆沉积负荷,出现孔隙流体压力高于其相应的静水压力的现象。由于欠压实泥岩孔隙中存在剩余压力,特别是当欠压实程度进一步强化,孔隙压力超过泥岩的承受强度,则会出现泥岩破裂,结果超压流体会通过泥岩微裂缝涌出,达到排液目的。随着流体排出,孔隙超压被释放,泥岩回到正常

15、压实状态。能源地质学课件二、油气初次运移的主要动力和运移方向1、剩余压力的主要原因: 2、欠压实作用:正常压实带(NC)和欠压实带(UC)上覆沉积物负荷压力(S ) 流体压力(p)及颗粒支撑的有效应力()关系图能源地质学课件二、油气初次运移的主要动力和运移方向1、剩余压力的主要原因: 3、蒙脱石脱水作用 在压实和热力作用下粘土岩中的蒙脱石向伊利石转化,在转化过程中释放结合水,并进入粒间孔隙成为自由水。结合水变成自由水其体积要膨胀,从而增加了泥岩孔隙流体压力,促进流体运动,成为烃类初次运移的动力。 蒙脱石随深度向伊利石转化增加能源地质学课件二、油气初次运移的主要动力和运移方向1、剩余压力的主要原

16、因: 4、有机质的生烃作用干酪根成熟后能生成大量油气(包括水)。这些油气(包括水)的体积大大超过原干酪根本身的体积,这些不断新生的流体进人孔隙中,必然不断排挤孔隙已存在的流体,驱替原有流体向外排出。当流体不能及时排出时,则会导致孔隙流体压力增大,出现异常压力排烃作用。能源地质学课件二、油气初次运移的主要动力和运移方向1、剩余压力的主要原因: 5、流体热增压作用 当泥岩埋藏比较深,其可压实的比例逐渐减小,压实流体的运动也随之减弱。但是,此时地层温度增加,流体发生膨胀,这种膨胀使泥岩层内压力增加,从而促进流体运动。在大多数沉积盆地中,地下温度随埋藏深度的增加而增高,导致流体热膨胀,促使热液流体的运动。能源地质学课件二、油气初次运移的主要动力和运移方向1、剩余压力的主要原因: 5、流体热增压作用 在砂泥岩剖面中,砂、泥岩孔隙中的流体都会发生热增压效应,但是由于砂岩渗透性好,本身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子系统,因此砂岩内往往不会导致压力的异常升高,而泥岩不同,流体往往排泄不畅,容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教育/培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