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方法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378143 上传时间:2018-07-14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81.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方法(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推断方法一、联想法(联系教材推断词义法书114页)高考试题中测试的词语用法大部分在教材中出现过, 试 卷 上 出 现 一 些 难 以 理 解 的 文 言 实 词 , 我 们 可 以 联想 课 文 中 有 关 语 句 中 的 用 法 , 相 互 比 照 , 辨 其 异 同 , 然 后 初步 确 定 文 中 实 词 的 含 义 。 如 “ 素与郭善 ” 的 “ 善 ” , 我 们可 联 想 课 文 鸿门宴中 “ 素善留侯张良 ” 来 推 断 , “ 善 ” 是 “ 亲善、友好、亲爱 ” 的 意 思 。 因此联系教材解题是一 种很有效的方法。例: 1、王谛玩之,其所涂留,似

2、有春秋。玩:玩味(2007年) “玩”字见于促织:展玩不可晓:玩味、观赏、琢磨, 可推知解释正确。 2、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 诛:惩罚(2009年) “诛”字见于鸿门宴 “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 ,可 推知解释错误。应为杀戮 3、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结发:指刚成年的时候 “结发”见于孔雀东南飞结发同枕席,可推知解释正确 。 4、2004年全国(黑龙江、吉林):岁凶,汝旁诸县多盗 凶:不吉利5、2005年湖北:李超,字魁梧,淄之西鄙人 鄙:粗俗联想:齐桓、晋文之事“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凶庄稼收成不好联想:“蜀之鄙有二僧” 为学(边境)“越国以鄙远” 烛之武退秦师(把当作边境 )

3、鄙边境启示:结合语境推断,还可联系教材应证。 二、 析形法(根据字形 推 断 词 义 法、 114页) 汉字本是表意性质的,从字形可以推知 字义。解释下列句中“籴”字的含义: 1、贫民虽平价不能籴。(北京春季)2、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祉比境 ,常通商贩,贸籴粮食。 (全国I)解答:籴买进粮食解析:会意字,上为“入”,下为“米”,整合可知。启示:汉字是表意文字,可依形推义。粜卖出粮食用“贝” 作偏旁的字与“钱财”有关 。例句: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 赂秦。六国论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 , 将奈何?荆苛刺秦王 购:悬赏征求,重金收买(赂:贿赂)用“ 糸 ”作偏旁的字与“

4、丝织品、绳 索”有关例句: 一曲红绡不知数 琵琶行自缢于庭树 孔雀东南飞夜缒而出,见秦伯 烛之武退秦师绡:丝织品缢:上吊,吊死(缒:用绳子往下吊).用“ 王(玉) ”作偏旁的字与美玉 珍宝有关例句:.何故怀瑾握瑜 屈原列传.被明月兮佩宝璐 涉江白璧无瑕 瑕不掩瑜瑾、瑜:美玉,此处比喻美好品格 璐:美玉(玉上的斑点)部分偏旁与字义的关系:钅(古代主要指金属)、木、氵、火、土 与五行有关; 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 与兵器有关; 马、牛、羊、豕 、犭、 鸟、虫 与动物有关; 辶(走)、彳(行) 、 (心)、 (言) 与人的行为有关。指出下列句中红字的意义: 金就砺则利 (劝学)邹

5、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邹忌讽齐王纳谏)生而眇者不识日 (日喻)解析:“砺”,“石”旁。推断它可能与一种“石”有关,据 上下词意“金”和“利”可知,“砺”:“磨刀石”。 “昳”,从“日”,有光,联系“形貌”及”丽”,“昳” 可以理解为“光彩”。“眇”,从“目”从“少”,联系下文“不识日”,可 推知为眼盲。三、语境法(利用文章语境推断词 义114页) 语言环境可分为句子内部环境和外部环 境,所谓内部环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 环境;所谓外部环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 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 环境。有些句子中的实词的词义我们可以 借助句子内部语境来推断。解释下列句中“绝”字:韦编三绝忽

6、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断绝)(停止)(与世隔绝的)(渡过)启示:依形推义,也离不开联系语境四、据声求形法(书114页) 适用于通假字五、词类活用法(114页) 例:(2009广东省)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 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开奇之,曰: “公辅才也” 奇:奇妙 奇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奇特、奇 异六、语 法 分 析 法根 据 汉 语 语 法 知 识 , 主 语 、 宾 语 大 多 由 名 词 、 代 词 、名词性短语充 当 ,谓 语 大 多 由 形 容 词 、 动 词 充 当 , 定 语 由 形容词 、 形 容词性短语

7、充 当 , 状 语由 副 词 、介宾短语充 当,补语由动词、形容词及其词组、介宾短语、数 量词充当 。主语在谓语之前,状语在谓语之前, 宾语在谓语之后,定语在主语或宾语之前。 依 据 它 们 所 处 的 语 法 位 置 , 推 知 它 的 词 性 , 进而 推 知 它 的 意 义 。例: “ 怀 信侘傺”(chch )“ 怀 ” 为 动 词 , 处 在 谓 语的 位 置 , “ 信 ” 处 于 宾 语 的 位 置 , 应 为 名 词 , “ 忠 诚 ” 的 意 思 ,全句译为“心怀忠信而不得志”。 下列红色字的解释是否正确 1、善才绳之。绳:捆绑。 “绳”是名词,用在“之”字前,要活用作动词,

8、解释为“捆绑 ”正确。 2、每谓所亲曰。亲:亲属。 “亲”字用在“所”字后,是动词用法,解释为“亲属”错误,应 为“亲近”,所亲译为亲近的人或亲信 3、不意乃在朝列。意:意愿。 副词不能修饰名词,“意”应是动词“料想”。 4、凡吏于土者。吏:官吏。 名词和介宾短语搭配,要活用作动词,“吏”应是动词“做官” 。 5、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东:向东。 方位词“东”用在“而”后,活用作动词“向东”。 注意:名词用在“之”字前、用在“所”字后、用在副 词后、用在介宾短语前、用在“而”字后(除并列关系 )要解释为动词。判断下列句中红字解释的正误: 1、自放驴,取樵炊爨。 樵:打柴。 (全国)2、

9、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和:和睦 (湖南)“樵”作动词“取”的宾语,当为名词,“柴禾”。“和”接代词宾语“之”,当为动词,而不能理解为形容 词“和睦”;再联系上文“鸣”,可知“和”应为“应和”。启示:联系语境推断,可从语法角度思考。3、尘土积三尺,雨雪,泥没股。雨雪:下雪。 “雨雪”是两个名词连用,“雨”活用作动词,“雨雪”即“ 下雪”。 七、结构对称 法有 些 文 言 句 子 结 构 整 齐 , 讲 求 对 仗 , 常 采 用 排比、对偶 的 修 辞 形 式 , 我 们 可 利 用 这 一 结 构 特 点 由已知的词性、词义推 知 未知的词性、 词 义 。 如 “ 忠 不 必 用兮 , 贤 不

10、必 以 ” 属 对 仗 , “ 忠 ” 与 “ 贤 ” 相 对 , “ 用 ” 和 “ 以 ” 相 对 ,应 为 同 义 , 所 以 “ 以 ” 的 意 义 就 是 “ 被重 用 、 被任 用 ” 的 意 思 。解析:“行旅”与“人物”处于对应位置,借助“人物 ”可推知“行旅”当为名词,故错,应为行人、商旅 。1、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谏太宗十思疏2、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 行旅:旅行, 游览 (山东、河北)简和择处在对应位置,借助择可推知简为( 选择、选拔)启示:联系语境推断,还可从对称结构入手 练习:解释下边红色的字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奔”与“箭”相对,可判断它是名词,意

11、义是“奔马” 2 、“奉不可失,敌不可纵。 ”“失”与“纵”相对,“奉”与“敌”相对,敌是敌人,为名 词,那么“奉”也是名词,据此可推断“奉”为“机会”之意 。 3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 下 “族”与“灭”相对,由此可推知,“族”就是“灭亡”的意思 。 4 、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固”与“地”相对,“地”是名词,“固”也应是名词,解为 “险固的地方”) 5 、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 “赢”也与上句的“余”处在相同的位置,其意思也是“ 多 余”。) 八、古代文化常识法(115页 )启示:根据语境推断,还可联想成语应证1、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2、敌见,

12、惊退。逐至东门,左右稍集, 合战破之,韩轨遂投城遁走 (高考辽宁卷)不速之客投笔从戎投,扔掉,舍弃。招致,招引九、利用成语意义推断词义法练习:解释下面红色的字 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日薄西山”迫近、接近)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殚精竭虑”竭尽) 势拔五岳掩赤城 (“出类拔萃”超出) 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结合语境 纵横联系联想法语境法 据形求声法 词类活用法综合运用析形法语法分析法 结构对称法古文化常识法 利用成语法文段阅读(一)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 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

13、苦 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 直行,竭忠尽志,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上称 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 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 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称其物芳; 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 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皎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第六册屈原列传第三段1、解释文中红颜色的字,并说明你是怎样推断出来的。 2、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综合练习:文段阅读(二)隆庆时,绍兴岑郡侯有姬方娠。一人偶冲道, 缚至府,问曰:“汝何业?”曰:“卖卜。”岑曰 :“我夫人有娠,弄璋乎?弄瓦乎?”其人不识所谓 ,漫应之曰:“璋也弄,瓦也弄。”怒而责之。未 己,果双生一男一女,卜者名大著。 (冯梦龙古今谭概) *推断解释“弄璋”、“弄瓦”在文中的含 义并说说你推断的理由。 “我夫人有娠”(娠:身孕 )“果双生一男一女”“璋也弄,瓦也弄”弄璋:生男弄瓦:生女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结合语境 纵横联系联想法语境法 据形求声法 词类活用法综合运用析形法语法分析法 结构对称法古文化常识法 利用成语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