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基本修辞的表达效果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339393 上传时间:2018-07-13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79.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把握基本修辞的表达效果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把握基本修辞的表达效果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把握基本修辞的表达效果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把握基本修辞的表达效果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把握基本修辞的表达效果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把握基本修辞的表达效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把握基本修辞的表达效果(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京市扬子一中 冯晔如何在语境中把握基本修辞的表达效果一、比喻 1什么是比喻 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 写或说明甲事物。 比喻通常都有本体和喻体。 本体是被比喻的事物, 喻体是用来比喻的事物。 比喻又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说甲(本体)像 乙(喻体)。常用比喻词“像一样” 、“仿佛”、“宛如”、“似的”等 来连接。 如:“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春 )明喻暗喻 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说甲(本体) 是(喻词)乙(喻体)。比喻词常由: “ 是”、 “成了”、“变成”等表判断的词 语来充当。暗喻又叫隐喻。 如: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荷叶母亲) 借喻 本体和比喻词都

2、不出现,以喻体直接 代替本体,直接把甲说成乙(喻体)。 如: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 (紫藤萝瀑布)比喻的表达效果 使得描写生动形象,说理通俗易懂,给 人鲜明深刻的印象。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 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看云识天气 ) “招牌”一词,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云 和天气的紧密关系,表明云可以作为天气 的重要标志。比喻的表达效果 比喻的表达效果 如:“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 看护妇。”(济南的冬天) 使用比喻,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矮松顶着 一点白雪时美丽的情态,也透露出作者的喜 爱之情。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 拦天空下的荫蔽?(荷叶母亲) 直接用“心

3、中的雨点”来比喻人生路上的风风雨 雨,坎坷磨难。 含蓄地说:只有母亲是保护、帮助我们跨越坎坷 的人,让我们痛苦、孤独时得到温暖和安慰。 表达对母爱的感激,赞颂母爱的伟大。 借喻:深厚、含蓄、简洁。 二、拟人 1.什么是拟人 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人的语言、行为或思 想感情。 有把非生物当人写的。 如:星星,不要害怕,战士的眼睛最清! 有把动植物当人写的。 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 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春) 有把抽象事物和概念拟人化的。 如:新中国,你这个东方巨人终于诞生了。 我终于翱翔,用心凝望不害怕,哪里会 有风,就飞多远吧。隐形的翅膀,让梦恒久 比天长。(张韶涵隐形的

4、翅膀) 也有把人当做物来写的,一般也叫拟物。 赋予人以翅膀,写出自己对坚强、信心 、希望的坚守。2拟人的表达效果 可以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情趣,突出事 物的某些特点,表达作者一定的情感。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偷偷地”和“钻”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春草 破土而出的挤劲。 使无意识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和情感。 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 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 体会拟人的表达效果体会拟人的表达效果 2.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 上卧着点雪。(济南的冬天) “卧”字用拟人手法,写活了村庄和雪, 表现它们的安适、可爱情态。3. 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

5、 ,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 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夏感)体会拟人的表达效果三、多彩的修辞修辞往往不是单一使用的。有的句子, 有两种以上的修辞。分析修辞的妙用,一般来说,可以从 手法、效果、所写事物的情景特征、情感方 面来剖析。要结合语境,具体看它的表达效果和 作者的情感。不能死套答题思路和方法。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 的手抚摸着你。(春) 把春风比作母亲的手,是比喻。春风 “抚摸着你”又是拟人。 写出了春风轻柔的特点,“母亲的手 抚摸着你”,又给人以温暖、亲切、慈爱 、幸福的感受。多彩的修辞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 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

6、 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 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看云识天气 ) 运用比喻和排比,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云 的万千姿态,激发读者的想像。多彩的修辞 萤火虫点亮夜的星光,谁为我添一件梦 的衣裳。(凤凰传奇荷塘月色)“点亮”夜的星光,用拟人手法一下子 把“萤火虫”写活了。萤火和星光,在天地 间闪烁辉映。“梦的衣裳”是比喻,“添一 件梦的衣裳”则是拟人。这荷塘,有月色, 有琴音,有萤火星光,怎能不让作者进入到 美丽梦境?多彩的修辞精准地表达 拟人、拟物不能违反事物原来的特点, 还要考虑到物与人、物与物之间原有的关系 和规律。比喻要考虑本体喻体的相似点,选择 最恰当的物体来比拟,不但考虑形似,还 要考虑神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