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48340503 上传时间:2018-07-13 格式:PPT 页数:97 大小:10.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内科:祛湿剂量;外科用药)钦州市中医医院药剂科 朱开昕 2011.08.10内科药:祛湿剂 掌握: 五苓散(胶囊、片)、 癃闭舒胶囊、 尪痹颗粒(片)、 血脂康胶囊。 熟悉:普乐安胶囊(片)。第十六节第十六节 祛湿剂祛湿剂一、消肿利水五苓散(胶囊、片) 【药物组成】 泽泻、茯苓、猪苓、白术 (炒)、肉桂。 【功能主治】 温阳化气,利湿行水。用 于阳不化气、水湿内停所致的水肿,症见 小便不利、水肿腹胀、呕逆泄泻、渴不思饮。 【方 解】 方中泽泻甘淡渗湿,入肾、膀胱经,功善 利水渗湿消肿,重用为君药。茯苓、猪苓 甘淡渗湿,健脾利湿,通利小便,增强君 药利水渗湿之效,共为

2、臣药。 白术味苦性温,补气健脾,燥湿利水;肉 桂味辛性热,补火助阳,温阳化气,以助 膀胱气化,共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温 阳化气,利湿行水之功。 【临床应用】 1.水肿 因阳气不足,膀胱气化无力,水 湿内停所致,症见小便不利,肢体水肿 ,腹胀不适,呕逆泄泻,渴不思饮;慢 性肾炎见上述证候者。 2.痰饮 因水湿内蓄于下,挟气上攻所 致,症见脐下悸动,头眩,吐涎沫,短 气而咳,小便不利,舌苔白腻,脉濡; 慢性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3.泄泻 因脾胃湿困,清气不升,浊气 不降所致,症见泄泻如水或稀薄,呕吐 ,身重,体倦,或兼烦渴,小便不利, 舌苔白腻,脉沉缓;慢性肠炎见上述证 候者。 【不良反应】

3、目前尚未检索到不良反应 报道。 【禁 忌】 无特殊禁忌。 【注意事项】 1.湿热下注,气滞水停,风水泛溢所致水 肿不宜用。 2.阴虚津液不足之口渴、小便不利者不宜 用。 3.痰热犯肺,气喘咳嗽者不宜用。 4.湿热下注,伤食所致泄泻不宜用。 5.本品含温热及渗利药物,孕妇慎用。 6.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忌辛辣、油腻和 煎炸类食物。 【用法用量】 散剂:口服。一次69g,一日2次。胶囊剂:口服。一次3粒,一日2次。片剂:口服。一次45片,一日3次。 【剂型规格】 散剂:每袋装9g。 胶囊剂:每粒装0.45g。 片剂:每片重0.35g。二、益肾通淋普乐安胶囊(片) 【药物组成】 油菜花花粉。 【功能

4、主治】 补肾固本。用于肾气不固 所致的癃闭,症见腰膝痠软、排尿不畅 、尿后余沥;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 生症见上述证候者。 【方 解】 方中以油菜花花粉一味单 用,取其补肾固本之功。 【临床应用】 癃闭 由肾虚所致,症见 排尿困难,淋沥不畅,夜尿频数,腰膝痠 软,舌淡苔薄,脉细弱;前列腺增生症见 上述证候者。 【药理毒理】 本品有抗前列腺增生、抗 炎、抑菌、抗氧化、改善微循环和利尿的 作用。 【不良反应】 目前尚未检索到不良反 应报道。 【禁 忌】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1.感冒发热病人不宜用。 2.过敏体质者慎用。 3.本品宜饭前服用。 4.服药期间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忌烟

5、酒。 【用法用量】 胶囊剂:口服。一次4 6粒,一日3次。 片剂:口服。一次34片,一日3次。 【剂型规格】 胶囊剂:每粒装0.375g 。 片剂:每片重0.5g。三、化瘀通淋癃闭舒胶囊 【药物组成】 补骨脂、益母草、琥珀、 金钱草、海金沙、山慈菇。 【功能主治】 益肾活血,清热通淋。 用于肾气不足、湿热瘀阻所致的癃闭, 症见腰膝酸软、尿频、尿急、尿痛、尿 线细、伴小腹拘急疼痛;前列腺增生症 见上述证候者。 【方 解】 方中以补骨脂温肾助阳、温 通命门;益母草入肝经,活血祛瘀、利水 消肿,二药共为君药。 琥珀利尿通淋,活血散瘀,金钱草、海 金沙清热解毒,利尿通淋,为臣药。山 慈菇清热解毒,散结

6、消肿止痛,为佐药 。诸药合用,共收益肾活血,清热通淋 之效。 【临床应用】 癃闭 由肾气不足,湿热 瘀阻所致,症见夜尿增多,尿急,尿滴 沥,伴小腹胀满,舌暗,苔黄腻,脉弦 数等;前列腺增生症见上述证候者。【药理毒理】 本品有抗前列腺增生作用 。 【不良反应】 目前尚未检索到不良反应 报道。 【禁 忌】 无特殊禁忌。 【注意事项】 1.肺热壅盛,肝郁气滞,脾虚气陷所致 的癃闭不宜用。 2.服药期间,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忌烟酒。 3.个别患者服药后有轻微的口渴感,胃 部不适、轻度腹泻不影响继续服药。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3粒,一日2 次。 【剂型规格】 胶囊剂:每粒装0.3g。四、扶正祛

7、湿尪痹颗粒(片) 【药物组成】 淫羊藿、续断、骨碎补、 狗脊(制)、羊骨、附子(制)、独活、桂枝 、防风、威灵仙、伸筋草、红花、皂刺、 熟地黄、地黄、白芍、知母。 功能主治】 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 ,通经络。用于久痹体虚,关节疼痛, 局部肿大、僵硬畸形,屈伸不利及类风 湿关节炎见有上述证候者。 【方 解】 方中淫羊藿、续断、骨碎补、狗脊、羊 骨补肝肾,益精血,强筋骨,祛风湿, 通经络,止痹通。 附子补肾助阳,逐风散寒,除湿止痛。 独活、桂枝、防风、威灵仙、伸筋草祛 风散寒除湿,活血通络止痛。 红花、皂刺活血祛瘀,散结消肿,通络 止痛。 熟地黄、地黄、白芍、知母滋补肝肾, 益精养血。 诸药合用

8、,共奏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通经络之功效。 【临床应用】 痹病 因久痹体虚、肝肾 不足,风湿瘀阻所致,症见关节疼痛, 局部肿大、僵硬畸形,屈伸不利,肿胀 疼痛,腰膝痠软,恶寒畏风,肢体麻木 ,手足乏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 节炎见上述证候者。 【不良反应】 目前尚未检索到不良反应 报道。 【禁 忌】 无特殊禁忌。 【注意事项】 1.湿热实证慎用。 2.孕妇慎用。 3.服药期间忌生冷、油腻食物。 4.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 性病严重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用法用量】 颗粒剂:口服。一次6g,一日3次。 片剂:口服。一次78片,一日3次。 【剂型规格】 颗粒剂:每袋装(1)3g;

9、(2)6g。 片剂:每素片重0.25g。五、化浊降脂血脂康胶囊 【药物组成】 红曲。 【功能主治】 化浊降脂,活血化瘀, 健脾消食。用于痰阻血瘀所致的高脂血 症,症见气短、乏力、头晕、头痛、胸 闷、腹胀、食少纳呆;也可用于高脂血 症及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其他心脑血管 疾病的辅助治疗。 【方 解】 方中红曲性味甘,温,归 肝、脾经,大肠经,饮膳正要谓“健 脾,益气,温中”,本草衍义补遗称 能“活血消食,健脾暖胃”,故本品有活 血化瘀,健脾消食之功。 【临床应用】 高脂血症 因痰瘀阻滞所 致,症见头晕头重,胸闷泛恶,腹胀, 纳呆,肢体麻木,心悸气短,舌暗或有 瘀斑瘀点,脉弦滑或弦涩。 【药理毒理】

10、本品有降血脂作用。 【不良反应】 1.本品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不适,如 胃痛、腹胀、胃部灼热等。2.偶可引起血清氨基转移酶和肌酸磷酸 激酶可逆性升高。3.罕见乏力、口干、头晕、头痛、肌痛 、皮疹、胆囊疼痛、浮肿、结膜充血和泌 尿道刺激症状。 【禁 忌】 1.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2.活动性肝炎或无法解释的血清氨基转移 酶升高者禁用。【注意事项】 1.治疗期间,饮食宜清淡,忌油腻食物。 2.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血脂、血清氨基转移 酶和肌酸磷酸激酶;有肝病史者服用本品 尤其要注意肝功能的监测。 3.用药期间,如发生血清氨基转移酶增高达 正常高限3倍,或血清肌酸磷酸激酶显著 增高时,应停用本品。 4.不

11、推荐孕妇及乳母使用。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2粒,一日2 次。早晚饭后服用。轻、中度患者一日2 粒。晚饭后服用,或遵医嘱。 【剂型规格】 胶囊剂:每粒装0.3g。外科用药 掌握: 消炎利胆片(颗粒、胶囊)、 马应龙麈香痔疮膏、 季德胜蛇药片、 连翘败毒丸(膏、片)、 如意金黄散。 熟悉:排石颗粒、内消瘰疬丸。一、清热利湿消炎利胆片(颗粒、胶囊) 【药物组成】 溪黄草、穿心莲、苦木。 【功能主治】 清热,祛湿,利胆。用 于肝胆湿热所致的胁痛、口苦;急性胆 囊炎、胆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方 解】 方中溪黄草药性苦寒,能 清热除湿,利胆退黄。穿心莲苦寒,清 热解毒,燥湿消肿。苦木苦寒有小毒, 能清

12、热祛湿解毒。三药合用,共奏清热 、祛湿、利胆之功。 【临床应用】 胆胀 因肝胆湿热蕴结所 致,症见右胁胀痛,口苦,厌食油腻, 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急性 胆囊炎,胆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药理毒理】 本品有抗炎、抑菌、利 胆、镇痛等作用。 【不良反应】 目前尚未检索到不良反 应报道。 【禁 忌】 无特殊禁忌。 【注意事项】 1.本品药性苦寒,脾胃虚寒者慎用。 2.孕妇慎用。 3.慢性胆囊炎及胆石症不属急性发作期 慎用。 4.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油腻 之品,并戒酒。 5.本品所含苦木有一定毒性,不宜过量、 久服。 6.用于治疗急性胆囊炎感染时,应密切观 察病情变化,若发热、黄疸、上

13、腹痛等 症状加重时,应及时请外科处理。 【用法用量】 片剂:口服。一次6片,一日3次。 颗粒剂:口服。一次15g,一日3次。 胶囊剂: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 【剂型规格】 片剂:每片重0.5g。 颗粒剂:每袋装15g。 胶囊剂:每粒装0.45g。二、清热消肿马应龙麝香痔疮膏 【药物组成】 人工麝香、人工牛黄、珍珠 、炉甘石(煅)、硼砂、冰片。 【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活血消肿,去 腐生肌。用于湿热瘀阻所致的各类痔疮 、肛裂,症见大便出血、或疼痛、有下 坠感;亦用于肛周湿疹。 【方 解】 方中人工麝香芳香走窜,通 络消肿,散结止痛,为君药。人工牛黄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为臣药。佐以珍 珠、炉

14、甘石、硼砂解毒生肌,软坚散结 ,收涩止痛;冰片清热解毒,祛腐生肌 止痛。全方共奏清热燥湿,活血消肿,去腐生肌之功。【临床应用】 1.内痔 因湿热瘀阻所致,症见大便时出血 ,有痔核脱出;、期内痔见上 述证候者。 2.肛裂 因湿热瘀阻所致,大便带血,肛门 疼痛。 3.肛周湿疹 因湿热瘀阻所致,肛门周围湿 痒。 【药理毒理】 本品外用具有局部抗炎、 镇痛和止血作用。 【不良反应】 有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 后引起月经不调不良反应的报道。 【禁 忌】 本品为外用药,不可内服 。 【注意事项】 1.忌食辛辣、油腻之品。 2.孕妇慎用。 3.用于痔疮便血肿痛时应将备用的注入管 轻轻插入肛门内,挤入2g左右药

15、膏;用 于肛裂时,把药膏敷于裂口内,敷药前应 将肛门洗净。 【用法用量】 外用。涂擦患处。 【剂型规格】 软膏剂:每支装2.5g、5g 、 10g。三、清热解毒季德胜蛇药片 【药物组成】 七叶一枝花、蟾蜍皮、蜈蚣、地 锦草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 消肿止痛。 用于毒蛇、 毒虫咬伤。 【临床应用】 毒蛇、毒虫咬伤 因蛇虫 咬伤,风毒入侵,内攻脏腑所致,症见 局部牙痕,红肿疼痛,或起水疱,头晕 ,头痛,寒战发热,四肢乏力,肌肉痠 痛;各种毒蛇及毒虫咬伤见上述证候者 。 【药理毒理】 本品有抗惊和镇静作用。 【不良反应】 目前尚未检索到不良反应 报道。 【禁 忌】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注意事项】 1.毒蛇咬伤用本品治疗效 果不显著者,应改用其他方法治疗。 2.脾胃虚寒、体弱年迈、肝肾功能不全者 慎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