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根据古诗文拓展延伸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338562 上传时间:2018-07-13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18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根据古诗文拓展延伸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如何根据古诗文拓展延伸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如何根据古诗文拓展延伸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如何根据古诗文拓展延伸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如何根据古诗文拓展延伸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根据古诗文拓展延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根据古诗文拓展延伸(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根据古诗文拓展延伸南京市第九中学 陈元芝一、评论式 早 梅唐 张 谓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注:“销”同“消”。问题:对于“一树寒梅白玉条”中的“白玉条” 三字,有人说不恰当,不符合梅花呈朵状的形态 特征。试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我认为“白玉条”三字是恰当的。因为近看 ,梅花单朵确实是朵状的,但如果从远看,而且 是整树旺盛地开放,那就是另一番情状了。这里 “一树寒梅白玉条”中的“白玉条”三个字,就 充分体现了梅花开得旺盛,压满枝头,同时,也 能说明诗人当时的立足点是在远处,第二句中“ 迥”字就揭示了这一点,与此句相呼应。送东阳马生序 宋 濂余幼时即嗜

2、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 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 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 ,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 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 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 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 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 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 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问题:你觉得“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 的态度可取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不可取。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关系。老师应 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与学生平等交流、相互信 任、共同成长

3、。这样才能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成 长。 可取。我认为“先达”的“未尝稍降辞色”并非 不尊重学生,而是一种更负责的尊重。因为只有 “严师”才能出“高徒”,出高素质的学子。同 时,尊师重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二、感悟式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 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 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 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 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 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 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乙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

4、 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 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 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馕(zhn)粥不充,日昃 (z太阳偏西)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 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天下之乐而乐。 宋明臣言行录问题:甲、乙两文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结合自 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参考答案学习条件的好坏,对学习能够产生影响, 但不是决定性的。促使学习成功的关键,是长 期坚持“勤且艰”,专心致志。我们的生活条 件不知比他们优越多少倍,我们应利用这优越 的条件,学习他们刻苦勤奋的精神,使自己学 业有成 (意思对即可)。三、补充式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

5、者不可得 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 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 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 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 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 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 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 之,贤者能勿丧耳。(节选自鱼我所欲也)问题:古往今来,仁人志士舍生取义的故事数不胜数 ,请你用简明的语言说出一例。其他题型 (1)创新拓展。如:除上枢密韩太尉书中作 者的观点外,你认为写文章时“养气”的方法还 有哪些? (2)人物评价。如:文中曹刿的形象,令人敬佩 。a.说说曹刿的才能。b.请写出中国近代史( 18401949年)中你最崇敬的一位爱国将领,并 用一句话加以评价。 (3)想象拓展。如:记承天寺夜游 第二段的写景历来为评论家所欣赏,认为 可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相媲美。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加以合理的 想象,将第二段扩展成100字左右的写景 片段。拓展延伸 (1)明确题型,审清题意; (2)设身处地,体察情理; (3)瞻前顾后,整体把握; (4)知人论世,古为今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