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收入家庭投资组合建议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40385 上传时间:2017-08-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等收入家庭投资组合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等收入家庭投资组合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等收入家庭投资组合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等收入家庭投资组合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等收入家庭投资组合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等收入家庭投资组合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等收入家庭投资组合建议(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张平是某建筑企业的生产管理人员,月收入 3000 元。妻子是一名普通的公司职员,月收入 2000 元。两人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还未满周岁。一家三口每个月的基本生活开销为 1500 元。另一笔大开销是交通费,由于张平的工作地点经常都在郊外,也没有班车可以搭乘,所以他的交通费用每月将近 800 元。两人均为 28 岁,年轻力壮很少生病,没有什么医疗费支出,只是小宝宝需要平均每月 200 元左右的医疗保健费用。这样算下来,他们每个月可以结余 2500 元。 此外,两人的年终奖励合计有 8000 元左右,存款和债券利息有 5000 元,股利、股息有 1000 元左右,年度性收入在 14000 元左右

2、。年度性支出方面,则主要有一些人情往来,大约在 1000 元左右。另外还要孝顺给父母 1000 元左右。家庭资产多为存款 细观他们的家庭资产,最大头的比例就是存款了。其中现金和活期存款在 5000 元左右,定期存款则有 20 万元之多,股票上投资了 25000 元,去年还买进了 10000 元的基金。加上 35 万元的自住房,房子面积 48 平方米。目前,他们的家庭总资产为 59 万元左右。由于他们是在结婚前花了 3.5 万元成本价从父母处购得的售后公房,所以目前也没有什么债务。 5 年后换购大房子 张平和妻子短期内没有什么特别大的计划,倒是希望 5 年内可以再买一套房子,或者以现有房产换购一

3、套面积较大的房子。因为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一家三口需要的生活空间肯定要增大,而且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可能会越来越高。未雨绸缪累积教育金 今年最让张平和妻子开心的事情,莫过于两人在去年有了个爱情的结晶。小孩现在还未满周岁,要把孩子培养到大学毕业,还需要不少钱。正所谓可怜天下父母心,张平和妻子甚至还希望在小孩成家时,至少能给孩子 20 万元。这教育金和子女婚嫁基金可是不小的费用,还需要努力积累。 考虑增加一定的保障 张平夫妻两人的单位都有社保和医疗保险,父母均健在,也有社保。但父母现在健康不代表未来没事,考虑到社保的保障力度不够,还是有些担心他们以后的养老和医疗支出。小夫妻本身的健康医疗及养老储备也是

4、张平考虑的一个重点问题。张平目前的想法是,他希望自己和妻子退休后每年能有相当于现在 2-3 万元的生活费用。 期待专家的分析和建议 此外,张平认为自己家的财务管理过于松散,为了顺利解决孩子的教育费用、自己的买房费用、夫妻俩和父母的医疗和养老费用,希望专家能帮他给出一定的分析和建议,以便他们能更加轻松地完成家庭的各项理财计划。 专家建议一:资产配置分析 一、财务状况分析 1.收支分析:张平夫妇目前家庭年度总收入为 74000 元。家庭总支出为32000 元。结余比例为 57%。可以看出该家庭是相当节省的。而且该家庭的收入也比较稳定,主动性收入(68000 元)占总收入的 92%。但应当看到,随着

5、家庭新成员的到来和不断成长(目前还没有教育性支出),该家庭的日常开支将会慢慢提高。而且该家庭目前没有安排任何商业保险,在这个方面显然也需要有一些安排。所以该家庭未来的支出预期将会上升。 2.资产分析:张平夫妇目前家庭净资产已经有 59 万元。其中金融资产为24 万元,房产资产为 35 万元,金融资产比重为 40.7%,还算基本合适。该家庭没有任何负债,财务稳健。家庭资产配置的主要问题是现金存款部分太高,占所有金融资产的 83.3%,需要调整。 3.保障分析:尽管张平夫妇和他们的父母都有社保。但保障程度显然不足,需要通过商业保险做一定的补充。特别在他们的孩子出生以后,这对小夫妻就更加需要保障了。

6、 二、理财阶段、理财重点和理财目标分析 张平夫妇目前才 28 岁,孩子也刚刚出生。此时正是家庭建设和事业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该阶段理财的重点应当是安排好家庭生活,同时应当集中精力到各自事业的发展方面,因此投资的安排不宜过于复杂,应当以简单易操作为主要考虑原则。 张平夫妇对未来有很多设想和安排。他们提出的理财目标主要有: 1.五年后再买一套房产或换购一套大房子,用于改善居住条件。 2.孩子未来直到大学毕业的教育费用。 3.孩子未来的婚嫁基金:20 万元。 4.夫妻两退休后每年能有相当于现在 2-3 万元的生活费用。 其实,目前张平夫妇孩子刚刚出生,自己也很年轻,此时谈论 30 年以后的孩子婚嫁或自

7、己的退休都尚显太早。目前阶段理财的目标应当是将家庭现有的财务和孩子出生以后的家庭保障等方面要安排好。 三、当前财务安排建议 1.增加房产投资:孩子出生以后的确需要更大的生活空间,目前 48 平方米三人居住显得太拥挤。同时考虑到他们实际的资产状况和未来月供能力,我们建议目前就通过出售现有住房、然后支出现有存款 10 万元左右,再负债 15 万元来购买一套 70 万元左右的房产,使得总居住面积达到 75 平方米以上。而完全不必等到 5 年后再买。那时的房价和现在绝不是一个概念。而且该家庭目前资金充裕,又没有任何负债,换购一套房产在财务的安排上没有任何问题。 2.安排适当保险:孩子出生以后家庭保障就

8、显得格外重要了,应当安排好充足的保障。具体来说,张平夫妇的寿险、大病和意外保险都需要。孩子也需要安排一定的医疗保险。保险的支出额度应当安排在一个月左右的家庭收入为宜。主要应当安排家庭保障类的保险,储蓄理财类的保险暂缓。 3.构建基金组合:因为张平夫妇还很年轻,应当争取在事业上更上层楼。所以在投资上应当尽量简单。因此,我们建议张平夫妇的金融资产除保留一部分存款外应当主要通过购买基金来安排,构建一个基金组合,长期投资,让专家来帮助理财,省心省力。目前的股市投资可暂时保留,但今后也应当择机退出,全部通过基金来投资。而且今后每月收入的结余也应当采用定期定量的方式投入到家庭的基金组合中。 本刊首席理财师

9、 徐建明 专家建议二:投资建议 对于张平先生的理财需要,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希望能够对他有所帮助。 1.对于孩子的“教育和婚嫁基金” 我们建议做个傻瓜型的计划。那就是在与理财专家沟通后,做一个基金的“一篮子”方案,即将货币基金、债券基金、股票基金按 1:2:7 的比例进行定期定额的投资。由于张平夫妇年纪较轻,承担风险的能力较强,所以我们的建议中适当增强了股票基金的投资比例。同时,我们也提醒张平先生要在家庭情况发生巨大变化时,对投资比例进行适时的调整。长期性定期的投入会更好地增加收益,控制风险也无须花费太多精力。 2.对于夫妻俩的购房需求 张平夫妇的购房是为了自住需要,因此我们建议可以每年投入

10、一定比例的资金进入保本增值市场,来进行购房基金的积累。如保本基金、货币市场基金、记账式国债、以及最新发行的储蓄国债等。这样既可保持其灵活性,又可以在5 年之内寻求适当的时机以按揭贷款形式购入新房。 至于未来是卖了现有房产换购新房,还是增大负债比例购置新房保留现有住房,则要看未来的家庭资产总量和月收入能力。若未来能力足够,当然也可以保留现有老房子用于出租,用租金来缓解部分月供能力。若未来家庭积累的资金量不够,则可以选择出售后换购大房子,负债额度可以由当时的月收入能力来计算。 虽然理论上认为月供额度只要不超过月收入的 50%就是安全的了,但我们建议月供最好不要超过月收入的 1/3,否则对一家三口的

11、基本生活将会产生不小的压力,甚至沦为“房奴”一族。 3.在张平先生的家庭情况中我们注意到,其本人是建筑企业的生产管理人员,建筑行业是一个受经济波动影响较大的行业。这对他家庭收入长期的稳定性有不利的因素存在。因为夫妇二人均只有 28 岁,所以我们建议张平夫妇现在每年也为自己准备一笔“教育基金”。进一步的“充充电”,学习一些新的知识和技能来提高自己。在我们看来理财不仅仅是对金钱进行投资规划,也可以是对自身进行投资规划,而且或许收益回报会更高,也能更好、更快地实现家庭理财计划。 建行上海市分行卢湾支行 马钧洁 专家建议三:保险建议 家庭所面临的风险不外乎人身损失风险、财产损失风险和责任损失风险。从表

12、面上来说张平一家的财务状况基本稳定,没有什么债可“负”,但是一旦碰到重疾或者意外等不确定因素的发生,不仅会严重影响家人的心理状态,而且会对家庭的财务状况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所以绝对是可不言、但不可不理的。况且,他们未来还打算购买大面积的房子,估计需要增加债务负担。 风险的分析应该从两个角度入手: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和损失发生后的严重程度。正值盛年的张平夫妇的身故可能性很低,但是发生意外事故的风险不容忽视,尤其是张平本人从事的是建筑企业的生产管理工作。万一有一方发生不测,家庭收入就会减少一半以上。 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途径之一莫过于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它的最大优势就是在引起损失的事故发生时提供一笔收入,

13、从而可以弥补损失,缓解生者面临的财务压力。 将来购买新房有了负债之后,还应该增加一定的寿险保障。 根据张平的需求,他想为自己和妻子购买养老和医疗方面的保障,以及为儿子选择教育金之类的险种。但按照他的家庭收入能力,我们建议他暂缓夫妻俩人的养老保险计划,等到十年以后,也就是 37 岁、38 岁以后再考虑养老保障。 夫妻俩人的医疗保障,则应该从现在开始做起,毕竟他们也是奔三的人了,虽然现在年富力强甚至没有什么医疗费用指出,但再过两三年肯定会明显感觉到身体的亚健康状态来临。而且,随着抚育幼儿所付出的超额体力和精力,张太太的身体状况可能面临直线下滑的趋势。为此,张平可以先为自己和太太选择一定的医疗补贴保险和大病保险。孩子方面,如果体质较弱,夫妻双方的单位又不能负担任何医疗费用,那么也可以为孩子选择一份儿童医疗保险,向保险公司转移家庭的医疗负担风险。 上海合泰保险超市 高逢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