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第23课《带刺的朋友》教案七

上传人:Q** 文档编号:48363828 上传时间:2018-07-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第23课《带刺的朋友》教案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第23课《带刺的朋友》教案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第23课《带刺的朋友》教案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第23课《带刺的朋友》教案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第23课《带刺的朋友》教案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第23课《带刺的朋友》教案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第23课《带刺的朋友》教案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8 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带刺的朋友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识记本课生字,能借助近义词理解词语的意思,并积累。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体会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3、能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的两件事例4、能体会刺猬的高明和作者对刺猬的喜好之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 1、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的两件事例。2、简要复述课文,注意连贯通顺。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预习课文:(1)读通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2)圈画自己不理解的词语,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去理解。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揭

2、示课题:1、对比两种表达方式,体会课文语句美感,指导朗读。师:金秋十月,我家屋后的枣树成熟了,枣树上(媒体出示:挂满了一颗颗红枣儿)师引生读师:瞧(出示满树红枣的图片) ,美么?(生:美。 )再来读读这段话(出示第一小节,生读)师:写得美不美?(生:美)哪里美呢?预设:玛瑙(师:把红枣比作了玛瑙,真美)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师:是啊,红枣像舞者一样在空中摆动,多美啊)师:那我们再美美地读一读2、出示课题师:枣不仅美,还很香呢!你看,它就被吸引来了。它是?(板书课题:带刺的朋友)3、齐读课题师:诶,怎样的朋友?(生:带刺的)带刺的?(生:朋友)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师:诶,刺猬怎么成朋友了呢

3、?它究竟做了什么事?让我这么喜欢!打开书本读一读,看看小刺猬都做了什么事?2、交流,板书: 偷枣儿打败大黑狗三、学习“偷枣儿” ,感受钦佩之情(一)自由朗读,体会刺猬的高明1、师:小刺猬偷枣可机灵、可有趣了,赶快读读课文2-7 小节,看看它是如何偷枣儿的,把句子画下来。2、交流(1)我刚走到后院的枣树旁边,忽然,看见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正缓慢地往树上爬。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仍旧诡秘地爬向老杈,又爬向伸出的树丫师:这小刺猬偷枣可小心了,你看出来了没?(出示:诡秘)读一读师:做小偷嘛!肯定是怕被人发现。谁再来试试,读出小心翼翼来。师:这段写了小刺猬小心翼翼地在爬树(板书:爬树) ,动作

4、可隐蔽了!(2)后来,那个东西停住脚,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树枝哗哗作响,红枣“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师:诶,兴许是什么意思?(大概、可能)看来,摇晃只是作者的猜测,他亲眼见到没有?(没有)但是,树枝(生读:哗哗作响) ,红枣(生读:“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 ,看来作者猜对了!小刺猬就是在摇枣(板书:摇枣) 。动作还很隐蔽呢!(3)它匆匆地忙碌着,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地归到一起,又“扑噜”一下,就地打了一个滚。你猜怎么着?那堆枣儿,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兴许是怕被人发现,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飞快地跑去了。师:诶,刚说到红枣掉的满地都是,小刺猬就(生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地归到一起) ,

5、接着就地(生读:打一个滚) ,这一下,那堆枣儿就全部(生读:扎在它的背上了) 。师:这么简单,就把枣儿都归到自己背上了!(板书:归枣)这只小刺猬,是不是特别机灵啊!(是)师:所以,作者一点都不心疼自家的枣子,反而喜欢这只(生:小刺猬)还暗暗钦佩说:(出示:刺猬这东西,偷枣的本事真高明啊!)师:诶,给高明找个近义词。 (高明高超) (二)学习“斗大黑狗”,体会喜爱之情:1、师:小刺猬刚用刺偷到了枣儿,等下它还要用刺打败了大黑狗呢!来,读读课文 10-15 小节,找找刺猬打败大黑狗的句子。2 交流。刺猬可真鬼,一个个把身子紧紧地缩成一团,洒满月光的庭院里,如同长着几个“仙人球”似的。大老黑很快掉过头去, “呜呜”地哀叫着溜走了。师:从这句中你读出了什么?预设:小刺猬很鬼(很聪明、很机灵) 。它一点都不怕大黑狗。它的刺很厉害师:聪明在哪呢? 师:打败大黑狗,全靠了小刺猬身上的(生:刺)3、媒体出示:刺猬身上的刺,是很好的护身法宝,师:有了它甭说猫、狗,就是老虎,都拿它没有办法呀(生读) 。 所以,作者叫它 “带刺的朋友”(生读)师:这样了不起的小刺猬,作者喜欢它么?(喜欢)你喜欢上它了吗?你愿意把它当做朋友吗?真诚地呼唤一下它读课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