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自由组合定律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48416950 上传时间:2018-07-15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651.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案例———自由组合定律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教学案例———自由组合定律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教学案例———自由组合定律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教学案例———自由组合定律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教学案例———自由组合定律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案例———自由组合定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案例———自由组合定律(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针对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结果,孟德 尔对F1和F2的性状表现既做了定量的分析,又 做了准确的定性分析,实际上就是发现问题和 提出问题的过程。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释是孟德尔提出的大胆 假设。通过学习孟德尔探究自由组合定律的过程 ,以演绎推理为主线,发挥学生思维想象力和 推理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了解 科学研究中的观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求证的一般规律也是本节课 的重点。教材分析: 高二理科班 已具备分离定律知识的基础,对假 说演绎法已有了一定的了解。 高二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 推理和想象能力。学情分析: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

2、能 (1)阐明孟德尔德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自由组合定律 (理解) (2)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应用) (3)尝试用遗传图解的方式分析遗传规律(技能模仿) 2.过程与方法 (2)通过探究自由组合定律,了解假说演绎法 (3)通过对两对相对性状遗传结果的数字统计分析,了解运 用数学方法解决生物问题。 (4)从一对相对性状入手进行分析,理解从单因素到多因素 分析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探究过程,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分析科学家设计实验的巧妙之处,学习科学家勇于 探索、不断创新的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尝试对两对遗传规律的解释,理解 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

3、存在困难,但其又是探究 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是本节课的重点又 是难点。解决的办法:1.通过设置层层递进的问题,调动其想象力, 引导学学生体验、领悟假说演绎法,培养 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2.对两对相对性状遗传结果的分析,先从一对 相对性状入手,运用数学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出 一对相对性状遵循分离定律,而不同的性状可 以自由组合,由此推理、理解自由组合定律。3.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 验,既加深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又提高了学生 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于 引导学生进行遗传图解分析,突出重点有突破 了难点。易倒伏、抗病抗倒伏、不抗病你认为哪种水稻, 更能提高水稻的 产量?

4、 设置情境1.观察分析,提出问题教师引领l演示孟德尔的豌豆的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流程。l通过观察明确以下问题 :l(1)孟德尔研究豌豆种 子两对性状分别是什么 ?l(2)子一代出现黄色圆 粒性状说明了什么?l(3)子二代出现的四种 性状有什么特点?学生活动l通过观察,分析出 种子的粒色、粒形 两对性状中黄色和 圆粒是显性性状。l子二代出现的四种 类型,既有亲本类 型又出现了亲本没 有的性状组合。引导学生学会对遗传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孟德尔不只限于对 性状的观察和描述,那 么他又做了哪些工作? 运用了什么方法?这些 数据是偶然现象还是必 然现象的?教师引导孟德尔对F2表现 的性状进行了数字统

5、 计,并得出它们的数 量比接近9:3:3:1。学生活动F2四种表现性状 9:3:3:1比是否具有普 遍性,孟德尔如何证 明?孟德尔对豌豆的7对 性状中的任取两对性状做 杂交实验,发现规律。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P黄色圆粒F1 黄色圆粒个体数 315 108 101 329 : 3 : 3 : 1 比值F2绿色皱粒黄色圆粒 绿色圆粒 黄色皱粒 绿色皱粒从数学角度分析,9:3:3:1与3:1能否 建立数学联系,这对理解两对相对性状的 遗传结果有什么启示?教师引领学 生 活 动9:3:3:1是3:1比例的平方,而3:1是一对 相对性状杂交,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与分 离定律有一定

6、的关系。直觉思维从数学角度分析,两对相对性状的 遗传结果与分离定律有联系,那么 对每一对相对性状单独进行分析, 看看是否符合分离定律?教师引领学生活动对每一对性状重新进行数 据统计分析,明确每一对 相对性状的遗传依然遵循 分离定律。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 制的,控制两对相对性状 的遗传因子是否发生了自 由组合?亲本性状发生了重 新组合。性状是由遗传因 子控制的,控制性状 的遗传因子也应进行 自由组合围绕着对结果的分析,初步形成假说学生活动教师引领两对性状一并来考 虑它们又是什么关系?教师引领l基于上述对实验现象 的分析,如何对这一 现象进行解释?l提出孟德尔的假说( 大屏幕展示),引导 学生运用这

7、种假说, 用遗传图解的方式分 析、解释自由组合现 象。l师生共同完善遗传图 解,从中找出规律学生活动l尝试对两对性状的遗传 结果做出解释2.作出假说,解释自由组合现象。引导学生沿着孟德尔的思维过程,用遗传图 解的方式队遗传现象进行解释,找出规律, 突出了本节的重点。同时既培养了学生的推 理能力和想象力,又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的 培养,为其后面利用遗传图解的方式分析、 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l完成两对相对性状杂 交实验的遗传图解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1.假设豌豆的圆粒和皱粒分别由遗传因子R、r控制,黄色 和绿色分别由遗传因子Y、y控制,这样纯种黄色圆粒和纯 种绿色皱粒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YYRR和

8、yyrr,它们产生 的F1的遗传因子组成时YyRr,表现为黄色圆粒。2.F1 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 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F1 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四种:YR、yR、Yr、yr, 它们之间数量比是1:1:1:1。受精时,雌雄配子结合是随机的,雌雄配子结合的方式 由16种,遗传因子的组合形式有9种,性状表现4种:黄色 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它们之间的数量 比为9:3:3:1。上述解释是否合理,还 应怎么做?设计验证实验3. 设计测交实验,验证假说若验证孟德尔对自由 组合现象的解释,关键验 证什么?如何验证?什么是测交,如果测 交验证合理,你推测后代 结果怎样

9、,请用遗传图解 来进行分析。独立完成测交遗传图 解,并进行讨论分析。在F1产生配子时, 两对遗传因子是否 自由组合教师引领学生活动结合测交遗传图解 (大屏幕演示)分析为 什么测交能验证假说, 孟德尔设计测交实验的 巧妙之处在哪里?隐性遗传因子控制 隐性性状。测交后代出 现的四种表现类型及其 比例,是由子一代产生 的四种配子决定的。教师引领学生活动大屏幕展示实验结果-孟 德尔所做的测交实验,无论 是子一代作母本还是作父 本,结果都符合预期的设想 。测交杂种一代YyRr配子YR测交后代比例: 1 : 1 : 1 : 1YyRr隐性纯合子yyrr黄圆Yr yRyryrYyrr yyRryyrr黄皱绿

10、圆绿皱分析教学目标达成情况l通过引导学生用遗传图解的方式设计测交实验,巩固 绘制遗传图解的方法,重要的是使其理解科学研究过 程中只限于假说还不行,还要进行实证,培养其严谨 的科学态度。l引导学生设计测交实验、预测实验结果,充分发挥学 生的想象力和推理能力,在体验演绎推理的过程,理 解假说演绎法的精髓。 l通过分析孟德尔实验的巧妙之处,帮助学生由现象到 本质进行分析,帮助理解自由组合的内在因素,将抽 象的东西直观化,突破了本节的难点,并使学生学习 科学家的创新精神。4. 得出结论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 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 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

11、 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假 说演 绎 法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提出问题设计测交实验演绎推理测交实验验证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假说自由组合定律结论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山柳菊豌豆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是孟德尔获 得成功的首要条件。2.对生物性状进行分析时,首先针 对的是一对相对性状的传递情况进 行研究,这种由单因素到多因素的 研究方法是成功的重要原因。3.应用数学统计方法对实验结果进 行分析,发现问题。4.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在对实验数 据大量分析的基础上合理地提出假 设,并设计新的实验来验证假说。F1配子: YR yR Yr yr 1/4 1/4 1/4 1/4 YR 1/4 yR 1

12、/4 Yr 1/4 Yr 1/4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作出假说3.测交实验,验证假说4.得出结论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分析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3黄色 圆粒3 黄色圆粒9 : : 绿色圆粒3黄色皱粒3 1绿色 皱粒1 绿色皱粒1黄色圆圆粒 X 绿绿色皱皱粒P基因型 (YYRR) (yyrr)配子: YR yrF1: 黄色圆圆粒YyRr 自交板书设计l1本节内容多,容量大,重点放在科学方法的培 养上,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的落实留到第二 课时来解决。 l2调动学生的有效思维,体现思维探究的过程。 结合教材本身的特点,在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基础 上,适当引导学生推理

13、分析,有助于学生能力的 培养和思维发展。体现新课程理念。l3处理好板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关系。计算机 多媒体的应用要为教学服务,对课件要有选择的 、恰当的使用,否则会适得其反,达不到辅助教 学的作用。课后反思几点思考与建议:1.转变理念,依据课标重新审视教材,应用教 材、课标、教师用书组织教学内容。不能仅 凭已有的经验和考试要求灌输给学生相应的 知识内容。高中生物课程的核心任务是在义务教 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其价值是为学生全面提高科学素养做出 贡献。 2.课前的教学设计要落到实处。把发现问题看作是学习的起点、动力。 在问题情境中,促进师生交流,合作探究。教师对问题情境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加 工和处理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对问题的诊断与 分析,课堂上的引导与调控尤为重要3.注重常态课的反思与交流,快速积累经验, 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