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机械效率》同步试题(粤沪版)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48360210 上传时间:2018-07-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同步试题(粤沪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同步试题(粤沪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同步试题(粤沪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同步试题(粤沪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同步试题(粤沪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同步试题(粤沪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提高机械效率》同步试题(粤沪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62006 年全国各地中考物理分类汇编年全国各地中考物理分类汇编机械效率机械效率 新课标新课标 1.2006 年安徽省程跃要提起重 800N 的物体,但是他的最大拉力只有 300N于是,他找来 了一些滑轮,想利用滑轮组提起这个重物。已知每个滑轮重 20N,程跃想站在地上向下拉 绳,他最好选择图中_滑轮组来提起重物(选填“a” 、 “b” 或“c”)。请在所选的图 中画出正确的绕绳方法。如果程跃的实际拉力是 280N,求出所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四川乐山市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 下图物理量123 钩码重 G(N)446 钩码上升高度 h(m)0

2、.10.10.1 绳端拉力 F(N)1.81.42.4 绳端移动距离 S(m)0.30.50.3 机械效率 74%(1)通过表中数据可分析出实验 1 是用_图做的实验,实验 2 是用_图做的实验, 请将表中空白处填上恰当的数据。(2)通过实验 1 和实验 2 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 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3)比较实验 1 和实验 3 可得正确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_,可以提 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河北石家庄市工人用 300N 的力,利用如图 9 所示的滑轮组将重 540N 的物体竖直向上匀速提升了m,则该滑轮组此时的机械效率 ,不计摩擦,动

3、滑轮的重力G动 。 4.(8 分)遂宁如图 8 所示,用滑轮组提起重 900N 的物体,绳子自由端 拉力 F 为 400N,重物在 20S 内匀速上升了 10m。求:(1)物体上升的速度。(2)提起物体所做的有用功。(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5.眉山市如图所示,建筑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为 200N 的泥桶,所用的拉力为 80N,若工人 在 5S,内将泥桶匀速向上提升 2m,则拉力的功率为_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_。6.2006 年大连市如图 9 所示,工人用动滑轮把重物匀速提升到一定高度,重物的重力为 G 物,动滑轮的重力为 G 动,此装置的机械效率为 ,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工人所用的拉力 为 7

4、.北京市如图 10 所示,小民利用滑轮组先后竖直向上匀速提升物体 A 和物体 B。当提升物体 A 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75%,小民对地面的压力为F1;当提升物体 B 时,小民对地 面的压力为F2。已知小民的质量为 65kg,物体 A 的质量为 90kg,物体 B 的质量为 50kg。假设在拉绳子的过程中,小民对绳子的拉力与对地面的 压力始终竖直向下且在同一直线上,不计绳重和摩擦。则F2:F1= 。 8.湖北武汉市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 一个重 2000,底面积为m2的物体 A 时,A 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为,作用在绳端的拉力为 ,则 A 对地面的压强是Pa;该装置的机械效率

5、是 9.江西省瑞瑞同学家住楼上,最近正在装修房子,需要 搬运装修材料,但有些材料由于楼道过窄不方便搬运,于是瑞瑞建议采用如图14所示的 滑轮组,这样站在地上就可以把材料运上楼若某次搬运的材料重765N,被提升的高度 为10m,人所用的拉力为450N求: (1)请你帮助瑞瑞画出滑轮组的绕线示意图 (2)用滑轮组提升材料时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4)随后,瑞瑞同学查阅了有关机械效率知识的资料,看到下表中 的一组数据,请你找出这些机械设备效率的共同特点10.江苏盐城市如图所示,物体重 180N,动滑轮重 20N,绳重和摩擦不计.在拉力 F 的作用 下,物体正以 0.1

6、m/s 的速度匀速上升.求: (1)拉力 F; (2)拉力做功的功率; (3)动滑轮的机械效率.11.2006 年资阳市如图所示。斜面长 1m,搞 0.2m ;将 10N 重的物体 A 从斜面底端匀速拉 到斜面顶端,需要用平行于斜面的力 2.5N,那么: (1)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第 23 题图(2)重物上升过程中克服摩擦做了多少额外功?(3)为了提高该斜面的机械效率,同学们提出了一些建议:A、以较快的速度将重物匀速拉到斜面顶端B、以较慢的速度将重物匀速拉到斜面顶端C、改用光滑的、板长和高度均不变的斜面 其中建议_(填番号)可以达到目的;理由是:_ 12.2 OO 6 年无锡市如图,用滑轮组

7、提升重物时,重 800N 的物体在 10s 内 匀速上升了 lm。已知拉绳子的力 F 为 500N,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 ( )A绳子自由端被拉下 3 m B做的有用功是 800 JC拉力 F 的功率是 80 W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60 13.2006 河北滑轮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经常使用的简单机械,使用滑 轮 能给我们带来许多好处。 (1)请分析图 14 中的实验,说明图中滑轮的特点; (2)小明按如图 15 所示的滑轮组实验时,用 F=5N 的拉力在 3s 内将重 为 12N 的物体匀速提高了 10cm。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拉力 F 的功率足多少?14.2006 四川南充市一台

8、起重机将重 3600N 的货物提高 4m,如果额外 功是 9600J,则该起重机做的有用功是_J,机械效率是_。 15.2006 年杭州市小周学过有关“机械效率”的知识后提出了一个问题:“斜面的机械效 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没有关系?”针对这仑问题他做了在斜面上匀速拉动物块的探究实 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实验 次数斜面的 倾斜程度物体重G/N物体上升高度h/m沿斜面拉力F/N物体移动距离S/m有用功 W有/J总功 W总/J机械效率1较缓5.00.101.60.500.500.8063%2较陡5.00.152.20.500.751.168%3最陡5.00.253.10.50 .根据表中数据,可求

9、出第三次实验的有用功为_焦,总功为_焦,机械效率是_;.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你认为斜面省力情况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是:斜面越陡,越_; .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你对斜面机械效率的问题可获得的初步结 论是:_。 湖北省宜昌如图 5 所示,在建筑工地上有一台塔式起重机,其部分技术参 数如下表所示。 0 0 1 1 2 2 3 3 4 4 5 5 x/cm图 5(1)该起重机一次最多能吊起的建筑材料重力为多少 N?吊起的建筑材料达到最大起 重量时,建筑材料到塔的距离是最近还是最远?(g 取 10N/kg)(2)该起重机将重为 1104N 的建筑材料以最大提升速度吊起 7m,起重机对建筑材

10、料做了多少有用功?如果起重机的实际总功率为 14kW,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多大? 广州市 2006 用如图 7 的滑轮组把货物拉上货仓,货物重 500N,用 350N 的力F拉绳端使货 物匀速 上升 1m,此过程有用功为 J,总功为 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广州市海珠区图 13 是小亮测定斜面机械效率的装置图。每次实验时,被拉的小车沿同一斜 面匀速向上运动。下表是小亮设计的记录数据的表格.(1)“较陡”时,做的有用功为_;总功为_;机械效率为_;(2)分析表格中的实验数据,你能得到哪些结论?(要求写两条)a_;b_ 重庆市 2006 如图 4 所示,用定滑轮和动滑轮分别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匀

11、速提升相同 的高度, 不计绳重与摩擦,且动滑轮重G动小于乙物体的物重G,则所用的拉力F甲 F乙, 其机械效率甲 乙(两空均选填“” 、 “”或“:”)2006 年南通市如图所示,小明用滑轮组匀速提起一个重为 600N 的物体 A, 物体上升的速度为 01ms,人拉绳的力为 250N,不计绳重和摩擦,人拉 绳做功的功率为_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动滑轮重 _N 二六年福州市如图 7 所示,拉力F将物体匀速提升 1m,已知物体重 21N,动滑轮重 3N(不计摩擦及绳重) ,则F =_ N, 机械效率 =_。 (8 分)山西省太原市某城市高架桥工程建设,为兼顾城市发展和保护 历史文化遗产,需将一栋

12、古建筑平移在移动过程中,施工人员先在古 建筑四周深挖,把古建筑连同地基挖起然后在地基下铺设平行轨道, 如图 11 所示再用四个推力均为 8 5N 的千斤顶同时推动古建筑沿轨 道缓慢滑动 50m,在新地点安放、固定、复原若古建筑连同地基的总 重量为 1.5 107N,铺设轨道的地面能承受的最大压 强为 7.5105Pa.问: (1)为防止移动过程中轨道下陷,轨道对地面压力的作 用面积至少是多大? (2)在古建筑的整个平移过程中,四个千斤顶对古建筑 做的功是多少?, (3)若使用电动机通过滑轮组移动古建筑,已知电动机 对滑轮组做功的功率为 80k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0%,古建筑移动的速度是多

13、大?图 4图 5图 72006 年潍坊市交流与评估是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光明中学八二班的同学,利用如 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完成了“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以后,进行了小组交流,下表是各 小组的实验数据记录:实验小组钩码重 G(N)动滑轮 G(N)拉力 F(N)滑轮组的机械效 率 ()10.50.40.3547.620.50.40.3843.9310.60.6253.8410.80.7146.9520.60.9868.0620.81.0662.9 请你对表中各小组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影响滑轮组效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006 年潍坊市交流与评估是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

14、环节。光明中学八二班的同学,利用如 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完成了“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以后,进行了小组交流,下表是各 小组的实验数据记录:实验小组钩码重 G(N)动滑轮 G(N)拉力 F(N)滑轮组的机械效 率 ()10.50.40.3547.620.50.40.3843.9310.60.6253.8410.80.7146.9520.60.9868.0620.81.0662.9 请你对表中各小组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影响滑轮组效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1、2 两个小组的动滑轮重相同,提起的钩码重也相同,测出的滑轮机械效率 却不同,可能的原因是什么?(3)请你就如何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提出自己的建议。(1)提起的物体的重和滑轮组的重 (2)滑轮和轮与轴间的摩擦力大小不同;测拉力时没有使测力计匀速 上升,造成测量的力不准确。 (3)选用较轻的动滑轮组装滑轮组;对于给定的滑轮组,通过增大提 起的物重提高效率;保持良好的润滑,减小轮与轴间的摩擦。 评分标准:共 10 分, (1) (2)各 3 分, (3)4 分。(2)1、2 两个小组的动滑轮重相同,提起的钩码重也相同,测出的滑轮机械效率却不同, 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图图 6(3)请你就如何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提出自己的建议。(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