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专题十哲学思想与唯物论、认识论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356421 上传时间:2018-07-14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2.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部分专题十哲学思想与唯物论、认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第一部分专题十哲学思想与唯物论、认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第一部分专题十哲学思想与唯物论、认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第一部分专题十哲学思想与唯物论、认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第一部分专题十哲学思想与唯物论、认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部分专题十哲学思想与唯物论、认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部分专题十哲学思想与唯物论、认识论(8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专题专题 学什么专题专题 考什么2012怎么考高频考点1.唯物主义义、唯心主义义及其基本形态态2.物质质与运动动、运动动与静止3.物质质决定意识识高考对对本专题专题 的考查查多以名人名言或典故及热热点材料为为背景,考查查学生获获取和解读读信息的能力及论证论证 、探究问题问题 的能力。如2011年广东东卷第32题题、上海卷第19题题均以古代哲学观观点考查查唯物主义义及其基本形态态;2011江苏苏卷第24题题、第26题题考查查物质质概念及物质质与运动动的关系;浙江卷第27题题考查查运动动与静止的关系;2011江苏苏卷25题题、天津卷第6题题、大纲纲全国卷第31题题均考查查了物质质决定意识识;福建

2、卷第34、35题题、大纲纲全国卷第28题题、山东东卷第25题题及安徽卷第11题题均以不同背景对对意识识的能动动作用进进行了考查查;1.以名言警句和典故为载为载 体考查查相关哲学道理2.以人与自然关系的具体事例考查规查规 律的普遍性、客观观性3.以人类类追求真理的相关实实例说说明真理的客观观性、相对对性及认识认识 的反复性、无限性专题专题 学什么专题专题 考什么2012怎么考高频考点4.意识识的能动动作用5.客观规观规 律与意识识的能动动作用6.实实践是认识认识 的基础础7.真理及其特点8.认识认识 的反复性、无限性2011大纲纲全国卷第30题题、天津卷第6题题、北京卷第27题题、福建卷第35题

3、题及江苏苏卷第23题则题则 同时时考查查了客观规观规 律与意识识的能动动作用;2011新课标课标 全国卷第21题题以漫画题题的形式考查查了实实践的重要性,福建卷第34题题、安徽卷第9题题、上海卷第20题题、山东东卷第28题题均对实对实 践决定认识进认识进 行了考查查。2011年江苏苏卷第28题题考查查了真理的特点,新课标课标全国卷则则以历历史学家的观观点为为材料考查查了认识过认识过 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4.结结合党和国家根据经济经济 社会发发展的不同需要制定相应应的政策,以及不同地区、行业业在树树立和落实实科学发发展观过观过 程中的具体表现现,说说明要坚坚持一切从实实际际出发发、实实事求是专题专

4、题 学什么专题专题 考什么2012怎么考热门考点1.客观规观规 律与意识识的能动动作用2.认识认识 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1.结结合近几年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的不断出现现及人类类抗灾自救的生产实产实 践,说说明规规律的客观观性与人的主观观能动动性的关系,说说明人类类尊重规规律、按规规律办办事的必要性2.结结合我国对对太空探索的不断深入,分析说说明实实践决定认识认识 、认识认识 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1.哲学是什么(1)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及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的本义义哲学是指爱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哲学与世界观观和方法论论哲学是关于世界观观和方法论论的学说说,是系统统化、理论论化的世界观观哲学与

5、具体科学哲学是对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维知识识的概括和总结总结。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础,哲学为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观和方法论论的指导导(2)哲学的时代性及作用。哲学与时时代精神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时代的经济经济 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华哲学的作用对对旧制度和旧思想进进行批判,更新人的观观念,解放人的思想预见预见 和指明社会的前进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发展的理想目标标,指引人们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动员 和掌握群众,从而转转化为为社会的巨大物质质力量2.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1)唯物主义的三种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义近代机械

6、唯物主义义辩证辩证 唯物主义义和历历史唯物主义义不同点基本观观点把世界的本原归归结为结为 具体的物质质形态态,如水、火、气等认为认为 自然科学意义义上的原子是世界的本原认为认为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质,物质质决定意识识,意识对识对物质质有能动动的反作用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义辩证辩证 唯物主义义和历历史唯物主义义不同点局限性或科学性 局限性:把物质质等同于物质质的具体形态态;存在着直观观性、猜测测性缺陷,缺乏科学的论证论证 ;在历历史观观上是唯心的科学性:往往和朴素的辩证辩证 法结结合在一起,对对世界抱有整体的观观念局限性:把自然科学意义义上的原子与哲学的物质质范畴相混同;缺少辩证辩证

7、 法思想,不能把世界理解为为处处在不断发发展中的物质过质过 程;在历历史观观上是唯心的科学性:以近代实验实验 科学提供的新知识识、新成果为为基础础,与当时时最发发达的自然科学相结结合,摆摆脱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义的直观观性、猜测测性缺陷科学性:科学地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问题 ,实现实现 了唯物主义义和辩证辩证法的统统一、唯物辩证辩证 的自然观观和唯物辩证辩证 的历历史观观的统统一,是彻彻底的唯物主义义,是科学的世界观观和方法论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义辩证辩证 唯物主义义和历历史唯物主义义相同点三者的根本观观点是一致的,都承认认世界的本质质是物质质的,物质质第一性,意识识第二性,物质

8、质决定意识识,意识识是物质质的反映(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观唯心主义义客观观唯心主义义不同点把人的主观观精神(如人的感觉觉、经验经验 、目的、意志、心灵等)夸大为为唯一的实实在,认认为为客观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赖于人的主观观精神把客观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绝对 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认为现实 的物质质世界只是这这些客观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现相同点根本观观点一致,都认为认为 世界的本原是意识识,意识识第一性,物质质第二性,意识识决定物质质3.马克思主义哲学产产生的历历史条件阶级阶级 基础础:无产阶级产阶级 的产产生和发发展自然科学基础础:三大发现发现 和自然科学

9、的巨大进进步理论论基础础:德国的古典哲学、黑格尔辩证辩证 法的合理内核和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义的基本内核基本特征第一次实现实现 了唯物主义义与辩证辩证 法、唯物辩证辩证 的自然观观与历历史观观、实实践基础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统一马马克思主义义中国化的理论论成果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义理论论体系(理论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发展观观) 哲学上“两个对子”的关系哲学上的“两个对子”是指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关系唯物主义义和唯心主义义辩证辩证 法和形而上学区 别别回答的是哲学中的两个不同的问题问题唯物主义义和唯心主义义回答的是世界“是什么”的问题问

10、题,两者的分歧是围绕围绕 物质质与意识谁识谁 是世界的本原问问题题展开的。凡主张张物质质第一性,意识识第二性,物质质决定意识识的,都属于唯物主义义;反之,则则属于唯心主义义辩证辩证 法和形而上学回答的是“世界处处于什么状态态”的问题问题 ,即世界是“怎样样的”问题问题 。坚坚持用联联系的、发发展的、全面的观观点看世界的属于辩辩证证法,采取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观点看世界的属于形而上学关系唯物主义义和唯心主义义辩证辩证 法和形而上学联联系辩证辩证 法和形而上学从属于唯物主义义和唯心主义义,唯物主义义和唯心主义义受辩证辩证 法和形而上学的影响和制约约“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11、”(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即二者谁先谁后、谁决定谁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而不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决定意识,二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3)不能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误区一:世界观即哲学。()警示: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

12、界观是朴素的、零散的,这种非系统化、缺乏论证的世界观还不能称为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系统化、理论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误区二: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警示: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则是对具体科学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误区三:唯物主义都是科学的,唯心主义都是不科学的。()警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尽管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方向,但是仍有不科学的地方,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和

13、历史唯物主义才是真正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尽管唯心主义在总方向上是不科学的,但是就其局部而言,唯心主义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着或多或少的借鉴意义。误区四: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哲学”。 ()警示:马克思主义哲学当然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哲学,但是我们不能认为只要是出现了个别错误结论,或者只要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一致,或被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过的哲学就不是真正的哲学。判断真正哲学的关键是看它是否正确地反映了自己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看它是否代表了时代的主流和历史的前进方向,而不在于它的个别结论。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应用关系内容阐阐述方法论论物质质决定意识识从意识识的起源看,它是物质质

14、世界长长期发发展的产产物;从意识识的生理基础础看,它是高度发发达的物质质系统统人脑脑的机能;从意识识的内容看,它是客观观存在的主观现观现 象要坚坚持一切从实际实际出发发,实实事求是关系内容阐阐述方法论论意识对识对物质质具有能动动作用人能够够能动动地认识认识 世界。意识识活动动具有目的性和计计划性;意识识活动动具有主动创动创 造性和自觉选择觉选择 性。意识识活动动的主动创动创 造性,是人能够认识够认识 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认识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认识 之物要增强认识认识 活动动的目的性和计计划性,积积极主动动地把握事物的本质质和规规律,不断提高认识认识 能力人能够够能动动地改造世界

15、。意识对识对 改造客观观世界具有指导导作用,通过实过实 践把意识识中的东东西变变成现实现实 的东东西;意识对识对 于人体生理活动动具有调节调节 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奋进奋进,萎靡的精神则则会使人悲观观、消沉,丧丧失斗志一是要重视视正确的思想意识识,克服错误错误 的思想意识识;二是要重视视精神的力量,不断增强自己的信心2.运动与规律(1)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物质质运动动备备注区别别物质质是不依赖赖于人的意识识,并能为为人的意识识所反映的客观实观实 在运动动是物质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离开物质谈质谈 运动动是唯心主义义的观观点;离开运动谈动谈 物质质是形而上学的观观点联联系物质质离不开运动

16、动,物质质是运动动着的物质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处于运动动和变变化之中,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动的物质质运动动离不开物质质,运动动是物质质的运动动,物质质是运动动的主体,脱离物质质的运动动是根本不存在的(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区 别别 运动动是指宇宙间间的一切事物、现现象的变变化和过过程。运动动是绝对绝对 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相对对静止有两种情形:一是指事物之间间的空间间位置保持不变变,一个物体对对另一个物体来说说,是处处于相对对静止状态态;二是事物的性质质保持相对稳对稳 定。静止是相对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暂时 的联联系 静止是运动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态,运动动和静止不可分。马马克思主义义哲学在确认认运动绝对动绝对 性的同时时,也肯定相对对静止的存在反对对两种错误错误只承认认静止而否认认运动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变论 ;只承认绝对认绝对 运动动而否认认相对对静止则导则导 致相对对主义义和诡辩论诡辩论(3)规律: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及其方法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