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一轮复习课件写作指导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376180 上传时间:2018-07-14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462.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高考一轮复习课件写作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10年高考一轮复习课件写作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10年高考一轮复习课件写作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2010年高考一轮复习课件写作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2010年高考一轮复习课件写作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高考一轮复习课件写作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高考一轮复习课件写作指导(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写作指导(一) 走向篇抓住本质,探求走向一、近年作文命题走向及特点分析二、部分作文训练设计与构思举隅一、近年作文命题走向及特点分析(一)开放与限制,渐趋适度 (二)近年命题的特点与走向(三)局部命题的创新与回归近年作文命题走向及特点分析 (一)开放与限制,渐趋适度 1999年全国卷:“假如记忆可以移植”2000年全国卷:“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两个命题,都给予了考生以充分的自由发挥空间,但是 缺少限制。2001年全国卷:“诚信”2002年全国卷:“心灵的选择”立意的限定性似乎有意进一步增强,教化意味浓了些,又 缺少了表达空间。作文命题可谓开开合合。 近年作文命题走向及特点分析 (一)开放与限制,

2、渐趋适度 2003年全国卷:“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开放与限制有度,更可喜的是,这开始关注着重从考生的 眼光来看待世界,思考问题。给了学生提供了充分自由的选择 空间;这样就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才情,展示学生的个性。渐 进走向平稳与成熟,这也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2004年全国卷:“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2004年全国卷:“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2005年全国卷: “位置和价值”基本保持了平稳的状态。 2005之后,各省自命题的形式相对有所突破创新,呈现出 一种百花齐放的局面。这有如血压计的汞柱,在高升与低落中 ,渐渐形成一种平稳。近年作文命题走向及特点分析(二)近年命题的特点与走向1.语言、

3、文学味更加浓郁 2.进一步重视学生为主体 3.关注人生、社会、自然 4.展现情感、态度和价值5.调动学生丰富文化积蓄 6.注重对思维品质的检验1.语言、文学味更加浓郁 2007年北京卷:“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2007年江苏卷:“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 2007年江苏卷:“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 2007年湖南卷:“诗意地生活” 2005年浙江卷:“一枝一叶一世界” 2.进一步重视学生为主体 2007年辽宁卷:“我能” 2007年重庆卷:“酸甜苦辣说高考” 2005年湖南卷:“跑的体验” 2005年广东卷:“纪念” 2004年重庆卷:“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 2004年湖南卷:“家庭

4、教育”针对这些命题,立意,既可以是以 “我”(我们)为主体立意,有话能说,有话 想说。也可以以“你(你们)、他(他们)、她(她们)、它(它们)”为对象,构 思立意的宽容度很大。3.关注人生、社会、自然 2005年辽宁卷:“今年花胜去年红” 2007全国I卷: 4.展现情感、态度和价值 有些题目,清晰明确地直指情感、态度、价值立意。 2007年广东卷:“传递” 直指“传” 2007年上海卷:“必须跨过这道坎” 直指“跨” 2007年山东卷:“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 直指“记” 2007年安徽卷:“提篮春光看妈妈” 直指“看” 2006年安徽卷:“读” 直指“读” 2006年四川卷:“问” 直指“问

5、” 2006年天津卷:“愿景” 直指“愿” 2006年上海卷:“我想握着你的手” 直指“握” 2006年浙江卷:“生无所息/生有所息” 直指“息” 2006年江西卷:“燕子减肥” 直指“弃” 2006年辽宁卷:“肩膀” 直指“扛” 2006年广东卷:“雕刻心中的天使” 直指“愿”4.展现情感、态度和价值 有的题目,则是作或关系化、或作形象化的表述。 2006年全国1卷:“牧羊人/小孩/乌鸦” 2006年江苏卷: “人与路” 直指“走” 2006年重庆卷: “走与停” 直指 “ 停 ”4.展现情感、态度和价值一言以蔽 之,这些题目 ,都将在考生 的探寻与诉求 中,彰显出他 们的情感、态 度、价值

6、取向 。写作主体与对象我你我他它传 跨 记 看 读问 愿握 息走 停 弃 扛 谁做什么为什么做5.调动学生丰富文化积蓄 2007年湖北卷:“母语” 2006年湖北卷:“三” 2006年北京卷:“北京的符号”这类命题,增加了难度,直接击中了宿构的软肋,也更能 检验出学生语文水平的高下。 平日“劳于读书” 考场“逸于作文”6.注重对思维品质的检验 (1)注重检验“形象抽象”思维品质的高下2007年江苏卷:“怀想天空” 2007年福建卷:“季节” 2004年江苏卷:“水的灵动,山的沉稳”形象思维更重视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相关性。 6.注重对思维品质的检验(2)注重引导学生在对事物关系发掘中作辩证的思考

7、一部分题目,重在引导考生把握事物事理之间内部的逻辑 联系。命题关注部分与整体:2007年四川卷:“一步与一生” 2005年浙江卷:“一枝一叶一世界”命题关注偶然与必然:2005年全国卷:“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命题关注外因与内因、环境与成长:2005年上海卷:“当今的文化生活作对你的成长的影响”6.注重对思维品质的检验 (2)注重引导学生在对事物关系发掘中作辩证的思考命题关注对立与统一:2004年天津卷:“材与非材”命题关注主观与客观:2004年全国卷:“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2004年广西卷:“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 2004年重庆卷:“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命题关注已然与未然:2005年天津

8、卷:“留给明天”命题关注原因和结果:2007年全国1卷:看图作文“出事了”6.注重对思维品质的检验 (2)注重引导学生在对事物关系发掘中作辩证的思考窥一斑能知全豹。此外,我们是否可以在以下逻辑关系上,有所预想: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共性与个性:量变与质变:主要与次要:个体与集体:实践与认识:真理与谬误:物质与精神:近年作文命题走向及特点分析 (三)局部命题的创新与回归从内容上看,以福建卷为例。 近几年,福建卷在创新上, 一直走在前列。2004年福建卷:选择下面所列的一个人物或文学形象作为话 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人 物:孔子 苏轼 曾国藩 鲁迅 史蒂芬霍金文学形象:曹操

9、宋江 薛宝钗 冬妮娅 桑提亚哥2005年福建卷:下面两幅图可以给人丰富的联想或感悟,请 联系提示文字对它们加以比较,把图给你的联想或感悟写成一篇 900字左右的文章。近年作文命题走向及特点分析(三)局部命题的创新与回归2006年福建卷:“等待戈多/草船借箭不足十万支/空白”其 中的一个为话题 2007年,题目是“季节”,让人感觉似乎又回到稳妥、朴实 中来。近年作文命题走向及特点分析 (三)局部命题的创新与回归从形式上看,以2007全国1为例。选了看图作文的形式,形式 上与早十几年前的“给六指做手术”形式相同。这些,或许也能 给我们一些某些方面的启示。 近年,有的命题则显得有些拘束、保守:200

10、7海南的“论科学家的创新与创造”2006湖南的“谈意气”2005北京的“说安”近年作文命题走向及特点分析 (三)局部命题的创新与回归这样看来,命题作文也好,话题、材料作文也罢,无非是设 置一个情境,或者说,是给考生提供了一个展现的舞台。我们无须猜押来年作文是什么形式,这里化用叶圣老的一句 话,拟“命题斯有路,遵路始得真”作为本讲的题目。我想,这永恒不变之路应是思维与文化,是情感与态度 ,才学与个性。二、部分作文训练设计与构思举隅请以“你,让我驻足”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不少于800字。命题作文训练二、部分作文训练设计与构思举隅 【构思指导】你,第二人称,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你能缩短与

11、读者的心理距离 。本题或叙事、或抒情、或议论,均可,宽容度较大。你是谁?你可以是人,可以是景,可以是物。要古今中外,思路一定 要打开。以人为例,你可以是北京大学的蔡元培塑像,你可以是报刊亭挂着的 图片的主人公,你可是街头弹吉他的青年。 以景为例,你可以是北京什刹海,你可以是首都博物馆,你也可以是潘家 园旧货集市。以物为例,你可是百货公司橱窗中的物件,你可以是路边的传统手工 泥人,甚至你还可以是地方小吃。你可以是现实中遇到的,如果是想象中的一次驻足,似也无妨。要注意一点,要写成“你”,而非“你们。对象角度需要单一。为何让我驻足,应是文章的核心所在。作者应着眼于人、景、物的特 点,挖掘身后的价值所

12、在。让我驻足,必有魅力所在。是文化价值,还是 情感引力。要有思维纵深,要知道,“你,让我驻足”,只是一个引子而已 。二、部分作文训练设计与构思举隅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碰撞”是一个物理学上的名词,指物体相碰或相撞。它还 有更丰富有意味,诸如文化的碰撞、思想的碰撞、观点的碰 撞、心灵的碰撞请以“碰撞”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不少于800字。话题作文训练二、部分作文训练设计与构思举隅【构思指导】“碰撞”既是一个具体的动作,也是一个虚化的内涵丰富的高度概括的概念。构思时,要从一个角度着眼为好。再将其分而析之。你可以谈谈文化的碰撞。比如从艺术角度谈谈文化的碰撞。先看雕塑。两

13、个雕塑展览同时进行。一个是中国秦始皇时代的兵马俑;一个是近代法国大雕塑家奥古斯特 罗丹的雕塑。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精神下产生的雕塑作品。兵马俑。呆滞的目光、整齐划一 的姿态,感受一个群体的力量在王权下的协调的勇猛与顽强;感受黩武时代的强盛。充满了厚重 、傲慢与稳固。罗丹的雕塑,他是思想者,有着个性化的张扬力。低头思考的影子触碰到想象的 空间,留下一种新的震撼和冲击。东西文化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在这瞬间碰撞。两种文化让我们看 到了群体和个体的和谐,看到了优点和弱点的互补。兵马俑是大批工匠集体的智慧,而罗丹的作 品是他思想张力的表现;兵马俑是强盛的像征,罗丹是自由的像征;兵马俑是固执的迂腐,罗丹 是

14、民主的呐喊。再看绘画。再看音乐。你也可以谈东西方思维方式的碰撞。你也可以说说不同伦理背景的碰撞。由于网络的迅速普及,由于文化大面积的碰撞与融合,我们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木子美走红 了,芙蓉姐姐走红了,妖妃娘娘走红了碰撞着眼点还可以有很多很多。新与旧,东与西,雅 与俗二、部分作文训练设计与构思举隅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金木水火土”是标示中国传统“五行”的五种属性符号。 五行中蕴含着相生相克的关系。其中,金克木,木克土,土克 水,水克火,火克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 生金。请思考其中任意几种符号的关系,它引发你怎样的联想 呢?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题目自拟,文体 不限。材料作文训练二、部分作文训练设计与构思举隅【构思指导】“相生相克”是对立统一,是中国版的辨证法。可以说,“金木水火土”这 五种符号形象化地表明了事物之间的关系。就此,你可以全面把握,谈谈对“事物之间的联系”的认识。你也可以展开你的丰富的想象,就其中的一种关系作一个深入的思考。“木生火”,为了发出光热,不惜改变自己的形态,你可以想到奉献;“金克木”是斩伐,却也可以想到古人的“斧斤以时入山林”;“火生土”是烧炼,钧瓷不经过高温如何出现那艳丽的窑变;“水生木”是滋养,有物质的,却也有精神的;“水克火”是辨证,有时,最柔和的,却也是最有力量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